第11章 第一次空戰 2
日本會把最先進的戰機賣給張學浪,這不是很奇怪嗎?
年代不同,很多觀念是不能套用的,二十一世紀絕不可能出現的事,在這個年代並不稀奇。
知道原委,那就更不奇怪了。
首先,賣給張學浪的三架中島91戰機,價錢合適!中島公司要發展,就得掙錢,所以在張學浪這裡賣個高價理所當然。再者,這款戰機新出爐,操縱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全都一大堆問題,拿東北軍的軍費還要日本教官教,找出問題改進,簡直一本萬利,小鬼子的帳算的精明著呢。賣給張學浪的是初期型號,而空中這三架日機就是比較完善的改進型號了。但是即便是改進型號,實際性能也比紙面數據差的遠了。
有一個常識:很多時候,或者說大多數時間,軍火這東西不能全看紙面數據,那東西有時候是做GG的,有時候又是為了迷惑敵人的,有時候卻是純粹為了數據而數據,用以提高士氣的,嚇阻敵人的。這一時期,日本也是在航空工業上努力學習的階段,但還遠遠趕不上歐洲的航空水平,性能數據明顯摻水!
中島九一戰鬥機和D27戰鬥機最大的差距,還是在發動機方面。中島九一戰鬥機使用的是布里斯托的7缸氣冷發動機,迎風面大,阻力自然也大。而且,中島九一型戰鬥機,發動機並沒有使用機械增壓器。越往高處飛,發動機就越不給力。
比如當下,日軍戰機明明已經看見了李巍,而李巍的速度也才剛剛過兩百公里。速度最高可達230多公里的KO.4追不上可以理解,掛著炸彈呢。但是最高速度達到300公里的中島91戰鬥機追不上,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找原因的話,肯定不是因為曰軍飛行員素質的問題。這就要說說各國設計飛機的風格了,而且這種風格幾乎是刻在骨子裡,想學都沒地方學。僅就飛機的操縱性、人機工程來說,在這個時代義大利和法國並列第一(公正的來說,應當是義大利第一。)美國傻大,蘇俄笨粗,英國追求不知所謂的優雅,德國本來也有點風格,但是一戰戰敗,現在航空工業正在低谷,也就沒有什麼風格了。而曰本,設計飛機一貫不考慮人,當然曰本鬼子也不算人。
所以,這可操縱性,現代的說法是人機工程,日本飛機那是差的無與倫比。而義大利和法國,人家生活要的就是浪漫舒服,所以骨子裡就有那麼種人機工程的潛意識(還不能說是概念),造的飛機可操縱性就相當好。本來鬼子的個頭都比較矮小,偏偏設計的飛機,操縱需要力氣。尤其是在高於巡航速度的情況下(高於常用的狗斗速度範圍)那操縱性能就更差了。
中島91戰機來追李巍,不是得調整方向轉彎嗎?
就這個轉彎,把三個鬼子飛行員累了一身汗,操縱杆在飛機兩百多公里的速度下,沉重的如同撬石頭(注意,鬼子的飛機也掛著炸彈呢)。故此,比李巍慢了一拍。而鬼子轉好了彎,李巍速度已經上了兩百五十公里。這樣的速度下,日機的操縱就更加困難了。
李巍是手藝潮,不敢轉彎,只敢加速再加速。而三架日軍91戰鬥機的飛行員是轉彎太費勁。幾番巧合,於是,空戰中難得一見的空中賽跑開始了。
曾經的教官,當下的侵略者松島川一,現在正在罵:「八嘎,可惡,膽小的支那人,難道就不敢正面一戰嗎?」
松島川一在納悶,他也沒這麼教空戰啊,兩軍空戰,敢這麼逃跑,這在日本是要槍斃的。據他所知在東北軍也是要槍斃的。他對東塔機場的東北軍飛行員很熟悉,這種逃跑風格到底是誰,那是想破腦門也猜不出來的。
能猜出來就見鬼了。李巍一則因為二叔是被日本鬼子炸死在皇姑屯,他的車間根本就不讓日本教官進,所以這個松島川一根本就不認識他。再者,狗斗(戰鬥機互相找對手的尾巴射擊,如同狗斗)什麼的,李巍根本就沒有想,從起飛開始,他腦子裡只想一種戰術--BZ(打了就跑戰術)。當下還不是BZ戰術大行其道的時候,各國飛行員空戰的訓練內容全是狗斗項目,所以松島川一不理解。
不理解就對了!
一千米的高度,李巍這時已經把速度加到了270公里。這個速度,小鬼子認為加把勁還是能追上的。
差不多了。
李巍感覺到,這個速度D27飛機的操縱性也開始急劇下降,操縱杆抖得厲害。高空高速,現在有高速了,那麼下一步就該高空了。松島川一好不容易操縱著戰機沒追丟,他的速度現在也已經超過兩百五十公里了,操縱性能下降的更厲害。不過,論駕駛戰機的水平,他比李巍可是高多了,所以追的倒也不算吃力。
現在空中的情況是:三架中島KO.4看根本就追不上,所以現在已經調頭去找東塔機場了。而三架中島91戰鬥機,松島川一在追李巍,另外兩架向遠處迂迴,準備包抄。
需要特別說明一點,直到這個時候,李巍根本就沒有看到日軍戰機,加速飛行的時候,他連轉腦袋都不敢,那真是只敢看儀表和前方。這種感覺,和當年他第一次開汽車上公路的感覺差不多,全副的精力都拿出來,但是仍然緊張。
李巍沒有忘記廖博華和馬鵬他們,他的打算是達到高空高速之後,再BZ一把鬼子。這樣,才有可能把廖博華他們救出去。
從起飛到再次拉高戰機,差不多已經十分鐘了。
拉高的過程中,李巍開始小心翼翼的轉彎。轉彎半徑非常大,大的讓追擊的松島川一以為李巍是要改方向逃竄,於是也跟著轉彎。如果他知道李魏是要轉彎180度,而不是調整航向,只要利用他的技術盤旋半徑稍微小點就能很快切入李巍的內圈,得到一個極好的射擊機會,這種狗鬥技術松島川一能把李魏甩出八條街去,那麼李巍就危險了。但他不知道,也沒見過半徑好幾公里的盤旋(豬腳太菜了),所以還在後面跟隨追擊。
他更想不到的是,李巍到現在只知道空中有日軍戰機,但是根本就不知道三架日軍戰機在追他呢。李巍緊張的轉了一百八十度,D27戰機繼續直線爬升。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巍終於發現,有日軍戰機在後面追他,就是松島川一這架91戰機。他修理過91戰機,也飛過這款戰機,對該機的性能非常了解。
「怕也沒用!」李巍開始自言自語,搞一下心理建設,為自己解壓。
計劃不變,繼續爬升。
松島川一在跟隨到兩千米高空的時候,距離雖然沒有拉近,但還能跟上。當李巍繼續爬高,他就跟不上了,有沒有加壓器,在這個高度區別那是根本性的。沒有加壓器,巡航高度只是一千五百米到一千八百米。還是那句話,紙面數據不可靠,比如中島91戰鬥機,說是能飛9000米,或許真能。但沒有幾個飛行員能做到,也就是說實戰中這個數據沒有意義。
李巍在向機場方向飛,逐漸的就達到了三千米高空,這時候兩架戰機的性能就越來越明顯的有了高低之分,兩架戰機距離是越拉越遠。
九一九早晨,是一個陰天,空中陰雲很不少,晃過一片雲團,松島川一竟然發現李巍的飛機看不見了!
老鳥竟然追丟了菜鳥!
這時候,松島川一犯了一個大錯誤,他沒有想到李巍是回機場方向。在他想來,對手是在逃跑,根本不可能回老巢。所以盤旋搜索,希望能找到李巍。
這就是痴心妄想了,這個時代的空戰,只要是視線內丟失目標,基本上就別想再找到對手了。沒雷達啊!
年代不同,很多觀念是不能套用的,二十一世紀絕不可能出現的事,在這個年代並不稀奇。
知道原委,那就更不奇怪了。
首先,賣給張學浪的三架中島91戰機,價錢合適!中島公司要發展,就得掙錢,所以在張學浪這裡賣個高價理所當然。再者,這款戰機新出爐,操縱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全都一大堆問題,拿東北軍的軍費還要日本教官教,找出問題改進,簡直一本萬利,小鬼子的帳算的精明著呢。賣給張學浪的是初期型號,而空中這三架日機就是比較完善的改進型號了。但是即便是改進型號,實際性能也比紙面數據差的遠了。
有一個常識:很多時候,或者說大多數時間,軍火這東西不能全看紙面數據,那東西有時候是做GG的,有時候又是為了迷惑敵人的,有時候卻是純粹為了數據而數據,用以提高士氣的,嚇阻敵人的。這一時期,日本也是在航空工業上努力學習的階段,但還遠遠趕不上歐洲的航空水平,性能數據明顯摻水!
中島九一戰鬥機和D27戰鬥機最大的差距,還是在發動機方面。中島九一戰鬥機使用的是布里斯托的7缸氣冷發動機,迎風面大,阻力自然也大。而且,中島九一型戰鬥機,發動機並沒有使用機械增壓器。越往高處飛,發動機就越不給力。
比如當下,日軍戰機明明已經看見了李巍,而李巍的速度也才剛剛過兩百公里。速度最高可達230多公里的KO.4追不上可以理解,掛著炸彈呢。但是最高速度達到300公里的中島91戰鬥機追不上,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找原因的話,肯定不是因為曰軍飛行員素質的問題。這就要說說各國設計飛機的風格了,而且這種風格幾乎是刻在骨子裡,想學都沒地方學。僅就飛機的操縱性、人機工程來說,在這個時代義大利和法國並列第一(公正的來說,應當是義大利第一。)美國傻大,蘇俄笨粗,英國追求不知所謂的優雅,德國本來也有點風格,但是一戰戰敗,現在航空工業正在低谷,也就沒有什麼風格了。而曰本,設計飛機一貫不考慮人,當然曰本鬼子也不算人。
所以,這可操縱性,現代的說法是人機工程,日本飛機那是差的無與倫比。而義大利和法國,人家生活要的就是浪漫舒服,所以骨子裡就有那麼種人機工程的潛意識(還不能說是概念),造的飛機可操縱性就相當好。本來鬼子的個頭都比較矮小,偏偏設計的飛機,操縱需要力氣。尤其是在高於巡航速度的情況下(高於常用的狗斗速度範圍)那操縱性能就更差了。
中島91戰機來追李巍,不是得調整方向轉彎嗎?
就這個轉彎,把三個鬼子飛行員累了一身汗,操縱杆在飛機兩百多公里的速度下,沉重的如同撬石頭(注意,鬼子的飛機也掛著炸彈呢)。故此,比李巍慢了一拍。而鬼子轉好了彎,李巍速度已經上了兩百五十公里。這樣的速度下,日機的操縱就更加困難了。
李巍是手藝潮,不敢轉彎,只敢加速再加速。而三架日軍91戰鬥機的飛行員是轉彎太費勁。幾番巧合,於是,空戰中難得一見的空中賽跑開始了。
曾經的教官,當下的侵略者松島川一,現在正在罵:「八嘎,可惡,膽小的支那人,難道就不敢正面一戰嗎?」
松島川一在納悶,他也沒這麼教空戰啊,兩軍空戰,敢這麼逃跑,這在日本是要槍斃的。據他所知在東北軍也是要槍斃的。他對東塔機場的東北軍飛行員很熟悉,這種逃跑風格到底是誰,那是想破腦門也猜不出來的。
能猜出來就見鬼了。李巍一則因為二叔是被日本鬼子炸死在皇姑屯,他的車間根本就不讓日本教官進,所以這個松島川一根本就不認識他。再者,狗斗(戰鬥機互相找對手的尾巴射擊,如同狗斗)什麼的,李巍根本就沒有想,從起飛開始,他腦子裡只想一種戰術--BZ(打了就跑戰術)。當下還不是BZ戰術大行其道的時候,各國飛行員空戰的訓練內容全是狗斗項目,所以松島川一不理解。
不理解就對了!
一千米的高度,李巍這時已經把速度加到了270公里。這個速度,小鬼子認為加把勁還是能追上的。
差不多了。
李巍感覺到,這個速度D27飛機的操縱性也開始急劇下降,操縱杆抖得厲害。高空高速,現在有高速了,那麼下一步就該高空了。松島川一好不容易操縱著戰機沒追丟,他的速度現在也已經超過兩百五十公里了,操縱性能下降的更厲害。不過,論駕駛戰機的水平,他比李巍可是高多了,所以追的倒也不算吃力。
現在空中的情況是:三架中島KO.4看根本就追不上,所以現在已經調頭去找東塔機場了。而三架中島91戰鬥機,松島川一在追李巍,另外兩架向遠處迂迴,準備包抄。
需要特別說明一點,直到這個時候,李巍根本就沒有看到日軍戰機,加速飛行的時候,他連轉腦袋都不敢,那真是只敢看儀表和前方。這種感覺,和當年他第一次開汽車上公路的感覺差不多,全副的精力都拿出來,但是仍然緊張。
李巍沒有忘記廖博華和馬鵬他們,他的打算是達到高空高速之後,再BZ一把鬼子。這樣,才有可能把廖博華他們救出去。
從起飛到再次拉高戰機,差不多已經十分鐘了。
拉高的過程中,李巍開始小心翼翼的轉彎。轉彎半徑非常大,大的讓追擊的松島川一以為李巍是要改方向逃竄,於是也跟著轉彎。如果他知道李魏是要轉彎180度,而不是調整航向,只要利用他的技術盤旋半徑稍微小點就能很快切入李巍的內圈,得到一個極好的射擊機會,這種狗鬥技術松島川一能把李魏甩出八條街去,那麼李巍就危險了。但他不知道,也沒見過半徑好幾公里的盤旋(豬腳太菜了),所以還在後面跟隨追擊。
他更想不到的是,李巍到現在只知道空中有日軍戰機,但是根本就不知道三架日軍戰機在追他呢。李巍緊張的轉了一百八十度,D27戰機繼續直線爬升。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巍終於發現,有日軍戰機在後面追他,就是松島川一這架91戰機。他修理過91戰機,也飛過這款戰機,對該機的性能非常了解。
「怕也沒用!」李巍開始自言自語,搞一下心理建設,為自己解壓。
計劃不變,繼續爬升。
松島川一在跟隨到兩千米高空的時候,距離雖然沒有拉近,但還能跟上。當李巍繼續爬高,他就跟不上了,有沒有加壓器,在這個高度區別那是根本性的。沒有加壓器,巡航高度只是一千五百米到一千八百米。還是那句話,紙面數據不可靠,比如中島91戰鬥機,說是能飛9000米,或許真能。但沒有幾個飛行員能做到,也就是說實戰中這個數據沒有意義。
李巍在向機場方向飛,逐漸的就達到了三千米高空,這時候兩架戰機的性能就越來越明顯的有了高低之分,兩架戰機距離是越拉越遠。
九一九早晨,是一個陰天,空中陰雲很不少,晃過一片雲團,松島川一竟然發現李巍的飛機看不見了!
老鳥竟然追丟了菜鳥!
這時候,松島川一犯了一個大錯誤,他沒有想到李巍是回機場方向。在他想來,對手是在逃跑,根本不可能回老巢。所以盤旋搜索,希望能找到李巍。
這就是痴心妄想了,這個時代的空戰,只要是視線內丟失目標,基本上就別想再找到對手了。沒雷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