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國的農業現代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農業生產直接關係著國計民生。每一個中國人,都十分關心我國農業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問題。那麼,我國農業現在發展的情況怎麼樣呢?

  我國農業的基本情況是:144億畝國土,14.9億畝耕地。目前有11億人口,其中8億多是農民,農業勞動力約3.5億。

  解放30多年來,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解放初期至70年代末,由於人口多、耕地少、生產技術和設備都比較落後,尤其是人們的思想還處在傳統農業觀念的束縛下,加上巨大的人口對糧食需求的壓力,農業生產以糧食為主,對合理利用資源和全面發展農業重視不夠。我國農業重點抓了推廣種植高產作物和高產品種,實行精耕細作,努力增加化肥農藥投入量,逐步鑄成了勞動生產效率不高、經濟效益很低的「石油農業」格局。

  第二階段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 80年代,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我國農業開始向以糧為主、綜合發展的方向轉變,把經濟效益上升到重要的位置上來,農業出現了新的轉機和活力,邁出了新的步伐,使農業發展進入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由自給自足式的自然經濟向現代農業商品經濟轉化的重要時期。

  4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以糧食為主,糧食又以人們的食糧為主。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16~18億畝之間,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80%以上,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等主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由53%上升到70%;糧食總產量由1132億公斤,提高到3500億公斤以上,增加了兩倍多,糧食畝產跨進了世界先進行列。但是,由於人口增加了1倍多,雖然人平占有糧食量由解放初期的200多公斤,提高到80年代的350多公斤,充其量也只是個溫飽水平,達不到小康標準。因此,糧食產量仍然是我國農業追求的主要指標。

  我國人口眾多,從1949年的5.4億,增加到近年的11億人。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84%左右,近年才降到80%以下。農業勞動力保持在農業人口的37~38%,農村現有勞動力3億以上。農業勞動力十分充裕,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只負擔耕地5畝左右,而國外一個農業勞動力平均負擔耕地,美國1250多畝,蘇聯150多畝,日本10畝,全世界平均26畝多。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業仍然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靠用傳統的精耕細作生產技術、良種和化肥,獲得穩步增長的糧食產量。

  我國建設現代化農業的最大特徵,是化肥、農藥的投入量有了顯著的增長。我國化肥生產量已由1949年的3萬噸,上升到80年代的5000多萬噸,加上進口化肥,平均每畝耕地施用量已有50多公斤,達到了世界先進農業的用肥水平。我國年產農藥約達200萬噸,加上進口,平均每畝用藥1.5公斤左右。化肥、農藥使用量的迅速增加,推進了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

  有人計算,1982年我國糧食生產,使用的化肥、農藥、機械和消耗的油料、電力,所用去的化石燃料的能量,相當於每畝16.7公斤石油,為美國1975年每畝農作物投能的84%。若按每單位糧食產量計算,投能水平則為美國的90%。但是,我國工業生產能量利用效率低,生產農機、化肥、農藥消耗的能量比國外高,所以,農田投能的實際值還要大得多。依此計算,我國糧食生產平均畝實際消耗的能量,比美國高24%。現在,人們把美國稱為石油農業之國,我國的農業也應基本屬於石油農業了;不過,只是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不高的石油農業而已。

  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農業機械化水平是個基本條件。我國解放後,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農業機械也有很大的發展。1982年與1952年相比,農機總馬力增加了904倍,機耕面積增長了258倍,機電灌溉面積比例上升了35。6倍。但從全世界農業機械化的現有水平來看,我國農田的農業機械擁有量,在世界上屬於偏低的水平。80年代初,全世界每畝耕地平均約有1台農用拖拉機(包括小型拖拉機),美國超過了1台半,蘇聯有0.7台,日本有16.3台(小型為主),我國只有0.046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其他機械設備,如排灌、烘乾、運輸、加工、電力等等,雖然解放後有了較大的發展,但仍處在很低的水平。

  因此,我國農業勞動力的生產效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0年代末,我國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生產糧食111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少800公斤。與發達國家的農業勞動生產率相比,更是大大的落後了。又據1980年統計,我國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產值403美元,世界平均1125美元,為我國的2.8倍;美國73282美元,為我國的182倍;蘇聯4503美元。為我國的11倍;日本2020美元,為我國的5倍。

  現在,我國人民正在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廣大農民在保障糧食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使林、牧、副、漁開始協調發展;積極興辦鄉村企業,發展農村商品經濟,使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迅速提高。在價值規律的推動下,農村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趨向合理,經濟收入成倍增長,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根據我國國土資源人平占有量少,資金缺乏的特點,參照日本等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我們應該因勢利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的綜合治理,加速發展農村經濟,積累資金,發展農業機械、農業設施和化肥、農藥等農業物質,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