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請戰
忠義堂!
聽盧俊義將李莊村的事情說了一遍,默然了許久的宋江輕聲道。
「陳德勝可有家眷?」
盧俊義早已將陳德勝的情況弄清楚了,說道。
「父母都已離世,只有妻女二人,我已派人將其接到梁山,讓人好生照料。」
宋江點了點頭,又說道。
「後山尚有一塊空地,我欲修建一處祠堂,專為祭奠梁山英靈所用,俊義兄弟覺得如何?」
盧俊義點頭稱是,自安排人去辦了。
沉默了片刻,宋江又說道。
「我這裡還有一事,得勞煩俊義兄弟去辦。」
盧俊義見過陳德勝最後一面,其慘烈的場面早已深深埋在了他心裡,此時聽宋江說有事情要讓他辦,他便以為宋江要為陳德勝報仇。
當下拱了拱手,神色凜然了不少。
宋江見狀,思忖了許久,這才說道。
「你去將軍中所有人的情況篩查一遍,凡是家中獨子的登記造冊。」
如今梁山大部分人都投身到了梁山的建設之中,除了按照宋江的要求,挑選出來兩萬人作為梁山的主力軍之外,其他人基本不參與任何戰事。
可即使如此,了解這兩萬人的情況,也要耗費不少時間。
盧俊義不知道宋江此舉何意,一臉疑惑的看向宋江。
見宋江只是一臉的沉思狀,並沒有再提及關於陳德勝的事情,盧俊義便問道。
「大哥,陳德勝臨走之前問我,有沒有給梁山丟臉,他至死都在為梁山著想,他被那些狗官殺了,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宋江聞言,抬頭看了盧俊義一眼,見對方臉上頗有幾分怒氣,安慰道。
「殺他的那些官兵,都被你帶人殺了,他的仇已經報了,沒必要再因為此事而節外生枝。」
宋江的這番話,讓盧俊義極其的不滿,也顧不得其他,盧俊義當即反駁道。
「那些官兵只是奉命行事,真正要屠了李莊村的人,是鄆州知府,不殺了此人,陳德勝的仇就不算報。」
宋江無奈搖了搖頭,質問道。
「殺了一州的知府,朝廷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朝廷派兵前來清繳,咱們應當如何處理?」
盧俊義啞然了片刻,還是不甘心的說道。
「大不了,咱們和朝廷打一仗,就算打不過,咱們也能退守梁山。」
盧俊義本是員外出身,也不是嫉惡如仇的主,以他的性子,絕不會因為陳德勝的事情,而與宋江發生爭執。
可陳德勝臨死之前的慘狀,一直在他腦海里浮現,如果不是宋江派人招他回來,當時將那群官兵殺了之後,他便直奔鄆州府衙,將那知府給砍了。
見盧俊義如此堅決,宋江倒是頗有一些意外。
沉默了片刻,宋江還是說道。
「咱們是可以退守梁山,可李莊村那些百姓呢?」
想到陳德勝拼死守護的那些村民,原本氣勢洶洶的盧俊義為之一愣。
盧俊義覺得,殺了那些官兵並不能解恨,但他又說不過宋江,只能氣惱的從忠義堂內退了出來。
剛出忠義堂,聞訊而來的魯智深趕了過來,陳德勝的事情,經由劉四羊、夏青城等人,早已傳得人盡皆知。
魯智深見盧俊義從堂內出來,上前便問道。
「俊義兄弟,大哥可答應出兵攻打鄆州府?」
盧俊義緩緩搖了搖頭,將大堂內宋江所說簡略的說了一遍。
沉默了片刻,魯智深拍了拍盧俊義的肩膀說道。
「德勝兄弟如此人物,不能讓他白死,洒家去找大哥說理去。」
說完,魯智深大踏步的往忠義堂內而去。
進入大堂,魯智深開門見山的說道。
「德勝兄弟死了,大哥這麼草草收場,未免讓人有些寒心。」
宋江還在想著因為李莊村一事,後續可能發生的事情。
聽見魯智深的聲音,宋江又是一陣頭疼。
想了想,宋江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就算讓你將鄆州的知府殺了,陳德勝就能活過來了?此舉不但對陳德勝捨命救下的李莊村鄉民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給鄉民招來更大的禍患。」
魯智深沉著臉,仍不肯放棄。
「既然官府為了震懾其他鄉民,下令屠村,大哥,我看咱們不如反了吧!」
宋江聞言,呵斥道。
「休得胡言!」
發現自己失態,宋江調整了一下情緒,語氣又恢復了平淡道。
「陳德勝為了救那一村的村民,不惜將自己的性命豁出去,如果你想讓他白死,儘管去找鄆州知府就是了。」
提及到那一村的鄉民,魯智深便住口了。
宋江所說的道理,他自然懂。
可是這件事就這麼算了,他心裡總是不痛快。
陳德勝如此鐵骨錚錚的一條漢子,就這麼沒了,不找鄆州知府討個說法,他總覺得對不住死去的陳德勝。
帶著幾分氣憤與不滿,魯智深只是站在大堂之中,以期用這種方式,讓宋江改變主意。
見他如此,宋江無奈輕嘆了一聲。
魯智深為人看起來雖然豪爽,心思卻極為細膩,宋江知道,僅憑三言兩語,無法將魯智深打發了。
猶豫了片刻,宋江這才輕聲道。
「陳德勝這筆帳,梁山記下了,遲早有一天,梁山會向官府連本帶利的討回來,只是,以梁山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還不是討要的時候。」
魯智深聞言,豁然抬起頭來,見宋江並不像是在開玩笑,他這才若有所思的緩緩點了點頭,只是心中那股憋屈,多少有點難以釋懷。
也不知道宋江所說找官府討要的那一天,究竟是何時?
魯智深這邊剛走,便有人來傳話,說山下有李莊村的百姓,要求見宋江。
宋江略微想了想,讓手下將人帶到了忠義堂。
一進入忠義堂,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簇擁著一個年紀稍大的人進入大堂。
與宋江見過禮之後,那年紀稍大之人說道。
「陳德勝好漢是為了咱們李莊村的百姓而死,他的血不能白流,咱們李莊村的人,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村里聯名寫了一封請願書,斗膽請宋頭領派兵,將鄆州府衙給掀了。」
說完,有一人拿著一塊布走上前來。
攤開之後,上面是一個個的名字,那名字似乎是用鮮血所書,辯駁一片,將整塊布都染成了鮮紅。
看見用鮮血書寫成的請願書,宋江心下又是輕嘆一聲,李莊村的人都是鄉民,斷然不會想到陳德勝的事情會和鄆州衙門扯上關係。
這些鄉民帶著血書前來,肯定是有人想要為陳德勝報仇,在背後唆使這些鄉民乾的。
宋江第一反應,猜測出這個主意的人,肯定是軍師吳用。
心中暗罵了吳用一番,宋江面上不露神色,只是勸慰這些前來梁山的鄉民,答應他們一定會為陳德勝報仇。
等將這些人打發之後,宋江剛想派人將吳用叫來,好好斥責吳用一番,卻不曾想吳用已經進了忠義堂。
見到吳用,宋江更加確定,唆使這些百姓寫出這等荒唐請願書的人,肯定就是吳用了。
聽盧俊義將李莊村的事情說了一遍,默然了許久的宋江輕聲道。
「陳德勝可有家眷?」
盧俊義早已將陳德勝的情況弄清楚了,說道。
「父母都已離世,只有妻女二人,我已派人將其接到梁山,讓人好生照料。」
宋江點了點頭,又說道。
「後山尚有一塊空地,我欲修建一處祠堂,專為祭奠梁山英靈所用,俊義兄弟覺得如何?」
盧俊義點頭稱是,自安排人去辦了。
沉默了片刻,宋江又說道。
「我這裡還有一事,得勞煩俊義兄弟去辦。」
盧俊義見過陳德勝最後一面,其慘烈的場面早已深深埋在了他心裡,此時聽宋江說有事情要讓他辦,他便以為宋江要為陳德勝報仇。
當下拱了拱手,神色凜然了不少。
宋江見狀,思忖了許久,這才說道。
「你去將軍中所有人的情況篩查一遍,凡是家中獨子的登記造冊。」
如今梁山大部分人都投身到了梁山的建設之中,除了按照宋江的要求,挑選出來兩萬人作為梁山的主力軍之外,其他人基本不參與任何戰事。
可即使如此,了解這兩萬人的情況,也要耗費不少時間。
盧俊義不知道宋江此舉何意,一臉疑惑的看向宋江。
見宋江只是一臉的沉思狀,並沒有再提及關於陳德勝的事情,盧俊義便問道。
「大哥,陳德勝臨走之前問我,有沒有給梁山丟臉,他至死都在為梁山著想,他被那些狗官殺了,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
宋江聞言,抬頭看了盧俊義一眼,見對方臉上頗有幾分怒氣,安慰道。
「殺他的那些官兵,都被你帶人殺了,他的仇已經報了,沒必要再因為此事而節外生枝。」
宋江的這番話,讓盧俊義極其的不滿,也顧不得其他,盧俊義當即反駁道。
「那些官兵只是奉命行事,真正要屠了李莊村的人,是鄆州知府,不殺了此人,陳德勝的仇就不算報。」
宋江無奈搖了搖頭,質問道。
「殺了一州的知府,朝廷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朝廷派兵前來清繳,咱們應當如何處理?」
盧俊義啞然了片刻,還是不甘心的說道。
「大不了,咱們和朝廷打一仗,就算打不過,咱們也能退守梁山。」
盧俊義本是員外出身,也不是嫉惡如仇的主,以他的性子,絕不會因為陳德勝的事情,而與宋江發生爭執。
可陳德勝臨死之前的慘狀,一直在他腦海里浮現,如果不是宋江派人招他回來,當時將那群官兵殺了之後,他便直奔鄆州府衙,將那知府給砍了。
見盧俊義如此堅決,宋江倒是頗有一些意外。
沉默了片刻,宋江還是說道。
「咱們是可以退守梁山,可李莊村那些百姓呢?」
想到陳德勝拼死守護的那些村民,原本氣勢洶洶的盧俊義為之一愣。
盧俊義覺得,殺了那些官兵並不能解恨,但他又說不過宋江,只能氣惱的從忠義堂內退了出來。
剛出忠義堂,聞訊而來的魯智深趕了過來,陳德勝的事情,經由劉四羊、夏青城等人,早已傳得人盡皆知。
魯智深見盧俊義從堂內出來,上前便問道。
「俊義兄弟,大哥可答應出兵攻打鄆州府?」
盧俊義緩緩搖了搖頭,將大堂內宋江所說簡略的說了一遍。
沉默了片刻,魯智深拍了拍盧俊義的肩膀說道。
「德勝兄弟如此人物,不能讓他白死,洒家去找大哥說理去。」
說完,魯智深大踏步的往忠義堂內而去。
進入大堂,魯智深開門見山的說道。
「德勝兄弟死了,大哥這麼草草收場,未免讓人有些寒心。」
宋江還在想著因為李莊村一事,後續可能發生的事情。
聽見魯智深的聲音,宋江又是一陣頭疼。
想了想,宋江還是耐著性子問道。
「就算讓你將鄆州的知府殺了,陳德勝就能活過來了?此舉不但對陳德勝捨命救下的李莊村鄉民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給鄉民招來更大的禍患。」
魯智深沉著臉,仍不肯放棄。
「既然官府為了震懾其他鄉民,下令屠村,大哥,我看咱們不如反了吧!」
宋江聞言,呵斥道。
「休得胡言!」
發現自己失態,宋江調整了一下情緒,語氣又恢復了平淡道。
「陳德勝為了救那一村的村民,不惜將自己的性命豁出去,如果你想讓他白死,儘管去找鄆州知府就是了。」
提及到那一村的鄉民,魯智深便住口了。
宋江所說的道理,他自然懂。
可是這件事就這麼算了,他心裡總是不痛快。
陳德勝如此鐵骨錚錚的一條漢子,就這麼沒了,不找鄆州知府討個說法,他總覺得對不住死去的陳德勝。
帶著幾分氣憤與不滿,魯智深只是站在大堂之中,以期用這種方式,讓宋江改變主意。
見他如此,宋江無奈輕嘆了一聲。
魯智深為人看起來雖然豪爽,心思卻極為細膩,宋江知道,僅憑三言兩語,無法將魯智深打發了。
猶豫了片刻,宋江這才輕聲道。
「陳德勝這筆帳,梁山記下了,遲早有一天,梁山會向官府連本帶利的討回來,只是,以梁山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還不是討要的時候。」
魯智深聞言,豁然抬起頭來,見宋江並不像是在開玩笑,他這才若有所思的緩緩點了點頭,只是心中那股憋屈,多少有點難以釋懷。
也不知道宋江所說找官府討要的那一天,究竟是何時?
魯智深這邊剛走,便有人來傳話,說山下有李莊村的百姓,要求見宋江。
宋江略微想了想,讓手下將人帶到了忠義堂。
一進入忠義堂,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簇擁著一個年紀稍大的人進入大堂。
與宋江見過禮之後,那年紀稍大之人說道。
「陳德勝好漢是為了咱們李莊村的百姓而死,他的血不能白流,咱們李莊村的人,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村里聯名寫了一封請願書,斗膽請宋頭領派兵,將鄆州府衙給掀了。」
說完,有一人拿著一塊布走上前來。
攤開之後,上面是一個個的名字,那名字似乎是用鮮血所書,辯駁一片,將整塊布都染成了鮮紅。
看見用鮮血書寫成的請願書,宋江心下又是輕嘆一聲,李莊村的人都是鄉民,斷然不會想到陳德勝的事情會和鄆州衙門扯上關係。
這些鄉民帶著血書前來,肯定是有人想要為陳德勝報仇,在背後唆使這些鄉民乾的。
宋江第一反應,猜測出這個主意的人,肯定是軍師吳用。
心中暗罵了吳用一番,宋江面上不露神色,只是勸慰這些前來梁山的鄉民,答應他們一定會為陳德勝報仇。
等將這些人打發之後,宋江剛想派人將吳用叫來,好好斥責吳用一番,卻不曾想吳用已經進了忠義堂。
見到吳用,宋江更加確定,唆使這些百姓寫出這等荒唐請願書的人,肯定就是吳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