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再請戰
不等吳用開口,宋江搶先一步呵斥道。
「軍師讓這些不知情的百姓遞上請願書,安的到底是什麼心?」
吳用也沒有想到,他的計劃竟然如此快就被宋江識破了。
面露尷尬之色的同時,吳用正色道。
「梁山上下聽聞了陳德勝的事跡,哪一個不是義憤填膺,想要為陳德勝報仇,有了這些百姓的請願書,咱們也算是師出有名,哪怕攻下鄆州府衙,也絕對不會有人說梁山一個不字。」
頓了頓,吳用繼續說道。
「大哥,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咱們此時舉兵,正好能名正言順的占據鄆州之地,為以後的宏圖大業打下根基。」
不得不說,身為軍師的吳用,比其他人考慮的要周全得多。
似盧俊義魯智深等人,他們只是單純的想為陳德勝報仇,至於其他的,倒是沒有多想。
可吳用所圖謀的,是借用陳德勝之死一事,直接將鄆州之地占了,好為以後做打算。
古代人行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有了吳用這一套說辭,他們舉兵攻打鄆州府衙,就師出有名了。
可讓吳用沒有想到的是,宋江聞言之後,指著他的鼻子呵斥道。
「如果陳德勝是為了一己之私,你用他的死來大做文章,倒是能顯出你的能耐出來,可他是為了保護李莊村一村鄉民而犧牲的英雄,是為了不給咱們梁山抹黑的人物,你卻要用他的死來大做文章,你不覺得你有點下作嗎?」
宋江不提此事還好,此時經宋江這麼一說,吳用倒是覺得自己的這一做法,確實有欠妥當。
低下頭去,不敢再與宋江對視。
見吳用如此,宋江也覺得自己所說的話有些過了,可拿英雄的事情當籌碼這事,宋江絕對不會允許其發生。
「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你也不能什麼都不管不顧吧,梁山想要的東西,梁山會憑自己的本事拿到手裡,用不著如此下作的手段。」
想要師出有名,宋江有的是辦法,又何須要借用陳德勝一事,讓陳德勝的英雄光輝蒙塵?
更何況,他本就是新世紀的人,對古人那一套禮義廉恥根本不在乎,只要是他想得到的,別說他占理了,就算不占理,他也會不擇手段的弄到手裡。
至於旁人怎麼說,那是旁人的事情,他不在乎!
被宋江數落一頓,吳用也灰溜溜的從忠義堂內出來了。
他一出忠義堂的大門,很快就有一群人圍了上來。
「怎麼樣,大哥答應出兵了嗎?」
「這群狗娘養的官兵,欺負到咱們梁山頭上來了,這一次,老子非擰下他們的腦袋不可。」
「有軍師出馬,自然不在話下,我現在就去清點人數,帶兵前往鄆州府衙。」
「……」
一群人滿心以為,吳用連請願書這一齣戲碼都整出來了,宋江就算不看他們的面子,也得給陳德勝拼死保護的鄉民一點面子,肯定會答應派兵攻打鄆州府衙。
正商議著如何出兵的事宜,吳用一臉苦澀的搖了搖頭。
「大哥說他自有打算,讓咱們老實待在山上。」
聽見吳用這句話,一群人錯愕了片刻,隨後唉聲嘆息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
懊惱了一陣,李逵忽然扯著大嗓門說道。
「咱們好歹也是占山為王的土匪,天不怕地不怕的,如今見到兄弟慘死,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還算哪門子的好漢,簡直成了慫包了。」
「受了這一肚子的窩囊氣,卻連個屁都不敢放,依洒家看,這梁山也沒有什麼好待的了,咱們不如就此散夥算了。」
「有些人自詡清高,說什麼為百姓考慮,到頭來,自家兄弟慘死,卻一味龜縮在山上,如此貪生怕死之舉,當真是恬不知恥。」
「……」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話聲音極大,似乎是怕坐在大堂之內的宋江聽不見一般,說話時甚至故意朝忠義堂內喊。
看這些人的架勢,似乎是想用這種方式,激宋江下令,派兵攻打鄆州府衙。
只是這些人喊了一陣,嗓子都快幹了,大堂之內卻沒有回應。
一群人對了個眼色,剛想齊聲喊一句慫包,大堂內忽然傳來宋江的呵斥聲。
「滾!」
如同炸雷一般的聲響傳出,一群人頓時縮了縮脖子,四散而開的同時,紛紛逃也似的離開了。
見到眾人逃離的情形,宋江暗罵了一句。
瑪德,當老子耳聾還是眼瞎,當著老子的面說這些話,你們怎麼敢的?
眾人如此鬧騰一陣,原本因為陳德勝的死而有些鬱鬱寡歡的宋江,心情不免好了許多。
他不是殘忍之人,不願讓任何一個人流血犧牲。
可想要將壓在百姓身上的那塊巨石掀開,這樣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
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類似的事情發生。
經此一事,梁山的名聲迅速在整個鄆州地界傳開。
短短三天的時間,便有不少年輕力壯的鄉民前來投靠梁山。
面對官府屠村這樣的事情,百姓是無能為力的。
可趙德勝的事跡,讓這些人知道了一件事,當官府真的不給他們活路的時候,他們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梁山。
除此之外,之前戴宗等人四處張貼告示時,那些家境殷實的人並不願意受梁山的庇護而得罪官府。
有錢糧繳納賦稅,他們又何必和土匪扯上關係?
可趙德勝的事情傳出來之後,這些人也開始接納梁山了。
用下石村張員外的話說,土匪來了,官兵如果抵擋不住,他們為了保全自身,會放任那些土匪進村行兇,可如果是梁山的人在,就算官兵來了,他們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也不會讓官兵傷害他們分毫。
不但如此,梁山貼出來的告示還說了,一年只用交一次稅賦,且比官府所要的還要少幾成。
性命有了保障不說,還能少交一些稅賦,這種好事,他們自然願意答應。
很快,整個鄆州境內,除了縣衙州府之外,鄆州境內大部分鄉民都已經接受了梁山的管轄。
只是如此一來,鄆州境內的百姓,便沒有人向官府上繳賦稅了。
「軍師讓這些不知情的百姓遞上請願書,安的到底是什麼心?」
吳用也沒有想到,他的計劃竟然如此快就被宋江識破了。
面露尷尬之色的同時,吳用正色道。
「梁山上下聽聞了陳德勝的事跡,哪一個不是義憤填膺,想要為陳德勝報仇,有了這些百姓的請願書,咱們也算是師出有名,哪怕攻下鄆州府衙,也絕對不會有人說梁山一個不字。」
頓了頓,吳用繼續說道。
「大哥,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咱們此時舉兵,正好能名正言順的占據鄆州之地,為以後的宏圖大業打下根基。」
不得不說,身為軍師的吳用,比其他人考慮的要周全得多。
似盧俊義魯智深等人,他們只是單純的想為陳德勝報仇,至於其他的,倒是沒有多想。
可吳用所圖謀的,是借用陳德勝之死一事,直接將鄆州之地占了,好為以後做打算。
古代人行事,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有了吳用這一套說辭,他們舉兵攻打鄆州府衙,就師出有名了。
可讓吳用沒有想到的是,宋江聞言之後,指著他的鼻子呵斥道。
「如果陳德勝是為了一己之私,你用他的死來大做文章,倒是能顯出你的能耐出來,可他是為了保護李莊村一村鄉民而犧牲的英雄,是為了不給咱們梁山抹黑的人物,你卻要用他的死來大做文章,你不覺得你有點下作嗎?」
宋江不提此事還好,此時經宋江這麼一說,吳用倒是覺得自己的這一做法,確實有欠妥當。
低下頭去,不敢再與宋江對視。
見吳用如此,宋江也覺得自己所說的話有些過了,可拿英雄的事情當籌碼這事,宋江絕對不會允許其發生。
「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你也不能什麼都不管不顧吧,梁山想要的東西,梁山會憑自己的本事拿到手裡,用不著如此下作的手段。」
想要師出有名,宋江有的是辦法,又何須要借用陳德勝一事,讓陳德勝的英雄光輝蒙塵?
更何況,他本就是新世紀的人,對古人那一套禮義廉恥根本不在乎,只要是他想得到的,別說他占理了,就算不占理,他也會不擇手段的弄到手裡。
至於旁人怎麼說,那是旁人的事情,他不在乎!
被宋江數落一頓,吳用也灰溜溜的從忠義堂內出來了。
他一出忠義堂的大門,很快就有一群人圍了上來。
「怎麼樣,大哥答應出兵了嗎?」
「這群狗娘養的官兵,欺負到咱們梁山頭上來了,這一次,老子非擰下他們的腦袋不可。」
「有軍師出馬,自然不在話下,我現在就去清點人數,帶兵前往鄆州府衙。」
「……」
一群人滿心以為,吳用連請願書這一齣戲碼都整出來了,宋江就算不看他們的面子,也得給陳德勝拼死保護的鄉民一點面子,肯定會答應派兵攻打鄆州府衙。
正商議著如何出兵的事宜,吳用一臉苦澀的搖了搖頭。
「大哥說他自有打算,讓咱們老實待在山上。」
聽見吳用這句話,一群人錯愕了片刻,隨後唉聲嘆息的聲音此起彼伏的響起。
懊惱了一陣,李逵忽然扯著大嗓門說道。
「咱們好歹也是占山為王的土匪,天不怕地不怕的,如今見到兄弟慘死,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還算哪門子的好漢,簡直成了慫包了。」
「受了這一肚子的窩囊氣,卻連個屁都不敢放,依洒家看,這梁山也沒有什麼好待的了,咱們不如就此散夥算了。」
「有些人自詡清高,說什麼為百姓考慮,到頭來,自家兄弟慘死,卻一味龜縮在山上,如此貪生怕死之舉,當真是恬不知恥。」
「……」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話聲音極大,似乎是怕坐在大堂之內的宋江聽不見一般,說話時甚至故意朝忠義堂內喊。
看這些人的架勢,似乎是想用這種方式,激宋江下令,派兵攻打鄆州府衙。
只是這些人喊了一陣,嗓子都快幹了,大堂之內卻沒有回應。
一群人對了個眼色,剛想齊聲喊一句慫包,大堂內忽然傳來宋江的呵斥聲。
「滾!」
如同炸雷一般的聲響傳出,一群人頓時縮了縮脖子,四散而開的同時,紛紛逃也似的離開了。
見到眾人逃離的情形,宋江暗罵了一句。
瑪德,當老子耳聾還是眼瞎,當著老子的面說這些話,你們怎麼敢的?
眾人如此鬧騰一陣,原本因為陳德勝的死而有些鬱鬱寡歡的宋江,心情不免好了許多。
他不是殘忍之人,不願讓任何一個人流血犧牲。
可想要將壓在百姓身上的那塊巨石掀開,這樣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
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類似的事情發生。
經此一事,梁山的名聲迅速在整個鄆州地界傳開。
短短三天的時間,便有不少年輕力壯的鄉民前來投靠梁山。
面對官府屠村這樣的事情,百姓是無能為力的。
可趙德勝的事跡,讓這些人知道了一件事,當官府真的不給他們活路的時候,他們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梁山。
除此之外,之前戴宗等人四處張貼告示時,那些家境殷實的人並不願意受梁山的庇護而得罪官府。
有錢糧繳納賦稅,他們又何必和土匪扯上關係?
可趙德勝的事情傳出來之後,這些人也開始接納梁山了。
用下石村張員外的話說,土匪來了,官兵如果抵擋不住,他們為了保全自身,會放任那些土匪進村行兇,可如果是梁山的人在,就算官兵來了,他們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也不會讓官兵傷害他們分毫。
不但如此,梁山貼出來的告示還說了,一年只用交一次稅賦,且比官府所要的還要少幾成。
性命有了保障不說,還能少交一些稅賦,這種好事,他們自然願意答應。
很快,整個鄆州境內,除了縣衙州府之外,鄆州境內大部分鄉民都已經接受了梁山的管轄。
只是如此一來,鄆州境內的百姓,便沒有人向官府上繳賦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