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告別播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不過任何部隊都要以實戰的戰績說話,雖說前些日子楊應龍派人來觀摩過楊可棟的四大營後。

  給出的評價異常的高,但是楊可棟可不滿足於這些,第一次韓戰結束的非要快。

  自打去年葉夢熊平調為甘肅巡撫,播州宣慰司的壓力驟減,可局勢仍舊是不容樂觀。

  楊可棟必須掙得軍功在手,不光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天下蒼生。

  空中的太陽愈發的刺眼,眼看午時將至,楊可棟回首拔出佩刀。

  「咚咚咚……」

  「嗚嗚嗚……」

  軍中戰鼓與號角聲頓時鋪天蓋地的襲來,四營的將士紛紛為之一振!

  「諸位將士!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前日宣慰使大人已經傳來消息,倭寇進犯朝鮮,朝廷已經下旨命我播州派兵剿匪,機會就在眼前,諸將士可有信心?」

  「吼吼吼……」

  「我等願為大人肝腦塗地!」

  楊可棟的聲音異常洪亮,關下四營士卒聽說有仗打,吼的聲音比他還要大許多。

  每名士卒都興奮不已,與其他明軍不同,楊可棟的軍餉可是高的發指的。

  特別是陸光廷龐雲海這些主將,可以說是摩拳擦掌,整整兩年播州沒有戰事。

  軍中諸將都有一種急於建功立業的心態,而這種心態正是楊可棟需要的。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兩年的艱苦訓練是時候展露成果了。

  氣氛已經被調動到了極致,楊可棟勒馬揮刀,手指遠處大聲吼道:

  「全軍出征!」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除了留守播州的3000名巡邏兵。

  騎兵左、右營連同步兵左、右營共12000人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兵鋒直指朝鮮!

  兵部尚書石星雖然只給了楊可棟5000人馬的名額,但是規矩是死的。

  朝廷又不出糧餉,再加之如今百官連同朱翊鈞太小瞧盤踞朝鮮的日軍了。

  後面自然會用的上他這12000名大軍,楊可棟對這點絲毫不擔心。

  大軍出征以後,途徑白泥縣城外時。

  站在山坡上的張望以及環兒檸兒正怔怔的看著遠處慢慢走近的隊伍。

  這兩年張望愈發的老態龍鍾了,倒是環兒檸兒兩名丫鬟出落的愈發水靈。

  特別是檸兒,作為田氏遺孤,她對楊可棟的感情複雜至極。

  若是當年楊可棟沒有屠戮田家,或許此刻她已是楊可棟的正妻。

  世事無常,雖說這兩年楊可棟並沒有太過難為她,可已入奴籍的檸兒卻早已習慣下人的身份。

  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楊可棟也發現了遠處山坡上的三道人影。

  這兩年他一直在三度關練兵,已有半年多的時間沒有回家。

  如今途徑白泥縣城,楊可棟一眼便看到了翹首期盼的三人。

  「傳令下去,伙夫造飯,全軍休整半個時辰。」

  「領命!」

  身邊的傳令兵迅速將軍令傳了下去,兩年的時間,四大營早已被訓練的令行禁止。

  待到隊伍休整以後,楊可棟獨自策馬來到了距他不遠處的小山坡上。

  「公子……」

  活潑的環兒頓時喜笑顏開了起來,今日她在這邊等候,原本並不奢望楊可棟能親自過來。

  如今看到公子的那一刻,環兒瞬間就紅了眼眶,一副又哭又笑的表情。

  「好了,莫要哭了,本公子是去立功,又不是一去不回。」

  楊可棟嬉笑著安慰了一句,他平日裡在部下面前一直都是不苟言笑的形象。

  大概也只有在張望與環兒面前才會露出些常人心性。

  而聽到楊可棟說如此不吉利的話,環兒趕緊啐了兩口,隨後急忙說道:

  「呸呸……公子淨說傻話……」

  二人說話的時候,張望拿出一隻酒壺和一隻小碗,接著將碗中倒滿了美酒遞到楊可棟的面前。

  「公子,請喝吧,這是壯行酒,喝了吉利,定然能夠凱旋而歸。」


  面對張望的美意,楊可棟沒有拒絕,此番前去朝鮮戰場路途艱險,喝點壯行酒也能提提膽氣。

  「好,謝謝張伯了,大軍臨近開拔,喝完這碗酒我就走了……」

  端起酒碗一飲而盡以後,楊可棟感覺一股辛辣直衝嗓子眼,好生痛快!

  他將酒碗舉高,隨後重重的摔碎,緊接著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眨眼之間微風徐徐的山崗上只剩下楊可棟清脆的囑託迴蕩。

  「你們在家好生珍重,若是出了什麼事,去婁山關找我大哥,他會護著你們……」

  全程檸兒都不曾開口,這兩年楊可棟沒有娶妻,也沒有納妾,甚至就連貼身丫鬟都沒有換。

  仍舊是她與環兒二人,她不明白,為何楊可棟會留著她做貼身丫鬟,明明他已經察覺到了一些端倪。

  氣溫愈發的熱了,休息了一陣的士卒們重新打起了精神準備開拔。

  伴隨著幾聲喇叭聲,上萬名士卒再次按小隊依次行進,兩側騎兵則是緩緩跟隨。

  輜重隊後面跟著兩營虎蹲炮營,最中間圍繞著的則是大將軍炮營。

  上千門火炮在馬匹的牽引下,正緩慢的跟著最前方的步兵營。

  待到路過山崗之時,騎著高頭大馬的楊可棟抬頭向山崗上看了一眼。

  隨後便毅然決然的跟著大軍朝著遠處徐徐而去。

  此時千里之外的朝鮮境內,八路日軍已經徹底將朝鮮八道瓜分殆盡。

  京畿道被宇喜多秀家‬所占,平安道歸於小西行長,咸鏡道加藤清正,忠清道福島正則,黃海道黑田長政,全羅道小早川隆景,慶尚道毛利輝元。

  盤踞在朝鮮境內的日軍共有306250人的作戰部隊!

  其中158700人為陸軍,分成九個軍團入朝作戰。

  第一軍:小西行長,18700人。

  第二軍:加藤清正,22800人。

  第三軍:黑田長政,11000人。

  第四軍:島津義弘,14000人。

  第五軍:福島正則,25000人。

  第六軍:小早川隆景,15700人。

  第七軍:毛利輝元,30000人。

  第八軍:宇喜多秀家,10000人。

  第九軍:羽柴秀勝,11500人。

  剩餘的兵力則作為後備力量,留守日本。與此同時,德川家康還提出了十二字的作戰方針。

  水陸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