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點軍出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此處石星從車輦上走了下來,接著淡淡的對著管家吩咐道:

  「人呢,且帶我去見見他。」

  「主子,人被我帶到了後院的廂房,要不要讓他來後廳見您?」

  劉安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而石星則是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不必了,我去見他一面就是了。」

  隨後石星便徑直來到了廂房,廂房中站著的中年男人正是楊可棟的心腹。

  播州宣慰司土同知林江濤,也就是當年屠殺楊可棟生母張氏滿門的執行人。

  門打開那一刻,見到來人的林江濤對著石星納頭拜道:

  「下官播州宣慰司土同知林江濤,拜見石大人。」

  「免禮,起身吧。」

  石星大手一揮,接著大步走到前方的椅子上坐了下來,而林江濤則是十分識趣的侍候一旁。

  「說吧,你們家楊大人遣你過來有何要事,不會還是因為張時照的事情吧。」

  張時照乃是張氏的叔公,自打張家滿門被滅以後,他便一直游離在朝中大員身邊,時刻想要掀翻楊家的統治。

  而聽到這話的林江濤並沒有回話,而是將目光轉向廂房內側。

  那裡正堆放著八口木箱子,石星有些奇怪的扭頭看著身後的管家劉安。

  後者則是輕聲的對著他說道:

  「主子,奴才已經看過了,那八口木箱中裝著1萬兩黃金……」

  「1萬兩黃金……」

  即便石星乃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員,可如此多的黃金,仍舊是讓他心中一驚。

  這可是整整10萬兩的白銀!

  真真正正的硬通貨,他每月的俸祿才61石,折合成銀子不過35兩左右。

  一年算下來不過420兩上下,30萬兩白銀足夠石星發二三百年的俸祿!

  這讓他如何不吃驚,只不過石星宦海沉浮這麼多年,養氣功夫還是夠的,自然不會輕易的給林江濤看出來。

  不過見到這麼多銀子,石星的態度倒是柔和了一些,起碼將林江濤當成人來看待。

  「這又是何苦呢,我邊軍將士雖然辛苦,也不必讓播州的百姓來犒勞。」

  聽到這話林江濤一愣,他怔怔的看了對方一眼,心中大罵了幾句無恥之賊。

  當然他的臉上仍舊是擺著一副諂媚的神情。

  「楊宣慰使說了,邊軍將士辛苦,這些是他該做的。」

  「嗯,楊宣慰使有心了,說吧,此番前來我府上,是有什麼事情麼?」

  收了銀子以後,石星的態度明顯好轉了不少,就連說話的語氣都變得溫潤儒雅起來。

  見他這番姿態,林江濤沒有忘了此行的目的,他將身子微微躬下,隨後小聲的說道:

  「其實我家大人也沒有什麼事,就是想為國分憂……」

  「為國分憂?你還是直說好了,本官有些聽不懂了。」

  沒有理會林江濤,石星直接就把話題挑開了說,他可不信一個土司還會心憂大明。

  眼看石星如此直白,林江濤也不再藏著掖著,他抬起頭目視著石星說道:

  「石大人,是這樣的,據傳倭寇打進了朝鮮國,我家大人也想前去平賊。」

  「哦?你家大人也想平賊?這倒是稀奇事,楊宣慰使還真是心繫家國吶。」

  石星面露怪異之色的譏諷了一句,以他的聰明如何想不到這是楊應龍的明哲自保之計。

  無非是近些年來朝廷逼的緊了,楊應龍再不夾著尾巴做人早晚要玩脫。

  心念至此,石星大手一揮的說道:

  「既然如此,本官自然不會阻攔,我會下令,讓楊宣慰使領兵五千,前往朝鮮戰場,只不過嘛……」

  此行的目的幾乎就要達成,不料這石星居然又吞吞吐吐了起來。

  林江濤心中異常急躁,隨後趕忙跟在後面問道:

  「只不過什麼,石大人,還請明示。」

  石星背過身子走向了裡屋,接著用手打開箱子,看著滿箱子的黃金,他微微嘆了一口氣接著關上了箱子。


  「想必你也知道,朝廷如今國庫空虛,這些年朝廷為了平定哱拜叛變,花費上百萬兩白銀,這才幾年不到,又出了這檔子事,本官怕是播州軍的軍餉發不出來吶……」

  眼看石星繞來繞去竟是為了軍餉,林江濤滿心震驚,不過事已至此,他只能順著對方的話回道:

  「請尚書大人放心,軍餉之事我會與宣慰使大人商議,即便是由播州自己拿也無妨。」

  「既如此,那此事便這般敲定了,本官還有些公務要處理,林大人請自便吧。」

  話已說到這般地步,石星當然很滿意,又可以貪墨5000人的軍餉。

  此刻的他看林江濤愈發順眼了。

  財神爺吶這是,來一趟京城便給他送了好幾十萬兩的銀子。

  而完成使命的林江濤自然不會逗留,星夜趕回了播州宣慰司。

  戰爭的陰雲愈發沉重,便是連尋常百姓也知道朝廷將要打仗了。

  而在這種劍拔弩張的態勢下。

  遠在播州的楊可棟已經早就摩拳擦掌的開始備戰!

  三度關前,一名劍眉星目的將軍意氣風發的騎在高頭大馬之上。

  而關前則是15000名披甲的士卒,正是這兩年來楊可棟精心訓練出來的野戰精銳!

  15000名士卒分為四個營,騎兵左營3000人,主將陸光廷,中軍段離。

  騎兵右營3000人,主將龐雲海,中軍於宸。

  步兵左營3000人,主將羅耀,中軍石興隆。

  步兵右營3000人,主將石興義,中軍方大同。

  剩餘3000人為日常巡邏部隊,此番入朝作戰,楊可棟並不打算帶上他們。

  時值六月,空中萬里無雲烈日橫空。

  火熱的陽光將士卒們手中的兵器都曬的通紅,楊可棟同樣很振奮。

  接近兩年多的準備,終於讓他訓練出一支戰力堪與戚家軍比肩的野戰王牌!

  火器覆蓋率50%!

  騎兵左、右營戰馬將近7000匹,2000名的騎兵人均三匹蒙古良馬。

  甚至步兵營中運送輜重的馬匹都有上千匹,各大小火炮總數將近千門!

  其中攻城利器大將軍炮便有將近200門,虎蹲炮600門,其餘的各色火炮也將近400門。

  火器普及率早已遠遠超過同時期的京營,可謂是兵強馬壯!

  即便是如今大明最能打的遼東兵,楊可棟都有信心與之一戰。

  更別說區區倭寇,不過就是行走的戰功罷了!

  以倭寇的火器水平,在日本四島打打村戰還可以,想和明軍作戰還差得遠。

  況且楊可棟的四大營可不是普通的明軍,而是學習戚家軍編制,專打倭寇的精銳之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