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朝會之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僅僅三月不到的時間,日軍便如同犁庭掃穴一般,徹底剿滅朝鮮幾乎所有的抵抗力量。

  而此時的大明朝,甚至壓根就不相信有這回事!

  狼狽的李昖在逃亡的路途中,便派遣親信鄭昆火速趕往北京,向明朝求援。

  為促成明朝出兵援朝,這個窩囊廢不僅遣使向萬曆皇帝遞交了國書。

  還積極遊說明朝的內閣大臣,尚書、侍郎、御史。

  甚至就連萬曆皇帝身邊的宦官都不放過,國書上還說什麼願意內附明朝,以彰顯誠意之類的狗屁話。

  搞得他好像一直是獨立自主的一般,讓明朝上下都有些哭笑不得。

  六月的北京城。

  太和殿。

  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

  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梁枋飾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有鐫刻著龍紋的鍍金銅葉。

  光是用來承受重量的立柱就有整整七十二根,都是金絲楠木製成。

  而如今在太和殿外,百官都難得的圍聚在一起,原因十分簡單,許久不上朝的皇帝,今日居然難得的宣布上朝了。

  首輔王家屏的周邊圍著十幾名老臣,細看便能發現這些人多是張居正時期的老臣。

  「首相大人,陛下這次為何如此著急?莫非是朝鮮國書上面說的事是真的。」

  一名面容頗為威武的男人慢騰騰的問了一句,此人乃是兵部尚書石星。

  「我也不知啊,不過前些日子,的確接到了朝鮮王求救的國書,只是國書所說太過玄幻,讓我有些摸不清真假。」

  實際上朝鮮方的國書幾乎有些滿朝文武都看到了,只是此時不光是他石星。

  就連萬曆皇帝和明廷的大臣的心中都始終有一個疑惑,那便是日軍真的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由對馬海峽推進至平壤麼?

  即便是趕豬,也不見得有這麼快的速度,朝鮮人竟然這般聽話?

  朝鮮雖不是大國,立國已有200餘年,如此慘敗,著實令人不可思議。

  甚至萬曆皇帝心中十分不確定,究竟是日本侵略朝鮮是否為真,還是朝日同謀,合夥欺騙明朝!

  這種猜疑當然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先前遼東地區民間就已經盛傳朝鮮與日本暗中勾結。

  表面上說是日本入寇朝鮮,實際上是由朝鮮國王為嚮導,引誘日軍侵略明朝疆土。

  而且戰爭爆發以前,就有不少福建海商在傳遞給明廷的密報中提到,日本要借道朝鮮,朝日合謀入寇大明。

  就在眾大臣議論紛紛之際,久沒有在群臣面前露面的萬曆皇帝來了!

  今日朝會是晚朝,待群臣全部進入太和殿以後。

  許久未露面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已然坐在了龍椅上,目光灼灼的看著台階下的百官。

  「前些日子朝鮮國書諸公都看到了吧,王大人,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朝會剛開始,萬曆皇帝便將問題甩給了王家屏,而後者則是一臉苦楚。

  大明距離朝鮮上千里,這些年李氏王朝也算老實,每年的歲貢都不曾短少。

  平日裡還真沒人關心這些蠻夷,如今出了事突然問他,豈不是將他往火坑裡推。

  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硬著頭皮回稟道:

  「回稟陛下,臣以為坊間流言,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倭寇之事,或許是朝鮮國自導自演之說。」

  朱翊鈞看著像是什麼都說了,又什麼都沒說的王家屏,眉頭皺的更深了。

  前些日子因為立儲之事剛與他吵過,已經有些倦了,只好將目光投向了兵部尚書石星。

  自從申時行因立儲之事得罪皇帝丟了首輔的位子以後,繼任的王家屏居然又在立儲一事上心向太子。

  這讓朱翊鈞很不高興,而向來與王家屏不和,又站在朱翊鈞這邊的石星便成了他在朝中的心腹。

  石星的性格直率,眼看群臣打馬虎眼,皇帝又看著他。

  做事雷厲風行的石星便朝前踏了一步,隨後進言道:

  「陛下,依微臣愚見,此事真假難辨,不如派人前往平壤見一面朝鮮國王,真假一探便知。」


  「好,就依愛卿所言,此事便交予你辦了。」

  朱翊鈞滿臉不耐的看著群臣,心中已然有些不悅。

  滿朝文武真到了關鍵時刻居然沒幾個能派的上用場的,就連最基本的軍情都探查不清,讓他如何能高興。

  散朝以後,石星密令遼東方面遣人,火速前往平壤,藉機覲見國王李昖以辨明真偽。

  可明朝使臣崔世臣、林世祿並沒有親眼見到李昖本尊,這一來一回又耽擱了些時日。

  直到李昖從平壤逃至宣州時,明朝兵部又令巡按李時孽遣人查實。

  這次去的是宋國臣,他曾經跟隨王敬民出使過朝鮮,並親眼見過李昖本人。

  宋國臣這次就是為探查李昖真假而趕赴宣州的,與此同時,遼東方面還派遣了畫師,暗中畫下李昖相貌以資辨別。

  如此才算核實了朝鮮倭患的真實情況,而這時候,局勢已經萬分火急。

  明朝內部主戰派的意見占據了上風!

  宋應昌上疏說「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於泰山矣。」

  明神宗朱翊鈞採納了主戰派的建議,庭議決策後,立即調撥了二十萬白銀以犒賞朝鮮將士鼓舞士氣。

  一月以後,某天辦完公務,石星徑直回了府上,戰事一觸即發,作為兵部尚書,石星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

  不料剛回府上,還沒有下車輦,管家劉安便過來對著他小聲的稟報了一句。

  「主子,今日上午來了個播州的蠻夷,指名道姓說要見您。」

  石星面露疑惑之色,播州的人怎麼找到了他的府上,前些日子還跟陛下商議了下該如何處理西南之事。

  沒想到說曹操曹操就到,這才幾日不到的功夫,楊應龍的人居然就來到了他的府上。

  讓石星很有興趣,換作別人或許他就懶得見了,可這位播州土皇帝的使者,石星還是覺得有必要見一面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