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異域高官
一晃就是三天過去了,陳家旺焦急的等待鄧敬華消息,但卻音訊全無,連晚上也見不到他。
第四天上午,秦敬泉召集闔府人等,通報沈師叔因有皇命在身不能前來,另外委派了貴賓作為代表,將於明天己時前後抵達。
沈師叔雖然未能親來,但迎賓的各項禮儀規格仍然不變。當下就分派各人的差事。
迎賓的事其實早就已準備妥當,從碼頭接船到下榻歇息,從酒水膳食到歌舞娛樂,何人在何位置做何事,每個環節都考慮的詳盡周到。
秦敬泉親自率領翟敬承、王敬得和周心勤、孫兵衛一行人到碼頭迎客,胡管家組織餘下的眾人在大門內外迎候。安排陳家旺的事比較輕鬆,只是協助胡管家,是個閒差。
當晚陳家旺又去找鄧敬華,仍舊沒見著面。
第二天天還沒有放亮,霹靂堂里已經是人聲喧譁,大家早早起來開始準備。
用過早餐之後,秦敬泉就率隊去了碼頭,可過了半天也沒有動靜。據傳回來的消息,今天風向是逆風,船行的慢。
一直等到未時已過,碼頭那邊快馬來報,貴客的船即將靠岸。在家等著的人立即動了起來,從大門兩側依次排開隊伍,蜿蜒直到垂柳堂。大門口的舞龍舞獅隊、笙歌鑼鼓及煙花爆竹也都做好了準備。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視線盡頭看到了一彪人馬,前面還有一隊開道的官兵。
儘管這次迎接的禮儀比較隆重,但哪裡來的開道官兵?大家開始還有些遲疑,還是單思南眼尖看到了掌門,大家趕緊敲鑼打鼓、舞龍舞獅。
秦敬泉等人的隊伍行的近了,這才看清開道的是兩列府衙的衙役,個個趾高氣揚、威風八面。快到大門時,兩列隊伍向兩旁一分,讓出中間的秦敬泉等人。
人群最中間是一匹長鬃飛揚的高頭白馬,白馬上一位深眼窩、尖鼻子、黃褐色眼珠的老者手抓韁繩,精神十足。
胡管家低聲自言自語道:「竟然來了個異域胡人!」
但見這胡人頭戴黑色紗帽、身穿一件飛魚綠絨薄氅衣,腰系鸞帶,胸前的大紅織金飛魚補羅分外顯眼,竟然還是一個朝廷官員!
在震天的鑼鼓爆竹聲中,秦敬泉下馬向那胡人老者抱拳道:「朵大人請。」
孫兵衛搶上前攙扶老者下馬,一行人簇擁著他走向後堂。在垂柳堂坐定,僕役奉上茶後,秦敬泉又令鶯夢、陳家旺等有身份的晚輩上前拜見老者。
那老者眼珠在鶯夢臉上一轉,哈哈笑道:「宇愚說他有個孫女,萬里挑一。依老夫看,應該是十萬人中也挑不出一個。」
這老者一開口,竟然說的一口嫻熟的官話。
秦敬泉聽了臉上大感光彩,口中謙虛道:「朵前輩過獎,可不要寵壞了小孩子。」
接下來賓主雙方又互致問候。秦敬泉感謝老者不遠千里撥冗而來,霹靂堂全幫上下頓感蓬蓽生輝云云,老者也致謝霹靂堂的隆重接待,有賓至如歸之感。
寒暄已畢,該進入下一步的主題。明天就是「大考」的首日,老者是代表京師的沈師叔而來,秦敬泉準備把接下來幾天的安排向他做個介紹。
忽然胡管家前來稟報導:「季府尹持帖前來拜會朵前輩。」
季府尹身為正三品的金陵地方父母官,秦敬泉不便怠慢,眾人一起起身迎了出去。
尚未走到飄花廳,迎面見到季府尹在一群官員的簇擁下已經走了進來。見了面彼此很是熱情,一邊寒暄客套,一邊走進了垂柳堂。
雙方落座,僕役奉上茶後,季府尹正式將同行的官員一一向那胡人老者介紹,隨行而來的幾位都是分掌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的重要官員,也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老者拱手道:「朵某才淺德疏,不敢勞動府台和諸位大人的大駕。」
那季府尹五十多歲,看上去圓滑老到,聞言道:「朵大人言重了,下官當初在京城吏部任職時,便常聽聞魯密國朵思麻朵大人的風采,可惜無緣得見。今日朵大人移趾金陵,不唯下官之幸,實乃全城百姓之福啊。」
陳家旺乍聽之下感到又好奇又新鮮。彼時朝廷疆域遼闊,南方的番苗、北方的蒙古人、西域的胡人在朝為官也是有的,卻不料這個叫朵思麻的老者竟然來自魯密國。魯密國是在哪裡來著?印象中有一次曾聽王敬得師父講過,好像要比天竺、大食國還要遠的多。
老人手捻著鬍鬚道:「季大人此言差矣。老朽現在吃的是朝廷的米,拿的是朝廷的俸祿,和季大人一樣做著朝廷的官。朵某雖然生於魯密國,但深感皇恩浩蕩,這輩子永遠都是皇明人,季大人切不可再以外邦人相稱。」
季府尹趕緊道:「是下官一時口誤。朝中皆知朵大人雖出生於魯密國,卻一心向明,是朝廷的忠臣。大人才幹出眾、天下仰風,得天子欽授錦衣衛指揮,下官仰慕的緊。」(注)
朵思麻道:「府台過譽。想當年老夫初到京師,機緣巧合與宇愚相識,蒙他大力保薦方有今日。此來受宇愚所託,來霹靂堂乃是私事,非為公幹。老夫一下船,府台便安排了兵馬開道,如今又折節下訪,足見君下盛情,叨擾之處伏望見諒。」
季府尹道:「朵大人說哪裡話來?上次大報恩寺遭劫,也多虧沈、朵兩位大人從中周旋,方不至於驚動聖上。李巡撫和下官一直承情之至」,他笑著側頭對秦敬泉道:「下次沈、朵兩位大人到金陵,可千萬別像這次一樣藏著掖著。要不是京中同僚傳信,下官一無所知,傳出去豈不怪罪季某人既失察又失禮?」
人家說話這樣客氣,秦敬泉抱拳道:「見諒見諒。」
季府尹轉過頭道:「不知朵大人以前曾否來過金陵?」
朵思麻道:「這還是第一次到金陵寶地。」
季府尹微笑道:「金陵自古人物風流、山水形勝,有道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難得朵大人親臨,今晚便讓下官盡地主之誼,共賞美景美色可好?」
朵思麻道:「實不相瞞,老夫一路舟馬,確實有些勞累了,這幾天只想過清淨日子,府台盛情老夫心領。」
季府尹見狀,奉上一塊鏤空透雕羊脂玉佩作為獻給朵思麻的禮物,又拿了一對白玉螭龍紋帶扣、白玉螭龍紋珮請朵思麻回京後轉交沈宇愚大人。
朵思麻謙讓了一番,抵不過季府尹的盛情收下了,一行人方才起身告辭。他們剛走,又有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同知、僉事等人前來拜訪,接著又有五府六部等幾撥人來訪。朵思麻來的時候並沒有知會地方府衙,但官場就這麼大,消息散布的是很快的。
秦敬泉陪著朵思麻見客,等接待了幾批客人,天已經轉黑了。
秦敬泉於是先安排朵思麻沐浴更衣,晚上再替他接風。朵思麻叮囑晚上的筵席不必隆重繁瑣,越簡單越好,席間還有事情要談。
霹靂堂的大考明早就要開始了,沈師叔既然請朵思麻代替前來,於理也要向朵思麻介紹情況、徵詢意見,結果白天時間被耽誤了。既然朵思麻這樣講,秦敬泉便吩咐下去,晚上在垂柳堂擺設家宴。
當晚的宴席秦敬泉喊了幾個弟子相陪。陳家旺、孫兵衛沾了准弟子身份的光,也獲准參加。
席間朵思麻傳達沈師叔的口信,讓霹靂堂從即日起多備原料,每月按最大數量生產火藥。
眾人心中都是一驚。秦敬泉問此舉原因何在,朵思麻也並不十分清楚,只是稱宇愚在皇上身邊做事,或許自有他的道理。
秦敬泉又把大考的計劃向朵思麻做了介紹。按照傳統,大考一共三天,前面的一天半考核火藥,後面的一天半較量武功。火藥請王敬得監考,武功請翟敬承監考,秦敬泉坐鎮考場,並請朵思麻代沈師叔作為總巡視。
本來這是霹靂堂幫內的考核,概不對外,但秦敬泉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既然沈師叔委託朵思麻前來,即便不放心這個朵思麻,也該放心沈師叔。通過剛才一番話,發覺此人關於火藥的見解不在自己之下,正可以借大考的機會和他多做交流。再說此人不是江湖中人,身為胡人無幫無派,不怕他泄密。而且朵思麻在錦衣衛當差,又是名人,多了這條線對霹靂堂只會大有好處,因此放心大膽的請朵思麻作為總巡視。
朵思麻想了想道:「我聽宇愚老哥說,幫內有個人叫燈…,燈什麼來著…?」
眾人聽得一頭霧水。朵思麻拍拍額頭道:「剛才多喝了幾杯酒,名字記不起來了。宇愚老哥說這個人精通火藥,按往常慣例,火藥的監考是由他負責。」
秦敬泉恍然道:「朵前輩說的是我師弟鄧敬華吧?」
眾人也都明白了過來。看來這個胡人雖然平時官話嫻熟,但喝了酒舌頭打捲髮音就飄了。
秦敬泉苦笑道:「我這個師弟啊,近來愈加不問幫內事務,這不這些天都找不到他人。本來喊他一起去碼頭迎接朵大人的,也四處看不見他,失禮失禮了。」
話音未落,就聽廳門外一個沙啞的聲音道:「鄧某不才,失禮見笑了。」隨即一名面無表情的男子昂然而入,正是鄧敬華。
陳家旺心裡又驚又喜,這幾天沒有一點消息,師父去了哪裡?試驗結果又如何?他心裡雖然激動萬分,卻不敢表露出來。
一旁侍候的胡管家趕緊添上一套餐具。鄧敬華四處掃視了一下,算是和大家見過禮了。他視線掃過陳家旺臉上時也未多做停留,但關心則心細,陳家旺見他眼睛布滿了血絲,顯得十分疲倦。
秦敬泉問道:「師弟這幾天到哪裡去了?這位是代沈師叔前來的錦衣衛朵大人。」
鄧敬華向朵思麻拱拱手,回首問秦敬泉道:「明天本幫大考,是不是還按照往年監考的慣例?」
秦敬泉道:「既然鄧師弟回來了,那還按照慣例,你和王師弟監考火藥,我和翟師弟監考武功。今年沈師叔有急事來不了,請朵大人代他巡視。」
鄧敬華點點頭,起身舉杯道:「鄧某失禮了,要先走一步。一杯水酒聊表敬意。」他自顧自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就走。
他攸忽而來、攸忽而去,讓秦敬泉有些尷尬,對朵思麻道:「我這個師弟就是這個脾氣,不重禮節規矩,朵大人莫見怪。」
朵思麻哈哈笑道:「中華上國什麼都好,就是禮節規矩太多,還有明規矩、暗規矩,深規矩、淺規矩,哎!讓人頭疼。」他故意抱著頭做痛苦不堪狀,引得眾人一起發笑。
好不容易等到酒宴散席,陳家旺見無人注意,一溜煙的直奔鄧敬華住處。
推開房門,室內蠟燭高照,鄧敬華果然在等著他。見到陳家旺,鄧敬華噌的站了起來,雙手按住陳家旺肩頭用力搖晃,道:「成功了,你成功了!」
夜深人靜,雖然鄧敬華刻意壓低了嗓音,但那股喜悅至極的氣息還是止不住的噴薄而出。
陳家旺頭腦「嗡」的一聲,瞬間腦袋一片空白。小半晌後才覺得慢慢恢復了意識,興奮的潮水從溪流匯聚成小河,再匯聚成洶湧澎湃的汪洋,浩浩蕩蕩的從丹田處升起,湮沒了全身。
過了老半天,兩人才稍稍冷靜下來。鄧敬華把別後情形簡要的告訴了陳家旺。
原來當天分別後,鄧敬華一頭便扎進了後山火藥庫房。因為大考在即,他這幾天裡半步也沒離開過後山庫房,幾乎一刻也沒休息過,強撐著連續實驗,已經四天沒有合眼了。
試驗證明陳家旺是對的,火藥無須添加任何額外的輔助原料,最佳的配方是硝石7成5、硫磺1成,木炭1成5。
鄧敬華問道:「你是怎麼想到的?」
陳家旺一五一十的把經過講了一遍。鄧敬華聽說是念誦詩歌念出來的,眼睛瞪得老大,口中喃喃的道:「不可思議、豈有此理!」雖然他臉上戴著人皮面具,也可以想像吃驚的模樣。
陳家旺赫顏道:「詩歌和火藥根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弟子到現在也覺得整個過程像做夢一樣。事發時毫無徵兆,念著詩忽然就像被雷劈了一般,一下子頭腦亮堂起來,就想通了很多道理」,他有些困惑的抬起頭道:「難道真是天意?」
鄧敬華長長的呼出一口氣,道:「豈關天意?只在人心!依我看,老天爺只助勤奮之人、只助有心之人。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現,你讀過的那麼多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子裡,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唐詩不過就是這個引子。」
鄧敬華踱了兩步道:「無念大和尚講過:佛法的修煉有八萬四千道法門,無論修哪一道,只要一心一意,道道皆能通大法。你從詩歌入手頓悟火藥之道,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陳家旺俯首傾聽,忽然想到自己練成內功的方式,算起來也是大大的離經叛道,居然是因夤夜思慕鶯夢而一夕功成。同樣的不合規矩,不走尋常路,不過這內情還是不提也罷。
鄧敬華道:「沈師叔曾經講過:有些事情越想努力做好,效果就越糟。你前段時間壓力重重,外表的刻意放鬆絲毫不減內心的壓力,越想搶在大考前獲得成功,就越是欲速不達。誰知你生了一場病,迫於無奈沒再去想火藥的事,反而不知不覺敞開了心扉。只不過這樣的方式到是前所未聞。」
陳家旺謙虛道:「弟子只是一時僥倖偶然成功,歸根溯源,還是師父的教導。」
鄧敬華道:「你不必過分自謙,這確實是你自己的功勞,」他輕嘯一聲,道:「秦敬泉、翟師兄、王師兄包括鄧某人自己,哪一個不是自負勤奮聰穎?再向前推,百餘年間霹靂堂也是人才濟濟,可又有哪一個最終功成?」
「不過造化之巧妙,不得不服。百多年間,霹靂堂聰明之人絕非少數,但聰明人易走捷徑,缺乏毅力和恆心,僅此一條便要刷一大批人。過了這一關,卻又落入了舊窠臼,上來就按照師父規定的書本死記硬背,應付都來不及,哪裡還能獨立思考?僥倖能夠想得長遠一些,又沒有那麼多靠譜的書籍可讀,即使迸發出一星半點的火花,也只有隨風湮滅」,他長出一口氣,拍拍陳家旺的肩膀道:「真乃天降赤子,助我霹靂堂啊!」
陳家旺見他雙眼布滿血絲,說了這麼多話後,困頓已極疲態盡露,明白師父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大考搶時間,感動道:「師父保重身體早些歇息,弟子一定不負所望。」
鄧敬華微笑頷首,陳家旺拜謝而去。
-------
註:魯密國即今土耳其,據明萬曆年間中書舍人趙世禎(明朝著名的武器專家,《神器譜》的作者)在給皇帝的上書中稱:「…得魯密番銃於錦衣衛指揮朵思麻…」,可見朵思麻在錦衣衛中任職是確切無誤的。後世有學者考據稱,朵思麻當時是赴明朝進貢的使臣,因有一技之長,朝廷留任委以官職,直接把他變成了中國的官員。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做公務員,級別還不小,放到現在也極罕見,由此可見咱們古人還是很開明的。
此後有人考證,朵思麻育有4子,其後世子孫皆以「朵」為姓,今天中國北方朵姓居民有不少是他的後代子孫。另,錦衣衛的飛魚服原本是錦衣衛的正三品堂官在重大場合如祭祀活動的時候才能穿戴,嘉靖、隆慶之後,界限沒那麼嚴格了,受到恩寵信任的錦衣衛中高級官員,離開京城後身穿飛魚服、腰佩繡春刀招搖過市也不稀奇。
第四天上午,秦敬泉召集闔府人等,通報沈師叔因有皇命在身不能前來,另外委派了貴賓作為代表,將於明天己時前後抵達。
沈師叔雖然未能親來,但迎賓的各項禮儀規格仍然不變。當下就分派各人的差事。
迎賓的事其實早就已準備妥當,從碼頭接船到下榻歇息,從酒水膳食到歌舞娛樂,何人在何位置做何事,每個環節都考慮的詳盡周到。
秦敬泉親自率領翟敬承、王敬得和周心勤、孫兵衛一行人到碼頭迎客,胡管家組織餘下的眾人在大門內外迎候。安排陳家旺的事比較輕鬆,只是協助胡管家,是個閒差。
當晚陳家旺又去找鄧敬華,仍舊沒見著面。
第二天天還沒有放亮,霹靂堂里已經是人聲喧譁,大家早早起來開始準備。
用過早餐之後,秦敬泉就率隊去了碼頭,可過了半天也沒有動靜。據傳回來的消息,今天風向是逆風,船行的慢。
一直等到未時已過,碼頭那邊快馬來報,貴客的船即將靠岸。在家等著的人立即動了起來,從大門兩側依次排開隊伍,蜿蜒直到垂柳堂。大門口的舞龍舞獅隊、笙歌鑼鼓及煙花爆竹也都做好了準備。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視線盡頭看到了一彪人馬,前面還有一隊開道的官兵。
儘管這次迎接的禮儀比較隆重,但哪裡來的開道官兵?大家開始還有些遲疑,還是單思南眼尖看到了掌門,大家趕緊敲鑼打鼓、舞龍舞獅。
秦敬泉等人的隊伍行的近了,這才看清開道的是兩列府衙的衙役,個個趾高氣揚、威風八面。快到大門時,兩列隊伍向兩旁一分,讓出中間的秦敬泉等人。
人群最中間是一匹長鬃飛揚的高頭白馬,白馬上一位深眼窩、尖鼻子、黃褐色眼珠的老者手抓韁繩,精神十足。
胡管家低聲自言自語道:「竟然來了個異域胡人!」
但見這胡人頭戴黑色紗帽、身穿一件飛魚綠絨薄氅衣,腰系鸞帶,胸前的大紅織金飛魚補羅分外顯眼,竟然還是一個朝廷官員!
在震天的鑼鼓爆竹聲中,秦敬泉下馬向那胡人老者抱拳道:「朵大人請。」
孫兵衛搶上前攙扶老者下馬,一行人簇擁著他走向後堂。在垂柳堂坐定,僕役奉上茶後,秦敬泉又令鶯夢、陳家旺等有身份的晚輩上前拜見老者。
那老者眼珠在鶯夢臉上一轉,哈哈笑道:「宇愚說他有個孫女,萬里挑一。依老夫看,應該是十萬人中也挑不出一個。」
這老者一開口,竟然說的一口嫻熟的官話。
秦敬泉聽了臉上大感光彩,口中謙虛道:「朵前輩過獎,可不要寵壞了小孩子。」
接下來賓主雙方又互致問候。秦敬泉感謝老者不遠千里撥冗而來,霹靂堂全幫上下頓感蓬蓽生輝云云,老者也致謝霹靂堂的隆重接待,有賓至如歸之感。
寒暄已畢,該進入下一步的主題。明天就是「大考」的首日,老者是代表京師的沈師叔而來,秦敬泉準備把接下來幾天的安排向他做個介紹。
忽然胡管家前來稟報導:「季府尹持帖前來拜會朵前輩。」
季府尹身為正三品的金陵地方父母官,秦敬泉不便怠慢,眾人一起起身迎了出去。
尚未走到飄花廳,迎面見到季府尹在一群官員的簇擁下已經走了進來。見了面彼此很是熱情,一邊寒暄客套,一邊走進了垂柳堂。
雙方落座,僕役奉上茶後,季府尹正式將同行的官員一一向那胡人老者介紹,隨行而來的幾位都是分掌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的重要官員,也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老者拱手道:「朵某才淺德疏,不敢勞動府台和諸位大人的大駕。」
那季府尹五十多歲,看上去圓滑老到,聞言道:「朵大人言重了,下官當初在京城吏部任職時,便常聽聞魯密國朵思麻朵大人的風采,可惜無緣得見。今日朵大人移趾金陵,不唯下官之幸,實乃全城百姓之福啊。」
陳家旺乍聽之下感到又好奇又新鮮。彼時朝廷疆域遼闊,南方的番苗、北方的蒙古人、西域的胡人在朝為官也是有的,卻不料這個叫朵思麻的老者竟然來自魯密國。魯密國是在哪裡來著?印象中有一次曾聽王敬得師父講過,好像要比天竺、大食國還要遠的多。
老人手捻著鬍鬚道:「季大人此言差矣。老朽現在吃的是朝廷的米,拿的是朝廷的俸祿,和季大人一樣做著朝廷的官。朵某雖然生於魯密國,但深感皇恩浩蕩,這輩子永遠都是皇明人,季大人切不可再以外邦人相稱。」
季府尹趕緊道:「是下官一時口誤。朝中皆知朵大人雖出生於魯密國,卻一心向明,是朝廷的忠臣。大人才幹出眾、天下仰風,得天子欽授錦衣衛指揮,下官仰慕的緊。」(注)
朵思麻道:「府台過譽。想當年老夫初到京師,機緣巧合與宇愚相識,蒙他大力保薦方有今日。此來受宇愚所託,來霹靂堂乃是私事,非為公幹。老夫一下船,府台便安排了兵馬開道,如今又折節下訪,足見君下盛情,叨擾之處伏望見諒。」
季府尹道:「朵大人說哪裡話來?上次大報恩寺遭劫,也多虧沈、朵兩位大人從中周旋,方不至於驚動聖上。李巡撫和下官一直承情之至」,他笑著側頭對秦敬泉道:「下次沈、朵兩位大人到金陵,可千萬別像這次一樣藏著掖著。要不是京中同僚傳信,下官一無所知,傳出去豈不怪罪季某人既失察又失禮?」
人家說話這樣客氣,秦敬泉抱拳道:「見諒見諒。」
季府尹轉過頭道:「不知朵大人以前曾否來過金陵?」
朵思麻道:「這還是第一次到金陵寶地。」
季府尹微笑道:「金陵自古人物風流、山水形勝,有道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難得朵大人親臨,今晚便讓下官盡地主之誼,共賞美景美色可好?」
朵思麻道:「實不相瞞,老夫一路舟馬,確實有些勞累了,這幾天只想過清淨日子,府台盛情老夫心領。」
季府尹見狀,奉上一塊鏤空透雕羊脂玉佩作為獻給朵思麻的禮物,又拿了一對白玉螭龍紋帶扣、白玉螭龍紋珮請朵思麻回京後轉交沈宇愚大人。
朵思麻謙讓了一番,抵不過季府尹的盛情收下了,一行人方才起身告辭。他們剛走,又有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同知、僉事等人前來拜訪,接著又有五府六部等幾撥人來訪。朵思麻來的時候並沒有知會地方府衙,但官場就這麼大,消息散布的是很快的。
秦敬泉陪著朵思麻見客,等接待了幾批客人,天已經轉黑了。
秦敬泉於是先安排朵思麻沐浴更衣,晚上再替他接風。朵思麻叮囑晚上的筵席不必隆重繁瑣,越簡單越好,席間還有事情要談。
霹靂堂的大考明早就要開始了,沈師叔既然請朵思麻代替前來,於理也要向朵思麻介紹情況、徵詢意見,結果白天時間被耽誤了。既然朵思麻這樣講,秦敬泉便吩咐下去,晚上在垂柳堂擺設家宴。
當晚的宴席秦敬泉喊了幾個弟子相陪。陳家旺、孫兵衛沾了准弟子身份的光,也獲准參加。
席間朵思麻傳達沈師叔的口信,讓霹靂堂從即日起多備原料,每月按最大數量生產火藥。
眾人心中都是一驚。秦敬泉問此舉原因何在,朵思麻也並不十分清楚,只是稱宇愚在皇上身邊做事,或許自有他的道理。
秦敬泉又把大考的計劃向朵思麻做了介紹。按照傳統,大考一共三天,前面的一天半考核火藥,後面的一天半較量武功。火藥請王敬得監考,武功請翟敬承監考,秦敬泉坐鎮考場,並請朵思麻代沈師叔作為總巡視。
本來這是霹靂堂幫內的考核,概不對外,但秦敬泉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既然沈師叔委託朵思麻前來,即便不放心這個朵思麻,也該放心沈師叔。通過剛才一番話,發覺此人關於火藥的見解不在自己之下,正可以借大考的機會和他多做交流。再說此人不是江湖中人,身為胡人無幫無派,不怕他泄密。而且朵思麻在錦衣衛當差,又是名人,多了這條線對霹靂堂只會大有好處,因此放心大膽的請朵思麻作為總巡視。
朵思麻想了想道:「我聽宇愚老哥說,幫內有個人叫燈…,燈什麼來著…?」
眾人聽得一頭霧水。朵思麻拍拍額頭道:「剛才多喝了幾杯酒,名字記不起來了。宇愚老哥說這個人精通火藥,按往常慣例,火藥的監考是由他負責。」
秦敬泉恍然道:「朵前輩說的是我師弟鄧敬華吧?」
眾人也都明白了過來。看來這個胡人雖然平時官話嫻熟,但喝了酒舌頭打捲髮音就飄了。
秦敬泉苦笑道:「我這個師弟啊,近來愈加不問幫內事務,這不這些天都找不到他人。本來喊他一起去碼頭迎接朵大人的,也四處看不見他,失禮失禮了。」
話音未落,就聽廳門外一個沙啞的聲音道:「鄧某不才,失禮見笑了。」隨即一名面無表情的男子昂然而入,正是鄧敬華。
陳家旺心裡又驚又喜,這幾天沒有一點消息,師父去了哪裡?試驗結果又如何?他心裡雖然激動萬分,卻不敢表露出來。
一旁侍候的胡管家趕緊添上一套餐具。鄧敬華四處掃視了一下,算是和大家見過禮了。他視線掃過陳家旺臉上時也未多做停留,但關心則心細,陳家旺見他眼睛布滿了血絲,顯得十分疲倦。
秦敬泉問道:「師弟這幾天到哪裡去了?這位是代沈師叔前來的錦衣衛朵大人。」
鄧敬華向朵思麻拱拱手,回首問秦敬泉道:「明天本幫大考,是不是還按照往年監考的慣例?」
秦敬泉道:「既然鄧師弟回來了,那還按照慣例,你和王師弟監考火藥,我和翟師弟監考武功。今年沈師叔有急事來不了,請朵大人代他巡視。」
鄧敬華點點頭,起身舉杯道:「鄧某失禮了,要先走一步。一杯水酒聊表敬意。」他自顧自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就走。
他攸忽而來、攸忽而去,讓秦敬泉有些尷尬,對朵思麻道:「我這個師弟就是這個脾氣,不重禮節規矩,朵大人莫見怪。」
朵思麻哈哈笑道:「中華上國什麼都好,就是禮節規矩太多,還有明規矩、暗規矩,深規矩、淺規矩,哎!讓人頭疼。」他故意抱著頭做痛苦不堪狀,引得眾人一起發笑。
好不容易等到酒宴散席,陳家旺見無人注意,一溜煙的直奔鄧敬華住處。
推開房門,室內蠟燭高照,鄧敬華果然在等著他。見到陳家旺,鄧敬華噌的站了起來,雙手按住陳家旺肩頭用力搖晃,道:「成功了,你成功了!」
夜深人靜,雖然鄧敬華刻意壓低了嗓音,但那股喜悅至極的氣息還是止不住的噴薄而出。
陳家旺頭腦「嗡」的一聲,瞬間腦袋一片空白。小半晌後才覺得慢慢恢復了意識,興奮的潮水從溪流匯聚成小河,再匯聚成洶湧澎湃的汪洋,浩浩蕩蕩的從丹田處升起,湮沒了全身。
過了老半天,兩人才稍稍冷靜下來。鄧敬華把別後情形簡要的告訴了陳家旺。
原來當天分別後,鄧敬華一頭便扎進了後山火藥庫房。因為大考在即,他這幾天裡半步也沒離開過後山庫房,幾乎一刻也沒休息過,強撐著連續實驗,已經四天沒有合眼了。
試驗證明陳家旺是對的,火藥無須添加任何額外的輔助原料,最佳的配方是硝石7成5、硫磺1成,木炭1成5。
鄧敬華問道:「你是怎麼想到的?」
陳家旺一五一十的把經過講了一遍。鄧敬華聽說是念誦詩歌念出來的,眼睛瞪得老大,口中喃喃的道:「不可思議、豈有此理!」雖然他臉上戴著人皮面具,也可以想像吃驚的模樣。
陳家旺赫顏道:「詩歌和火藥根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弟子到現在也覺得整個過程像做夢一樣。事發時毫無徵兆,念著詩忽然就像被雷劈了一般,一下子頭腦亮堂起來,就想通了很多道理」,他有些困惑的抬起頭道:「難道真是天意?」
鄧敬華長長的呼出一口氣,道:「豈關天意?只在人心!依我看,老天爺只助勤奮之人、只助有心之人。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現,你讀過的那麼多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子裡,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唐詩不過就是這個引子。」
鄧敬華踱了兩步道:「無念大和尚講過:佛法的修煉有八萬四千道法門,無論修哪一道,只要一心一意,道道皆能通大法。你從詩歌入手頓悟火藥之道,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陳家旺俯首傾聽,忽然想到自己練成內功的方式,算起來也是大大的離經叛道,居然是因夤夜思慕鶯夢而一夕功成。同樣的不合規矩,不走尋常路,不過這內情還是不提也罷。
鄧敬華道:「沈師叔曾經講過:有些事情越想努力做好,效果就越糟。你前段時間壓力重重,外表的刻意放鬆絲毫不減內心的壓力,越想搶在大考前獲得成功,就越是欲速不達。誰知你生了一場病,迫於無奈沒再去想火藥的事,反而不知不覺敞開了心扉。只不過這樣的方式到是前所未聞。」
陳家旺謙虛道:「弟子只是一時僥倖偶然成功,歸根溯源,還是師父的教導。」
鄧敬華道:「你不必過分自謙,這確實是你自己的功勞,」他輕嘯一聲,道:「秦敬泉、翟師兄、王師兄包括鄧某人自己,哪一個不是自負勤奮聰穎?再向前推,百餘年間霹靂堂也是人才濟濟,可又有哪一個最終功成?」
「不過造化之巧妙,不得不服。百多年間,霹靂堂聰明之人絕非少數,但聰明人易走捷徑,缺乏毅力和恆心,僅此一條便要刷一大批人。過了這一關,卻又落入了舊窠臼,上來就按照師父規定的書本死記硬背,應付都來不及,哪裡還能獨立思考?僥倖能夠想得長遠一些,又沒有那麼多靠譜的書籍可讀,即使迸發出一星半點的火花,也只有隨風湮滅」,他長出一口氣,拍拍陳家旺的肩膀道:「真乃天降赤子,助我霹靂堂啊!」
陳家旺見他雙眼布滿血絲,說了這麼多話後,困頓已極疲態盡露,明白師父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大考搶時間,感動道:「師父保重身體早些歇息,弟子一定不負所望。」
鄧敬華微笑頷首,陳家旺拜謝而去。
-------
註:魯密國即今土耳其,據明萬曆年間中書舍人趙世禎(明朝著名的武器專家,《神器譜》的作者)在給皇帝的上書中稱:「…得魯密番銃於錦衣衛指揮朵思麻…」,可見朵思麻在錦衣衛中任職是確切無誤的。後世有學者考據稱,朵思麻當時是赴明朝進貢的使臣,因有一技之長,朝廷留任委以官職,直接把他變成了中國的官員。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做公務員,級別還不小,放到現在也極罕見,由此可見咱們古人還是很開明的。
此後有人考證,朵思麻育有4子,其後世子孫皆以「朵」為姓,今天中國北方朵姓居民有不少是他的後代子孫。另,錦衣衛的飛魚服原本是錦衣衛的正三品堂官在重大場合如祭祀活動的時候才能穿戴,嘉靖、隆慶之後,界限沒那麼嚴格了,受到恩寵信任的錦衣衛中高級官員,離開京城後身穿飛魚服、腰佩繡春刀招搖過市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