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老窖泥
這天午後,周心勤帶了萬富安忽然找上門來,彼此交往不多,不知道他們有什麼目的。雖然心裡狐疑,陳家旺還是客氣的讓座倒茶。
周心勤先是說起了幫內事務繁雜,自己身為大師兄職責重大、十分辛苦云云,再表達了對陳家旺的關懷慰問。他轉彎抹角說了半天不入主題,陳家旺也只好順著他的話閒扯。
見鋪墊的差不多了,周心勤問起陳家旺的身體健康狀況。其實陳家旺的這些情況他都知道,純屬明知故問。
不過既然問起來了,陳家旺就如實回答,道:「病根算是落下了,看來是好不了啦。」
萬富安道:「運不了氣,練不成功,那不成了廢人一個?可惜啊。」嘴上說可惜,語氣卻有幸災樂禍的味道。
周心勤回頭訓斥道:「怎麼這麼講話!」他嘆了口氣,沉聲道:「萬師弟話雖然不中聽,可確實是這個理。霹靂堂是江湖門派,不是學堂,陳師弟這個樣子,以後的路越來越難啊,不如早做決斷。」
陳家旺心中「咯噔」一下,問道:「請師兄明言。」
周心勤道:「你年紀輕沒什麼閱歷,我比你年齡大,又身為師兄,自然應該替你多考慮,」他頓了一頓,道:「我要是你啊,與其前途無望,不如主動請辭。」說話間態度極為誠懇。
事出意外,陳家旺頭腦「嗡」的一聲,一下子懵住了。
萬富安見他不說話,大大咧咧的道:「其實啊,這個道理就和勾欄院裡的娼妓一樣,等到年老色衰,恩斷義絕沒人寵幸的時候就遲了,趁著青春年少啊,早點從良改頭換面。」
周心勤清了清嗓子,咳嗽一聲道:「萬師弟說話怎地如此俗不可耐,」他見陳家旺沉默不語,道:「不過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你現在的差事枯燥無聊之極,看看福伯,這不就是你日後的樣子嗎?不如向師父請辭,回去置辦上十畝田,建三間大房,買上雞鴨牛羊,日子該多麼快活!」
他見陳家旺不吭聲,不忘補上一句道:「銀子麼,你不用愁,我來籌措,誰讓我是你師兄呢。」
「難得師兄今天特意上門指點,久未承教,渴念無已。」客氣話後,陳家旺鎮靜下來,道:「敢問這是掌門的意思還是周師兄的高見?」
周心勤打了個哈哈,道:「我是你師兄,師兄弟有緣分。」
他雖然顧左右而言它,但陳家旺明白了,這不是掌門秦敬泉的意思,但周心勤此來到底是何用意?
周心勤仍不消停,還想再勸勸他,道:「你今天想通了,銀子今天便能備齊。如果師弟還想多置辦些田畝家產,那也好商量。」
萬富安在一旁道:「這還有什麼好考慮的,平常人一輩子也賺不到這麼豐厚的家產,這麼安逸享福的好事上哪裡找去?」
陳家旺已經暗生戒備之心,萬富安這麼賣力的吆喝,更增添了陳家旺的反感和不信任,當即道:「家旺平常清苦慣了,天上忽然掉下這麼大的餡餅,一時半會還真不適應。」
周心勤聽出他話里暗諷的意味,道:「人生的機會,千萬不可錯過,」他停了一下,嘿嘿冷笑了兩聲,道:「師弟讀過書,肯定聽說過『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吧?」
這句話已經隱約有威脅的意味了。陳家旺知道他們的為人,不想再被無謂糾纏下去,道:「家旺在揚州被師父所救,後又蒙不棄收歸門下,為人不能忘本,我覺得現在這樣一切挺好,不能只顧自己安逸享福便離開師門。」
說到這,他裝出忽然恍然大悟的神情,長嘆一口氣,憂傷的道:「難道是掌門不便出口,讓周師兄來規勸我離開的?我這就去找掌門請罪,弄個明白也好死心。」
周心勤被他半真半假的反將了一軍,匆忙道:「與掌門無關,不必驚動掌門。」
話一說出口,無疑顯得是無事生事了。周心勤連著咳嗽了幾聲,補充道:「不久沈太師叔要來『大考』,所有弟子門人都要盡展所學,陳師弟怕是難以過關。沈太師叔為人嚴厲,到時候不僅師弟難堪,我這做師兄的臉上無光,掌門怕也要被責備收徒不嚴,因此才有此一勸。本來也是出於一番美意,既然師弟另有想法,那就算了。」
陳家旺被他話里的語氣態度刺激,道:「師兄放心,到時候家旺一定盡力,不讓師門失望。」
周心勤冷笑兩聲,道:「說的輕巧,憑什麼?武功、火藥有哪一項是輕鬆的?沒有經年累月的浸淫和過人的天賦,能成其火候?不知天高地厚。」
萬富安放肆的笑道:「論武功吧,你是殘疾,論火藥吧,那更不必提了。不說其它的,便是那些火藥方子的組成,連我都難以理清。」
這句話說的一點不留情面,直指陳家旺是殘疾廢人,笑聲十分猖狂刺耳。
陳家旺倒是心平如水,懶得和他爭吵。自己雖然身殘志堅,但就憑矢志不渝的一直堅持和不計辛苦的努力付出,已經遠遠超過了面前誇誇其談的人。
周心勤見他不多話,道:「既然你這麼任性聽不進去,那也由得你。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頭,離鶯夢師妹遠一點。」
陳家旺霎時頭皮發麻,一顆心砰砰亂跳。難道是周心勤意有所指?難道這就是他此來的真實目的?但是他和鶯夢兩人間的事極為秘密,連小纖也不知道,外人又怎麼可能知曉?
萬富安不忘嘲諷道:「撒泡尿照照自己,沒家世沒錢沒功夫,就別假裝大公雞。」
萬富安的冷嘲熱諷倒無所謂,關鍵是和鶯夢的地下情不能泄露。陳家旺鎮定情緒,借著萬富安的話,道:「我不明白周師兄是什麼意思,不過說話可要注意了,影響到師姐的名聲,那可是禍從口出。至於我,剛才有人已經講了,沒家世沒錢沒功夫,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書僮罷了。」
周心勤被陳家旺綿里藏針說了幾句,悻悻的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算了,不多說了,我也不信你能搞出什麼么蛾子。不過『大考』臨近,你既然不聽勸,身為大師兄,我還是要叮囑你一下,各守本份,別添什麼亂子。」
兩人走後,陳家旺心神不寧,前前後後想了一遍,覺得周心勤此來值得玩味,但無須窮究。這些擾亂心神不愉快的話,還是沒必要告訴四師父和鶯夢,時間不多,抓住正事要緊。
過了兩天喻昌來幫他調理身體。虧得喻昌每月一次悉心調和湯藥,陳家旺經脈淤積梗塞的症狀有所好轉,雖然不能迅猛發力,但可以行功運氣了。
喻昌這次一見他面色,吃驚的道:「師兄臉色不對,好像氣血有所虧耗?」邊說邊幫他把脈。
陳家旺也不便多說,道:「可能是雜務多了些,沒事。」
搭完脈,喻昌囑咐他多休息、少煩心神,將方子做了微調,加了些寧神補氣血的藥。
閒談中喻昌談及計劃來年遊學京師,陳家旺問及原由,喻昌道:「許師兄事物繁多,等閒難得見他一面,平時胸中滿腹疑問也無從問起。」
這其實是喻昌的這位師兄心懷猜忌,故意不去教導喻昌。陳家旺聽了也只有嘆氣的份。
喻昌道:「本來還想等練了內功再走,不過這太難了。聽說前太醫李子郁醫術高超,其父子兩人正在編纂草藥寶典,我準備去拜訪求學。」
陳家旺不舍,道:「在家處處好,出門事事難,薛神醫醫術如神,給你留下了很多醫案資料,又何必辛苦遠行?」
喻昌道:「我跟隨師父時間不算長,把脈開方是學了不少,不過火候尚淺。此外也沒有到訪過各類藥材的道地產地,如果開方抓藥只知其名而不知其理,不識透其藥性,那麼方子上每一味藥藥性究竟如何?每味藥要用到多大分量能起作用,心中沒底啊。」
他知道陳家旺對這方面知道的不多,接著道:「比如紅花少用可調養氣血,用多了則藥性相反,有破血之功效;黃芪量少可利尿,用多了抑尿;肉桂皮斂氣,肉桂枝發散…,還有相生相剋、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凡此種種,只有病不避難、事不避易,才能配置出良方。」
陳家旺深以為然,一直到送走了喻昌,好友說過的話仍然在耳邊迴響。開方抓藥須相生相配,研製火藥必君臣佐使,兩者何其相像!只是喻昌可以訪遍天下,自己卻不能,華山一條道只能踽踽獨行。
這段時間以來,任憑陳家旺左衝右突,火藥研製迎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仿佛就像掉入陷阱中的猛獸,紅了眼發起一次次的衝鋒,但橫亘在面前的那一道天塹,總是森嚴壁壘,是那麼的不可逾越。
就這樣過去了很多天。這天晚上陳家旺像往常一樣,在鄧敬華書房裡埋頭專研。
苦苦思索了很久,陳家旺苦惱的抱住頭,看來今天又要和往日一樣平淡無奇了。這也難怪,想研製出性能更佳的火藥委實太難,要考慮到的問題太複雜,涉及到的變量十分繁多、細節太過瑣碎。
正在煩惱神傷的時候,忽然鼻端聞到一股酒香,抬頭一看,鄧敬華一手拎了個酒壺,一手托著個托盤,裡面放了幾碟宵夜的小菜,有酥香花生米、涼拌鹽水毛豆、醃漬乳黃瓜、蜇皮拌金蝦、桂花鹽水鴨等,葷素搭配、爽口宜人。
鄧敬華平時不好飲酒,今天擺出這麼個陣仗,弄得陳家旺莫名其妙,不知他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鄧敬華把酒菜朝桌上一放,道:「來,陪師父喝上兩杯。」
陳家旺應聲替鄧敬華斟上酒,師徒兩人一連幹了數杯。幾杯酒落肚,陳家旺逐漸放鬆下來。
鄧敬華道:「這段日子你茶飯不思、形容憔悴,真是萬分不易啊!」
陳家旺應道:「弟子愚鈍無能,到現在還是一無所獲,心裡十分慚愧。」
鄧敬華半是責備半是愛惜的道:「非朝夕之功,不必對己過於苛求。」他伸指一彈酒盅,白玉製成的酒盅發出金玉鐘鼎般的悠長回聲,忽然問道:「今天的酒怎麼樣?」
陳家旺有些不明所以,老老實實想了想道:「昔時白樂天寫詩,詩成讀給街邊老媼聽,老媼不識白樂天,但聞詩稱讚不已,稱不輸劉白。弟子也一樣,雖不擅飲酒,但也覺得這是好酒,不輸金陵春。」
鄧敬華哈哈笑道:「怪不得鶯夢這丫頭喜歡你,少了幾份武人樣,多了幾份文人味,文縐縐的模樣倒和她一樣。不錯,這就是金陵名酒、金陵春。」
他一仰脖飲盡杯中酒,放下酒盅道:「天下名酒東有金陵,西有杜康,南有藍尾,北有蘭陵,你可知道要釀出美酒,靠的是什麼?」
陳家旺想起當日王敬得邀薛乙共飲金陵春的情景,回道:「曾聽三師父講過,金陵春是用靈谷寺前霹靂溝之水釀成的,故酒醇味甘,看來釀酒的水必須要好。」
鄧敬華點點頭又搖搖頭,道:「水好只是其一,料優、藝精缺一不可,不過最要緊之處卻不是這幾樣。所謂『千年老窯萬年糟,酒好全憑窯池老』,釀製美酒,最離不開的便是老窯泥。」
小時候陳家旺曾見過鄉民用土法釀酒,模模糊糊的有點印象,道:「老窯泥?師父說的是酒窯沉底的酒泥?」
「你可別看不起它。窯泥在酒窯最底層,其貌不揚,不懂的人甚至以為它就是爛泥巴。可是從谷糧到美酒,缺了它,再好的水質和手藝也難以釀出醇香的美酒。」
鄧敬華似有所感,長嘆了一口氣道:「芸芸眾生,人各有志、人各有性、人各有路,但就像釀製美酒一樣,不經過沉潛和發酵,沒有密閉在酒窯中、伴隨著老窯泥黯然不見天日的過程,不可能隨隨便便的便獲成功。老窯泥便是我們的定力和韌性,起點再高、天賦再強又如何?最終點化美酒的,便是我們的心志、定力和韌性。」
鄧敬華把陳家旺這段時間的彷徨、迷惑、焦躁、鬱悶都看在眼裡,便琢磨出這個法子,以酒喻理,幫他穩定心態。
鄧敬華的言語如同黃鐘大呂一般透進陳家旺的心中,陳家旺霎時明白了他的一番苦心。當晚師徒兩人喝得醉意闌珊,盡興而歸。
周心勤先是說起了幫內事務繁雜,自己身為大師兄職責重大、十分辛苦云云,再表達了對陳家旺的關懷慰問。他轉彎抹角說了半天不入主題,陳家旺也只好順著他的話閒扯。
見鋪墊的差不多了,周心勤問起陳家旺的身體健康狀況。其實陳家旺的這些情況他都知道,純屬明知故問。
不過既然問起來了,陳家旺就如實回答,道:「病根算是落下了,看來是好不了啦。」
萬富安道:「運不了氣,練不成功,那不成了廢人一個?可惜啊。」嘴上說可惜,語氣卻有幸災樂禍的味道。
周心勤回頭訓斥道:「怎麼這麼講話!」他嘆了口氣,沉聲道:「萬師弟話雖然不中聽,可確實是這個理。霹靂堂是江湖門派,不是學堂,陳師弟這個樣子,以後的路越來越難啊,不如早做決斷。」
陳家旺心中「咯噔」一下,問道:「請師兄明言。」
周心勤道:「你年紀輕沒什麼閱歷,我比你年齡大,又身為師兄,自然應該替你多考慮,」他頓了一頓,道:「我要是你啊,與其前途無望,不如主動請辭。」說話間態度極為誠懇。
事出意外,陳家旺頭腦「嗡」的一聲,一下子懵住了。
萬富安見他不說話,大大咧咧的道:「其實啊,這個道理就和勾欄院裡的娼妓一樣,等到年老色衰,恩斷義絕沒人寵幸的時候就遲了,趁著青春年少啊,早點從良改頭換面。」
周心勤清了清嗓子,咳嗽一聲道:「萬師弟說話怎地如此俗不可耐,」他見陳家旺沉默不語,道:「不過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你現在的差事枯燥無聊之極,看看福伯,這不就是你日後的樣子嗎?不如向師父請辭,回去置辦上十畝田,建三間大房,買上雞鴨牛羊,日子該多麼快活!」
他見陳家旺不吭聲,不忘補上一句道:「銀子麼,你不用愁,我來籌措,誰讓我是你師兄呢。」
「難得師兄今天特意上門指點,久未承教,渴念無已。」客氣話後,陳家旺鎮靜下來,道:「敢問這是掌門的意思還是周師兄的高見?」
周心勤打了個哈哈,道:「我是你師兄,師兄弟有緣分。」
他雖然顧左右而言它,但陳家旺明白了,這不是掌門秦敬泉的意思,但周心勤此來到底是何用意?
周心勤仍不消停,還想再勸勸他,道:「你今天想通了,銀子今天便能備齊。如果師弟還想多置辦些田畝家產,那也好商量。」
萬富安在一旁道:「這還有什麼好考慮的,平常人一輩子也賺不到這麼豐厚的家產,這麼安逸享福的好事上哪裡找去?」
陳家旺已經暗生戒備之心,萬富安這麼賣力的吆喝,更增添了陳家旺的反感和不信任,當即道:「家旺平常清苦慣了,天上忽然掉下這麼大的餡餅,一時半會還真不適應。」
周心勤聽出他話里暗諷的意味,道:「人生的機會,千萬不可錯過,」他停了一下,嘿嘿冷笑了兩聲,道:「師弟讀過書,肯定聽說過『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吧?」
這句話已經隱約有威脅的意味了。陳家旺知道他們的為人,不想再被無謂糾纏下去,道:「家旺在揚州被師父所救,後又蒙不棄收歸門下,為人不能忘本,我覺得現在這樣一切挺好,不能只顧自己安逸享福便離開師門。」
說到這,他裝出忽然恍然大悟的神情,長嘆一口氣,憂傷的道:「難道是掌門不便出口,讓周師兄來規勸我離開的?我這就去找掌門請罪,弄個明白也好死心。」
周心勤被他半真半假的反將了一軍,匆忙道:「與掌門無關,不必驚動掌門。」
話一說出口,無疑顯得是無事生事了。周心勤連著咳嗽了幾聲,補充道:「不久沈太師叔要來『大考』,所有弟子門人都要盡展所學,陳師弟怕是難以過關。沈太師叔為人嚴厲,到時候不僅師弟難堪,我這做師兄的臉上無光,掌門怕也要被責備收徒不嚴,因此才有此一勸。本來也是出於一番美意,既然師弟另有想法,那就算了。」
陳家旺被他話里的語氣態度刺激,道:「師兄放心,到時候家旺一定盡力,不讓師門失望。」
周心勤冷笑兩聲,道:「說的輕巧,憑什麼?武功、火藥有哪一項是輕鬆的?沒有經年累月的浸淫和過人的天賦,能成其火候?不知天高地厚。」
萬富安放肆的笑道:「論武功吧,你是殘疾,論火藥吧,那更不必提了。不說其它的,便是那些火藥方子的組成,連我都難以理清。」
這句話說的一點不留情面,直指陳家旺是殘疾廢人,笑聲十分猖狂刺耳。
陳家旺倒是心平如水,懶得和他爭吵。自己雖然身殘志堅,但就憑矢志不渝的一直堅持和不計辛苦的努力付出,已經遠遠超過了面前誇誇其談的人。
周心勤見他不多話,道:「既然你這麼任性聽不進去,那也由得你。不過有句話說在前頭,離鶯夢師妹遠一點。」
陳家旺霎時頭皮發麻,一顆心砰砰亂跳。難道是周心勤意有所指?難道這就是他此來的真實目的?但是他和鶯夢兩人間的事極為秘密,連小纖也不知道,外人又怎麼可能知曉?
萬富安不忘嘲諷道:「撒泡尿照照自己,沒家世沒錢沒功夫,就別假裝大公雞。」
萬富安的冷嘲熱諷倒無所謂,關鍵是和鶯夢的地下情不能泄露。陳家旺鎮定情緒,借著萬富安的話,道:「我不明白周師兄是什麼意思,不過說話可要注意了,影響到師姐的名聲,那可是禍從口出。至於我,剛才有人已經講了,沒家世沒錢沒功夫,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書僮罷了。」
周心勤被陳家旺綿里藏針說了幾句,悻悻的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算了,不多說了,我也不信你能搞出什麼么蛾子。不過『大考』臨近,你既然不聽勸,身為大師兄,我還是要叮囑你一下,各守本份,別添什麼亂子。」
兩人走後,陳家旺心神不寧,前前後後想了一遍,覺得周心勤此來值得玩味,但無須窮究。這些擾亂心神不愉快的話,還是沒必要告訴四師父和鶯夢,時間不多,抓住正事要緊。
過了兩天喻昌來幫他調理身體。虧得喻昌每月一次悉心調和湯藥,陳家旺經脈淤積梗塞的症狀有所好轉,雖然不能迅猛發力,但可以行功運氣了。
喻昌這次一見他面色,吃驚的道:「師兄臉色不對,好像氣血有所虧耗?」邊說邊幫他把脈。
陳家旺也不便多說,道:「可能是雜務多了些,沒事。」
搭完脈,喻昌囑咐他多休息、少煩心神,將方子做了微調,加了些寧神補氣血的藥。
閒談中喻昌談及計劃來年遊學京師,陳家旺問及原由,喻昌道:「許師兄事物繁多,等閒難得見他一面,平時胸中滿腹疑問也無從問起。」
這其實是喻昌的這位師兄心懷猜忌,故意不去教導喻昌。陳家旺聽了也只有嘆氣的份。
喻昌道:「本來還想等練了內功再走,不過這太難了。聽說前太醫李子郁醫術高超,其父子兩人正在編纂草藥寶典,我準備去拜訪求學。」
陳家旺不舍,道:「在家處處好,出門事事難,薛神醫醫術如神,給你留下了很多醫案資料,又何必辛苦遠行?」
喻昌道:「我跟隨師父時間不算長,把脈開方是學了不少,不過火候尚淺。此外也沒有到訪過各類藥材的道地產地,如果開方抓藥只知其名而不知其理,不識透其藥性,那麼方子上每一味藥藥性究竟如何?每味藥要用到多大分量能起作用,心中沒底啊。」
他知道陳家旺對這方面知道的不多,接著道:「比如紅花少用可調養氣血,用多了則藥性相反,有破血之功效;黃芪量少可利尿,用多了抑尿;肉桂皮斂氣,肉桂枝發散…,還有相生相剋、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凡此種種,只有病不避難、事不避易,才能配置出良方。」
陳家旺深以為然,一直到送走了喻昌,好友說過的話仍然在耳邊迴響。開方抓藥須相生相配,研製火藥必君臣佐使,兩者何其相像!只是喻昌可以訪遍天下,自己卻不能,華山一條道只能踽踽獨行。
這段時間以來,任憑陳家旺左衝右突,火藥研製迎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仿佛就像掉入陷阱中的猛獸,紅了眼發起一次次的衝鋒,但橫亘在面前的那一道天塹,總是森嚴壁壘,是那麼的不可逾越。
就這樣過去了很多天。這天晚上陳家旺像往常一樣,在鄧敬華書房裡埋頭專研。
苦苦思索了很久,陳家旺苦惱的抱住頭,看來今天又要和往日一樣平淡無奇了。這也難怪,想研製出性能更佳的火藥委實太難,要考慮到的問題太複雜,涉及到的變量十分繁多、細節太過瑣碎。
正在煩惱神傷的時候,忽然鼻端聞到一股酒香,抬頭一看,鄧敬華一手拎了個酒壺,一手托著個托盤,裡面放了幾碟宵夜的小菜,有酥香花生米、涼拌鹽水毛豆、醃漬乳黃瓜、蜇皮拌金蝦、桂花鹽水鴨等,葷素搭配、爽口宜人。
鄧敬華平時不好飲酒,今天擺出這麼個陣仗,弄得陳家旺莫名其妙,不知他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鄧敬華把酒菜朝桌上一放,道:「來,陪師父喝上兩杯。」
陳家旺應聲替鄧敬華斟上酒,師徒兩人一連幹了數杯。幾杯酒落肚,陳家旺逐漸放鬆下來。
鄧敬華道:「這段日子你茶飯不思、形容憔悴,真是萬分不易啊!」
陳家旺應道:「弟子愚鈍無能,到現在還是一無所獲,心裡十分慚愧。」
鄧敬華半是責備半是愛惜的道:「非朝夕之功,不必對己過於苛求。」他伸指一彈酒盅,白玉製成的酒盅發出金玉鐘鼎般的悠長回聲,忽然問道:「今天的酒怎麼樣?」
陳家旺有些不明所以,老老實實想了想道:「昔時白樂天寫詩,詩成讀給街邊老媼聽,老媼不識白樂天,但聞詩稱讚不已,稱不輸劉白。弟子也一樣,雖不擅飲酒,但也覺得這是好酒,不輸金陵春。」
鄧敬華哈哈笑道:「怪不得鶯夢這丫頭喜歡你,少了幾份武人樣,多了幾份文人味,文縐縐的模樣倒和她一樣。不錯,這就是金陵名酒、金陵春。」
他一仰脖飲盡杯中酒,放下酒盅道:「天下名酒東有金陵,西有杜康,南有藍尾,北有蘭陵,你可知道要釀出美酒,靠的是什麼?」
陳家旺想起當日王敬得邀薛乙共飲金陵春的情景,回道:「曾聽三師父講過,金陵春是用靈谷寺前霹靂溝之水釀成的,故酒醇味甘,看來釀酒的水必須要好。」
鄧敬華點點頭又搖搖頭,道:「水好只是其一,料優、藝精缺一不可,不過最要緊之處卻不是這幾樣。所謂『千年老窯萬年糟,酒好全憑窯池老』,釀製美酒,最離不開的便是老窯泥。」
小時候陳家旺曾見過鄉民用土法釀酒,模模糊糊的有點印象,道:「老窯泥?師父說的是酒窯沉底的酒泥?」
「你可別看不起它。窯泥在酒窯最底層,其貌不揚,不懂的人甚至以為它就是爛泥巴。可是從谷糧到美酒,缺了它,再好的水質和手藝也難以釀出醇香的美酒。」
鄧敬華似有所感,長嘆了一口氣道:「芸芸眾生,人各有志、人各有性、人各有路,但就像釀製美酒一樣,不經過沉潛和發酵,沒有密閉在酒窯中、伴隨著老窯泥黯然不見天日的過程,不可能隨隨便便的便獲成功。老窯泥便是我們的定力和韌性,起點再高、天賦再強又如何?最終點化美酒的,便是我們的心志、定力和韌性。」
鄧敬華把陳家旺這段時間的彷徨、迷惑、焦躁、鬱悶都看在眼裡,便琢磨出這個法子,以酒喻理,幫他穩定心態。
鄧敬華的言語如同黃鐘大呂一般透進陳家旺的心中,陳家旺霎時明白了他的一番苦心。當晚師徒兩人喝得醉意闌珊,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