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四師父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陳家旺悠悠醒轉過來,只覺得四肢百骸融融溫暖、十分舒暢。
他愜意的舒了口氣,還沒來得及睜眼,忽然胸腹處的「華蓋」、「玉堂」、「中庭」、「神闕」、「氣海」諸穴道上一陣疼痛,汩汩真氣通過上述穴道直透體內。
自打報恩寺與倭寇一戰後,陳家旺的穴道經絡一直沉疴難起,這股真氣雖然溫和,但傳導到體內後卻刺激的身體極不舒服,很是難受。
陳家旺一驚睜眼,察覺自己躺在一張床上,先前那怪人正站在床邊伸指點向自己的穴道。
他又驚又怒,一骨碌翻身而起直撲對方,喝道:「好賊子,我跟你拼了!」
那人駢指輕輕一點,陳家旺霎時手足麻痹、再也動彈不得。那人道:「秦敬泉好本領,教的好徒弟!不過就憑這三腳貓的功夫,連跟人拼命都不夠格。」
陳家旺漲紅了臉道:「是我自己不濟,怪不得別人。掌門和幾位師父,只要任何一個人到來,你便討不了好。」
那人不置可否,淡淡的哦了一聲,語氣頗為不屑。
陳家旺一招被制,知道再怎麼反抗也是徒勞無功,遂不再輕舉妄動。沉默了一會,他終究放心不下,急欲知道書房的情況,忍不住開口問道:「你把書房怎樣了?當真燒了?」
那人哼了一聲,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陳家旺見狀,心中生出一絲希望,軟言懇求道:「尊駕手下留情!人或有過,書卻無罪,千萬別毀了書房,霹靂堂上上下下無不感恩戴德。」
那人道:「你這娃兒囉里囉嗦話不少,還有什麼話要說?」
陳家旺黯然道:「小可生死已置之度外,只是懇請尊駕保全了這些書籍」,頓了一頓道:「府上護院、同門都有家人親友,快過年了都等著他們回去團聚,也請尊駕手下留情。」
那人道:「你這娃兒心地不壞。不過據我所知,你那些同門師兄弟,把你真正當成自己人的可不多呀!」這人不知是什麼來頭,竟連這些情況也都知道。
陳家旺掉過頭微微嘆了口氣。室內黑漆沉沉,室外靜無人聲,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這段時間。桌上一燈如豆,散發著淡淡的光暈,也不知此時是何時,此身在何處。
他頭一轉,忽然見到燈下放著幾本書,凝神一瞧,竟然便是自己最珍惜的那幾本筆記。
也不知道這怪人拿了這幾本筆記有什麼用意,但這些東西絕不能流失散落到外面,更不能有所損壞。
情急之下陳家旺顧不得多想,硬著頭皮道:「這幾本筆記小可朝夕詠讀,不可一日或缺。尊駕如能賜還,不勝感激。」
那人冷笑道:「哦,我只見到有人喝醉了酒要撕了它,轉眼又變成寶貝了。這唱的是哪一齣戲啊?」
陳家旺聞言,一下子漲紅了臉,十分不自在。他以酒澆愁,衝動之下要撕了筆記發泄無名妄火,不過卻莫名其妙的手臂發麻、膝蓋發軟,現在看來都是這人動的手腳。
陳家旺吶吶的道:「原來是尊駕及時出手,要不然小可險些釀成大錯。」
那人漫不經心的道:「這堆筆記都沒有交付刊印,明明就是名不見經傳、不入流的一堆廢紙罷了。天寒地凍,不如拿來引火燒柴」,邊說邊向書桌走去。
陳家旺以為他立時便要動手,大急之下不顧一切,揉身直撲向對方。
那人沒料到陳家旺突然有此一舉,抖手將他震了開去,喝道:「你這小鬼頭,發的是哪門子病!」拿起筆記嗤之以鼻,道:「就為了這筆記?真是狗咬耗子閒操心。」
「你這歹人膽敢毀了筆記,就頭上長瘡腳底流膿不得好死!」陳家旺大急之下口不擇言,鄉間賭咒發狠的話也急的脫口而出。
見陳家旺一副瞪眼發急的模樣,那人聲音一沉,道:「沒大沒小,你就是這樣和師尊講話的嗎?這些筆記原本就是我的,沒曾想倒被你反客為主。」
陳家旺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心中的震驚之情無以言表。
那人見他目瞪口呆的神情,道:「怪不得鶯夢和小纖兩個小丫頭喊你『旺財』,真是蠢頭蠢腦的,到現在還不開竅。」
陳家旺猶然不敢相信,遲遲疑疑的道:「你…,你是…」
那人嘆了口氣,罵道:「二個小丫頭都說你人不錯,我看啊,就是笨了點。你送來的茶葉呢確實不錯,『禮物收下、心意收到』。不過送禮不識師父面,虧你還算是霹靂堂的弟子呢。」
此前逢一些大的節日,幾位弟子執禮甚恭,都要給師父們敬送禮品特產以表孝心。因四師父鄧敬華愛好喝茶,陳家旺就帶些好茶上門,不過從來沒見過四師父的面,每每由他宅子的下人代為出面收下茶葉,然後替鄧敬華轉謝一句「禮物收下、心意收到」。
此話一出,陳家旺再無懷疑,眼前這怪人不是別人,竟是四師父鄧敬華。
鄧敬華是霹靂堂掌門秦敬泉的小師弟,排行老四,脾氣在霹靂堂是出了名的古怪,甚至連掌門秦敬泉都讓他三分。傳聞秦敬泉師兄弟中,秦敬泉雖然是掌門,但其實數這個最小的師弟天資最高,可惜後來因情生變,又誤毀了容貌,因此性情大變。
陳家旺曾經好奇的問過福伯,福伯卻諱莫如深,不過這位四師父行徑怪異卻是確鑿無疑。他無家無小,一個人獨自居住,平素深居簡出,幾乎從不露面,也不和人打交道,不僅是陳家旺,霹靂堂里不少人只知道有四師父,卻從沒見過他本人。
陳家旺心情放鬆下來,這才察覺室內環境竟然十分熟悉。剛才心神高度集中在四師父鄧敬華這個「敵人」身上,一刻也沒分心,此時再一看,發覺現在的地方便是無念當初下榻的房間,連房間裡的各處擺設仍和當時一樣。
陳家旺臉色泛紅,暗罵自己太過粗拙,種種細節之處,其實本該早就想到的。
隨口點評滿室書籍,不是霹靂堂中師父級別的人物,還能有誰?書房地板的機關,不是本幫最重要的人物,還有誰能知道這個秘密?無念曾下榻的這處居室,要是再細心一些,也早就應該看出來的。
到了此時他心中再無疑慮,連忙跪倒在地叩行大禮。
短暫的震驚過去後,陳家旺心裡滿是疑問。為什麼四師父這麼晚獨自一人去書房?為什麼他先前不公開身份…?凡此種種,著實令人費解。
鄧敬華看出了他眼裡的疑惑,道:「有事等會再問,我先助你運功療治。剛才在書房動手之時,我在你氣海穴上輕輕點了一指,按理不會傷了你,可後果卻出乎意外。因此在你『百會』穴上拍了一掌,封了你的全身穴道,以便細查究竟。」
原來此前鄧敬華是在替自己運功療傷。陳家旺感激之餘,便把如何身患怪疾,無念和薛乙又是如何診治的情況一一稟報。
鄧敬華聽的眉頭緊皺,道:「難怪你胸腹間氣血運行十分奇怪,原來如此。這個就有些難辦了。」
陳家旺道:「四師父,這病我早就不把它放在心上了。無念大師和薛神醫都束手無策,看來這就是我的命。」
鄧敬華仰頭道:「命?命由天定,還是由己生?」忽然長嘯一聲,拍膝而吟道:「半壺濁酒半是仙,半世輕狂半世癲,半生寂寞半生幻,半由天命半隨緣。」
語聲一頓,問陳家旺道:「既然你已認命,為何還要借酒澆愁、喝的酩酊大醉?」
陳家旺不妨他有此一問,頓時臉紅過耳。鄧敬華見他期期艾艾的模樣,道:「我已觀察很久,你人品不錯,對待鶯夢也是心意至誠,否則早就容不下你了。」
陳家旺被說破心意,又是尷尬又是慌亂,低頭道:「四師父明鑑,我…我只是仰慕師姐,從不敢有什麼褻瀆非分之想…。」
鄧敬華道:「這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不敢擔當?」輕輕嘆了口氣,道:「年華易逝莫後悔,歲月難留不回頭。」
鄧敬華雖然言語大度毫無責備之意,但陳家旺卻不敢讓這話題再繼續下去,連忙問道:「四師父,這筆記是怎麼回事?為何埋沒在書架之下?未免也太可惜了。」
「我自己也幾乎已經忘了它」,鄧敬華悠悠嘆口氣,道:直到半年多前一天晚上,我在書房見到你孜孜勤學,手上拿的竟然是我二十年前的塗鴉之作。想當初我憤而封筆,沒想到還能遇到有緣之人。」
陳家旺一算日期,半年前是自己剛剛接觸到筆記的那段時間。當時每天都要等到夜深人靜、再三確認周遭無人時才敢把筆記拿出來學習。本來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從一開始就已落入四師父眼裡。
陳家旺驚讚道:「弟子本來以為夠隱蔽了,原來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四師父慧眼。」
鄧敬華道:「你以為呢?如果你有一絲居心不良,早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當年鄧敬華意氣風發,一心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取得不世之功,因此飽覽群書、多方驗證,記錄下了這些筆記,實乃博採眾長、集大成之作。
筆記尚未寫完,卻在此後的一次試驗中傷到了容貌。他本是心高氣傲之人,不能承受如此打擊,就此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又因為其它一些緣故,心灰意冷之下直接封存了這些筆記。擔心睹物傷心,他沒將筆記放在自己身邊,而是將它藏到了書房隱蔽之處。
不過這些筆記是他當年傾心得意之作,保留著那時歲月的印記,因此當陳家旺無意之中重新翻出筆記並奉若至寶時,勾起了他內心驕傲慰藉之情,對這個柔弱少年起了愛惜之心。
陳家旺聽了他的話趕緊跪倒在地,道:「弟子雖然未經稟報就擅自做主,偷看了筆記,但絕沒有不良之心。請四師父明鑑。」
「起來吧,我都看在眼裡呢」,鄧敬華把他扶起來,道:你不怕吃苦、肯鑽研這幾本筆記,進展之快,倒也出乎我的意料。不過務必穩紮穩打、融會貫通,切不可冒進。二個月前,我見你跳過第二本筆記的最後一節直接去看第三本筆記,其實大為不妥。為了提醒你,在你走後,我在那幾頁里夾了一隻促織,這樣看起來就是一隻小蟲兒胡亂撞進了書本中,不露痕跡。」
陳家旺一驚,隨即佩服的五體投地。第二本筆記最後一節乃是記載各種原料加熱、炒制、研磨、混合的各處注意細節。其中記載有兩種不太常見的材料,各自單獨使用比較穩定,混在一起則會發生微妙變化,會對主料硝石、硫磺和木炭產生影響,致火藥藥性發生改變。如果疏忽,容易造成意外。
當時陳家旺打開錦袋取筆記時,忽然見到最上面一本筆記尾頁處露出兩隻蟲腿,打開一看是只小小促織。
當時也曾困惑不解,不知這隻促織是怎麼進到書里來的。雖然也曾有過一絲警覺,但四處觀察又沒有發現其它可疑之處。考慮到筆記不是正規刊印,只是手工裝訂的,又有了年頭,紙張間貼合的不太緊密,小蟲兒也是有可能鑽進來的。因此想了一陣子後,只能歸於袋口沒紮緊,小蟲兒無巧不巧溜了進來。為此在書房各處角落又撒了些蟲藥。
在移除促織時,由此留神注意到了頁面上記載的內容。當時他和程籌量在之前的試驗中進展順利,小有所得,不免有些飄飄然的感覺。等仔細閱讀這一章節後,大受觸動,也更加謙虛嚴謹。
如今才知道不是促織弄亂了紙張,是四師父出手暗中相助。當下陳家旺再次叩謝四師父,鄧敬華道:「筆記粗陋,承蒙你還看得起,每晚都對著它勤研不綴,我要好好感謝你才是。」
陳家旺恭恭敬敬的道:「四師父的筆記透徹入理,當世不可多得。能有幸見到,著實是我的緣分。」他說這話出於真心,確實不是空洞奉承之語。
「不過是一點心得而已。但當初也是心有所寄,因此在上面花了無數心思,也算是嘔心瀝血之作。」想起往事,鄧敬華悠悠長長的嘆了口氣,道:「為了它,還賠上了這張臉,在試製火藥時傷了容貌。江湖同道稱我為『玉面閻王』,殊不知『玉面』早已淪落為假面,一場笑談罷了。」
他無論是發笑還是動怒,臉上都神情不變,原來臉上帶著人皮面具。
鄧敬華早年號稱「玉面閻王」,是形容他面容俊秀武功硬朗。他本人也對自己的容貌和稟賦頗為自負。不過他當年為了爭得一個女子的歡心,一心要超越同門師兄弟,要強行試製出超越先輩們的火藥。結果在一次試驗中發生意外,被火藥炸傷了臉、毀了面容。
此事對他打擊極大,喪失了一切雄心壯志和美好追求,退出了江湖,性格也轉為孤僻怪異,不喜歡呼朋喚友、浮躁張揚、也不喜歡喧譁熱鬧,幾十年間幾乎不問事,連上供祭祖的儀式也不參加。
鄧敬華的話音中流露出說不盡的滄桑落寞。陳家旺勸慰道:「四師父,我也一樣被火藥炸傷過臉,事情過去就過去罷。」
當下就把當年揚州土地廟的事述說了一遍。其實陳家旺臉上的傷是柳幫主的飛鏢刺傷的,並不是火藥直接炸傷,他這樣說,只是設身處地,想更好的紓解鄧敬華的心結。
鄧敬華聽他一說,果然注意到陳家旺腮旁一處淺淺的疤痕。當時陳家旺臉被刺傷之後,經草藥及時敷治,沒有大礙,不過新長成的肌肉卻有些內縮收斂,初看還以為是酒窩,誰知當時卻如此兇險。
鄧敬華的內心滄桑已非一時,又豈是陳家旺能輕易化解?不過陳家旺的遭遇更引得鄧敬華的惻隱之心。
陳家旺身世坎坷多難,鄧敬華最初先是生了同情之心,但亦沒有過多在意。此後陳家旺孤零零的一個人在書房,一天下來也和旁人說不了幾句話,形單影隻之餘還被同門欺凌小瞧,鄧敬華看在眼裡,隱隱似乎看到了自己孤獨的影子。等到陳家旺無意中找到自己當年的筆記,每晚埋頭苦讀,更讓鄧敬華頓生愛惜呵護之意。
像今天這樣,能和陳家旺說上這麼多話,對鄧敬華來說已是極為難得。
陳家旺見他心情似乎有所放鬆,連忙向他問起心中的疑問,道:「之前在書房時,四師父不露神色假扮外人,致弟子一度產生誤會。不知師父有什麼用意?」
「俗語云:險時難時看人品,就要在危急時刻考驗你的本性。再說今天要不是我恰好趕上,你就差點撕了筆記,豈能不給你小小的懲戒?」
陳家旺臉上頓時紅了起來,低頭賠罪道:「弟子無禮,實在是酒醉後不識好歹。」
鄧敬華道:「少年人的天性本就是自由自在,難得的一次放蕩,我也沒放在心上。」
陳家旺沒想到傳說中難以接近、孤僻冷漠的四師父這麼好說話,頓時好感大增。
「筆記幾乎記錄下我一生的心血,豈能遇人不淑?故我藉機考驗於你。你能不改氣節,很好、很好。」語氣中流露出對陳家旺十分欣賞之意。
陳家旺本來就著迷於這些筆記,對筆記的主人更是崇敬膜拜,如今聽鄧敬華說出「豈能遇人不淑」的話,分明是將自己當成了他的傳人。
陳家旺心思靈動,立即抓住機會,跪地叩拜道:「師父教導有方,弟子定將師父的傳承發揚光大。師父在上,請再受弟子一拜。」
他直接喊「師父」而不是「四師父」,更顯親密。鄧敬華欣然受禮,想到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十分感慨,道:「好孩子,起來吧。沒想到為師年老得福,還能收到一個稱心的徒弟。」
陳家旺道:「弟子愚魯,只怕學藝不精,給師父丟臉。」
鄧敬華哼了一聲道:「你以為只是愚忠愚孝、有氣節不怕死便能做我的徒弟了?除了人品,你剛才在書房應對有方,沒有驚慌失措、自亂陣腳,既敢於拼命,又能使詐,機警狡詐兼而有之,符合為師的脾氣。如此也不枉這些筆記埋沒了這麼多年,現在才找到滿意傳人。」
原來這位師父挑選傳人的眼光和別人大不一樣,既要聰明又要老實,既要本分又要狡猾,真是特立獨行。
他愜意的舒了口氣,還沒來得及睜眼,忽然胸腹處的「華蓋」、「玉堂」、「中庭」、「神闕」、「氣海」諸穴道上一陣疼痛,汩汩真氣通過上述穴道直透體內。
自打報恩寺與倭寇一戰後,陳家旺的穴道經絡一直沉疴難起,這股真氣雖然溫和,但傳導到體內後卻刺激的身體極不舒服,很是難受。
陳家旺一驚睜眼,察覺自己躺在一張床上,先前那怪人正站在床邊伸指點向自己的穴道。
他又驚又怒,一骨碌翻身而起直撲對方,喝道:「好賊子,我跟你拼了!」
那人駢指輕輕一點,陳家旺霎時手足麻痹、再也動彈不得。那人道:「秦敬泉好本領,教的好徒弟!不過就憑這三腳貓的功夫,連跟人拼命都不夠格。」
陳家旺漲紅了臉道:「是我自己不濟,怪不得別人。掌門和幾位師父,只要任何一個人到來,你便討不了好。」
那人不置可否,淡淡的哦了一聲,語氣頗為不屑。
陳家旺一招被制,知道再怎麼反抗也是徒勞無功,遂不再輕舉妄動。沉默了一會,他終究放心不下,急欲知道書房的情況,忍不住開口問道:「你把書房怎樣了?當真燒了?」
那人哼了一聲,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陳家旺見狀,心中生出一絲希望,軟言懇求道:「尊駕手下留情!人或有過,書卻無罪,千萬別毀了書房,霹靂堂上上下下無不感恩戴德。」
那人道:「你這娃兒囉里囉嗦話不少,還有什麼話要說?」
陳家旺黯然道:「小可生死已置之度外,只是懇請尊駕保全了這些書籍」,頓了一頓道:「府上護院、同門都有家人親友,快過年了都等著他們回去團聚,也請尊駕手下留情。」
那人道:「你這娃兒心地不壞。不過據我所知,你那些同門師兄弟,把你真正當成自己人的可不多呀!」這人不知是什麼來頭,竟連這些情況也都知道。
陳家旺掉過頭微微嘆了口氣。室內黑漆沉沉,室外靜無人聲,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這段時間。桌上一燈如豆,散發著淡淡的光暈,也不知此時是何時,此身在何處。
他頭一轉,忽然見到燈下放著幾本書,凝神一瞧,竟然便是自己最珍惜的那幾本筆記。
也不知道這怪人拿了這幾本筆記有什麼用意,但這些東西絕不能流失散落到外面,更不能有所損壞。
情急之下陳家旺顧不得多想,硬著頭皮道:「這幾本筆記小可朝夕詠讀,不可一日或缺。尊駕如能賜還,不勝感激。」
那人冷笑道:「哦,我只見到有人喝醉了酒要撕了它,轉眼又變成寶貝了。這唱的是哪一齣戲啊?」
陳家旺聞言,一下子漲紅了臉,十分不自在。他以酒澆愁,衝動之下要撕了筆記發泄無名妄火,不過卻莫名其妙的手臂發麻、膝蓋發軟,現在看來都是這人動的手腳。
陳家旺吶吶的道:「原來是尊駕及時出手,要不然小可險些釀成大錯。」
那人漫不經心的道:「這堆筆記都沒有交付刊印,明明就是名不見經傳、不入流的一堆廢紙罷了。天寒地凍,不如拿來引火燒柴」,邊說邊向書桌走去。
陳家旺以為他立時便要動手,大急之下不顧一切,揉身直撲向對方。
那人沒料到陳家旺突然有此一舉,抖手將他震了開去,喝道:「你這小鬼頭,發的是哪門子病!」拿起筆記嗤之以鼻,道:「就為了這筆記?真是狗咬耗子閒操心。」
「你這歹人膽敢毀了筆記,就頭上長瘡腳底流膿不得好死!」陳家旺大急之下口不擇言,鄉間賭咒發狠的話也急的脫口而出。
見陳家旺一副瞪眼發急的模樣,那人聲音一沉,道:「沒大沒小,你就是這樣和師尊講話的嗎?這些筆記原本就是我的,沒曾想倒被你反客為主。」
陳家旺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心中的震驚之情無以言表。
那人見他目瞪口呆的神情,道:「怪不得鶯夢和小纖兩個小丫頭喊你『旺財』,真是蠢頭蠢腦的,到現在還不開竅。」
陳家旺猶然不敢相信,遲遲疑疑的道:「你…,你是…」
那人嘆了口氣,罵道:「二個小丫頭都說你人不錯,我看啊,就是笨了點。你送來的茶葉呢確實不錯,『禮物收下、心意收到』。不過送禮不識師父面,虧你還算是霹靂堂的弟子呢。」
此前逢一些大的節日,幾位弟子執禮甚恭,都要給師父們敬送禮品特產以表孝心。因四師父鄧敬華愛好喝茶,陳家旺就帶些好茶上門,不過從來沒見過四師父的面,每每由他宅子的下人代為出面收下茶葉,然後替鄧敬華轉謝一句「禮物收下、心意收到」。
此話一出,陳家旺再無懷疑,眼前這怪人不是別人,竟是四師父鄧敬華。
鄧敬華是霹靂堂掌門秦敬泉的小師弟,排行老四,脾氣在霹靂堂是出了名的古怪,甚至連掌門秦敬泉都讓他三分。傳聞秦敬泉師兄弟中,秦敬泉雖然是掌門,但其實數這個最小的師弟天資最高,可惜後來因情生變,又誤毀了容貌,因此性情大變。
陳家旺曾經好奇的問過福伯,福伯卻諱莫如深,不過這位四師父行徑怪異卻是確鑿無疑。他無家無小,一個人獨自居住,平素深居簡出,幾乎從不露面,也不和人打交道,不僅是陳家旺,霹靂堂里不少人只知道有四師父,卻從沒見過他本人。
陳家旺心情放鬆下來,這才察覺室內環境竟然十分熟悉。剛才心神高度集中在四師父鄧敬華這個「敵人」身上,一刻也沒分心,此時再一看,發覺現在的地方便是無念當初下榻的房間,連房間裡的各處擺設仍和當時一樣。
陳家旺臉色泛紅,暗罵自己太過粗拙,種種細節之處,其實本該早就想到的。
隨口點評滿室書籍,不是霹靂堂中師父級別的人物,還能有誰?書房地板的機關,不是本幫最重要的人物,還有誰能知道這個秘密?無念曾下榻的這處居室,要是再細心一些,也早就應該看出來的。
到了此時他心中再無疑慮,連忙跪倒在地叩行大禮。
短暫的震驚過去後,陳家旺心裡滿是疑問。為什麼四師父這麼晚獨自一人去書房?為什麼他先前不公開身份…?凡此種種,著實令人費解。
鄧敬華看出了他眼裡的疑惑,道:「有事等會再問,我先助你運功療治。剛才在書房動手之時,我在你氣海穴上輕輕點了一指,按理不會傷了你,可後果卻出乎意外。因此在你『百會』穴上拍了一掌,封了你的全身穴道,以便細查究竟。」
原來此前鄧敬華是在替自己運功療傷。陳家旺感激之餘,便把如何身患怪疾,無念和薛乙又是如何診治的情況一一稟報。
鄧敬華聽的眉頭緊皺,道:「難怪你胸腹間氣血運行十分奇怪,原來如此。這個就有些難辦了。」
陳家旺道:「四師父,這病我早就不把它放在心上了。無念大師和薛神醫都束手無策,看來這就是我的命。」
鄧敬華仰頭道:「命?命由天定,還是由己生?」忽然長嘯一聲,拍膝而吟道:「半壺濁酒半是仙,半世輕狂半世癲,半生寂寞半生幻,半由天命半隨緣。」
語聲一頓,問陳家旺道:「既然你已認命,為何還要借酒澆愁、喝的酩酊大醉?」
陳家旺不妨他有此一問,頓時臉紅過耳。鄧敬華見他期期艾艾的模樣,道:「我已觀察很久,你人品不錯,對待鶯夢也是心意至誠,否則早就容不下你了。」
陳家旺被說破心意,又是尷尬又是慌亂,低頭道:「四師父明鑑,我…我只是仰慕師姐,從不敢有什麼褻瀆非分之想…。」
鄧敬華道:「這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不敢擔當?」輕輕嘆了口氣,道:「年華易逝莫後悔,歲月難留不回頭。」
鄧敬華雖然言語大度毫無責備之意,但陳家旺卻不敢讓這話題再繼續下去,連忙問道:「四師父,這筆記是怎麼回事?為何埋沒在書架之下?未免也太可惜了。」
「我自己也幾乎已經忘了它」,鄧敬華悠悠嘆口氣,道:直到半年多前一天晚上,我在書房見到你孜孜勤學,手上拿的竟然是我二十年前的塗鴉之作。想當初我憤而封筆,沒想到還能遇到有緣之人。」
陳家旺一算日期,半年前是自己剛剛接觸到筆記的那段時間。當時每天都要等到夜深人靜、再三確認周遭無人時才敢把筆記拿出來學習。本來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從一開始就已落入四師父眼裡。
陳家旺驚讚道:「弟子本來以為夠隱蔽了,原來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四師父慧眼。」
鄧敬華道:「你以為呢?如果你有一絲居心不良,早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當年鄧敬華意氣風發,一心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取得不世之功,因此飽覽群書、多方驗證,記錄下了這些筆記,實乃博採眾長、集大成之作。
筆記尚未寫完,卻在此後的一次試驗中傷到了容貌。他本是心高氣傲之人,不能承受如此打擊,就此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又因為其它一些緣故,心灰意冷之下直接封存了這些筆記。擔心睹物傷心,他沒將筆記放在自己身邊,而是將它藏到了書房隱蔽之處。
不過這些筆記是他當年傾心得意之作,保留著那時歲月的印記,因此當陳家旺無意之中重新翻出筆記並奉若至寶時,勾起了他內心驕傲慰藉之情,對這個柔弱少年起了愛惜之心。
陳家旺聽了他的話趕緊跪倒在地,道:「弟子雖然未經稟報就擅自做主,偷看了筆記,但絕沒有不良之心。請四師父明鑑。」
「起來吧,我都看在眼裡呢」,鄧敬華把他扶起來,道:你不怕吃苦、肯鑽研這幾本筆記,進展之快,倒也出乎我的意料。不過務必穩紮穩打、融會貫通,切不可冒進。二個月前,我見你跳過第二本筆記的最後一節直接去看第三本筆記,其實大為不妥。為了提醒你,在你走後,我在那幾頁里夾了一隻促織,這樣看起來就是一隻小蟲兒胡亂撞進了書本中,不露痕跡。」
陳家旺一驚,隨即佩服的五體投地。第二本筆記最後一節乃是記載各種原料加熱、炒制、研磨、混合的各處注意細節。其中記載有兩種不太常見的材料,各自單獨使用比較穩定,混在一起則會發生微妙變化,會對主料硝石、硫磺和木炭產生影響,致火藥藥性發生改變。如果疏忽,容易造成意外。
當時陳家旺打開錦袋取筆記時,忽然見到最上面一本筆記尾頁處露出兩隻蟲腿,打開一看是只小小促織。
當時也曾困惑不解,不知這隻促織是怎麼進到書里來的。雖然也曾有過一絲警覺,但四處觀察又沒有發現其它可疑之處。考慮到筆記不是正規刊印,只是手工裝訂的,又有了年頭,紙張間貼合的不太緊密,小蟲兒也是有可能鑽進來的。因此想了一陣子後,只能歸於袋口沒紮緊,小蟲兒無巧不巧溜了進來。為此在書房各處角落又撒了些蟲藥。
在移除促織時,由此留神注意到了頁面上記載的內容。當時他和程籌量在之前的試驗中進展順利,小有所得,不免有些飄飄然的感覺。等仔細閱讀這一章節後,大受觸動,也更加謙虛嚴謹。
如今才知道不是促織弄亂了紙張,是四師父出手暗中相助。當下陳家旺再次叩謝四師父,鄧敬華道:「筆記粗陋,承蒙你還看得起,每晚都對著它勤研不綴,我要好好感謝你才是。」
陳家旺恭恭敬敬的道:「四師父的筆記透徹入理,當世不可多得。能有幸見到,著實是我的緣分。」他說這話出於真心,確實不是空洞奉承之語。
「不過是一點心得而已。但當初也是心有所寄,因此在上面花了無數心思,也算是嘔心瀝血之作。」想起往事,鄧敬華悠悠長長的嘆了口氣,道:「為了它,還賠上了這張臉,在試製火藥時傷了容貌。江湖同道稱我為『玉面閻王』,殊不知『玉面』早已淪落為假面,一場笑談罷了。」
他無論是發笑還是動怒,臉上都神情不變,原來臉上帶著人皮面具。
鄧敬華早年號稱「玉面閻王」,是形容他面容俊秀武功硬朗。他本人也對自己的容貌和稟賦頗為自負。不過他當年為了爭得一個女子的歡心,一心要超越同門師兄弟,要強行試製出超越先輩們的火藥。結果在一次試驗中發生意外,被火藥炸傷了臉、毀了面容。
此事對他打擊極大,喪失了一切雄心壯志和美好追求,退出了江湖,性格也轉為孤僻怪異,不喜歡呼朋喚友、浮躁張揚、也不喜歡喧譁熱鬧,幾十年間幾乎不問事,連上供祭祖的儀式也不參加。
鄧敬華的話音中流露出說不盡的滄桑落寞。陳家旺勸慰道:「四師父,我也一樣被火藥炸傷過臉,事情過去就過去罷。」
當下就把當年揚州土地廟的事述說了一遍。其實陳家旺臉上的傷是柳幫主的飛鏢刺傷的,並不是火藥直接炸傷,他這樣說,只是設身處地,想更好的紓解鄧敬華的心結。
鄧敬華聽他一說,果然注意到陳家旺腮旁一處淺淺的疤痕。當時陳家旺臉被刺傷之後,經草藥及時敷治,沒有大礙,不過新長成的肌肉卻有些內縮收斂,初看還以為是酒窩,誰知當時卻如此兇險。
鄧敬華的內心滄桑已非一時,又豈是陳家旺能輕易化解?不過陳家旺的遭遇更引得鄧敬華的惻隱之心。
陳家旺身世坎坷多難,鄧敬華最初先是生了同情之心,但亦沒有過多在意。此後陳家旺孤零零的一個人在書房,一天下來也和旁人說不了幾句話,形單影隻之餘還被同門欺凌小瞧,鄧敬華看在眼裡,隱隱似乎看到了自己孤獨的影子。等到陳家旺無意中找到自己當年的筆記,每晚埋頭苦讀,更讓鄧敬華頓生愛惜呵護之意。
像今天這樣,能和陳家旺說上這麼多話,對鄧敬華來說已是極為難得。
陳家旺見他心情似乎有所放鬆,連忙向他問起心中的疑問,道:「之前在書房時,四師父不露神色假扮外人,致弟子一度產生誤會。不知師父有什麼用意?」
「俗語云:險時難時看人品,就要在危急時刻考驗你的本性。再說今天要不是我恰好趕上,你就差點撕了筆記,豈能不給你小小的懲戒?」
陳家旺臉上頓時紅了起來,低頭賠罪道:「弟子無禮,實在是酒醉後不識好歹。」
鄧敬華道:「少年人的天性本就是自由自在,難得的一次放蕩,我也沒放在心上。」
陳家旺沒想到傳說中難以接近、孤僻冷漠的四師父這麼好說話,頓時好感大增。
「筆記幾乎記錄下我一生的心血,豈能遇人不淑?故我藉機考驗於你。你能不改氣節,很好、很好。」語氣中流露出對陳家旺十分欣賞之意。
陳家旺本來就著迷於這些筆記,對筆記的主人更是崇敬膜拜,如今聽鄧敬華說出「豈能遇人不淑」的話,分明是將自己當成了他的傳人。
陳家旺心思靈動,立即抓住機會,跪地叩拜道:「師父教導有方,弟子定將師父的傳承發揚光大。師父在上,請再受弟子一拜。」
他直接喊「師父」而不是「四師父」,更顯親密。鄧敬華欣然受禮,想到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十分感慨,道:「好孩子,起來吧。沒想到為師年老得福,還能收到一個稱心的徒弟。」
陳家旺道:「弟子愚魯,只怕學藝不精,給師父丟臉。」
鄧敬華哼了一聲道:「你以為只是愚忠愚孝、有氣節不怕死便能做我的徒弟了?除了人品,你剛才在書房應對有方,沒有驚慌失措、自亂陣腳,既敢於拼命,又能使詐,機警狡詐兼而有之,符合為師的脾氣。如此也不枉這些筆記埋沒了這麼多年,現在才找到滿意傳人。」
原來這位師父挑選傳人的眼光和別人大不一樣,既要聰明又要老實,既要本分又要狡猾,真是特立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