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良禽擇木
「本想走走過場,大哥倒是夠狠的!」
寶華殿裡,除了李承澤與武昭陽帶著孩子們守靈,再無其他人,按時辰燒完了紙錢,便在一側的軟椅上歇息著。
「雖未得逞,可企圖殺害皇嗣是滅九族的大罪,大殿下這麼處理沒有錯,還能震懾住許多的牆頭草。」
空蕩蕩的寶華殿裡香燭味濃郁,李承澤聞著卻是很安心,他望著慶帝的靈位問道:「阿昭,太極殿的東西咱們要去取嗎?」
武昭陽道:「你若想要,那自然就該取,你若不想要,就讓它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裡,也無人知曉,還能避免風波四起。」
李承澤聽她語氣不悅,回頭問道:「怎麼了阿昭,聽起來你對我有怨吶?」
武昭陽憐愛的看著李言之道:「我兒子受了那麼大的委屈,你這個做爹的不給他出氣,只一味的偏心和忍讓,白白讓我的葡萄遭了這趟危險,若是父皇或者皇祖母還在,斷然不會如此善罷甘休!」
李承澤低頭走近武昭陽,輕撫著她的脖子,將她攬入懷中道:「好阿昭,求你彆氣。我雖然恨死了父皇,可是他如今死了,我保護著母妃,她卻毫不猶豫的殉了父皇,婉兒遠嫁大虞,姑姑和太后早也都不在了,承乾和我鬥了二十餘年,最終是那樣收場,承平雖然有過害我們之心,然而他也自食了惡果,如今我就這麼一個大哥,儘管他現在巴不得我死,但你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放過他這一回,好不好?」
李承澤眼裡漫布的憂傷像世間墜落的星靈落寞,武昭陽有些不忍的回抱住李承澤道:「范閒也是你兄弟,怎麼不見你對他寬容大度呢?」
「范閒?」李承澤蹙了蹙眉道:「大哥和我是一起長起來的,他去邊關之前,我們兩個一直處得還不錯,范閒……他與我們不一樣,他一出現,就奪走了父皇所有的目光,即便我現在知道了他的那些詩都是來源於仙界,可是他真的很聰明,能寫出《紅樓》,我就已經嫉妒死他了!」
白鶻飛過皇宮,立即遭到大片弓箭手掩殺,武昭陽聽到『咕咕』的求救聲,霎時從李承澤懷中閃身出了寶華殿,於箭雨之中護住了白鶻。
「小白,你怎麼來了?」
白鶻後怕的揚了揚爪子,是大虞朝的來信,上面寫著葉完已於三天前離開定州,率領定州軍往京都城而來。
武昭陽道:「從時間上算,定州軍不是來助力大殿下的。」
李承澤也敏銳的覺察到了不對道:「能不能讓小白去把葉靈兒找回來?」
武昭陽胸口的舊傷隱隱發脹,心頭的酸味更是翻江倒海,她安撫著驚魂未定的白鶻道:「你覺得方才那種箭仗,小白它還出得去嗎?」
李承澤洞悉著武昭陽掩蓋得很好的情緒,嘴角上揚的弧度勾了又勾,欲言又止,宮典隨即舉著弓走進殿來道:「我當是誰,原來是魏宸妃的愛寵呀!」
「放肆!」
李承澤銳利如刀的凌厲,使得宮典立馬下拜道:「卑職參見魏王殿下,魏宸妃,宜都王,二公子。」
「本王還以為宮統領是來寶華殿拿人的呢!」
李承澤幽深的盯著宮典,那種不寒而噤的壓迫感如同慶帝一轍,宮典忙低下頭道:「卑職無禮,拜見陛下,拜見貴妃娘娘,無意衝撞了殿下和王妃,還請魏王殿下恕罪!」
李承澤緩緩走向一側,慢慢坐上正椅道:「你現在是范閒的人,還是大哥的人?」
宮典沒想到李承澤會如此直諱,朝慶帝的靈柩磕了個頭道:「陛下明鑑,卑職從始至終效忠的只有陛下一人,即便被貶為庶人,發配邊軍,可是卑職無時不刻想著的,也是該如何回到陛下身邊繼續效力,至於旁人,宮典從來沒有過心思。」
李承澤道:「你的心思在何處,本王還真不好判斷,可你與葉家的關係匪淺,葉家與王妃的糾葛,你到底有多恨,就不得而知了。」
宮典伏身轉向武昭陽道:「無論如何,臣子以下犯上都是罪無可恕,箭傷王妃,葉家滿門抄斬都不為過,可是王妃以德報怨,在陛下面前從未提及該如何處置葉家,宮典與葉家同出一師門,早已感激不盡,更從未想過要如何報復王妃,而王妃留在繁樓的每一字宮典都讀過,若是宮典真有什麼心思,也只想過該如何投入武太傅門下。」
武昭陽微微煽了一下長睫,李承澤道:「本王倒忘了,你雖是武人,卻是極為痴愛書畫,當年先太子贈送了一副前朝的字畫給你,為了不讓父皇疑心你參與黨爭,你無奈之下,不僅退回了先太子的贈物,還把自己私底下收藏多年的字畫全部撕毀,並明確表明和先太子劃清界限,這才保住了父皇對你的信任。」
武昭陽暗自驚嘆宮典對自身的狠辣,卻也不敢輕易相信這樣的人會如此投誠。
宮典朝慶帝的靈柩拱手道:「陛下明鑑,宮典赤誠一片,絕無二心。宮典知道陛下的遺願,一定會誓死追隨魏王殿下,護著宜都王!」
李承澤神色未變,眼中卻已寒冷如霜:「宮典,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你怎敢隨意脫口而出?你想污衊本王?」
宮典察覺到了頭頂上的那股寒氣,低首道:「魏王殿下,已到眼下這副境地,我宮家八百口性命全繫於卑職之手,宮典怎敢隨意?陛下沉疴多時,宮典日夜守候在殿前,怎不知他的心意,陛下最看重的並不是魏王殿下您,而是宜都王,如果陛下康健如初,也不會設立太子,而是會利用吳王掃清朝堂,親自扶持宜都王繼位。」
武昭陽這才正眼看向宮典,李承澤肅然道:「你竟敢揣測上意?」
宮典淺淺躬身道:「卑職不敢,卑職只是在為宮家謀一條生路,還請魏王殿下拿出陛下的傳位詔書,於靈前繼位登基吧!」
李承澤與武昭陽對視一瞬,付之一笑道:「本王也想,只可惜本王沒有你所說的詔書,本王以為,立嫡立長,大哥才是繼位的最佳人選。」
宮典猛地抬頭,看著淡然的李承澤,不信的問道:「真的沒有?」
「當然沒有。」李承澤微笑道:「宮統領很是失望吧?」
宮典回想起那夜窺見的場景,明明是見慶帝親手封好的詔書,怎麼會沒有呢?難道是李承儒提前察覺,毀了詔書?
「那也無妨,只要魏王殿下願意,信陽、南江都會無條件的支持殿下,再由王妃知會一聲大虞,皇位對您而言,是唾手可得的。」
李承澤幽幽的盯著宮典半晌道:「宮統領,你回宮後,陛下並沒有恢復你執掌大內之權,是吳王用自己的功勞替你換取了這個職位,而宮闈之變時,你卻冷眼旁觀。」
宮典掠過淑貴妃的棺靈,盯著慶帝的靈柩道:「宮典只忠心於陛下,所以只有一個原因,這是陛下的意思。」
李承澤接過武昭陽遞過的紙條,俯身道:「葉完三天前率領定州大軍往京都來了,總不是來助力大哥登位的吧?」
宮典臉色倏變道:「殿下明查,卑職不知此事。」
李承澤道:「那你可有退兵之法?」
宮典嘆了一聲道:「陛下不在了,定州軍骨子裡都姓葉,想退兵,便要殺了葉完,卑職下不去手。」
一直沉默不語的武昭陽起身道:「如果魏王殿下不要那個位置,你可想好了退路?」
宮典立馬正身衣冠道:「王妃,若您不棄,宮典可以學慧明先生,終身追隨於您。」
李承澤有些驚訝於宮典的舉措,雖淡淡的外表平靜如水,但內心已替武昭陽做出了決定,他伸手拉住武昭陽道:「良禽擇木而棲,我看宮典還可以。」
寶華殿裡,除了李承澤與武昭陽帶著孩子們守靈,再無其他人,按時辰燒完了紙錢,便在一側的軟椅上歇息著。
「雖未得逞,可企圖殺害皇嗣是滅九族的大罪,大殿下這麼處理沒有錯,還能震懾住許多的牆頭草。」
空蕩蕩的寶華殿裡香燭味濃郁,李承澤聞著卻是很安心,他望著慶帝的靈位問道:「阿昭,太極殿的東西咱們要去取嗎?」
武昭陽道:「你若想要,那自然就該取,你若不想要,就讓它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裡,也無人知曉,還能避免風波四起。」
李承澤聽她語氣不悅,回頭問道:「怎麼了阿昭,聽起來你對我有怨吶?」
武昭陽憐愛的看著李言之道:「我兒子受了那麼大的委屈,你這個做爹的不給他出氣,只一味的偏心和忍讓,白白讓我的葡萄遭了這趟危險,若是父皇或者皇祖母還在,斷然不會如此善罷甘休!」
李承澤低頭走近武昭陽,輕撫著她的脖子,將她攬入懷中道:「好阿昭,求你彆氣。我雖然恨死了父皇,可是他如今死了,我保護著母妃,她卻毫不猶豫的殉了父皇,婉兒遠嫁大虞,姑姑和太后早也都不在了,承乾和我鬥了二十餘年,最終是那樣收場,承平雖然有過害我們之心,然而他也自食了惡果,如今我就這麼一個大哥,儘管他現在巴不得我死,但你能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放過他這一回,好不好?」
李承澤眼裡漫布的憂傷像世間墜落的星靈落寞,武昭陽有些不忍的回抱住李承澤道:「范閒也是你兄弟,怎麼不見你對他寬容大度呢?」
「范閒?」李承澤蹙了蹙眉道:「大哥和我是一起長起來的,他去邊關之前,我們兩個一直處得還不錯,范閒……他與我們不一樣,他一出現,就奪走了父皇所有的目光,即便我現在知道了他的那些詩都是來源於仙界,可是他真的很聰明,能寫出《紅樓》,我就已經嫉妒死他了!」
白鶻飛過皇宮,立即遭到大片弓箭手掩殺,武昭陽聽到『咕咕』的求救聲,霎時從李承澤懷中閃身出了寶華殿,於箭雨之中護住了白鶻。
「小白,你怎麼來了?」
白鶻後怕的揚了揚爪子,是大虞朝的來信,上面寫著葉完已於三天前離開定州,率領定州軍往京都城而來。
武昭陽道:「從時間上算,定州軍不是來助力大殿下的。」
李承澤也敏銳的覺察到了不對道:「能不能讓小白去把葉靈兒找回來?」
武昭陽胸口的舊傷隱隱發脹,心頭的酸味更是翻江倒海,她安撫著驚魂未定的白鶻道:「你覺得方才那種箭仗,小白它還出得去嗎?」
李承澤洞悉著武昭陽掩蓋得很好的情緒,嘴角上揚的弧度勾了又勾,欲言又止,宮典隨即舉著弓走進殿來道:「我當是誰,原來是魏宸妃的愛寵呀!」
「放肆!」
李承澤銳利如刀的凌厲,使得宮典立馬下拜道:「卑職參見魏王殿下,魏宸妃,宜都王,二公子。」
「本王還以為宮統領是來寶華殿拿人的呢!」
李承澤幽深的盯著宮典,那種不寒而噤的壓迫感如同慶帝一轍,宮典忙低下頭道:「卑職無禮,拜見陛下,拜見貴妃娘娘,無意衝撞了殿下和王妃,還請魏王殿下恕罪!」
李承澤緩緩走向一側,慢慢坐上正椅道:「你現在是范閒的人,還是大哥的人?」
宮典沒想到李承澤會如此直諱,朝慶帝的靈柩磕了個頭道:「陛下明鑑,卑職從始至終效忠的只有陛下一人,即便被貶為庶人,發配邊軍,可是卑職無時不刻想著的,也是該如何回到陛下身邊繼續效力,至於旁人,宮典從來沒有過心思。」
李承澤道:「你的心思在何處,本王還真不好判斷,可你與葉家的關係匪淺,葉家與王妃的糾葛,你到底有多恨,就不得而知了。」
宮典伏身轉向武昭陽道:「無論如何,臣子以下犯上都是罪無可恕,箭傷王妃,葉家滿門抄斬都不為過,可是王妃以德報怨,在陛下面前從未提及該如何處置葉家,宮典與葉家同出一師門,早已感激不盡,更從未想過要如何報復王妃,而王妃留在繁樓的每一字宮典都讀過,若是宮典真有什麼心思,也只想過該如何投入武太傅門下。」
武昭陽微微煽了一下長睫,李承澤道:「本王倒忘了,你雖是武人,卻是極為痴愛書畫,當年先太子贈送了一副前朝的字畫給你,為了不讓父皇疑心你參與黨爭,你無奈之下,不僅退回了先太子的贈物,還把自己私底下收藏多年的字畫全部撕毀,並明確表明和先太子劃清界限,這才保住了父皇對你的信任。」
武昭陽暗自驚嘆宮典對自身的狠辣,卻也不敢輕易相信這樣的人會如此投誠。
宮典朝慶帝的靈柩拱手道:「陛下明鑑,宮典赤誠一片,絕無二心。宮典知道陛下的遺願,一定會誓死追隨魏王殿下,護著宜都王!」
李承澤神色未變,眼中卻已寒冷如霜:「宮典,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你怎敢隨意脫口而出?你想污衊本王?」
宮典察覺到了頭頂上的那股寒氣,低首道:「魏王殿下,已到眼下這副境地,我宮家八百口性命全繫於卑職之手,宮典怎敢隨意?陛下沉疴多時,宮典日夜守候在殿前,怎不知他的心意,陛下最看重的並不是魏王殿下您,而是宜都王,如果陛下康健如初,也不會設立太子,而是會利用吳王掃清朝堂,親自扶持宜都王繼位。」
武昭陽這才正眼看向宮典,李承澤肅然道:「你竟敢揣測上意?」
宮典淺淺躬身道:「卑職不敢,卑職只是在為宮家謀一條生路,還請魏王殿下拿出陛下的傳位詔書,於靈前繼位登基吧!」
李承澤與武昭陽對視一瞬,付之一笑道:「本王也想,只可惜本王沒有你所說的詔書,本王以為,立嫡立長,大哥才是繼位的最佳人選。」
宮典猛地抬頭,看著淡然的李承澤,不信的問道:「真的沒有?」
「當然沒有。」李承澤微笑道:「宮統領很是失望吧?」
宮典回想起那夜窺見的場景,明明是見慶帝親手封好的詔書,怎麼會沒有呢?難道是李承儒提前察覺,毀了詔書?
「那也無妨,只要魏王殿下願意,信陽、南江都會無條件的支持殿下,再由王妃知會一聲大虞,皇位對您而言,是唾手可得的。」
李承澤幽幽的盯著宮典半晌道:「宮統領,你回宮後,陛下並沒有恢復你執掌大內之權,是吳王用自己的功勞替你換取了這個職位,而宮闈之變時,你卻冷眼旁觀。」
宮典掠過淑貴妃的棺靈,盯著慶帝的靈柩道:「宮典只忠心於陛下,所以只有一個原因,這是陛下的意思。」
李承澤接過武昭陽遞過的紙條,俯身道:「葉完三天前率領定州大軍往京都來了,總不是來助力大哥登位的吧?」
宮典臉色倏變道:「殿下明查,卑職不知此事。」
李承澤道:「那你可有退兵之法?」
宮典嘆了一聲道:「陛下不在了,定州軍骨子裡都姓葉,想退兵,便要殺了葉完,卑職下不去手。」
一直沉默不語的武昭陽起身道:「如果魏王殿下不要那個位置,你可想好了退路?」
宮典立馬正身衣冠道:「王妃,若您不棄,宮典可以學慧明先生,終身追隨於您。」
李承澤有些驚訝於宮典的舉措,雖淡淡的外表平靜如水,但內心已替武昭陽做出了決定,他伸手拉住武昭陽道:「良禽擇木而棲,我看宮典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