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石問路
「啟稟魏王殿下,宜都王被人推下了鞦韆,魏宸妃已經趕回長春宮了!」
李承澤還來不及接受痛失雙親,又驚聞李言之噩耗,匆匆於寶華殿趕了過來,「葡萄,阿昭——」
「爹爹,我們在這~」
眼前妻兒健在,李承澤抑制不住的激動,緊緊地將武昭陽和孩子們抱入懷中,整個泣不成聲,「都是我的錯,我們就不該回來,你們三個若有一點差池,我也就不用活了。」
武昭陽亦是驚魂未定,轉而安撫李承澤道:「傻瓜,我們都沒事,人生最好的事不過是虛驚一場和失而復得的幸運,我們都好好的,你別怕,我在的,一直在。」
李承澤埋在武昭陽的脖頸里久久不能緩和情緒,侯公公一時也是百感交集,武昭陽害羞的扶正李承澤道:「阿澤,我也是大意了,此番禍事可避了之,你要好好的謝一個人,是阿翁護著了咱們的孩子,否則你我分身乏術,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李承澤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色,即時領會了武昭陽的意思,裝得像個聽話的孩子,連忙肅正衣冠,朝侯公公行禮道:「多謝阿翁,救子之恩承澤無以報答,請您受我一拜!」
侯公公趕緊扶住李承澤下拜,抑不住潸然道:「二殿下,您這一禮奴才如何受得起,只一句,也是老奴僭越之語,若想闔家安寧,必要身居高位,才能鎮壓住邪祟呀!」
李承澤眼裡除了感激,剩下的只有悲情的空洞,武昭陽朝侯公公使了個眼色,侯公公躬身道:「老奴伺候了陛下一輩子,陛下的靈前不能沒有老奴,這最後一段路,是一定要盡一盡老奴自己的心意的,加上娘娘也去了,是得有個人前去照料才行,但是殿下可千萬要小心啊!人心易變,莫要再老眼光看人了。」
李承澤心如明鏡,他早已猜到傷害李言之的是誰,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武昭陽道:「阿翁,還勞您先去照看好寶華殿,我的意思是,母妃既是追隨父皇而去的,棺靈就應當安置在父皇身邊,如果大殿下覺得哪有不妥,儘管過來與我和阿澤商議,我們隨時恭候。」
侯公公作揖道:「老奴知道了。」又轉身指著幾個內侍道:「這幾個奴婢您可能用得不趁手,但都是老奴一手調教出來的,這幾年來還算忠心耿耿,您和殿下先使喚著,等到貼身的侍婢入宮,您再還給老奴就是。」
李承澤本想拒絕,武昭陽馬上致謝道:「我與阿澤回來得甚是匆忙,有他們在,起居上必然會順心許多,真是多謝阿翁了,只是我的師弟慧明還在芙蓉武園,勞煩您著人將他幫我請進宮來吧!」
侯公公對慧明有些印象,認真叮囑了心腹們一番,便差人去接慧明,自己則趕往了寶華殿。
一內侍提醒道:「魏王殿下,大殿下那邊已經全府掛孝,您和王妃、公子們的孝服侯公公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即刻換上?」
李承澤默許示意,抱起李言之與武昭陽一同進殿更衣。
「爹爹,死了是什麼意思?」
沒來由的一問,讓李承澤眉間微動,見兒子懵懵懂懂的樣子,不禁問道:「葡萄怎麼問爹爹這個問題?」
李言之忽閃著濃密的長睫,天真道:「他們說,如果我和阿娘都死了,就一切都好了。」
「他們?」李承澤驀然失色,審慎的掃過殿中所有人,趁著內侍們脫下李言之的衣服,仔仔細細的檢查了李言之全身上下,沒找見任何傷痕和不妥,才算踏實了下來,又不由得忐忑道:「葡萄,你方才告訴爹爹的話是誰說的?」
李言之望了周圍一圈,也沒有找見人影,於是撓了撓耳朵,又搖了搖頭。
李承澤心疼的摸了摸李言之的小腦袋道:「小葡萄,你今天做得很對,以後不管宮裡人說什麼都不要信,無論什麼話,都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爹爹和阿娘,知道了嗎?」
李言之乖巧的點了點頭道:「爹爹,皇爺爺和皇祖母都死了,是嗎?」
李承澤瞬時紅了眼眶,由內侍們伺候著換上了孝衣,轉身見內室簾下走出的武昭陽,心中止不住驚嘆道:「看慣了你往日的淡妝濃抹,眼前一身孝服,阿昭你竟是更加驚為天人。」
武昭陽朝愣愣的李承澤揮了揮手道:「阿澤,你在想什麼呢?」
李承澤一言不發,牽著武昭陽於殿前大發雷霆,雖然是不必要的舉措,可在皇宮之中,這又是必要走的流程。
「回稟殿下,方才和宜都王在一起的是一個不怎麼起眼的小太監,我知道他在長春宮裡好幾年了,貴妃娘娘待我們一向是很不錯的,不知道他為何就要害宜都王,若不是有人路過,那塊大石頭怕是就要砸下去了,真是讓人膽寒呀!」
回話的老宮女,是蕭氏族中早年派給淑貴妃的貼身侍婢,人雖不機靈,卻是幾十年的本分如一。
「有人路過?一個不起眼的小太監所為?」武昭陽只一個眼神,便使得長春宮上下寒蟬若驚,個個嚇得魂飛魄散,「我母妃與各位幾十年的情義,本該是要替母妃繼續照顧各位的,可眼前這件事卻讓本王妃不知各位的心思了,不忠舊主的奴才本王妃是斷斷不敢用的,除了這位回話的姑姑留守長春宮外,你們的去留會由內廷司重新分配!」
被主位宮中派發出去的奴才,將來的去處都不會很好,太監宮女們霎時求情聲一片,李承澤與武昭陽都沒有任何動容,涉及到孩子的事,他們都一致的不會心慈手軟。
總尚宮自知這兩位都是惹不起的主,聽了李承澤一番訓斥,便領著人出了長春宮,求去了李承儒那裡。
「大殿下,宜都王到底也沒有受傷,二殿下如此發難,奴才本該依言執行,可是一宮幾十號人,一時該發往哪裡,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請您給奴才一個示下吧!」
李承儒在內殿默不作聲,殿外的文士斥道:「魏王殿下發落過的人,送來了大殿下這裡,你們內廷司的腦子都是被驢踢了嗎?真是越發會做事了!」
自太后逝世,李承澤出京,尚宮局與內廷司就分為了兩派,一派投向了吳王李承平,一派投向了大皇子李承儒,李承儒要與李承平鬥法,自然也要有內宮眼線,面對投誠,便坦然的收了許多人為己所用。
李承儒冷哼道:「看似尊我,來請我的意思辦事,其實他們如今是看著二弟回來了,就生了許多心思,也想看看本殿下與魏王究竟誰能坐上那個最高的位置,因此這個所謂棘手的事情,也算是投石問路了。」
文士道:「當下前朝後庭都各懷心思,可咱們到底還沒和魏王殿下撕破臉皮,魏王到底是不是因為大位才回來的呢?」
李承儒道:「如果他無心,就該在我繼位以後再回來,如果他有心,就會召集自己的人馬進京,你著人仔細盯著點就是。」
文士問道:「那長春宮這一樁事,咱們該怎麼處理才能更合適些呢?」
「殺!」
李成儒倒是快刀斬亂麻,這讓武昭陽對他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李承澤還來不及接受痛失雙親,又驚聞李言之噩耗,匆匆於寶華殿趕了過來,「葡萄,阿昭——」
「爹爹,我們在這~」
眼前妻兒健在,李承澤抑制不住的激動,緊緊地將武昭陽和孩子們抱入懷中,整個泣不成聲,「都是我的錯,我們就不該回來,你們三個若有一點差池,我也就不用活了。」
武昭陽亦是驚魂未定,轉而安撫李承澤道:「傻瓜,我們都沒事,人生最好的事不過是虛驚一場和失而復得的幸運,我們都好好的,你別怕,我在的,一直在。」
李承澤埋在武昭陽的脖頸里久久不能緩和情緒,侯公公一時也是百感交集,武昭陽害羞的扶正李承澤道:「阿澤,我也是大意了,此番禍事可避了之,你要好好的謝一個人,是阿翁護著了咱們的孩子,否則你我分身乏術,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李承澤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色,即時領會了武昭陽的意思,裝得像個聽話的孩子,連忙肅正衣冠,朝侯公公行禮道:「多謝阿翁,救子之恩承澤無以報答,請您受我一拜!」
侯公公趕緊扶住李承澤下拜,抑不住潸然道:「二殿下,您這一禮奴才如何受得起,只一句,也是老奴僭越之語,若想闔家安寧,必要身居高位,才能鎮壓住邪祟呀!」
李承澤眼裡除了感激,剩下的只有悲情的空洞,武昭陽朝侯公公使了個眼色,侯公公躬身道:「老奴伺候了陛下一輩子,陛下的靈前不能沒有老奴,這最後一段路,是一定要盡一盡老奴自己的心意的,加上娘娘也去了,是得有個人前去照料才行,但是殿下可千萬要小心啊!人心易變,莫要再老眼光看人了。」
李承澤心如明鏡,他早已猜到傷害李言之的是誰,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武昭陽道:「阿翁,還勞您先去照看好寶華殿,我的意思是,母妃既是追隨父皇而去的,棺靈就應當安置在父皇身邊,如果大殿下覺得哪有不妥,儘管過來與我和阿澤商議,我們隨時恭候。」
侯公公作揖道:「老奴知道了。」又轉身指著幾個內侍道:「這幾個奴婢您可能用得不趁手,但都是老奴一手調教出來的,這幾年來還算忠心耿耿,您和殿下先使喚著,等到貼身的侍婢入宮,您再還給老奴就是。」
李承澤本想拒絕,武昭陽馬上致謝道:「我與阿澤回來得甚是匆忙,有他們在,起居上必然會順心許多,真是多謝阿翁了,只是我的師弟慧明還在芙蓉武園,勞煩您著人將他幫我請進宮來吧!」
侯公公對慧明有些印象,認真叮囑了心腹們一番,便差人去接慧明,自己則趕往了寶華殿。
一內侍提醒道:「魏王殿下,大殿下那邊已經全府掛孝,您和王妃、公子們的孝服侯公公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即刻換上?」
李承澤默許示意,抱起李言之與武昭陽一同進殿更衣。
「爹爹,死了是什麼意思?」
沒來由的一問,讓李承澤眉間微動,見兒子懵懵懂懂的樣子,不禁問道:「葡萄怎麼問爹爹這個問題?」
李言之忽閃著濃密的長睫,天真道:「他們說,如果我和阿娘都死了,就一切都好了。」
「他們?」李承澤驀然失色,審慎的掃過殿中所有人,趁著內侍們脫下李言之的衣服,仔仔細細的檢查了李言之全身上下,沒找見任何傷痕和不妥,才算踏實了下來,又不由得忐忑道:「葡萄,你方才告訴爹爹的話是誰說的?」
李言之望了周圍一圈,也沒有找見人影,於是撓了撓耳朵,又搖了搖頭。
李承澤心疼的摸了摸李言之的小腦袋道:「小葡萄,你今天做得很對,以後不管宮裡人說什麼都不要信,無論什麼話,都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爹爹和阿娘,知道了嗎?」
李言之乖巧的點了點頭道:「爹爹,皇爺爺和皇祖母都死了,是嗎?」
李承澤瞬時紅了眼眶,由內侍們伺候著換上了孝衣,轉身見內室簾下走出的武昭陽,心中止不住驚嘆道:「看慣了你往日的淡妝濃抹,眼前一身孝服,阿昭你竟是更加驚為天人。」
武昭陽朝愣愣的李承澤揮了揮手道:「阿澤,你在想什麼呢?」
李承澤一言不發,牽著武昭陽於殿前大發雷霆,雖然是不必要的舉措,可在皇宮之中,這又是必要走的流程。
「回稟殿下,方才和宜都王在一起的是一個不怎麼起眼的小太監,我知道他在長春宮裡好幾年了,貴妃娘娘待我們一向是很不錯的,不知道他為何就要害宜都王,若不是有人路過,那塊大石頭怕是就要砸下去了,真是讓人膽寒呀!」
回話的老宮女,是蕭氏族中早年派給淑貴妃的貼身侍婢,人雖不機靈,卻是幾十年的本分如一。
「有人路過?一個不起眼的小太監所為?」武昭陽只一個眼神,便使得長春宮上下寒蟬若驚,個個嚇得魂飛魄散,「我母妃與各位幾十年的情義,本該是要替母妃繼續照顧各位的,可眼前這件事卻讓本王妃不知各位的心思了,不忠舊主的奴才本王妃是斷斷不敢用的,除了這位回話的姑姑留守長春宮外,你們的去留會由內廷司重新分配!」
被主位宮中派發出去的奴才,將來的去處都不會很好,太監宮女們霎時求情聲一片,李承澤與武昭陽都沒有任何動容,涉及到孩子的事,他們都一致的不會心慈手軟。
總尚宮自知這兩位都是惹不起的主,聽了李承澤一番訓斥,便領著人出了長春宮,求去了李承儒那裡。
「大殿下,宜都王到底也沒有受傷,二殿下如此發難,奴才本該依言執行,可是一宮幾十號人,一時該發往哪裡,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請您給奴才一個示下吧!」
李承儒在內殿默不作聲,殿外的文士斥道:「魏王殿下發落過的人,送來了大殿下這裡,你們內廷司的腦子都是被驢踢了嗎?真是越發會做事了!」
自太后逝世,李承澤出京,尚宮局與內廷司就分為了兩派,一派投向了吳王李承平,一派投向了大皇子李承儒,李承儒要與李承平鬥法,自然也要有內宮眼線,面對投誠,便坦然的收了許多人為己所用。
李承儒冷哼道:「看似尊我,來請我的意思辦事,其實他們如今是看著二弟回來了,就生了許多心思,也想看看本殿下與魏王究竟誰能坐上那個最高的位置,因此這個所謂棘手的事情,也算是投石問路了。」
文士道:「當下前朝後庭都各懷心思,可咱們到底還沒和魏王殿下撕破臉皮,魏王到底是不是因為大位才回來的呢?」
李承儒道:「如果他無心,就該在我繼位以後再回來,如果他有心,就會召集自己的人馬進京,你著人仔細盯著點就是。」
文士問道:「那長春宮這一樁事,咱們該怎麼處理才能更合適些呢?」
「殺!」
李成儒倒是快刀斬亂麻,這讓武昭陽對他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