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武安君
午後,賈琮進宮謝恩。
有了爵位在身,用不著賈赦帶他了,賈琮只讓湯成隨著,一塊前往皇宮。
太陽射在紅牆碧瓦上,反射著五彩光芒,亮得湯成眯縫著眼。
「三爺,這氣派,這瓦,這牆,這門,得多少銀子啊!」
「皇帝下地都用金鋤頭,你說得多少銀子。」
「皇帝還下地?」
「不然,皇宮這麼大是用來幹什麼的,後面都種著菜地呢。」
湯成驚得合不攏嘴,直到瞥見賈琮嘴邊的笑容才醒悟過來。
「三爺,感情你蒙俺呢!」
「哈哈哈,你就在宮門外等候,看著馬。」
「是!」
這回等著賈琮的是夏守忠手下的小太監,就是上次宮筵時給他帶路的小順子。
「武安都尉,請隨奴才來。」
武安都尉?
賈琮默念著自己的勛號,不由得想起了歷史上的幾位「武安君」,白起、李牧、蘇秦……好像沒一個善終的。
不容他多想,一進乾清宮,永興帝就道明了答案。
「昔日秦封白起,『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賈琮,你便是朕的白起。」
這句話,是趙王封李牧「武安君」時所說的話。
李牧橫掃匈奴,數退秦軍,結果秦國使用離間計,趙王便忘了自己的初衷,把李牧殺了。
現在永興帝說了同樣的話,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白起也是被秦王賜死的。
第三位「武安君」蘇秦就更慘,被車裂而死。
都說是功高震主,實則不過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賈琮心中暗罵,臉上卻裝得很高興:「末將知道白起,乃是大秦的名將。」
「甚好!」
夏守忠執著拂塵,佝僂著腰,在一旁服侍。
曹正南卻不在乾清宮。
永興帝似是知道賈琮的想法,又道:「曹正南與謝鯨回京營了,處理民田之事。朕聽說,你曾向曹正南提出過還田於民,你是榮國府的少爺,怎麼會有如此想法?」
賈琮坦然回道:「百姓沒有田,就吃不飽飯,若是吃不飽飯,就會到處流亡,一旦流民四起,國家就會不穩,末將當然希望國家安穩。」
永興帝似笑非笑:「你既然打定主意建功立業,國家安穩豈不是沒有你用武之地?」
「陛下錯了。」
「嗯?」
夏守忠臉色一變,立刻叱道:「混帳小子,你不想活了!」
「讓他說下去。」
賈琮沒什麼不敢說的:「末將想打仗是真,但末將想打的是外敵,北有韃子,東有女真,甘州還有西夏,這麼多外敵夠末將打的。」
「那為什麼說朕錯了?」
「陛下,打仗要錢!」
「錢?」
永興帝又是一愣,有點追不上賈琮的思路。
「打仗要錢,錢從哪裡來?從百姓的賦稅中來,也就是從百姓的田地里來,田地越多,產出越高,賦稅就能交得越多,如果不把田還給百姓,將來末將帶著幾十萬大軍吃什麼呀?總不能吃土疙瘩。」
「哈哈哈!」
永興帝大笑,夏守忠暗自擦了把汗。
「一名武將,想的卻是戶部的事,想的是天下錢糧的事,賈琮你很出息!」
「末將難道說錯了?」
「你這一套又是跟誰學的?」
以賈琮的出身,並無機會接觸到庶民。
賈琮暗想,這回推不到曹公公身上了,那就推在師父身上,反正「假作真時真亦假」。
於是回道:「都是我師父教的,他是出家人,常常念叨什麼『念民生之多艱』,總之就是讓我體恤百姓,不可恃強凌弱。」
「又渾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語出屈子《離騷》,屈子可不是佛家。」
「陛下學識淵博!」
永興帝嘆道:「若是你師父還在,朕倒真想見他一見。」
賈琮臉上露出沉痛哀思。
永興帝點點頭,又說道:「打仗的確需要錢糧,這讓朕想起了隋煬帝建含嘉倉、興洛倉和回洛倉的舊事,隋雖兩代,然大運河與含嘉倉卻利在千秋。」
賈琮大驚,開鑿大運河啊!
可別把永興帝帶溝里去了,學起隋煬帝就完蛋。
剛要進諫,永興帝換了話題,問道:「你未曾讀過兵書,怎麼敢說領幾十萬大軍?」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韓信也沒學過兵法!」
「哼,竟敢自比淮陰侯!」
賈琮嘻嘻直笑,永興帝便不再多說什麼,揮手讓賈琮告退。
等人走後,永興帝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
有些落寞地說道:「朕生有三子,皆不如賈家一子。」
夏守忠趕緊跪下,什麼話也不敢說。
「既然他如此喜歡打仗,將來就讓他一直在外面,替朕掃蕩四海,踏平列國。」
「奴才恭喜聖上得此虎將。」
「是不是虎將打完才知道,現在說早了些。」
還是小順子送賈琮出宮。
湯成牽了馬過來,兩人上馬,跑出老遠後,賈琮呸了一口。
「三爺咋地了?」
「伴君如伴虎。」
回到榮國府,賈琮先安排了湯成的處住,讓王善保給他在僕役住的廂房,單開了一個小間。
兩人再去馬棚看薛家送的那匹大宛馬。
早有薛家的小廝去梨香院通報了寶釵,正好薛蟠今日在家,兄妹兩人便在丫環小廝的陪同下,一起來到馬棚。
賈琮正看著,耳邊忽然傳來寶釵的聲音——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這是誰的詩?」
「這是杜子美的《房兵曹胡馬詩》,說的便是這種西域大宛馬。」
「果然是好馬!」
好馬與美人一樣,也是在骨不在皮,要神氣清勁、筋骨有力,膘肥體壯就不行。
這匹馬體形高大而勻稱,隆起的肩頸到了賈琮的胸口,除了兩眼之間有一縷白毛,毛皮黑得發亮,如同上好的緞子。
賈琮是真心喜歡,向薛蟠抱拳道:「多謝薛大少。」
「琮兄弟你忒見外,喊我一聲大哥咋地了,不行喊老薛也行,我沒那麼多講究!」
寶釵知道賈琮身份已今非昔比,笑著替哥哥圓場:「三爺如今已是武安都尉,哥哥休得胡說。」
有了爵位在身,用不著賈赦帶他了,賈琮只讓湯成隨著,一塊前往皇宮。
太陽射在紅牆碧瓦上,反射著五彩光芒,亮得湯成眯縫著眼。
「三爺,這氣派,這瓦,這牆,這門,得多少銀子啊!」
「皇帝下地都用金鋤頭,你說得多少銀子。」
「皇帝還下地?」
「不然,皇宮這麼大是用來幹什麼的,後面都種著菜地呢。」
湯成驚得合不攏嘴,直到瞥見賈琮嘴邊的笑容才醒悟過來。
「三爺,感情你蒙俺呢!」
「哈哈哈,你就在宮門外等候,看著馬。」
「是!」
這回等著賈琮的是夏守忠手下的小太監,就是上次宮筵時給他帶路的小順子。
「武安都尉,請隨奴才來。」
武安都尉?
賈琮默念著自己的勛號,不由得想起了歷史上的幾位「武安君」,白起、李牧、蘇秦……好像沒一個善終的。
不容他多想,一進乾清宮,永興帝就道明了答案。
「昔日秦封白起,『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賈琮,你便是朕的白起。」
這句話,是趙王封李牧「武安君」時所說的話。
李牧橫掃匈奴,數退秦軍,結果秦國使用離間計,趙王便忘了自己的初衷,把李牧殺了。
現在永興帝說了同樣的話,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白起也是被秦王賜死的。
第三位「武安君」蘇秦就更慘,被車裂而死。
都說是功高震主,實則不過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賈琮心中暗罵,臉上卻裝得很高興:「末將知道白起,乃是大秦的名將。」
「甚好!」
夏守忠執著拂塵,佝僂著腰,在一旁服侍。
曹正南卻不在乾清宮。
永興帝似是知道賈琮的想法,又道:「曹正南與謝鯨回京營了,處理民田之事。朕聽說,你曾向曹正南提出過還田於民,你是榮國府的少爺,怎麼會有如此想法?」
賈琮坦然回道:「百姓沒有田,就吃不飽飯,若是吃不飽飯,就會到處流亡,一旦流民四起,國家就會不穩,末將當然希望國家安穩。」
永興帝似笑非笑:「你既然打定主意建功立業,國家安穩豈不是沒有你用武之地?」
「陛下錯了。」
「嗯?」
夏守忠臉色一變,立刻叱道:「混帳小子,你不想活了!」
「讓他說下去。」
賈琮沒什麼不敢說的:「末將想打仗是真,但末將想打的是外敵,北有韃子,東有女真,甘州還有西夏,這麼多外敵夠末將打的。」
「那為什麼說朕錯了?」
「陛下,打仗要錢!」
「錢?」
永興帝又是一愣,有點追不上賈琮的思路。
「打仗要錢,錢從哪裡來?從百姓的賦稅中來,也就是從百姓的田地里來,田地越多,產出越高,賦稅就能交得越多,如果不把田還給百姓,將來末將帶著幾十萬大軍吃什麼呀?總不能吃土疙瘩。」
「哈哈哈!」
永興帝大笑,夏守忠暗自擦了把汗。
「一名武將,想的卻是戶部的事,想的是天下錢糧的事,賈琮你很出息!」
「末將難道說錯了?」
「你這一套又是跟誰學的?」
以賈琮的出身,並無機會接觸到庶民。
賈琮暗想,這回推不到曹公公身上了,那就推在師父身上,反正「假作真時真亦假」。
於是回道:「都是我師父教的,他是出家人,常常念叨什麼『念民生之多艱』,總之就是讓我體恤百姓,不可恃強凌弱。」
「又渾說,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語出屈子《離騷》,屈子可不是佛家。」
「陛下學識淵博!」
永興帝嘆道:「若是你師父還在,朕倒真想見他一見。」
賈琮臉上露出沉痛哀思。
永興帝點點頭,又說道:「打仗的確需要錢糧,這讓朕想起了隋煬帝建含嘉倉、興洛倉和回洛倉的舊事,隋雖兩代,然大運河與含嘉倉卻利在千秋。」
賈琮大驚,開鑿大運河啊!
可別把永興帝帶溝里去了,學起隋煬帝就完蛋。
剛要進諫,永興帝換了話題,問道:「你未曾讀過兵書,怎麼敢說領幾十萬大軍?」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韓信也沒學過兵法!」
「哼,竟敢自比淮陰侯!」
賈琮嘻嘻直笑,永興帝便不再多說什麼,揮手讓賈琮告退。
等人走後,永興帝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
有些落寞地說道:「朕生有三子,皆不如賈家一子。」
夏守忠趕緊跪下,什麼話也不敢說。
「既然他如此喜歡打仗,將來就讓他一直在外面,替朕掃蕩四海,踏平列國。」
「奴才恭喜聖上得此虎將。」
「是不是虎將打完才知道,現在說早了些。」
還是小順子送賈琮出宮。
湯成牽了馬過來,兩人上馬,跑出老遠後,賈琮呸了一口。
「三爺咋地了?」
「伴君如伴虎。」
回到榮國府,賈琮先安排了湯成的處住,讓王善保給他在僕役住的廂房,單開了一個小間。
兩人再去馬棚看薛家送的那匹大宛馬。
早有薛家的小廝去梨香院通報了寶釵,正好薛蟠今日在家,兄妹兩人便在丫環小廝的陪同下,一起來到馬棚。
賈琮正看著,耳邊忽然傳來寶釵的聲音——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這是誰的詩?」
「這是杜子美的《房兵曹胡馬詩》,說的便是這種西域大宛馬。」
「果然是好馬!」
好馬與美人一樣,也是在骨不在皮,要神氣清勁、筋骨有力,膘肥體壯就不行。
這匹馬體形高大而勻稱,隆起的肩頸到了賈琮的胸口,除了兩眼之間有一縷白毛,毛皮黑得發亮,如同上好的緞子。
賈琮是真心喜歡,向薛蟠抱拳道:「多謝薛大少。」
「琮兄弟你忒見外,喊我一聲大哥咋地了,不行喊老薛也行,我沒那麼多講究!」
寶釵知道賈琮身份已今非昔比,笑著替哥哥圓場:「三爺如今已是武安都尉,哥哥休得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