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寶釵
薛蟠摸了摸頭,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那就武安爺吧,京中有幾個好兄弟,非托我請武安爺出去吃個酒,他們個個都仰慕武安爺的本事,只盼著一見。」
賈琮剛要拒絕,寶釵卻說道:「三爺不妨聽我一言,若是我說的不對,三爺再回我哥哥不遲。」
收了人家的寶馬,總不好連句話都不聽。
「薛大妹妹請說。」
「請三爺移步梨香院,我母親也想見見三爺。香菱,你先回去奉茶。」
一個眉心長著硃砂痣的標緻丫頭,聽到吩咐,便低頭向內院走去。
此地確非說話的場合,賈琮摸了摸寶馬,戀戀不捨地把馬繩扔給湯成,本想著跑幾圈,先打煞一下這馬的脾氣。
很快到了梨香院,薛姨媽早在檐下站著,見到賈琮,喜不自勝地迎上來。
「琮哥兒可從宮裡回來了,剛還和老太太擔心著呢。」
「勞姨太太掛念。」
進去正堂,薛姨媽謙讓幾回,坐了上首。
賈琮左首坐下,薛蟠與寶釵在對面相陪。
香菱捧了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出來,賈琮接過啜了一口,應是去年的雨前龍井,回甘層疊,滿嘴生香。
果然,薛姨媽笑著解釋:「這是去年特供宮裡的,就剩了這半錢,可巧三爺來得合適。」
等賈琮喝了半盞,寶釵方說道:「三爺文韜武略,應知聖上賜封武安都尉的意思,小妹見識淺陋,本不欲胡謅惹三爺笑話,只是……」
不愧是寶姐姐,先拍了賈琮的馬屁,又表達了自謙之意,再引出懸念,讓賈琮追問。
「薛大妹妹直言無妨。」
「武安都尉,不免讓人想到武安君。只是,白起、李牧與蘇秦,皆是戰功赫赫而不能善終,小妹頗為三爺擔心。」
寶釵的話其實很無理,與詛咒別人橫死差不多,以寶釵的智慧,斷不會如此說話,想來她還有一套理論在後面。
賈琮淡淡問道:「擔心我也不能善終?」
「請恕小妹妄言,三位武安君有此遭遇,乃是他們個性孤直,失了人和。」
「這個理由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白起為范雎所妒,李牧與郭開失和,蘇秦被齊國大夫所刺,皆因與權臣不和。反之,若是他們和光同塵,豈會是這種結局。」
賈琮聽懂了寶釵的話。
笑道:「薛大妹妹不用繞彎子,你這是變著法兒讓我去參加令兄的聚會,與京城中的少爺們同流合污。」
薛寶釵見賈琮聽出了自己的話外之意,不覺心中忐忑,於是起身斂衽道:「是小妹失言。」
賈琮倒不怪罪寶釵。
他只是不喜歡呆霸王薛蟠,為搶香菱便隨意殺人,手頭上的人命不知還有多少,若真的跟他攪合到一起,以自己的脾氣,哪天撞見薛蟠再行惡事,說不定直接給他一刀。
哥哥的德性,寶釵豈會不知,她低頭想了一想,便又說道:「昔日孟嘗君任用雞鳴狗盜之輩,幾次助他化險為夷,可知這些微不足道的人,關鍵時刻亦可回報主君。」
「薛大妹妹抬舉了,賈琮可不敢自比孟嘗君。」
寶釵又道:「三爺本為武將,可曾感慨大宋岳飛『直搗黃龍』之恨?」
「自然,岳將軍本可以驅除韃虜,還我河山,卻被宋高宗趙構連發十二道金牌,召令岳家軍班師回朝,此後方有崖山之難。」
「若當時,秦檜與岳飛交好,為他力主抗金,岳將軍便不是如此下場。」
「哼!岳將軍與秦檜豈是一路人。」
寶釵便笑道:「三爺他日橫掃漠北之時,朝中可有秦檜?」
賈琮倏然一驚,他知道四王八公會倒,四王八公倒下之後正好收割他們的軍權,到時候自己領一路諸侯逍遙自在。
可四王八公倒下之後,朝中可還會有自己的盟友?
南宋到了滅國的時候還在內鬥,怎麼確定永興帝親政之後,就不會對自己下手。
樂觀一點,永興帝需要自己替他打仗,朝中文官或競爭對手故意搞自己怎麼辦?
莫說十二道金牌那種,就算卡住軍糧補給,卡住其他軍鎮配合,都能要了自己的小命。
賈琮不得不承認,薛寶釵說到了點子上。
不過,他仍是反感結黨營私那一套,只要結黨,與現在四王八公又有何區別,益則同益,損則同損,還要為別人的罪惡買單!
「薛大妹妹,我身在軍營,不可結交朝中官員。」
寶釵嫣然一笑:「三爺去我哥哥的聚會上喝杯酒,那些人不過是三教九流,鬥雞走狗之輩,誰又能說什麼。」
兜了半天圈子,還是讓自己去給薛蟠壯勢添威……
賈琮再次感嘆寶釵的談話技巧。
「薛大妹妹如此為我著想,不去倒顯得我故作清高了。」
薛蟠聞言大喜,一連聲衝著外面的香菱喊備茶備禮,又把明兒要去的地方,有哪些人,忙不迭都告訴賈琮。
賈琮記了地方便告辭出來,去榮慶堂回賈母。
等賈琮走後,薛姨媽垂淚說道:「我的兒,讓你受累了!若是你選秀選上了,哪裡會有這麼多煩惱。」
「已經落選,母親以後無須再提。」
「若不是你父親去得早,你哥哥無用,何必讓你一個姑娘家拋頭露面。」
「母親快別這麼說,姑娘家也是人,吃住家裡,合該為家裡分憂。」
寶釵揉揉眉心,喚鶯兒上茶,以此岔開話題。
「我嗓子燒得冒煙,就用剛才給三爺泡剩下的,別糟踐了東西。」
鶯兒知她向來節儉,忙把剩下的貢茶都倒在寶釵平素用的白盞里。
薛蟠討好地湊上來問寶釵想要什麼,一併帶回來。
「我什麼也不要,哥哥明兒可千萬別喝多了,更別起性子惹了三爺的眼,否則以後我斷不幫你。」
「是是,都聽妹妹的。」
到了榮慶堂,賈母果然還在等著。
三春與黛玉都在,一起歪在窗下的羅漢床下棋。
見賈琮回來,都住了手,張起耳朵聽著。
賈母問道:「宮裡可有說甚麼?」
「沒甚麼。」
「可吃過了晚飯?」
賈琮不欲在這裡吃飯,只說吃過了。
與黛玉、三春打過招呼,便回自己院中。
一會兒,紫鵑從後面追上賈琮,氣喘吁吁喊道:「三爺等等我。」
「這是?」
紫鵑將手中包著的一疊東西遞給賈琮。
「這是我家姑娘給三爺抄寫的《金剛經》,足足抄了一個月。」
《金剛經》有5000字,林黛玉身體弱,抄一個月怕是耗費了她不少精神。
「多謝你家姑娘了,勞你跟她說,等明兒下午我吃完酒回來,便開始練習《五禽戲》。」
「哎。」
紫鵑脆生生應道,福了一福便跑回去了。
「那就武安爺吧,京中有幾個好兄弟,非托我請武安爺出去吃個酒,他們個個都仰慕武安爺的本事,只盼著一見。」
賈琮剛要拒絕,寶釵卻說道:「三爺不妨聽我一言,若是我說的不對,三爺再回我哥哥不遲。」
收了人家的寶馬,總不好連句話都不聽。
「薛大妹妹請說。」
「請三爺移步梨香院,我母親也想見見三爺。香菱,你先回去奉茶。」
一個眉心長著硃砂痣的標緻丫頭,聽到吩咐,便低頭向內院走去。
此地確非說話的場合,賈琮摸了摸寶馬,戀戀不捨地把馬繩扔給湯成,本想著跑幾圈,先打煞一下這馬的脾氣。
很快到了梨香院,薛姨媽早在檐下站著,見到賈琮,喜不自勝地迎上來。
「琮哥兒可從宮裡回來了,剛還和老太太擔心著呢。」
「勞姨太太掛念。」
進去正堂,薛姨媽謙讓幾回,坐了上首。
賈琮左首坐下,薛蟠與寶釵在對面相陪。
香菱捧了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出來,賈琮接過啜了一口,應是去年的雨前龍井,回甘層疊,滿嘴生香。
果然,薛姨媽笑著解釋:「這是去年特供宮裡的,就剩了這半錢,可巧三爺來得合適。」
等賈琮喝了半盞,寶釵方說道:「三爺文韜武略,應知聖上賜封武安都尉的意思,小妹見識淺陋,本不欲胡謅惹三爺笑話,只是……」
不愧是寶姐姐,先拍了賈琮的馬屁,又表達了自謙之意,再引出懸念,讓賈琮追問。
「薛大妹妹直言無妨。」
「武安都尉,不免讓人想到武安君。只是,白起、李牧與蘇秦,皆是戰功赫赫而不能善終,小妹頗為三爺擔心。」
寶釵的話其實很無理,與詛咒別人橫死差不多,以寶釵的智慧,斷不會如此說話,想來她還有一套理論在後面。
賈琮淡淡問道:「擔心我也不能善終?」
「請恕小妹妄言,三位武安君有此遭遇,乃是他們個性孤直,失了人和。」
「這個理由我倒是第一次聽說。」
「白起為范雎所妒,李牧與郭開失和,蘇秦被齊國大夫所刺,皆因與權臣不和。反之,若是他們和光同塵,豈會是這種結局。」
賈琮聽懂了寶釵的話。
笑道:「薛大妹妹不用繞彎子,你這是變著法兒讓我去參加令兄的聚會,與京城中的少爺們同流合污。」
薛寶釵見賈琮聽出了自己的話外之意,不覺心中忐忑,於是起身斂衽道:「是小妹失言。」
賈琮倒不怪罪寶釵。
他只是不喜歡呆霸王薛蟠,為搶香菱便隨意殺人,手頭上的人命不知還有多少,若真的跟他攪合到一起,以自己的脾氣,哪天撞見薛蟠再行惡事,說不定直接給他一刀。
哥哥的德性,寶釵豈會不知,她低頭想了一想,便又說道:「昔日孟嘗君任用雞鳴狗盜之輩,幾次助他化險為夷,可知這些微不足道的人,關鍵時刻亦可回報主君。」
「薛大妹妹抬舉了,賈琮可不敢自比孟嘗君。」
寶釵又道:「三爺本為武將,可曾感慨大宋岳飛『直搗黃龍』之恨?」
「自然,岳將軍本可以驅除韃虜,還我河山,卻被宋高宗趙構連發十二道金牌,召令岳家軍班師回朝,此後方有崖山之難。」
「若當時,秦檜與岳飛交好,為他力主抗金,岳將軍便不是如此下場。」
「哼!岳將軍與秦檜豈是一路人。」
寶釵便笑道:「三爺他日橫掃漠北之時,朝中可有秦檜?」
賈琮倏然一驚,他知道四王八公會倒,四王八公倒下之後正好收割他們的軍權,到時候自己領一路諸侯逍遙自在。
可四王八公倒下之後,朝中可還會有自己的盟友?
南宋到了滅國的時候還在內鬥,怎麼確定永興帝親政之後,就不會對自己下手。
樂觀一點,永興帝需要自己替他打仗,朝中文官或競爭對手故意搞自己怎麼辦?
莫說十二道金牌那種,就算卡住軍糧補給,卡住其他軍鎮配合,都能要了自己的小命。
賈琮不得不承認,薛寶釵說到了點子上。
不過,他仍是反感結黨營私那一套,只要結黨,與現在四王八公又有何區別,益則同益,損則同損,還要為別人的罪惡買單!
「薛大妹妹,我身在軍營,不可結交朝中官員。」
寶釵嫣然一笑:「三爺去我哥哥的聚會上喝杯酒,那些人不過是三教九流,鬥雞走狗之輩,誰又能說什麼。」
兜了半天圈子,還是讓自己去給薛蟠壯勢添威……
賈琮再次感嘆寶釵的談話技巧。
「薛大妹妹如此為我著想,不去倒顯得我故作清高了。」
薛蟠聞言大喜,一連聲衝著外面的香菱喊備茶備禮,又把明兒要去的地方,有哪些人,忙不迭都告訴賈琮。
賈琮記了地方便告辭出來,去榮慶堂回賈母。
等賈琮走後,薛姨媽垂淚說道:「我的兒,讓你受累了!若是你選秀選上了,哪裡會有這麼多煩惱。」
「已經落選,母親以後無須再提。」
「若不是你父親去得早,你哥哥無用,何必讓你一個姑娘家拋頭露面。」
「母親快別這麼說,姑娘家也是人,吃住家裡,合該為家裡分憂。」
寶釵揉揉眉心,喚鶯兒上茶,以此岔開話題。
「我嗓子燒得冒煙,就用剛才給三爺泡剩下的,別糟踐了東西。」
鶯兒知她向來節儉,忙把剩下的貢茶都倒在寶釵平素用的白盞里。
薛蟠討好地湊上來問寶釵想要什麼,一併帶回來。
「我什麼也不要,哥哥明兒可千萬別喝多了,更別起性子惹了三爺的眼,否則以後我斷不幫你。」
「是是,都聽妹妹的。」
到了榮慶堂,賈母果然還在等著。
三春與黛玉都在,一起歪在窗下的羅漢床下棋。
見賈琮回來,都住了手,張起耳朵聽著。
賈母問道:「宮裡可有說甚麼?」
「沒甚麼。」
「可吃過了晚飯?」
賈琮不欲在這裡吃飯,只說吃過了。
與黛玉、三春打過招呼,便回自己院中。
一會兒,紫鵑從後面追上賈琮,氣喘吁吁喊道:「三爺等等我。」
「這是?」
紫鵑將手中包著的一疊東西遞給賈琮。
「這是我家姑娘給三爺抄寫的《金剛經》,足足抄了一個月。」
《金剛經》有5000字,林黛玉身體弱,抄一個月怕是耗費了她不少精神。
「多謝你家姑娘了,勞你跟她說,等明兒下午我吃完酒回來,便開始練習《五禽戲》。」
「哎。」
紫鵑脆生生應道,福了一福便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