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孫權疑心周瑜,新版蔣干盜書(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權遣使前來赤壁。

  使者不是別人。

  正是徐州人張紘張子綱,他的官職,是朝廷任命侍御吏。

  因為出使許都的緣故,在江東眾文官中,張紘是最傾向歸附曹操的一個。

  「周都督,討虜將軍有令,最近六郡平叛壓力甚大,糧食軍資供給困難,還請都督節儉為要,將士若是有怨言,也請各位將軍多多體諒難處。」

  張紘一見周瑜,就立即拿孫權的名頭,來震懾眾人。

  他這一句話說得客氣好聽,但實際上,卻是警告周瑜等人,要是再不開戰,那江東接濟的糧食軍資,就可能運不來了。

  「子綱先生,討虜將軍遠在京城,不了解荊州這邊的情況......。」

  魯肅為人誠實,聽到張紘話里不善,連忙替周瑜辯解。

  「子敬,你是在質疑討虜將軍,荊州的情形,我們不了解,但江東的情況,周都督還有你們也不了解,江東能戰之將,皆在荊州,請問,誰來剿平山越,誰來保護討虜將軍?」

  張紘眼中精光一閃,大聲質問。

  劉斗在柴桑舌戰群儒,把江東一眾文臣駁得體無完膚,尤其是張紘,因為鼓動孫權投降曹操,而被劉斗揭了老底。

  這一口氣,張紘一直憋著,現在好不容易能出一出,魯肅的勸諫根本不起作用。

  「來人,送張御史到後營休息,其餘文武,接下來繼續商議出兵之事。」

  周瑜臉色鐵青,擺手示意送張紘出帳。

  張紘話里話外,拿孫權的安危說事。

  這讓周瑜很不愉快。

  山越叛亂,不過是疥癬之癢。

  孫權身邊,還有陳武、董襲、賀齊等將領保護,怎麼看,都不會認為,山越宗帥能夠殺到京城,威脅到孫權的性命。

  但是張紘這麼一說,卻容易讓在赤壁作戰的江東將領,心生猶豫。

  果不其然,等張紘一離開,程普已是大步站出,向周瑜請令。

  「周都督,程某雖老,但也有項羽破釜沉舟之志,請大都督拔付一艘戰船,普願先登出戰!」

  老將程普要搏命出戰。

  他的這一表態,讓江東眾武將一下激動起來。

  「周都督,下令夜襲吧,我黃公覆願為先登。」

  「程公、黃老將軍,有我等兒郎在,哪裡用得著你們老將出馬?」

  「甘興霸,你是看我老了,廉頗雖老,尚能飯否?我程德謀,統兵打仗,照樣能陣斬曹營上將?」

  周瑜帳中,眾武將紛紛請纓,一時間,亂作一團。

  尤其是程普、黃蓋、周泰、韓當等猛將,他們本來就不怎麼服周瑜,只是有孫權的任命壓著,現在聽到苦肉計不成功,頓時嚷嚷起來。

  「夠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們先退下,聽候大都督下令。」

  周瑜身邊,長史諸葛瑾臉色難看,他和張紘一起風塵僕僕從京城趕來,就是監督軍中武將一舉一動,想不到,剛到赤壁,就碰上這檔子事。

  諸葛瑾是孫權的親信。

  他的話,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孫權。

  程普、甘寧、周泰、凌統等將雖有不甘,也只能聽言退出帳外。

  「大都督,肅以為,我們必須要做兩手打算,要是黃蓋苦肉計被識破,唯有等來東南風,趁勢強攻曹營水寨,才有一線勝機。」

  等眾將一走,魯肅和諸葛瑾對視一眼,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向周瑜諫言。

  「子敬,你去一趟州陵,召劉斗前來,就說,本都督已經定下襲擊曹營的計劃,他若是沒有什麼好主意,就率部曲為先登,與甘、凌兩將一同出戰。」

  周瑜看向魯肅,目光凌厲,帶著不容質疑的決絕。

  「大都督,劉斗是客將,讓他為先登,怕是劉豫州不同意。」

  魯肅臉色為難,諫言道。

  劉備已經獨擋了東線的七萬曹軍,劉斗前來西線,只是起起輔助作用。

  周瑜現在,卻要下令劉斗充當敢死先登,這個決定太過草率。

  「客將又怎麼樣?生死存亡之際,誰也不能擅自後退,子敬,等不來東南風,我們都要死在這裡.....。」


  周瑜瞪眼怒道。

  本來,周瑜是要用黃蓋詐降,騙取曹操信任,然後火攻曹營。

  但現在,苦肉計可能被識破,周瑜就只能換上後備方案,以猛將甘寧、凌統為先登,率江東水軍全力強攻曹軍水寨。

  既然是強攻,那就豁出去了。

  周瑜自然不會讓劉斗占了便宜,坐享其成。

  魯肅心頭嘆息,上前接令,急匆匆出帳。

  戰事變化,誰也不能預料結果。

  劉斗要是聽到,自己所部將會是衝殺在第一線,承擔先登的敢死任務,也不知道會怎麼想。

  ......

  當晚。

  周瑜寢帳。

  蔣干與周瑜並臥於榻上,聽著周瑜均衡的呼吸,蔣干緊張的心碰碰直跳。

  本來,已經自暴自棄的他,沒有想到,還有被周瑜重新請到帳中,並同榻而眠的機會。

  「子翼,你不知道,孫討虜差遣張子綱前來,竟為山越作亂,質疑瑜消極怠戰。」

  「將在外,主君卻疑心不已,真是讓瑜寒心。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要是瑜早聽子翼勸告,安有今日之難。」

  周瑜睡下時,面帶醉意,向蔣干報怨。

  他說的話,七分真,三分假。

  真的是,孫權確實是遣了張紘前來,並為山越叛亂提出質疑。

  假的是,周瑜主戰的意志,從未改變,不存在動搖不抵抗的想法。

  「周瑜周公瑾,你是讓我信你,還是誘我中計?」

  蔣干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

  這段時間,他的壓力巨大,出使江東之前,他誇了海口要說服周瑜投降,卻不想,周瑜水沷不進,根本不聽勸告。

  要不是柴桑結識了老將黃蓋,聽出其有抱怨之意,蔣干早就離開了這裡。

  想到這裡,蔣干悄悄起身,來到周瑜的書案前,小心翼翼的翻看起來,這一翻,倒讓他看出了端倪。

  周瑜的案上,都是些如何禦敵的方略,這說明,他根本沒有投降曹操的意思。

  但在其中,蔣干發現了黃蓋與江夏郡黃家來往的密報,據周瑜軍中細作探知,黃蓋因為出身安陸黃氏的緣故,一直與黃家有來往。

  特別是黃射死後,黃家群龍無首,竟然想到了迎回黃蓋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