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劉斗:死士重恩,孫權內患(求追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溫縣司馬家。

  蓄養了不少的死士。

  其中,就有不少是幽州一帶的健兒,這些不要命的健兒,從小就和胡人雜居,鬥狠持勇,相互械鬥,司空見慣,司馬家也正是靠著他們,才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對手。

  從蔡瑁營中回到自己營帳,司馬懿沉思了一陣,隨後命親兵叫來一個孔武有力、虬須高大的三旬壯漢。

  「韓龍,三年前,我們司馬家從漁陽的胡人那裡將你買來,並訓練你習練刺殺之術,現在,到了你報答的時候了。」

  「記住,你的任務,是不惜代價去刺殺劉斗,此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可記住了。」

  燕趙之地,多悲歌之士。

  韓龍是幽州漁陽人,雖是漢兒,但卻驍勇血性,悍不畏死。

  司馬家族正是看到了韓龍的這份狠勁,才把他買下來,先是為奴,後訓練其為刺客,為司馬家族效力。

  「少家主,劉斗這個人,我也聽到一些事情,本領倒沒什麼,不足慮,但他是劉備的嫡長子,身邊怕是少不了保護之人。」

  「我還聽說,劉備命親將趙雲保護家眷,此人曾是公孫瓚白馬義從都尉,怕是不易對付.....。」

  韓龍臉色一變,猶豫了下,向司馬懿說出顧慮。

  他是刺客,憑本事吃飯,但不是沒腦子。

  漁陽這個地方漢胡雜居,韓龍的父母兄弟,就是被胡人所殺,對疾胡如仇,殺胡無數的公孫瓚,韓龍頗有好感。

  而趙雲正是白馬義從的都尉,韓龍從心裡,不想和趙雲動手。

  「趙雲?你說的是殺了五十幾個曹將的那個常山趙子龍。」

  「放心,劉備已經命趙雲單獨領軍,此時他並不在劉斗身邊,你要記住,刺殺成功的機會,只有一次,錯過了,你的命也就沒了。」

  「還有,別想放棄任務逃跑,司馬家蓄養的死士,會一直盯著你,你逃不掉。」

  司馬懿聲音低沉,帶著不可反駁的決絕。

  江夏郡,他鼓動黃射去襲擊孫權,結果就是被劉斗識破,導致黃射全軍覆沒,連帶著自己也受到責怪。

  另外,從劉備有了劉斗之後的表現來看,司馬懿更覺得,劉備有死灰復燃之勢,這其中,不乏劉斗在背後推波助瀾。

  若是劉斗突然被刺死,劉備必定方寸大亂,下出昏招而大敗。

  量小非君子。

  無毒不丈夫。

  司馬懿熟讀史書,知道隱藏在陰暗角落裡的勾當,對他來說,什麼罵名,都不在乎。

  唯有最後的結果,才是根本。

  韓龍領了任務,下去準備,接下來,他還要設法過江,假扮韓當在幽州令支郡老家的親人,爭取混入韓當部曲之中。

  司馬懿目送韓龍登船遠去,心中已將劉斗當作一個死人。

  劉斗小兒。

  和他們司馬家斗,還嫩了點。

  韓龍拿著韓綜交給司馬懿的路引,扮作韓家尋親的族人,順利進入韓當營中。

  劉斗既然要與周瑜聯合作戰,就肯定會到江東軍中。

  周瑜等江東文武出于謹慎,不會讓劉斗帶兵前來,所以,以司馬懿的推斷,劉斗的身邊,頂多也就一隊親兵護從。

  這對韓龍來說,就是絕好的行刺機會。

  與江東其他將領不同,韓當由於出身在幽州,麾下的將校,幽州籍貫的就有不少,韓龍剛一進營,就聽到了好幾個鄉音,這讓他倍感親切。

  等到安頓下來之後,韓龍躺在行軍榻上,閉上眼睛,心中暗忖。

  「劉斗,司馬主事要我殺你,我韓龍只是奉命行事.....。」

  「不過,你替我殺了鮮卑夷酋軻比能,讓我父母兄妹的大仇得報,韓某不是忘恩負義之人,等到動手之時,我會留你一個全屍.......。」

  軻比能這個胡酋,是漁陽一帶的鮮卑酋帥,屢犯漢境,被他害了的漢人不計其數。

  韓龍一家五口,就被軻比能弄得家破人亡,父母慘死在他的面前,一個弟弟淪為了鮮卑人的牧奴,一個妹妹也被販賣,不知在什麼地方。

  韓龍自己要不是適巧碰上司馬家的商隊,這會兒也淪為了奴僕。


  這三年來,韓龍一門心思學習刺殺劍術,就是想有朝一日,回到幽州為父母弟妹報仇。

  而巧的不能再巧,當他跟著司馬懿加入曹操勢力之後,才聽說軻比能這廝,竟然也加入了曹純的虎豹騎,並成為了騎軍都尉。

  虎豹騎是曹操下令組建的精銳騎兵。

  軻比能在虎豹騎中當都尉,已經算是曹軍中的重要將校。

  韓龍報仇雪恨的念頭,只能暫時壓下。

  就在他失望之際,軻比能這個胡酋,居然死在了劉斗手裡,曹純等虎豹騎將校對劉斗恨之入骨,韓龍聽到這個消息,卻是欣喜若狂。

  不管怎麼樣。

  劉斗替他取了軻比能的性命,這是他韓龍的恩人。

  要不是司馬懿下了死令,韓龍絕不想刺殺劉斗。

  ......

  赤壁大營。

  周瑜急得嘴上冒泡,舌頭也碎了幾處。

  「子敬,你來說說,曹操是不是發現我們的計劃了,要不然,蔣幹這廝,終日飲酒,怎麼不來找我打探軍情?」

  本來計劃得好好的黃蓋詐降,取信曹操的計策,突然傳出蔣干被曹操拋棄,只能終日飲酒作樂的消息,這讓周瑜氣不打一處來。

  沒了蔣干傳遞假消息,他以苦肉計鞭笞黃蓋等等籌謀,就要落空了。

  兩軍長久對峙。

  雖然曹操的後勤壓力大,軍中將士也多染瘟疫,但是,周瑜這邊,壓力同樣不小。

  劉備在東線苦撐,已經不下三次差遣信使,問詢西線決戰時間。

  就在周瑜心急之時,孫權的使者張紘到來,名義上是犒勞軍中將士,實際上是催促周瑜儘快主動出擊,因為江東六郡的丹楊郡、豫章郡山越宗帥又生叛亂。

  山越之亂。

  橫亘東吳整個國祚。

  從孫策平定江東開始,山越宗帥又沒斷過大大小小的叛亂,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簡單,孫策、孫權及支持他們的勢力,多是北方遷移來的僑民。

  由於土地資源,特別是上好的良田有限,這些僑民與原住民,也就是山越之間,為了爭奪田地,就爆發了一場又一場的衝突。

  孫策、孫權對此也沒辦法。

  他們的基本盤,就是僑民僑將,要是不剿山越,拿什麼賞賜有功之文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