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
一葉扁舟之上,一白髮蒼蒼的老人正悠然垂釣,吟唱著「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魚鉤離水三尺,短,直,無餌。天黑了又黑,暗了又暗,未見有一魚上鉤。
久在船中坐,我已不識年月過,總覺有些莫名的煩躁。我放下手中的書,撥弄蠟上的燭,熄了又滅,滅了又是新燭,終無趣,我看向宇玄黃,玄黃依舊樂呵,「你這能釣到什麼呢?」我問道。
「姜太公釣魚……」
「餓死算球。」盡搞這些玄乎的,我有些氣惱,便不打算再理睬宇玄黃。書被拿起又被放下,反反覆覆間我感受著寂寥與落寞,玄黃看著我,似乎要說些什麼,我做傾聽樣貌,玄黃語氣柔和,「那便餓死算球唄。」
我似沒有聽見般,一動也不動,轉而是驚奇,「什麼!」
「若無上鉤者,便也沒有好了。」
「為何?」我恭敬端坐,向宇玄黃請教。一個垂釣者,不求魚上鉤,這是十足的怪事。
「垂釣是我願,上鉤是魚願,都不過是一個願字,哪能論什麼為何?」
我在不解中懷有一些不知所措,「沒有理由?」
「需要嗎?」
「不需要嗎?」我更費解了,不應該有理由嗎?可理由本就是應該的啊,需要理由嗎?既然這個世界有理由,那必然是需要的。」
「是你需要,還是世界需要?」
我需要一個理由?這著實可笑。我吃得飽,穿得暖,為何要渴求一個理由?「自然是這個世界需要。」
「那這個世界為何會需要一個理由呢?」
為何需要?這個世界的一切如果沒有理由,那將會是怎樣混亂的場景?而所需要的理由就是……「求一個天理,求一個公道。」
「可這世界本就有啊,為何會需要呢?」
它有?那……是我在需要?可我為什麼要需要一個理由呢?我呆住,停滯了思緒。我已無法明了,「請師父教導。」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其實很簡單。」玄黃嘴角露出笑意,但依舊嚴謹莊重,「你的道理呢?你的理由呢?」
「什麼道理?什麼理由?」
「你的願,你的一,你的天理,你的公道。」
此刻,我好像有些豁然,玄黃卻仍在絮叨,「天地的一與你的一何嘗不是同一個一?莊子有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我怎與會與天地並生?既然是我與萬物,那麼又怎會是一?」
「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這可不是刻意求同,只是游心乎德之和,算了,說多了你也不懂,慢慢來,為師先從簡易處說,為何為師餓死算球?」
「……因為願?」我怯生生道。
玄黃撇了撇嘴角,「此願非彼願,當為心之原」見我呆愣,玄黃嘆了口氣,「也就是一,當然願意之願也屬願,也屬一,皆在道的範疇之內,不過意願算不上根,本末是不得倒置的。算了,再與你說得複雜繁瑣些,想一名漁夫垂釣是為了什麼,為得魚?為生存?再想當初姜太公釣魚又是為了什麼,為得周文王?為江山社稷?不論所求如何,大或小,這皆是一個願字,至於魚上釣,周文王拉車,不論形勢如何,主動與被動,此又是一個願字,至於漁夫垂釣是否會遇到風暴海嘯,姜太公是否會不受重用,魚是否會被吃掉,周文王是否可能會被以為受到羞辱,這些都是無常的,不可必的,重點在於他們的願。可若漁夫被淹沒,姜太公被埋沒,魚被吞沒,周文王被辱沒,這又可是他們心甘情願的?可這些未嘗不是在他們的願下生發出的後果,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考量,是否清楚,若是不清楚,就只怨天尤人,這可正確?這最初皆是他們的願,其實說來說去不過一句話,你知道的。」玄黃示意我張口。
「人生在世,自作自受。」我接過話茬,這是我幾年前就專研出的道理,每每想起,總有些許自豪,可又總覺話太糙,理太淺,只好孤芳自賞。
「是的,佛家講命由己造,道家講咸其自取,儒家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皆是讓人找到自我,找到一,找到根基,找到大體,然後從此根上發芽。」玄黃說到這卻又搖了搖頭,「但是言不可若是,需細細與你說來。」
「言不可若是?這是什麼意思?」
「太簡單了。」
「簡不好嗎?大道至簡。」
「可你需要知道為什麼,大道本至簡,可你是否明了這份簡呢?」
「不過是明白自而已。」我態度有些輕蔑,傲慢。
「哦?這麼說來你明白了?」玄黃語氣怪異。
「額……」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正要道歉,玄黃卻一下子拿到話語權,「你明白個屁!想當初你自作多情,自欺欺人,自以為是,自暴自棄,這便你所謂的自?別侮辱聖人學問了,這壓根不是自,這個自得是一,得是良知,愚蠢地把自己當做愚蠢的你知道什麼是良知嗎?」(前者的自是妄,他的願不是己心發出的心甘情願,故而使人後悔。後者的自是自己本來,也就是真正的一,他的願是發於自己內心的,最起碼能讓你耳順,甚至能讓你從心所欲不逾矩。兩者自的不同導致願的不同,這就是仙凡之別)
「孟子講——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宇玄黃再次恢復了平日清閒的神情「王陽明認為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便是致良知,致的就是這個良知,而這個良知就是一,是那根本,孟子又講大人與小人的差別——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至於大體便是良知。好了,這番論述到此為止,現在為師問你既然人本一,為何會需要那個一。」
「因為失去了。」我自信說道。
「倒不能說是失去了,只能說是不明。至於為什麼不明……孟子有雲——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因為人們不用心,故而不明。」(依照佛家唯識論,儒家的心思就是他們的第六識——意識,思得良知,就是「意識」意識到了第七識——意根,按照《大學》中修行方法就是由知止的「知」到慮得的「得」,只有得之後才是王陽明一直提倡的格物致知。)
見玄黃語罷,我又跟了句,「這弟子知道,竊以為這就是西方學者所談烏合之眾的緣由。」(烏合之眾就是流離流失之中,不懂得知止的那些普通人,這些人智慧不夠,大多隨波逐流不會自己思考,倒霉就怨天尤人,幸運了就肆意妄為。)
「不錯,同在《孟子》中有言——行之而不著焉,習之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玄黃娓娓道來,「孔子有論,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個「之」可言是道,可言是一,其實人本是生而有之者,愚夫愚婦皆有,只不過不知,不知還不學,不學也不思,故困而大呼天地不仁,且怨天尤人,這對嗎?為什麼孟子說人性本善,人人皆可為堯舜,為什麼王陽明說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皆是因為人人皆有,只不過被蒙蔽了,故而需要通過學習來修心養性也就是致良知。至於被什麼蒙蔽,又有諸多說法,比方說存天理,滅人慾,其實人本就是天理,本有七情六慾,為何要滅人慾呢?這個人慾並非人們本來的情感,只是過與不及間,會讓你失去汝心中正,失去此心,人便容易困惑,迷茫,也就失去了性天之樂,其實人生中的煩惱多是庸人自擾,因為外物不可必,諸法皆空相,功名利祿等等都是不一定的。但你的一是不會死,那是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所謂老子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損的就是人慾,無為便是天理。東方有聖人出焉,西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先死心再生道,先滅欲再存道,先正心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順序,唉,其實說來簡單,只是有的人太過愚鈍,愚鈍在於困而不學,非本性愚鈍,人人皆有智慧相。」
「師父,弟子知道你要說的是什麼,孟子言——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之前所說的根,本,都是自,都是可求的,心是身的主宰嘛。而末是不可強求,難以預料的,故而僧佛隨緣,道士安息守真,唯獨儒士捨生取義,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單守仁義,得人傳頌,成就了文人風骨,國人魂魄,他們都是得道之人,明白了一切,只不過選擇的路不一樣罷了。」見我侃侃而談,玄黃似不高興般,佯怒道,「你之前一聲不吭老子還以為你一竅不通呢,讓老子干講半天!」我尷尬得不知所言。
過了片刻,玄黃又心平氣和說道起來,「你知道為什麼孔子敘而不作,為什麼老子莊子都不想言嗎?王陽明說得好,聖人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初無定說,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所以佛法僧三者缺一是不可,缺一則不能得道。但大抵都是無為法,先生為你列舉一二。」(就如同我現在講道,雖然我不算佛,法也未必正,可畢竟我仔細琢磨多年,也算頗有心得,未有違背什麼教義,但由於不是針對僧眾講的,我不知道你們的境界,只能空談一堆。所以《論語》中有個我認為的孔子經典語句,「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觀不同弟子問孝,問仁時,孔子的不同回答,我們就應該明白孔子教學的高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等,後來看一些佛經中佛陀也是如此。我這就差的遠了,有錯誤或不足處希望諸位指正探討。)
此時,玄黃鄭重其事,「依你的「自作自受」的說法可分三境,無自而作,無自而受,這是第一境,是為眾生境,埋沒了自己的一。第二境為自作自受,當然這個自是什麼自己一定要清楚,第三境為自無而作,自無而受,這是自作自受的極致,也是孔聖人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當然你的說法太空泛了,從自作自受到自無而作,自無而受間有太多境界與積累你都沒有說到。孔子,孟子,佛陀皆有境界之論,後可細講,至於如何下功夫,《大學》中也講得很具體,從知到得,再從格物到平天下而已。先生倒有一事要問你,既然你什麼都清楚,為什麼不做些什麼呢?既然你知至善,為什麼不止至善?既然知止,為何不止?」
「知行本合一,只是因為被私慾隔離才有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當然不行必然非真知,不知自然無真行。先生,我是個慵懶倦怠的人啊。」
「若是本性如此那倒沒什麼,可你清楚,這是你的私慾,你太過習慣安逸了。」
我與玄黃對視良久,終是嘆了口氣,「先生,慢慢來好嗎?」
「行了,先寫到這吧,至於後面的故事是否要寫,就看你自己的選擇。」
我沉重點了點頭,終究還是要做自己嗎?已經頹廢這麼久了,也該做些什麼了吧?
「算了,你可以慢慢想,咱師徒倆再談談有意思的事,你知道師父為什麼垂釣不用餌嗎?」
「不知。」我搖搖頭,開始重新思考這些。
「那你重新梳理一下漁夫與魚間的關係,方才你似有些不明處,比如我說漁夫會遇到風暴海嘯你不覺得扯淡嗎?」
確實,我審視自己方才的內心,「難道不是嗎?」
宇玄黃漏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再次端坐笑問道,「你可曾看過《漁樵問對》這本書?」
「……依稀記得。」我低眉垂首,忍住不抓耳撓腮。
「那你便應知曉,漁與魚利害相同?」宇玄黃挑眉問道。
什麼鬼!我怎麼又應知曉了,「弟子不知。」
「漁與魚皆利害於食,得食為利,不得食為害,人知魚得食之利,不知不得之害,故魚之害重,釣之害輕。人知漁得食之利,不知不得之害,故吾之害重,魚之害輕。」
「這不歪理嗎?」我脫口而出。
「你果然不記得,一竅不通啊!」宇玄黃嘆,「我怎麼收了個你這樣的徒弟!」
「你詐我!」我追思,我為什麼認了他這樣的師父。
「分明是你不學無術,好了,言歸正傳,答案書中自有原話:以魚之一身,當人之食,是魚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當魚之一食,則人之害亦多矣。此害在於易地之患,魚利於水,漁利於陸,因為食利而害,可乎?況水陸之利,在於天生,餌魚之利,此為後來,不守本來,而逐後來者可乎?故小方面漁與魚似不同,但從大方面來說,這是同等的。懂嗎?」(沒有智慧的普通生靈皆受蒙蔽於外物,不懂得以心役物,只會以物役心,失去自身優勢,最終生死不由自己。所以真正的聖人懂得利用自然,參贊天地之化育,如伏羲,黃帝,大禹等。)
「似懂非懂。」我狐疑。
「說實話!」宇玄黃不怒自威。
「不知前人為何如此智慧,通曉萬般事物?」
「可以意得者,物之性也。可以言傳者,物之情也。此般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師父問你,為何不可言傳?」
我似有明悟,「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何思何慮!吾而今而後,知事心踐形之為大。不及子之門,則幾至於殆矣。心領神會罷了。」
「如何心領神會?」
「無心致天地萬物之方而已。」(不執著而讓心中一片光明,六識大開等。)
「何以無心致天地萬物之方?」
「無心者,無意之謂也。無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後定能物物。」(不以六識為我)
「何謂我?何謂物?」
「以我徇物,則我亦物也;以物徇我,則物亦我也。我物皆致,意由是明。天地亦萬物也,何天地之有焉?萬物亦天地也,何萬物之有焉?萬物亦我也,何萬物之有焉?我亦萬物也,何我之有焉?何物不我?何我不物?如是則可以宰天地,可以司鬼神。而況於人乎?況於物乎?」(和《莊子·齊物論》的腔調差不多,都是不同視角下,不同見識。)
「然也,凡人以眼觀物,賢人以心觀物,聖人以理性命觀物,理性命皆萬物本備以物觀物至廣、至遠、至高、至大,故而能以物觀物者至聖至神。漁以六物而得魚,竿,綸,浮,沉,鉤,餌而已。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魚與不得魚,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魚者,非天也,人也。」(聖人知曉道理,運用工具而去捕魚。準備好工具,這是人力足夠了,能不能得到魚,還得看天意。但你工具不準備好而沒得到魚,是因為你個人問題,怪不了老天爺。)
「那六物具而不得魚,何也?」
「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當禍,分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禍,非分也,有命也;當福,分也,非命也。故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分,我理解的是這一生你作為下應得的報應,命,我理解的是上輩子的因果報應。淺顯而言,就是壞人遇好事不是因為他造孽,是因為他上輩子干好事了,他碰到壞事,是他應得,不是命不好。好人遇到壞事,不是因為他做好事遭雷劈,是因為上輩子太作孽了,遇到好事是他應得的,不是沾上輩子什麼光。)
「那你六物不具何以得魚?」我略顯不屑。
「哦,當真不得?」只見玄黃輕喚一聲獨一無二,便揮舞著魚竿,濺起諸多水花,大笑道「魚兒上鉤了。」
魚鉤離水三尺,短,直,無餌。天黑了又黑,暗了又暗,未見有一魚上鉤。
久在船中坐,我已不識年月過,總覺有些莫名的煩躁。我放下手中的書,撥弄蠟上的燭,熄了又滅,滅了又是新燭,終無趣,我看向宇玄黃,玄黃依舊樂呵,「你這能釣到什麼呢?」我問道。
「姜太公釣魚……」
「餓死算球。」盡搞這些玄乎的,我有些氣惱,便不打算再理睬宇玄黃。書被拿起又被放下,反反覆覆間我感受著寂寥與落寞,玄黃看著我,似乎要說些什麼,我做傾聽樣貌,玄黃語氣柔和,「那便餓死算球唄。」
我似沒有聽見般,一動也不動,轉而是驚奇,「什麼!」
「若無上鉤者,便也沒有好了。」
「為何?」我恭敬端坐,向宇玄黃請教。一個垂釣者,不求魚上鉤,這是十足的怪事。
「垂釣是我願,上鉤是魚願,都不過是一個願字,哪能論什麼為何?」
我在不解中懷有一些不知所措,「沒有理由?」
「需要嗎?」
「不需要嗎?」我更費解了,不應該有理由嗎?可理由本就是應該的啊,需要理由嗎?既然這個世界有理由,那必然是需要的。」
「是你需要,還是世界需要?」
我需要一個理由?這著實可笑。我吃得飽,穿得暖,為何要渴求一個理由?「自然是這個世界需要。」
「那這個世界為何會需要一個理由呢?」
為何需要?這個世界的一切如果沒有理由,那將會是怎樣混亂的場景?而所需要的理由就是……「求一個天理,求一個公道。」
「可這世界本就有啊,為何會需要呢?」
它有?那……是我在需要?可我為什麼要需要一個理由呢?我呆住,停滯了思緒。我已無法明了,「請師父教導。」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其實很簡單。」玄黃嘴角露出笑意,但依舊嚴謹莊重,「你的道理呢?你的理由呢?」
「什麼道理?什麼理由?」
「你的願,你的一,你的天理,你的公道。」
此刻,我好像有些豁然,玄黃卻仍在絮叨,「天地的一與你的一何嘗不是同一個一?莊子有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我怎與會與天地並生?既然是我與萬物,那麼又怎會是一?」
「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這可不是刻意求同,只是游心乎德之和,算了,說多了你也不懂,慢慢來,為師先從簡易處說,為何為師餓死算球?」
「……因為願?」我怯生生道。
玄黃撇了撇嘴角,「此願非彼願,當為心之原」見我呆愣,玄黃嘆了口氣,「也就是一,當然願意之願也屬願,也屬一,皆在道的範疇之內,不過意願算不上根,本末是不得倒置的。算了,再與你說得複雜繁瑣些,想一名漁夫垂釣是為了什麼,為得魚?為生存?再想當初姜太公釣魚又是為了什麼,為得周文王?為江山社稷?不論所求如何,大或小,這皆是一個願字,至於魚上釣,周文王拉車,不論形勢如何,主動與被動,此又是一個願字,至於漁夫垂釣是否會遇到風暴海嘯,姜太公是否會不受重用,魚是否會被吃掉,周文王是否可能會被以為受到羞辱,這些都是無常的,不可必的,重點在於他們的願。可若漁夫被淹沒,姜太公被埋沒,魚被吞沒,周文王被辱沒,這又可是他們心甘情願的?可這些未嘗不是在他們的願下生發出的後果,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考量,是否清楚,若是不清楚,就只怨天尤人,這可正確?這最初皆是他們的願,其實說來說去不過一句話,你知道的。」玄黃示意我張口。
「人生在世,自作自受。」我接過話茬,這是我幾年前就專研出的道理,每每想起,總有些許自豪,可又總覺話太糙,理太淺,只好孤芳自賞。
「是的,佛家講命由己造,道家講咸其自取,儒家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皆是讓人找到自我,找到一,找到根基,找到大體,然後從此根上發芽。」玄黃說到這卻又搖了搖頭,「但是言不可若是,需細細與你說來。」
「言不可若是?這是什麼意思?」
「太簡單了。」
「簡不好嗎?大道至簡。」
「可你需要知道為什麼,大道本至簡,可你是否明了這份簡呢?」
「不過是明白自而已。」我態度有些輕蔑,傲慢。
「哦?這麼說來你明白了?」玄黃語氣怪異。
「額……」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正要道歉,玄黃卻一下子拿到話語權,「你明白個屁!想當初你自作多情,自欺欺人,自以為是,自暴自棄,這便你所謂的自?別侮辱聖人學問了,這壓根不是自,這個自得是一,得是良知,愚蠢地把自己當做愚蠢的你知道什麼是良知嗎?」(前者的自是妄,他的願不是己心發出的心甘情願,故而使人後悔。後者的自是自己本來,也就是真正的一,他的願是發於自己內心的,最起碼能讓你耳順,甚至能讓你從心所欲不逾矩。兩者自的不同導致願的不同,這就是仙凡之別)
「孟子講——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宇玄黃再次恢復了平日清閒的神情「王陽明認為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便是致良知,致的就是這個良知,而這個良知就是一,是那根本,孟子又講大人與小人的差別——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至於大體便是良知。好了,這番論述到此為止,現在為師問你既然人本一,為何會需要那個一。」
「因為失去了。」我自信說道。
「倒不能說是失去了,只能說是不明。至於為什麼不明……孟子有雲——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因為人們不用心,故而不明。」(依照佛家唯識論,儒家的心思就是他們的第六識——意識,思得良知,就是「意識」意識到了第七識——意根,按照《大學》中修行方法就是由知止的「知」到慮得的「得」,只有得之後才是王陽明一直提倡的格物致知。)
見玄黃語罷,我又跟了句,「這弟子知道,竊以為這就是西方學者所談烏合之眾的緣由。」(烏合之眾就是流離流失之中,不懂得知止的那些普通人,這些人智慧不夠,大多隨波逐流不會自己思考,倒霉就怨天尤人,幸運了就肆意妄為。)
「不錯,同在《孟子》中有言——行之而不著焉,習之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玄黃娓娓道來,「孔子有論,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這個「之」可言是道,可言是一,其實人本是生而有之者,愚夫愚婦皆有,只不過不知,不知還不學,不學也不思,故困而大呼天地不仁,且怨天尤人,這對嗎?為什麼孟子說人性本善,人人皆可為堯舜,為什麼王陽明說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皆是因為人人皆有,只不過被蒙蔽了,故而需要通過學習來修心養性也就是致良知。至於被什麼蒙蔽,又有諸多說法,比方說存天理,滅人慾,其實人本就是天理,本有七情六慾,為何要滅人慾呢?這個人慾並非人們本來的情感,只是過與不及間,會讓你失去汝心中正,失去此心,人便容易困惑,迷茫,也就失去了性天之樂,其實人生中的煩惱多是庸人自擾,因為外物不可必,諸法皆空相,功名利祿等等都是不一定的。但你的一是不會死,那是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所謂老子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損的就是人慾,無為便是天理。東方有聖人出焉,西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先死心再生道,先滅欲再存道,先正心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順序,唉,其實說來簡單,只是有的人太過愚鈍,愚鈍在於困而不學,非本性愚鈍,人人皆有智慧相。」
「師父,弟子知道你要說的是什麼,孟子言——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之前所說的根,本,都是自,都是可求的,心是身的主宰嘛。而末是不可強求,難以預料的,故而僧佛隨緣,道士安息守真,唯獨儒士捨生取義,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單守仁義,得人傳頌,成就了文人風骨,國人魂魄,他們都是得道之人,明白了一切,只不過選擇的路不一樣罷了。」見我侃侃而談,玄黃似不高興般,佯怒道,「你之前一聲不吭老子還以為你一竅不通呢,讓老子干講半天!」我尷尬得不知所言。
過了片刻,玄黃又心平氣和說道起來,「你知道為什麼孔子敘而不作,為什麼老子莊子都不想言嗎?王陽明說得好,聖人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初無定說,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所以佛法僧三者缺一是不可,缺一則不能得道。但大抵都是無為法,先生為你列舉一二。」(就如同我現在講道,雖然我不算佛,法也未必正,可畢竟我仔細琢磨多年,也算頗有心得,未有違背什麼教義,但由於不是針對僧眾講的,我不知道你們的境界,只能空談一堆。所以《論語》中有個我認為的孔子經典語句,「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觀不同弟子問孝,問仁時,孔子的不同回答,我們就應該明白孔子教學的高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等,後來看一些佛經中佛陀也是如此。我這就差的遠了,有錯誤或不足處希望諸位指正探討。)
此時,玄黃鄭重其事,「依你的「自作自受」的說法可分三境,無自而作,無自而受,這是第一境,是為眾生境,埋沒了自己的一。第二境為自作自受,當然這個自是什麼自己一定要清楚,第三境為自無而作,自無而受,這是自作自受的極致,也是孔聖人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當然你的說法太空泛了,從自作自受到自無而作,自無而受間有太多境界與積累你都沒有說到。孔子,孟子,佛陀皆有境界之論,後可細講,至於如何下功夫,《大學》中也講得很具體,從知到得,再從格物到平天下而已。先生倒有一事要問你,既然你什麼都清楚,為什麼不做些什麼呢?既然你知至善,為什麼不止至善?既然知止,為何不止?」
「知行本合一,只是因為被私慾隔離才有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當然不行必然非真知,不知自然無真行。先生,我是個慵懶倦怠的人啊。」
「若是本性如此那倒沒什麼,可你清楚,這是你的私慾,你太過習慣安逸了。」
我與玄黃對視良久,終是嘆了口氣,「先生,慢慢來好嗎?」
「行了,先寫到這吧,至於後面的故事是否要寫,就看你自己的選擇。」
我沉重點了點頭,終究還是要做自己嗎?已經頹廢這麼久了,也該做些什麼了吧?
「算了,你可以慢慢想,咱師徒倆再談談有意思的事,你知道師父為什麼垂釣不用餌嗎?」
「不知。」我搖搖頭,開始重新思考這些。
「那你重新梳理一下漁夫與魚間的關係,方才你似有些不明處,比如我說漁夫會遇到風暴海嘯你不覺得扯淡嗎?」
確實,我審視自己方才的內心,「難道不是嗎?」
宇玄黃漏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再次端坐笑問道,「你可曾看過《漁樵問對》這本書?」
「……依稀記得。」我低眉垂首,忍住不抓耳撓腮。
「那你便應知曉,漁與魚利害相同?」宇玄黃挑眉問道。
什麼鬼!我怎麼又應知曉了,「弟子不知。」
「漁與魚皆利害於食,得食為利,不得食為害,人知魚得食之利,不知不得之害,故魚之害重,釣之害輕。人知漁得食之利,不知不得之害,故吾之害重,魚之害輕。」
「這不歪理嗎?」我脫口而出。
「你果然不記得,一竅不通啊!」宇玄黃嘆,「我怎麼收了個你這樣的徒弟!」
「你詐我!」我追思,我為什麼認了他這樣的師父。
「分明是你不學無術,好了,言歸正傳,答案書中自有原話:以魚之一身,當人之食,是魚之害多矣;以人之一身,當魚之一食,則人之害亦多矣。此害在於易地之患,魚利於水,漁利於陸,因為食利而害,可乎?況水陸之利,在於天生,餌魚之利,此為後來,不守本來,而逐後來者可乎?故小方面漁與魚似不同,但從大方面來說,這是同等的。懂嗎?」(沒有智慧的普通生靈皆受蒙蔽於外物,不懂得以心役物,只會以物役心,失去自身優勢,最終生死不由自己。所以真正的聖人懂得利用自然,參贊天地之化育,如伏羲,黃帝,大禹等。)
「似懂非懂。」我狐疑。
「說實話!」宇玄黃不怒自威。
「不知前人為何如此智慧,通曉萬般事物?」
「可以意得者,物之性也。可以言傳者,物之情也。此般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師父問你,為何不可言傳?」
我似有明悟,「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何思何慮!吾而今而後,知事心踐形之為大。不及子之門,則幾至於殆矣。心領神會罷了。」
「如何心領神會?」
「無心致天地萬物之方而已。」(不執著而讓心中一片光明,六識大開等。)
「何以無心致天地萬物之方?」
「無心者,無意之謂也。無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後定能物物。」(不以六識為我)
「何謂我?何謂物?」
「以我徇物,則我亦物也;以物徇我,則物亦我也。我物皆致,意由是明。天地亦萬物也,何天地之有焉?萬物亦天地也,何萬物之有焉?萬物亦我也,何萬物之有焉?我亦萬物也,何我之有焉?何物不我?何我不物?如是則可以宰天地,可以司鬼神。而況於人乎?況於物乎?」(和《莊子·齊物論》的腔調差不多,都是不同視角下,不同見識。)
「然也,凡人以眼觀物,賢人以心觀物,聖人以理性命觀物,理性命皆萬物本備以物觀物至廣、至遠、至高、至大,故而能以物觀物者至聖至神。漁以六物而得魚,竿,綸,浮,沉,鉤,餌而已。是知具六物者,人也。得魚與不得魚,天也。六物不具而不得魚者,非天也,人也。」(聖人知曉道理,運用工具而去捕魚。準備好工具,這是人力足夠了,能不能得到魚,還得看天意。但你工具不準備好而沒得到魚,是因為你個人問題,怪不了老天爺。)
「那六物具而不得魚,何也?」
「小人之遇福,非分也,有命也;當禍,分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禍,非分也,有命也;當福,分也,非命也。故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分,我理解的是這一生你作為下應得的報應,命,我理解的是上輩子的因果報應。淺顯而言,就是壞人遇好事不是因為他造孽,是因為他上輩子干好事了,他碰到壞事,是他應得,不是命不好。好人遇到壞事,不是因為他做好事遭雷劈,是因為上輩子太作孽了,遇到好事是他應得的,不是沾上輩子什麼光。)
「那你六物不具何以得魚?」我略顯不屑。
「哦,當真不得?」只見玄黃輕喚一聲獨一無二,便揮舞著魚竿,濺起諸多水花,大笑道「魚兒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