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件舊事(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平是個略有點灰濛濛的地方。不過這兒倒也很有幾分令人回味的色彩,尤其有些和氣,有些熙熙攘攘,又是有那些好玩兒的,好聽的的時候。

  北平是個唱戲的地方。

  我素來不與北平熟絡。不過輕易地記得北平喜歡戲的人多。不論是誰,是做女紅的大姑娘還是拉車的小伙子,還是某一個不知道幹什麼的,幾乎都能唱上那麼幾句。

  民國十七年,那時,我在北平混著。我本打算憑著一些雞鳴狗盜的墨水去取一個報社編輯之類的職位,卻無奈成為了一個捕風捉影吸引看客眼球的人。

  後來,機緣巧合,我開始寫些時新的軼事,整出了那麼一刊《梨園風月》來,讓各位見笑了。

  此間種種經過,不過幾檔子破事,我不打算贅述。而忽然想起這些,倒是因為我要介紹一個人。

  民國十七年的北平。有個霽月樓,班子裡有個叫方芷青的,十六七歲,正是個當紅的角兒,唱青衣和花旦的。別看他年紀輕輕,那台上的唱腔身段,倒有幾分老道的意思。

  不久前,他唱了一場戲。兩個圓場走完就是一陣鋪天蓋地的叫好,一聲念白整個場子就靜了。

  我是個寫小報的,萬萬算不得是行家。不過就我這個聽不明白戲的來看,他唱的很有意思。他做得很細緻,巧妙,念得很漂亮,甜脆,但卻不能說他有什麼纖巧或做作。

  看起來,像是一身打出來的本事。然而卻每每不經意間就拋出一個新鮮的演法來,雖全是在細處,但是沒有覺不出變化的花樣。而且都較恰當,沒給我什麼「非要糟蹋祖宗玩意兒」的感覺。

  那天我憑直覺就知道,這人要紅了。

  從此,這霽月樓又是一輪潮水般的門庭若市。

  我即刻便盤算著我的《梨園風月》。只是由於我難以與這位角兒打個照面,不少事兒都得是道聽途說。

  這個人唱戲,就喜歡一個琢磨。這我是聽來的。

  您跟他說著話,他肯定不怎麼吱聲,而當您一走了,他就開始出神兒,這時候就對別人愛搭不理的。不想別的,想戲!

  這是他小的時候。

  因為不光嗓子好,容貌也很俊俏,尤其是那一雙眼睛。聽聞那時候的人說:「他是祖師爺賞飯吃,一個能成角兒的孩子。」

  不過後來沒人說了,為什麼?他這不已經成角兒了麼,要夸,有捧他的人誇得更起勁兒。

  不過這時候,倒有件稀奇事。

  有那麼一次,方芷青說是為了琢磨戲,一個人跑到八大胡同里去了。聽人們說,他走遍了那些個樓閣房子的,挨個進去,看得到的都看了一遍,看不了的聽,沒法聽的至少也要正兒八經問了,瞧瞧是怎麼回事兒。

  大概由於這一遭「遊學」的經歷,回來的時候,只覺得身心俱疲,晚上練功的打算都沒有顧上,一覺醒來,卻發現這件軼事竟已經沸沸揚揚圍著這北平的城繞了一圈兒,把那討伐霽月樓的人給帶來了。毀人清譽的報紙隨後就到,氣得那班主吹鬍子瞪眼。

  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讓他挨了頓打。

  怎麼回事兒?原來這位角兒早晨起來,正吊嗓子,接著就琢磨起那一齣戲。不想卻此時聽說了別人的閒話,他一聽,心裡不爽,乾脆轉身回了房間,把那剛穿上的長衫一脫,回床上躺著去了。躺了沒一會,就見老班主破門而入,掀了他的被子,一個響亮的耳光直把他扇了起來。

  這毛頭小子!班主想著。不干正事兒還睡懶覺?厲害了你,別說你成了角兒,就算成了宗師,這一頓打你是挨定了!

  一頓打挨完了,謝了班主,他一身疼痛,趴在床上。

  正逢他的師父七先生令嵐光也在氣頭上。

  原來,令七先生正是相公堂子出身,當年十二三歲被一個王爺贖了身,在他家裡唱了幾年堂會,後來才輾轉進了科班,在這一行站穩腳跟之前不知道遭了多少白眼。我要是他老人家,就是挨罵都得給自個兒挨得尖酸刻薄了。

  不過他是個了不起的人,從來看不出什麼糾結鬱憤,反倒溫潤通透,可以見到曠達之氣,再加上多少是從少時就精通琴棋書畫的,人們於是稱了他這一聲先生。

  不過這次,這位先生面對著口誅筆伐之人的舊事重提,從前那些個無奈也頓時湧上心頭,一個憤憤不平,就把他徒弟給訓了一頓。

  平日裡,令七先生雖然對徒弟嚴苛,但只是在練功,除此之外,他從來都是溫柔關切的。這次,師父來了,方芷青本想著能夠上個藥什麼的,聽幾句安慰的話,不想他老人家冷冰冰地給了忠告,辯解的話統統堵回去,轉身就就拂袖而去了,居然還沒忘了丟下一聲失望似的唉聲嘆氣。


  平日裡最溫和,對自己最好的人若是出言指責,這滋味是最不讓人好受的,小孩子通常會被嚇著,隨後不明所以地哭出來,芷青這半大孩子也只好忍忍眼淚,盯著瘀傷愣了一會兒,就重新打理了起來練功。

  戲要緊,他想,不過看來去煙花之地長見識這事兒,我是幹不了的。

  還好我已經去過了!

  他想著,笑了起來。

  卻不料自己頭昏腦脹,下個樓梯都差點崴腳,忽然覺得全身一片寒戰。派了個小師弟來叫他,一摸額頭,火燒似的燙。

  不得了,今天是什麼倒霉日子?

  顧不得那些個座兒惦記不惦記了,方芷青只好接了盆涼水,拿了塊手巾,回屋裡去了。

  後來,人們常常問起:唱一個鄒氏思春,您往八大胡同里跑什麼啊?

  方芷青說:倒不是因為這齣戲,只是,我平日裡基本與女子們搭不上話,偶爾總該問問她們心裡是怎麼想的,才能演得好這些。

  反正第二天的那出《戰宛城》他是病過去了,沒能唱得了,於是只得驚動他師父令七先生,把這個場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