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高氏子弟斬亂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

  (一)陛下何意反?

  公元548年,魏武定六年

  晉陽

  傍晚時分,書桌前的高澄經歷喪父之痛後,回想起兒時,家人相伴,其樂融融的場景。

  那是很多年前了,高歡遠征歸來,他身為長子帶著幾個弟弟向父親問安。高歡卻給了他們兄弟,一人一團亂麻,要考察他們,看誰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解開麻繩。高澄兄弟一時沒了主意,但還是按照父親的要求蹲在地上慢慢地解麻繩。這個時候,一個稚嫩的聲音划過院落,二弟高洋向高歡索要一把刀,高歡雖心有疑惑,但還是令人取來一刀,遞給小高洋。小高洋定睛細看,一刀,便將麻繩斬斷...

  繼承大位的高澄再度看向了這個弟弟,希望他可以為自己分擔一些壓力,可是高洋現在一副痴傻模樣,實在是很難讓人將這個弱智一般的人和兒時快刀斬亂麻的神童聯繫起來。高澄只得揮一揮,讓侍者將這個臉上掛滿鼻涕的弟弟帶走。

  高歡病逝後,如預言一般,節制河南,手握一方生殺大權的侯景,二話不說,起兵北上,直指晉陽城。而高澄,目前卻略顯稚嫩,在按照父親的遺言,啟用了雪藏多年的慕容紹宗,目前,也不知戰況幾何。

  放心不下的高澄決意南征平亂,打定注意後,率軍南下,在他和慕容紹宗的夾擊下,將候景逼了蕭梁政權,途中還有意外收穫。高澄擒獲了宇文泰大將王思政,並且成功勸降了他。志得意滿的高澄當即帶領王思政回到了晉陽。

  王思政出生太原王氏,此番回歸故土,自是少不了和高澄表演一番君臣相知的名場面。

  平定下局勢後,高澄漸漸回想起,那首宴會上聽到的敕勒歌。

  細心的人漸漸發現,高澄變了,卻也說不出來哪裡變了。

  按例,高澄需要去鄴城朝見國家名義上的君王,元善見。

  到了鄴城後,高澄和元善見相約射獵。元善見縱馬前驅,高澄身邊近臣一把拉住他。說道

  「陛下勿走馬,大將軍怒。」

  而後,皇帝要按照慣例,回賜高澄酒宴。宴席上,推杯換盞間,高澄酒意上頭,回想到那首勾人心魄的草原歌曲,心智不由得迷糊起來。他一把抓過酒壺,向杯中倒滿酒,緩緩站起,雙手捧起酒杯,昂頭向元善見說

  「臣澄勸陛下酒!」

  王座上的天子,見他這般張狂,一氣之下,反擊道

  「自古以來沒有不亡國的,朕此生也沒有什麼辦法!」

  高澄見他敢忤逆自己,指著元善見,高聲罵道

  「朕,朕,朕!狗腳朕!!!」罵完之後,高澄任覺得沒有解氣,轉頭瞥了一眼身旁近侍,又指了王座上的元善見,左右近侍當即上前,將皇帝陛下痛打了一頓。

  散席後,受此大侮的元善見哭了,他從未想過天子會被人凌辱至此。他想挖一條地道,效仿元子攸爾朱榮故事,不料,他身邊的近侍全都投了高澄。他在宮內,鏟子前腳碰到地面,後腳,高澄便帶著一幫文臣武將,推開宮門。

  高澄一番話,青史難尋

  「陛下何意反?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

  一番責罵下來,元善見不知如何作答。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傀儡天子有,漢末劉協,本朝元子攸,都是傀儡天子。但又有哪一位,似他一般,幾次三番被臣下毆打?

  處置完元善見後,高澄哼著那首勾人神魄的敕勒歌,返回住所。

  ...

  (二)我的前半生

  公元550年,魏武定八年

  晉陽

  年輕的高洋帶著一隊身著甲冑的武士急匆匆地從鄴城奔赴晉陽丞相府,進入府門,高洋找來母親和幾名親信,將鄴城發生的事情全盤托出。

  幾個月前,進位齊王的高澄,約陳元康等人,在鄴城的東柏堂商議禪讓事宜。

  自高歡以來,帝國的掌權人早已從拓跋元氏改成了高氏,高家也在晉陽操控著帝國的一切,可是,國家的君王卻仍是拓跋氏。高澄在驅逐侯景,開拓兩淮之地,受降王思政之後,在帝王建立起至高無上的權威。

  無數的勸進聲如潮水般湧來,在和陳元康擬定百官人選後。一個身著素服的僕從走來,他叫蘭京,是高氏在戰後從南方擄來的南朝高門之後,因擅長烹飪,所以高澄便將他用作膳奴。蘭京此來,是想向高澄懇求,放自己回歸南方,高澄當然反口拒絕。


  這些年,當年宴會上的魔音一直在高澄腦海中揮散不去,高澄的性情也越發狂燥。呵退蘭京後,高澄惡狠狠地說,應當早日斬殺蘭京,此話被不遠處的蘭京聽到。他憂懼之下,再次返回高澄處,高澄見蘭京去而復返,沒好氣地說

  「我未索食,爾來作甚?」

  蘭京並未答話,徑直走向高澄,將暗藏的利器拔出,刺入高澄要害,高澄躲閃不及,就這樣,高歡欽定的繼承人,少年天才文襄帝高澄,崩於鄴城。

  高氏近臣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尋來高澄次弟高洋。可有人連忙阻止,說高洋一番痴傻模樣,鼻涕口水整日橫流,怎能繼大位?也有人說高洋畢竟是文襄親弟,文襄生前,也將最重要的軍隊大權,分給了高洋,此時出山,再好不過。

  兩方爭論之中,議事堂的門被緩緩拉開,發出吱的聲響。議事堂內頓時如古鐘嗡鳴過後,沉靜下來。一個其貌不揚,卻氣宇軒昂的身影向議事堂中央款步走來。少頃,他指揮起了眾人,先是封鎖文襄死訊,而後全城搜捕蘭京。一番操作,讓議事堂的白須元老們,完全無法將平日呆傻的高洋和面前指揮若定的年輕人聯想起來。

  做完一切後,高洋又在校場上緊急集結了軍隊。

  遠在皇宮的元善見也聽說此事後,裡面焚香禱告,乞求高氏族滅,天命回歸帝氏。

  神像前的香還未燃盡,嘈雜的聲音便將元善見拉回了現實。

  八千如潮水便的鐵甲軍包圍了皇宮,身著大袍的高洋,在甲士的簇擁下,緩緩走上宮殿。進入王居後,武士分成了兩隊,為高洋劈開一條通道。年齡相差無幾的高洋,就這樣和元善見相對而視。

  兩廂無言,少頃,數不清的甲士將手按在腰間長刀之上,刷地一聲,將磨得可以發出寒光的長刀抽了出來,而後用刀抵住地面,半跪而下。

  元善見深感大限已到,也便不在多說,他閉上了,希望以一個君王的姿態,離開人世。

  高洋解開大袍,走下台階,款步來到到大殿中央,俯首跪了下來。拜了三拜之後,高洋俯首緩慢而清晰地向他的陛下說

  「臣家有事,需回晉陽,特來拜別陛下。」

  說罷,便頭也不會地帶領甲士,走出王宮。

  受此驚嚇後,元善見此生在無其他執念,整日沉吟

  「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他的心,死了,這位新的高家家主,似乎更加殺伐果斷。

  而高洋,在回到晉陽後,耳中也開始迴蕩起那首草原歌謠,一遍又一遍地,似要將人拖入地獄。

  (三)英雄天子

  公元552年,齊天保三年

  晉陽

  「陛下,臣以為,新朝初立,貿然北伐,恐招致不利!」

  王座上的高洋,卻擺了擺手,示意他心中早有安定之法。

  幾年前,高洋即位,成為了這方人口最為充足,財貨最為富有的帝國的新主人。西邊的宇文泰得知消息後,趁著人心未定,向沿著汾水,攻破晉陽。然而西邊的軍隊剛剛渡過黃河,就見到了高洋的甲士金旗獵獵,蓄勢以待。

  宇文泰不得長嘆一聲

  「高歡不死。」

  而後,悻悻而去。

  此番,年輕的君王要北征柔然,他力排眾議,下令天子巡幸冀、定、幽、安等州。到了北疆之後,他馬不停蹄,集合軍隊,沿著當年曹操遠征烏桓的古道奔向契丹。北境早已被冰雪覆蓋,高洋如普通士兵一般,咬著粗糙的木棍,裸露半身。

  餓了,就拿一塊冷餅草草咽下...

  渴了,就抓一把冰雪囫圇吞入...

  皇天不負,天子親解甲冑,身先士卒,於士兵同甘共苦。他們一直打到了渤海境內,擄來人口數十萬,牲口不計其數...遙遠北方的突厥聽到消息後,首領首領高呼高洋為英雄天子。

  高洋得勝歸來後,又伴隨著他的偶像曹操的足跡,來到了滄海邊。

  他顯然十分開心,騎著高頭大馬,在海邊來來回回,這可能是他一生最為開心的一天。他從小不被母親喜歡,在父親面前展露才華後,卻害怕兄長忌憚,裝瘋賣傻多年,繼承帝位後,一次一次和勛貴妥協才換來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終於,皇天不負...

  耀眼的陽光灑在海面上,閃出點點波光;風兒吹過,泛起陣陣漣漪;年輕的君王面露笑容,一遍又一遍在滄海前,低吟那篇曹操的古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開心之餘,他腦海中又響起那首草原歌謠,他漸漸,感覺,一股狂暴之意湧向心頭。

  回到鄴城後,他問詢元韶

  「光武何以中興?」

  元韶回答

  「劉氏未絕。」

  高洋深以為然,他殺意上涌,全國搜捕元氏舊人,盡皆斬殺。

  回到晉陽後,又過了幾年,他漸漸感到自己時日無多,回想起剛登大位的時候,他問群臣應當取什麼年號。

  群臣最後決議,天保,取蒼天保佑之意。

  高洋來不及高興,揮撒不去的魔音在高洋腦海中迴蕩,告訴他天保的含義。

  高洋聽完魔音的講解,對殿下群臣說

  「哪有什麼蒼天保佑?保字拆開,為一人,只十年。蒼天是在告訴我,我只能當十年皇帝。」

  他又頓了一些,說道

  「也怪不得你們,這是上天的意思,我此生,有十年帝命,就很開心了」

  彌留之際,他算了算日子,整好十年,他輕嘆

  「該走了啊。」

  公元559年,齊天保十年,文宣帝高洋,崩於晉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