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大元海賊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正八年(1348年)。

  在元廷船匠的支持下,泥河船廠的規模與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李崔兩家船隊的運力從四千石,增長到了兩萬石,大船二十艘,小船百餘艘。

  「郎君,前方就是劉家港了。」

  試製的玻璃在純淨度、堅固性上還不達標,望遠鏡目前只能使用昂貴的天然水晶鏡片。

  李成桂藉助望遠鏡遠眺前方繁華喧囂的海港,作為元朝海運漕糧的起點,劉家港「官第甲於東南,稅家漕戶,番商賈客,輻湊而雲集;糧艘商舶,高牆大桅,集如林木;琳宮梵宇,朱門大宅,不可勝記,四方謂之天下第一碼頭」。

  元朝漕運八百萬石,其中海運就占了三百萬石,大多始發劉家港,可見此港吞吐量之巨。

  排隊入港需要時間,船隊的宿衛由李平、李宗兩位李子春同父異母的兄弟負責,二十艘大船,李平滿編一百人的火銃隊每船十人都已經守衛不過來,又安排了精銳的弓箭步兵百戶李宗前來協助。可見限制李家船隊進一步膨脹的,不是船隻數量,而是配套的船員,一艘大湖搖櫓樓船可載上千人,李家的千石海船,總計也裝載船員兩千餘人。

  船隊的領隊已從李平過渡到李成桂手中,畢竟如今陸軍仍舊掛著十夫長的少年,新增的海船水手,基本都是其手下漁戶,收攏的水達達路野人轉化的,手下官領「戰兵」數量已然多於父親李子春了,只是水勇的陸地戰力一向不受重視,再加上船員是民不是兵,李成桂這個可以稱為海軍千戶的船主,才沒那麼顯眼。

  長江入海口,李成桂帶著親衛先行搭乘駁船入港,劉家港地處江浙行省平江路太倉鎮,途徑崇明州,後世的崇明島還沒有經長江水流衝擊形成,如今由多個沙洲組成。

  江岸邊的碼頭上,三板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其間,一群腳夫頭纏布巾,身著短衫,肩扛背運著沉重的貨包,他們操著松江府口音,相互呵罵,一派忙碌景象。

  「咚~咚~~」

  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聲源正是供奉海神媽祖的瀏河天妃宮,為出海人員提供精神寄託與庇佑。

  「李船主。」

  「沈財東。」

  周莊沈萬三四十來歲,願意親自接待李成桂這個少年郎,不僅在於商人重利,李崔兩家出產優質商品,更在於都水使者賈魯正在濟寧路疏浚堵塞的京杭大運河,李成桂船隊的海洋運力恰逢其時。

  ……

  「台州方國珍仇殺蔡亂頭,聚眾數千匪徒逃據海上,割占大陳島,自稱浙東王,不時劫奪海運糧米,我蘇杭深受其擾。」

  「李船主此番替朝廷運糧,於海上定要當心此寇啊。」沈萬三提醒道。

  方國珍是元末少有善終的軍閥,割據海上,是名副其實的大海寇。元江浙行省參政朵兒只班從慶元路(寧波)走海路征剿方國珍,反而因海賊王火攻所敗,被方國珍活捉,元廷不能制,後續元軍屢剿屢撫屢叛,最終方國珍降於朱元璋。

  大陳島屬台州列島。聽聞討伐海寇的元朝水師戰死後沒有撫恤,李成桂派崔大膽乘快船南下去台州路挖角與方國珍交過手的水師餘勇。天無二日,海無二王,大元海上不允許有這麼NB的人物存在。當然此時李成桂的海戰經驗,戰艦數量,海員補充還遠不及方國珍,急著了解對方更多的是為了日後打算。

  此行南下與沈家交易完戰略物資(硫磺、硝石、水牛角等)後,其餘的運力都用來裝載漕糧北上大都。船隊擴編後李成桂此番親自帶隊,除開存了鍛鍊自己海航技能的心思外,主要還是檢驗隊伍,發掘在遠航中指揮能力表現出眾的船長,為海軍儲備幹部。

  漕糧裝船妥當,辭別友商,沿海岸線北上。途徑山東半島,從知事(正八品)升了官的萬經歷(從七品)照常例給船隊輸送了一批隔離檢疫過的技術移民,留給對方相應的糧食後,船隊繼續北上。黃河決口後久不能治,河南、山東兩地的糧食比銀錢還要搶手。

  海運漕糧的最後一站位於中書省河間路的海津鎮(直沽),由漕運使司安排碼頭工人將糧食從船上卸下,轉運到岸上的倉庫進行儲存。

  眾船長組織水手分散到岸邊客棧輪流休息,隨行的船匠則開始檢修船體。首次隨航的步兵百人,在人暈船吐了一路後,逐漸也開始適應坐船,當然總有人一輩子暈船,這些兵將今後不會再被安排護航任務。

  族叔李宗就屬於能適應的那一類人,但他此刻臉色也不好看,「就讓李平陪著你去大都走一遭吧,小叔我不好好在岸邊調養幾日,是走不動道了。」

  李宗好女色,是李成桂最小的族叔,今年二十有七,航行每靠岸邊,都迫不及待地找妓女排解頭暈之症。

  徹底被海風摧殘得成熟起來的二舅崔哲倫說:「我與成桂同去,直沽不是頭次來,大都卻還沒去得。」

  「不知可有蘇杭繁華?」

  「同去,同去。」小地方來的先進火銃兵指揮官李平,也是對元都城充滿嚮往之情。

  將朝廷兌付運費的寶鈔帶在身上,李成桂一行雇大車駝運著珍貴的禮品前往大都行賄、消費,雖然元廷鼓勵民間運力補充因運河阻塞減少的漕糧,兌付的寶鈔數目可觀,但也架不住超發貶值的速度,直沽賺鈔大都花,一文別想帶回家。

  ……

  北上大都途徑通州,由郭守敬主持開鑿的通惠河連通了大都與通州,使得江南的漕糧等物資可以通過大運河直抵大都城內的積水潭,大大加強了南北之間的經濟交流與物資流通。

  郭守敬卒於1316年,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他參與制定了《授時曆》,將傳統渾儀結構簡化,安裝了赤道、地平經緯儀等,是當世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

  元大都是一個完整的城市體系,包括宮殿、官署、坊巷、民居、市場、寺廟等各種建築與功能區域,共有五十個坊,呈長方形,周長約五十七里,面積約七萬五千畝。

  李成桂此時的身份還不足以面見奇皇后,將禮物交給奇皇后的內侍,大都之行的首要目的是找到在中亞乃至更西邊有貿易渠道的色目商人,向他們高價尋求法蘭西哥德式建築師,義大利石匠,威尼斯、阿拉伯玻璃、海船工匠。

  正常來講,威尼斯政府會對玻璃製造技藝進行管控,但此時歐洲正處於黑死病的巔峰期,只要宣傳高薪資與安全的環境,總會有內心崩潰的工匠願意逃來東方,昊天上帝會救贖這些被天主拋棄的羔羊。至於地方官的阻撓,此時首創四十天檢疫制的穆拉諾島,正經歷著最終超四分之三人口減員的厄難,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有命活著。

  預付了高昂的定金,李成桂終於有心思好好逛一逛大都城了。至於會不會擔心因此將黑死病傳染到中國,以黑死病的發病速度,有幸活著跑來中原的歐洲工匠,註定會是健康的。

  元大都是國際性城市,憑藉蒙古人馬蹄的遠征,幾個汗國將東西方連接在了一起,來自天南海北,說著各色方言的商賈、僱傭軍人、旅行家、外交使節、傳教士、匠人與工程師雲集在這裡。在後世航海帝國興起前,元算是第一個倚靠馬蹄達成的世界性帝國。

  『每個城郊在距離城牆約一英里的地方都建有旅館或招待駱駝商隊的大旅店,可提供各國往來商人的居住之所,並且不同地區的人都住在不同且指定的住所,相互間隔開。例如:一種指定給義大利人,另一種指定給德意志人,第三種指定給法蘭西人……每當有外國專使來到大都,如果他們負有與大汗利益相關的任務,則照例會由皇家招待。

  凡是世界各地最稀奇最珍貴的寶物都會集中在這座城內,尤其是印度的寶石、珍珠、藥材和香料,這裡出售的商品數量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因為僅馬車與驢車運載生絲到這裡的,每天就不下千次,我們使用的金絲以及其他絲織品也在這裡大量的生產。在都城的附近有許多城牆圍繞的市鎮,這裡的居民大多依靠都城為生,出售他們生產的物品,來換取自己的每日所需。』

  ——馬可·波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