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黑死病
至正六年(1346年),金帳汗國圍攻黑海沿岸熱那亞卡法城,將病死的屍體用拋石機投入城內,導致鼠疫傳給義大利商人。隨後,通過商船等途徑,黑死病迅速傳播到歐洲各地。
佛羅倫斯小說家薄伽丘所著《十日談》:鼻血是死亡的前兆,先是在大腿內側的腋下生出無名腫塊,很快會發展成雞蛋、蘋果大小,再蔓延至全身各處,最後出現密密麻麻的紫、黑色斑點,幾乎所有出現症狀的人,三日內必死。
「達魯花赤大人有令,捕殺孽鼠,保衛食糧。」
高麗執法隊敲鑼打鼓奔走在雙城各個州府縣城,張貼告示,宣傳口號。居民上繳鼠屍可以兌換少量糧食,執法隊收到鼠屍當即焚燒,餘燼掩埋。
隨著連續幾年的增產增收,農戶們開始有餘力大量囤積糧食,存儲問題開始面臨挑戰。除了優化糧倉的管理制度,使用逐漸量產的水泥建造乾燥、通風、防潮的設施外,李想夾帶私貨,以驅蟲除鼠的名義,防範瘟疫。畢竟,對後世穿越預備役來說,黑死病與文藝復興可是「父子」關係,如雷貫耳。
「社長,消息核實了,北邊水達達路的兀者野人夥同女真部落大規模反叛了。」漁事合作社下屬的船老大向李成桂匯報導。
實際從1343年開始,由於元國征東元帥府對海東青、貂鼠、水獺、海狗皮、獸皮等貢物的極端索取,奴兒干地區的兀者野人就已經開始反叛了,再加上東嵬(庫頁島)這個反賊根據地的存在,反賊越剿越多,三年過去,外東北水達達路的女真部落也跟著反了!
歷史上直到1355年叛亂才徹底平息下去,而且未必是剿平的,更可能是隨著元廷軍事勢力的崩解,壓在外東北漁獵部落頭上的實物稅收不上去了,雙方才「和解」的。
「鯨海千戶對兀者野人與水達達諸女真抱有什麼態度?」李成桂問。
鯨海女真部落位於外東北正東邊,與庫頁島南岸以及蝦夷島(北海道)北岸隔海相望,東臨鯨海,地處錫霍特山脈,於斡蘭河設寨。
鯨海女真冬季沿海冰凍,只能在內河挖洞釣魚,更是主要依賴夏季儲藏大型魚類過活。當漁事合作社北上開闢航線後,鯨海女真就深深綁定在李成桂的貿易路線上面,為之提供水達達路的情報。
「回社長,鯨海千戶在屬下看來對反賊報有同情,但是他們總共幾百人的小部落,不成事兒。」
李成桂不置可否,「可以通過他們聯絡更北面的兀者、水達達諸部,與義軍交易鐵器,順便把戰亂中的孤兒寡母接過來。」
「鹽戶、漁戶,缺婆娘的一大把,孤兒送到書院來習字,『汝妻兒吾養之』嘛。」
這些野人部族都能被散裝的女真文化同化,簡直是可以歸化為中華文化的高質量人口。
……
泥河棱堡,李成桂宅子。
母親崔紫妍來看望自己,順便調教新進宅子的丫鬟。不再稱呼奴婢,自然是因為這兩個在元代算作成年的少女沒幹過什麼粗活。
聽聞李成桂喜歡教下人說奇怪的大都話,又熱衷於辦書院,教漢字。雙城、合蘭府兩地的漢人地主心思活絡起來,分別經崔紫妍的嚴選,送來庶女給李成桂做丫鬟。
一大一小,一個十五,一個十六。大一歲的起名叫冬梅,小一歲的叫珍珠。
「年歲大點兒好,娘家拖了兩年沒急著嫁,就是因為生的好看,待價而沽……」崔紫妍拉著李成桂的手絮叨。
「沒料到我兒小小年紀就闖出這麼大營生,周遭州縣的大戶,哪家不眼羨?」崔母歡快的說。
「今朝兒上趕著送上門來,大筆的聘禮不要了,還要殷勤地找為娘說情。」
說到得意處更是話不停歇……李成桂安靜的陪在母親身邊,偶爾捧哏幾個字眼。
……
崔母盡了興,回主宅盯著李老爺房裡其餘兩隻狐狸去了。
沒了頭上太太的威壓,兩個丫頭也活潑起來。
「少爺,我與珍珠也習字好不,這樣就能更好的服侍少爺了。」冬梅帶著雙城馬老爺子的殷切期待入宅,卻還分不清服侍與做事的區別。
「少爺我啊,不急著教你們做事兒,先讓少爺過一個完整的童年吧。」
「嘿嘿,少爺說話真奇怪,奴奴都聽不太懂。」給李成桂揉著腿的珍珠說。
「奴奴會織麻布,能幫到少爺。」
「伺候好少爺我,你就是給合蘭府百姓施大恩德了。」哪有不在女人面前吹NB的男人?
在冬梅的懷中挪了挪腦袋,「字是要學的,平常糾正你倆的發音,每旬我去給書院的學生上課時便帶上你倆,院子裡粗使的雜活交給其餘下人。」
……
崔家醫館。
一頭三百斤的野豬被綁在手術台上,嘶叫不止。落入獵人陷阱中的野豬腹部受到了穿刺傷,符合戰陣上兵將被長矛刺穿的情形。
李成桂與酉乾不花一起,在野豬被切開的腹腔內研究縫合各種臟器、腸子、隔膜等。李成桂如今的威權還不方便使用大體老師鑽研外科術式,前期只能在動物身上進行手法的摸索。
幾年下來,醫館裡參與、旁觀過傷口清理、消毒、縫合的藥童也有十幾個了,這些人都是軍醫種子,未來戰爭的後勤力量。
酉乾不花主刀,李成桂有時間也來實習的手術門診逐漸在四里八鄉有了名氣。
起初,李成桂只能憑藉身份給酉乾不花爭取到無關痛癢的傷口處理機會,憑藉著酒精消毒預防感染這一外掛,即便是歪歪扭扭的縫合,酉乾不花還是從傳統醫學那裡搶了客戶,外傷患者紛至沓來。
「北面的女真部落也開始定期送人過來做手術了。」一邊與酉乾不花合力將野豬的肚皮縫合,李成桂一邊說。
「日子好起來了。」
合蘭府可沒有後世斷指再植術都能餵養起來的人口基數,手術機會需要主動爭取。
「說是北邊,各部族口音差別卻是極大,你能做好醫囑嗎?」大部分病人縫合完就火急火燎地繼續謀生了,沒有留院觀察的說法。
「回郎君的話,總感覺語言是相通的,多試著聊一聊,總能理解意思。」酉乾不花回復道。
看來,語言還是需要天賦的,後世的李想被短視頻科普過,還是難入其門。
「使用雙盲試驗,提純傳統金瘡藥的藥物成分,做的怎麼樣了?」李成桂已經習慣用較現代的詞彙與身邊的少年人交流。
「郎君,改良的藥劑在兔子身上驗證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我感覺還有提升的空間!」提到兔子,酉乾不花的情緒明顯高漲了幾分。
「就是這兔子來源,小人以為圈養的比野外捕來的,性狀可能更穩定。」酉乾不花試著進言道。
「哦?」
穿越以來,李成桂「日理萬機」,難免在細節處有紕漏的地方。眼見身邊的少年人可以主動思考,為此欣慰不已。
「小爾依,你這個想法非常好,本郎君特賞你十兩銀子。」
「此項獎賞今後定為常例,只要是在醫術上能提出突破性想法的,無論是誰,都能領賞。」李成桂環視身邊幫忙的藥童們,強調道。
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
李成桂遙想蒼茫大山,李家地小民乏,亂世將至,把愛好砍人的族群統合起來,乃是當務之急。
佛羅倫斯小說家薄伽丘所著《十日談》:鼻血是死亡的前兆,先是在大腿內側的腋下生出無名腫塊,很快會發展成雞蛋、蘋果大小,再蔓延至全身各處,最後出現密密麻麻的紫、黑色斑點,幾乎所有出現症狀的人,三日內必死。
「達魯花赤大人有令,捕殺孽鼠,保衛食糧。」
高麗執法隊敲鑼打鼓奔走在雙城各個州府縣城,張貼告示,宣傳口號。居民上繳鼠屍可以兌換少量糧食,執法隊收到鼠屍當即焚燒,餘燼掩埋。
隨著連續幾年的增產增收,農戶們開始有餘力大量囤積糧食,存儲問題開始面臨挑戰。除了優化糧倉的管理制度,使用逐漸量產的水泥建造乾燥、通風、防潮的設施外,李想夾帶私貨,以驅蟲除鼠的名義,防範瘟疫。畢竟,對後世穿越預備役來說,黑死病與文藝復興可是「父子」關係,如雷貫耳。
「社長,消息核實了,北邊水達達路的兀者野人夥同女真部落大規模反叛了。」漁事合作社下屬的船老大向李成桂匯報導。
實際從1343年開始,由於元國征東元帥府對海東青、貂鼠、水獺、海狗皮、獸皮等貢物的極端索取,奴兒干地區的兀者野人就已經開始反叛了,再加上東嵬(庫頁島)這個反賊根據地的存在,反賊越剿越多,三年過去,外東北水達達路的女真部落也跟著反了!
歷史上直到1355年叛亂才徹底平息下去,而且未必是剿平的,更可能是隨著元廷軍事勢力的崩解,壓在外東北漁獵部落頭上的實物稅收不上去了,雙方才「和解」的。
「鯨海千戶對兀者野人與水達達諸女真抱有什麼態度?」李成桂問。
鯨海女真部落位於外東北正東邊,與庫頁島南岸以及蝦夷島(北海道)北岸隔海相望,東臨鯨海,地處錫霍特山脈,於斡蘭河設寨。
鯨海女真冬季沿海冰凍,只能在內河挖洞釣魚,更是主要依賴夏季儲藏大型魚類過活。當漁事合作社北上開闢航線後,鯨海女真就深深綁定在李成桂的貿易路線上面,為之提供水達達路的情報。
「回社長,鯨海千戶在屬下看來對反賊報有同情,但是他們總共幾百人的小部落,不成事兒。」
李成桂不置可否,「可以通過他們聯絡更北面的兀者、水達達諸部,與義軍交易鐵器,順便把戰亂中的孤兒寡母接過來。」
「鹽戶、漁戶,缺婆娘的一大把,孤兒送到書院來習字,『汝妻兒吾養之』嘛。」
這些野人部族都能被散裝的女真文化同化,簡直是可以歸化為中華文化的高質量人口。
……
泥河棱堡,李成桂宅子。
母親崔紫妍來看望自己,順便調教新進宅子的丫鬟。不再稱呼奴婢,自然是因為這兩個在元代算作成年的少女沒幹過什麼粗活。
聽聞李成桂喜歡教下人說奇怪的大都話,又熱衷於辦書院,教漢字。雙城、合蘭府兩地的漢人地主心思活絡起來,分別經崔紫妍的嚴選,送來庶女給李成桂做丫鬟。
一大一小,一個十五,一個十六。大一歲的起名叫冬梅,小一歲的叫珍珠。
「年歲大點兒好,娘家拖了兩年沒急著嫁,就是因為生的好看,待價而沽……」崔紫妍拉著李成桂的手絮叨。
「沒料到我兒小小年紀就闖出這麼大營生,周遭州縣的大戶,哪家不眼羨?」崔母歡快的說。
「今朝兒上趕著送上門來,大筆的聘禮不要了,還要殷勤地找為娘說情。」
說到得意處更是話不停歇……李成桂安靜的陪在母親身邊,偶爾捧哏幾個字眼。
……
崔母盡了興,回主宅盯著李老爺房裡其餘兩隻狐狸去了。
沒了頭上太太的威壓,兩個丫頭也活潑起來。
「少爺,我與珍珠也習字好不,這樣就能更好的服侍少爺了。」冬梅帶著雙城馬老爺子的殷切期待入宅,卻還分不清服侍與做事的區別。
「少爺我啊,不急著教你們做事兒,先讓少爺過一個完整的童年吧。」
「嘿嘿,少爺說話真奇怪,奴奴都聽不太懂。」給李成桂揉著腿的珍珠說。
「奴奴會織麻布,能幫到少爺。」
「伺候好少爺我,你就是給合蘭府百姓施大恩德了。」哪有不在女人面前吹NB的男人?
在冬梅的懷中挪了挪腦袋,「字是要學的,平常糾正你倆的發音,每旬我去給書院的學生上課時便帶上你倆,院子裡粗使的雜活交給其餘下人。」
……
崔家醫館。
一頭三百斤的野豬被綁在手術台上,嘶叫不止。落入獵人陷阱中的野豬腹部受到了穿刺傷,符合戰陣上兵將被長矛刺穿的情形。
李成桂與酉乾不花一起,在野豬被切開的腹腔內研究縫合各種臟器、腸子、隔膜等。李成桂如今的威權還不方便使用大體老師鑽研外科術式,前期只能在動物身上進行手法的摸索。
幾年下來,醫館裡參與、旁觀過傷口清理、消毒、縫合的藥童也有十幾個了,這些人都是軍醫種子,未來戰爭的後勤力量。
酉乾不花主刀,李成桂有時間也來實習的手術門診逐漸在四里八鄉有了名氣。
起初,李成桂只能憑藉身份給酉乾不花爭取到無關痛癢的傷口處理機會,憑藉著酒精消毒預防感染這一外掛,即便是歪歪扭扭的縫合,酉乾不花還是從傳統醫學那裡搶了客戶,外傷患者紛至沓來。
「北面的女真部落也開始定期送人過來做手術了。」一邊與酉乾不花合力將野豬的肚皮縫合,李成桂一邊說。
「日子好起來了。」
合蘭府可沒有後世斷指再植術都能餵養起來的人口基數,手術機會需要主動爭取。
「說是北邊,各部族口音差別卻是極大,你能做好醫囑嗎?」大部分病人縫合完就火急火燎地繼續謀生了,沒有留院觀察的說法。
「回郎君的話,總感覺語言是相通的,多試著聊一聊,總能理解意思。」酉乾不花回復道。
看來,語言還是需要天賦的,後世的李想被短視頻科普過,還是難入其門。
「使用雙盲試驗,提純傳統金瘡藥的藥物成分,做的怎麼樣了?」李成桂已經習慣用較現代的詞彙與身邊的少年人交流。
「郎君,改良的藥劑在兔子身上驗證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我感覺還有提升的空間!」提到兔子,酉乾不花的情緒明顯高漲了幾分。
「就是這兔子來源,小人以為圈養的比野外捕來的,性狀可能更穩定。」酉乾不花試著進言道。
「哦?」
穿越以來,李成桂「日理萬機」,難免在細節處有紕漏的地方。眼見身邊的少年人可以主動思考,為此欣慰不已。
「小爾依,你這個想法非常好,本郎君特賞你十兩銀子。」
「此項獎賞今後定為常例,只要是在醫術上能提出突破性想法的,無論是誰,都能領賞。」李成桂環視身邊幫忙的藥童們,強調道。
興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師。
李成桂遙想蒼茫大山,李家地小民乏,亂世將至,把愛好砍人的族群統合起來,乃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