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泉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藝校的修建,陳春年自己就能搞定。

  他讓羅大虎出面,召集東關一帶的混子,組織了一支60人的『副業隊』,每個人一天1塊錢,算小工。

  他通過粵東老木匠,把老爺子的兩個兒子『借調』過來,暫時充當『工程師』。

  電工,泥瓦匠,鐵匠,電焊工,都是機修廠那邊的老師傅,一人一天1塊5毛錢,手藝極好。

  「這一片地方,蓋兩排宿舍。」

  「藝校和縣劇團之間,隔一道磚牆,開一個小門,方便架子車、自行車出入就行了。」

  「藝校的大門朝南,一定要闊氣,要講究,最好弄一點古建築的味道出來,讓人一看就特麼有文化!」

  「……」

  1983年3月31日,癸亥豬年,農曆二月十七。

  小雨。

  陳春年帶著一眾工匠,在毛毛細雨中現場辦公,三下五除二就分解了任務。

  然後,放炮,奠基,進行了一場簡單的開工儀式。

  「大虎哥,砂廠那邊的事情已經批下來,不過,最近一段日子暫時只挖砂子,你就在工地上辛苦了。」

  陳春年拍一拍羅大虎的肩膀,便帶著水利局兩位技術員走了。

  羅大虎欲哭無淚。

  哎,咱就一個紅寧縣的混混,打架鬥毆還行,賣鹵肥腸也行,可是,讓咱當『總工』,這特麼不是趕著鴨子上架嘛!

  當然,他也了解陳春年的脾氣。

  如果他現在提出不干、或幹不了,行,立刻馬上給老子滾蛋,老子立刻換人!

  根本就不留情面……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干唄,還能咋滴?

  且不說建築隊那邊開始動工,一群人忙得腳不沾地。

  陳春年帶著水利局兩名技術員,來到最西邊的一片菜地,開始勘探地下水。

  這兩個人是梁縣長親自點名讓過來的,技術相當牛逼,他們只是繞著菜地走一圈就斷定,這是一處泉眼。

  「小陳同志你看,這幾塊菜地,是不是比周圍略微低洼四五米?」

  一名技術員笑著說道:「昨天,梁縣長打電話給我們趙局,說要勘探一下這邊的水文情況,我們兩個人熬了一個通宵,翻閱了一些縣誌水文方面的資料,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線索。」

  他指著那一片蘆葦地,繼續說道:「看見沒,這一片原來是軍營,漢唐北宋和明清時代,都駐紮過軍隊,那麼,可以肯定的說,這地方有水源。」

  說著,他巴拉巴拉說了一些很高深的知識,聽得陳春年連連點頭。

  哎,到底還是文化人厲害啊。

  都不用高大上的儀器探測,隨便看一眼,大致就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五……

  「楊哥,李哥,你們說這是古代軍營的取水地?」陳春年樂滋滋問道。

  那名姓楊的技術員笑道:「理論上是這樣,不過,具體如何,還得往下挖掘幾米,或者十幾米,大致才能知道這一處地下水的情況。」

  姓李的技術員附議:「清除周邊的淤泥,如果下面有磚石和人工處理的痕跡,那就很有可能是一處泉眼。」

  陳春年大喜。

  就算不是泉眼,只要有地下水,而且,還是甜水,那就算打一口機井也不錯啊。

  說干就干。

  天上下著毛毛細雨,馬丹的,這在大西北的春天來說,可不就是天降祥兆?

  他大踏步走出幾十步,對著不遠處的羅大虎高喊:「大虎哥,派三十個弟兄過來挖寶!」

  羅大虎立刻執行,讓三十個小工扛了鐵鍬、洋鎬,推了架子車、獨輪車,亂紛紛的跑過來。

  「聽楊技術員、李技術員的指揮,挖土,清淤泥!」

  陳春年大手一揮,立刻開干。

  兩名水利局的技術員很賣力,親自拿了鐵鍬,一邊指揮,一邊幹活。

  「從這地方開始,先挖一個大圈子。」

  「所有的泥土,用架子車、手推車搬到那邊,記得倒整齊,要不然堆積起來很麻煩。」

  「……」

  春雨飄灑,幹勁十足。


  陳春年也提著一把大鐵鍬,化身為人形挖掘機,咔咔猛挖,帶動著其他人更加賣力幹活。

  給旁人家幹活兒,摳摳搜搜幾毛錢,還特麼不管吃不管住,累死累活一天,還得回家啃包穀面窩窩頭。

  給『陳哥』幹活,飯管飽,一排仿蘇式平房當宿舍,飯管飽,頓頓有鹵肥腸,肚絲湯大饅頭,能香死個人!

  三個小時後。

  一頓猛干後,所有人都疲軟下來了。

  不過,每一個人卻越來越興奮,尤其是楊技術員、李技術員二人,更是激動得不行,就差一句『萬歲』了。

  清除一大圈泥土、淤泥後,七八米深的地方,果然露出一圈鵝卵石和磚塊。

  磚石瓦塊的中間,出現一灘稀泥。

  不用水利局技術員講解,大家也能看得出來,這地方,還真特麼有水!

  「找十幾個水桶,筐子,把這些爛泥和碎石磚頭清理掉。」

  楊技術員蹲在地上,抓了兩把黑糊糊的泥土,湊在鼻子下聞了幾下,咧嘴笑道:「再挖三四米應該就能出水了。」

  李技術員也很激動,提了一把鐵鍬,帶頭挖掘那一灘爛泥。

  陳春年樂得合不攏腿,十分豪邁的宣布:「今兒中午加餐,每人碗裡頭多一大勺鹵肥腸!」

  眾人歡呼一聲,瘋狂挖掘。

  陳春年長吐一口氣,走到一邊抽菸休息,看見地上有一塊被泥巴糊住的青磚。

  他隨手撿起來,用袖子擦幾下,認真了一會兒,臉色漸漸變得有些精彩起來:『磚上有字?』

  『大唐什麼的…這是文物!』

  陳春年的腦漿子有些不夠用了:『一個泉眼而已,這些磚石上面咋還刻字呢?這是什麼講究?』

  幾秒之間,他就做出了決斷:管它是不是文物,既然我挖出來了,別人沒發現,那就是我的……

  「大家都歇一口氣,抽根煙了再干。」

  陳春年撕開兩包煙,大聲嚷嚷著散一圈煙,大大方方的說道:「那個誰,鄭瓜皮,你手腳麻利,帶著弟兄們幫我一個忙。」

  鄭瓜皮幹活很賣力,在爛泥里摸爬滾打,整個人都糊成泥豬了。

  聽了陳春年的話,這貨一個激靈,激動的不行了:「陳哥你就說幹啥吧!」

  陳春年指著那些挖掘出來的磚頭,笑道:「這些磚頭看著挺好,你帶幾個人幫忙整理好,用清水洗一下,搬我屋裡頭,我要用它們盤一個大書案。」

  大家都沒在意。

  鄭瓜皮帶著十幾人忙乎,在爛泥里翻檢了三四百塊磚頭,真用清水洗一遍,這才搬到陳春年的屋裡頭。

  陳春年還想撈點好東西,結果,一直到挖出清水,再沒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玩意兒。

  「陳春年同志,挖出清水了!」

  「是甜水,真的是甜水!」

  「臥槽,快爬上來,泉水開始往外滲了,泥坑隨時都有可能塌陷!」

  別人都沒有反應過來,楊技術員最先發現問題,他自己先爬上將近五米的深坑,大聲疾呼。

  說話間,泉眼周圍的清水越來越多,肉眼可見的開始往外滲;緊接著,鵝卵石的縫隙里便開始往外冒水。

  清亮亮的水!

  陳春年大喜,提了一根繩子扔下去:「都別怕,抓住繩子爬上來就是了。」

  坑底的幾個人忙不迭的爬上來,緊張歸緊張,臉上卻一個比一個高興。

  無論在哪個年代,一個甜水泉眼,對西北人來說,比金子都特麼珍貴。

  「楊技術員,接下來咋弄?」陳春年美滋滋問道,「是不是要用磚石重新砌一個泉眼?」

  楊技術員笑著搖搖頭:「這是一處泛水泉,水量很大,得下兩根管子,周圍用砂石夯實後,再往上砌一圈磚牆。」

  「當然,如果用上鋼筋混凝土澆築,那就更好了。」

  陳春年大手一揮:「鄭瓜皮,立刻讓羅大虎弄兩根管子……楊技術員,多大的管子?」

  楊技術員比劃一下:「110口徑的就行,最好是混凝土預製管。」

  陳春年轉頭傳令:「聽見沒,讓羅大虎找兩根鋼管,最少220口徑!」

  「讓喬老五拉幾十車砂石過來,還有水泥,鋼筋,技術員要多少拉多少。」

  「必須要保證質量,哪個狗日的敢偷工減料,弄一個豆腐渣工程,老子弄死他全家老小!」

  「……」

  水利局兩名技術員搖頭苦笑,對眼前這個『陳肥腸』多了一層了解。

  原來,這貨笑嘻嘻的表象下,還藏了一個面目猙獰、心狠手辣的混不吝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