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裴氏
這天下午時分,尉遲敬德和尉遲寶琳來到了驪山。看著兩人慾言又止的模樣,尉遲寶琪直接將他們帶進書房。
「三叔,麻煩您在外面看著了。」
尉遲祿聽完尉遲寶琪的話,便將護衛帶到遠離書房十餘步的距離。
見書房只剩下他們父子三人,尉遲寶琳迫不及待的說道:「二郎,聽說了嗎?那太子左副率本來是你的。」說完尉遲寶琳,一臉可惜。
尉遲寶琪明白尉遲寶琳是為了他好。尉遲寶琳註定是繼承尉遲敬德爵位的,尉遲家的資源,大部門會傾斜到尉遲寶琳身上。但隨著尉遲寶琪的異軍突起,尉遲家又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尉遲敬德和尉遲寶琳,紛紛給尉遲寶琪搭梯子、找路子。
「這是好事嗎?聖人春秋鼎盛,做太子左副率有何好處?跟聖人作對的好處嗎?」
尉遲寶琳見尉遲寶琪說出這話,這不是不識好人心嗎?尉遲寶琳拍著桌子、氣憤的說道:「那是太子左副率,太子是儲君,以後這個位置上的人是從龍功臣呀。你說,可惜不來可惜?」
「歷來給有能力的皇帝當太子,可不是什麼好事。如秦始皇的太子,什麼下場?漢高祖的太子,如果沒有「商山四皓」、沒有呂后,結果如何?漢武帝的太子,當了三十八年的太子,結果呢?」
「放肆。」
「慎言。」
尉遲寶琪沒想到,說出「放肆」的是尉遲寶琳,而尉遲敬德居然說的是「慎言。」
尉遲寶琳也驚呆了,自家阿耶可是聖人心腹中的心腹呀。
見尉遲寶琳一臉呆滯,尉遲敬德緩緩說道:「今天過來,就是跟你們說這個事,沒想到寶琪已經明白了,不錯。寶琳呀,阿耶我已經有了從龍之功,咱們尉遲家的門第也不算低。你們以後,就不要想什麼從龍之功了,現在回想玄武門,我還是心驚肉跳,你以為從龍之功,是那麼好拿的嗎?」
尉遲敬德和尉遲寶琪回去了。尉遲敬德走的時候,一臉欣慰;但尉遲寶琳,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之前,在書房內,尉遲寶琪又一次勸慰著尉遲敬德,「您說話不要那麼直,如果不知道怎麼說,那咱就不說。裴氏馬上進門;大兄定親的日子,也不遠了,沒必要跟他們置氣。」
原來,兩天前。尉遲敬德看不慣尚書省做事拖拉,直接在朝會上,點名批評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一幫宰相。尉遲寶琪得到這個消息,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史書記載:尉遲敬德喜歡揭發別人的短處,負功自傲,每當發現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過失,必然不講情面直言指責,因此與宰相不和。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尉遲敬德離京任襄州都督。
在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的努力下,尉遲敬德將齊王府送還給李二陛下,得到朝臣讚揚。但這人呀,不能太順,這不尉遲敬德的脾性又開始顯露出來了。
得知尉遲敬德批評宰相,尉遲寶琪立即趕回長安。尉遲寶琪那天,跟尉遲敬德在書房談了一下午,將裡面的厲害關係,一條一條的跟尉遲敬德分析了個遍(當然都是能說的)。尉遲敬德被嚇出一身冷汗,當時就有辭官的打算,但被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兩人勸住。
之後,尉遲敬德下令,以後再有什麼事,他們兄弟二人可以直接來找他;然後,府里的事情,尤其是重大事情,不管是來長安,還是去驪山,三人商量好後,再具體執行、實施。
到了五月下旬,尉遲寶琪收穫了六個成年人頭顱大小的西瓜。尉遲寶琪將它們採摘下來後,直接和府內護衛、部曲分了,收穫了不到一千枚西瓜籽。
尉遲寶琪吩咐尉遲五,按照他之前的方法,培育西瓜苗。這天,尉遲寶琪正在府內觀看西瓜苗破土而出的成功率。這時田鳴走了進來,站到一邊。
「怎麼?有事?」尉遲寶琪剛直起腰,看見田鳴,開口問道。
「郎君,您要找的那個胡商,就是將西瓜籽給胡人的那個胡商。回長安了,我已經將人喊道了府上。」
尉遲寶琪一聽田鳴這話,馬上讓田鳴頭前帶路,興致勃勃的去見那個胡商。
「小人哈勒蘇,見過大唐新豐縣子。」
尉遲寶琪看著眼前,淡綠色的眼睛、深邃的目光、高聳的鼻子,一臉絡腮鬍的哈勒蘇,一臉微笑朝他說道:「官話說的不錯。你也不要害怕,我就想問問,之前給那胡人的種子,你從哪裡得來的?」
「您說的,就是那黑色的種子嗎?我在大宛一個酒館裡,和別人換的。」哈勒蘇還是有些拘謹。
「還有嗎?其它的種子,有沒有?」
「沒有了。」
「真的一種都沒?」
聽尉遲寶琪這樣說,哈勒蘇趕忙回答道:「小人,在西域三十六國、突厥等地方,只見過這一種稀罕物,其它的大唐都有。」
尉遲寶琪聽完這話,馬上對哈勒蘇說道:「你去過西域三十六國、突厥等地方?和我詳細說說,怎麼去的,沿路經過的地方,有什麼特別之處?」
就這樣,哈勒蘇一直說到夜裡,而尉遲寶琪寫了厚厚的一疊紙。
當哈勒蘇說完,他見尉遲寶琪已經起身,便鼓起勇氣、小心翼翼的朝尉遲寶琪問道:「您的玉液酒,能賣我一些嗎?」
尉遲寶琪不由高看了哈勒蘇一眼,要知道胡商碰到大唐勛貴,那是有多遠躲多遠,談生意一般都是找各家的管家或管事。很少有人直接問勛貴的。
「你和田鳴談吧。能賣你一些。但你要是再去了什麼地方,記得記錄下來,給我送過來。」
「諾。」
尉遲寶琪夜裡坐在書房,仔細觀看哈勒蘇說的內容,然後和都水監拿回來的資料,一一對照。
之後的半個月,尉遲寶琪如同修煉一般,將自己鎖在書房內。
這天,尉遲祿從外敲門進來,站在門口說道:「郎君,家主過些天接裴氏進門,我們要準備什麼,您得拿主意呀。」
「裴氏?」尉遲寶琪先是疑惑,馬上恍然大悟,「我那繼母呀。阿耶準備大辦嗎?」
這裴氏出身,是關中六大姓的裴家。《新唐書,柳沖傳》記載有柳芳的氏族論,「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即關中大族以韋、裴、柳、薛、楊、杜為代表。進入貞觀朝,韋、杜更進一步,其他郡姓只能仰這兩家鼻息。
這件事能成,是尉遲寶琪的叔母裴氏促成的。尉遲敬德,有位親兄弟,尉遲宗(也有書記載為:尉遲敬誠。)他和尉遲敬德都是尉遲伽的兒子。
關於尉遲宗的記載,是因為他有一個出名的兒子,唐朝著名高僧窺基。窺基,被尊稱為「慈恩法師」,是佛教唯識宗創始人。要知道大慈恩寺,可是為了紀念長孫皇后才建造的。尉遲宗,唐左金吾將軍、松州都督,封江油縣開國公,就這,還是沾了兒子的光,才能留名史書。
尉遲宗的正妻,便是裴氏出身。裴氏見自家越發興旺,侄兒寶琳不錯,寶琪更是出類拔萃。今年正月,裴氏回娘家,看著自己寡居的堂姐,便想著親上加親。
裴氏是真正的高門顯宦,裴寂、裴矩,都是做過初唐宰相的人。但隨著李二陛下登基,裴氏落寞下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尉遲氏和裴氏聯姻,尉遲氏依然是高攀了。
「裴氏寡居三年。家主經她同意,也沒打算大辦,想著一家人,和和睦睦比什麼都強。」
「這句話說的在理。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別讓人覺得我們尉遲氏小家子氣,何況聯姻的是裴氏。讓我好好想想,明天給你列個單子。」
此時長安的韋家府邸,韋國洪和韋國清兄弟二人,正在書房說著話。
「大兄,尉遲寶琪因為都水監之事,沒能進入東宮,算是兩敗俱傷。但尉遲敬德迎娶裴氏,讓尉遲家門楣,更進一步,那裴氏真是落寞了呀。」韋國清吊兒郎當的朝韋國洪說到。
韋國洪看著一旁韋國清的姿態,微微發怒,不由喝道:「二郎,你也收收性子,看你現在,像什麼樣子?還有尉遲敬德是我們能稱呼的嗎?那是吳國公、右武侯大將軍。」
韋國清聽了韋國洪的話,端正了姿態,嘴裡嘀咕道:「這不是在自己家嗎?」
「哼」韋國洪先是不滿的看了韋國清一眼,然後才慢慢說道:「裴氏,在武德年間,是何等顯赫,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裴氏也該落寞段時間了。但沒想到,裴氏居然選擇和尉遲家聯姻,不得不說,走了步好棋呀。」
「你收收性子,家族會幫你安排好,你也準備入仕吧。」
韋國清不情願的點頭,回答道:「諾。」
六月中旬的時候,尉遲敬德準備迎娶裴氏入門。唐朝迎娶繼室的婚禮,和娶正妻的流程基本相同,但有些細節有所不同。唐朝娶繼室,也是先納采,之後便是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然後就到了迎親、拜堂等程序。
尉遲敬德迎親的前一天,尉遲宗是緊趕慢趕,終於進入了長安尉遲府。
「二郎,怎麼現在才到?」尉遲敬德領著尉遲寶琳、尉遲寶琪在門口迎接尉遲宗。
「大兄,別提了。剛出松州,就遇到大雨,道路泥濘難行。不說了,終於是趕到了。」
尉遲寶琪見到了原主記憶內,只有一道模糊身影的尉遲宗。尉遲宗,剛滿三十,簡直是和尉遲敬德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連身高都相仿,只不過比尉遲敬德白了一些。
「見過二叔。」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聽完他們兄弟寒暄完,趕忙行了。
尉遲宗笑呵呵的扶起他們兄弟二人,在二人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幾下,「不錯。都是我尉遲家的麒麟兒。尤其是寶琪,身子骨不錯。」
說到這,尉遲宗不由朝尉遲敬德問道:「大兄,寶琪的身子骨挺好。怎麼前幾年,你說他是羸弱不堪呢?」
尉遲寶琪沒等尉遲敬德說話,趕忙回答道:「二叔,前幾年我確實羸弱。這一年多,跟著部曲、護衛鍛鍊,身體才慢慢好了起來。」
「是需要好好操練,這次回來有半個月假期。咱們叔侄好好練練,對了,還有寶琳。」
尉遲寶琪看著一旁的尉遲寶琳,原來還是笑嘻嘻的臉上,馬上露出了苦瓜色。
尉遲宗和裴氏進入尉遲府,兩人略做洗漱,便開始忙活起來。裴氏在內院指揮侍女打掃屋子,看看明天準備的菜品;尉遲宗則和管家,一遍又一遍確認明天娶親路線,然後和尉遲敬德再次確認明天流程。
夜裡,尉遲宗夫婦躺在床上。裴氏不由感嘆,「寶琪出息了很多,今天很多菜品,我都沒有見過。」
「曲轅犁才是大功。我這侄兒,卻是出息不少。」
「郎君,這次回來,能讓大兄幫幫忙,讓我們回長安嗎?」
聽見自己妻子這樣問,尉遲宗嚴肅說道:「大兄,已經為我尉遲家做的夠多了。大兄進入隋末亂世,一去便是五年。武德三年才回長安,去年的玄武門,又是提著腦袋拼殺。我不能再讓他為難了。」
第二天,尉遲敬德迎娶裴氏。尉遲宗在府門外迎客,尉遲寶琳在府內,安排客人入席,幫忙招呼著一幫朝中大臣。
這天,不但之前和尉遲家關係不錯的大臣、勛貴,紛紛過來祝賀;裴氏的姻親故舊,也紛紛進入尉遲府大門。
黃昏時分,李二陛下派張阿難送來賀禮,且封裴氏為一品國公夫人。尉遲敬德和裴氏謝過恩後,尉遲寶琪連忙拉住要回去復旨的張阿難,讓他帶回宮十幾個巨大的食盒。
這天,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是忙壞了。尉遲寶琳,迎客陪著笑臉、入席讓客人吃好;尉遲寶琪還親自掌勺,給婚宴加了十幾道新菜。
「三叔,麻煩您在外面看著了。」
尉遲祿聽完尉遲寶琪的話,便將護衛帶到遠離書房十餘步的距離。
見書房只剩下他們父子三人,尉遲寶琳迫不及待的說道:「二郎,聽說了嗎?那太子左副率本來是你的。」說完尉遲寶琳,一臉可惜。
尉遲寶琪明白尉遲寶琳是為了他好。尉遲寶琳註定是繼承尉遲敬德爵位的,尉遲家的資源,大部門會傾斜到尉遲寶琳身上。但隨著尉遲寶琪的異軍突起,尉遲家又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尉遲敬德和尉遲寶琳,紛紛給尉遲寶琪搭梯子、找路子。
「這是好事嗎?聖人春秋鼎盛,做太子左副率有何好處?跟聖人作對的好處嗎?」
尉遲寶琳見尉遲寶琪說出這話,這不是不識好人心嗎?尉遲寶琳拍著桌子、氣憤的說道:「那是太子左副率,太子是儲君,以後這個位置上的人是從龍功臣呀。你說,可惜不來可惜?」
「歷來給有能力的皇帝當太子,可不是什麼好事。如秦始皇的太子,什麼下場?漢高祖的太子,如果沒有「商山四皓」、沒有呂后,結果如何?漢武帝的太子,當了三十八年的太子,結果呢?」
「放肆。」
「慎言。」
尉遲寶琪沒想到,說出「放肆」的是尉遲寶琳,而尉遲敬德居然說的是「慎言。」
尉遲寶琳也驚呆了,自家阿耶可是聖人心腹中的心腹呀。
見尉遲寶琳一臉呆滯,尉遲敬德緩緩說道:「今天過來,就是跟你們說這個事,沒想到寶琪已經明白了,不錯。寶琳呀,阿耶我已經有了從龍之功,咱們尉遲家的門第也不算低。你們以後,就不要想什麼從龍之功了,現在回想玄武門,我還是心驚肉跳,你以為從龍之功,是那麼好拿的嗎?」
尉遲敬德和尉遲寶琪回去了。尉遲敬德走的時候,一臉欣慰;但尉遲寶琳,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之前,在書房內,尉遲寶琪又一次勸慰著尉遲敬德,「您說話不要那麼直,如果不知道怎麼說,那咱就不說。裴氏馬上進門;大兄定親的日子,也不遠了,沒必要跟他們置氣。」
原來,兩天前。尉遲敬德看不慣尚書省做事拖拉,直接在朝會上,點名批評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一幫宰相。尉遲寶琪得到這個消息,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史書記載:尉遲敬德喜歡揭發別人的短處,負功自傲,每當發現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過失,必然不講情面直言指責,因此與宰相不和。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尉遲敬德離京任襄州都督。
在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的努力下,尉遲敬德將齊王府送還給李二陛下,得到朝臣讚揚。但這人呀,不能太順,這不尉遲敬德的脾性又開始顯露出來了。
得知尉遲敬德批評宰相,尉遲寶琪立即趕回長安。尉遲寶琪那天,跟尉遲敬德在書房談了一下午,將裡面的厲害關係,一條一條的跟尉遲敬德分析了個遍(當然都是能說的)。尉遲敬德被嚇出一身冷汗,當時就有辭官的打算,但被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兩人勸住。
之後,尉遲敬德下令,以後再有什麼事,他們兄弟二人可以直接來找他;然後,府里的事情,尤其是重大事情,不管是來長安,還是去驪山,三人商量好後,再具體執行、實施。
到了五月下旬,尉遲寶琪收穫了六個成年人頭顱大小的西瓜。尉遲寶琪將它們採摘下來後,直接和府內護衛、部曲分了,收穫了不到一千枚西瓜籽。
尉遲寶琪吩咐尉遲五,按照他之前的方法,培育西瓜苗。這天,尉遲寶琪正在府內觀看西瓜苗破土而出的成功率。這時田鳴走了進來,站到一邊。
「怎麼?有事?」尉遲寶琪剛直起腰,看見田鳴,開口問道。
「郎君,您要找的那個胡商,就是將西瓜籽給胡人的那個胡商。回長安了,我已經將人喊道了府上。」
尉遲寶琪一聽田鳴這話,馬上讓田鳴頭前帶路,興致勃勃的去見那個胡商。
「小人哈勒蘇,見過大唐新豐縣子。」
尉遲寶琪看著眼前,淡綠色的眼睛、深邃的目光、高聳的鼻子,一臉絡腮鬍的哈勒蘇,一臉微笑朝他說道:「官話說的不錯。你也不要害怕,我就想問問,之前給那胡人的種子,你從哪裡得來的?」
「您說的,就是那黑色的種子嗎?我在大宛一個酒館裡,和別人換的。」哈勒蘇還是有些拘謹。
「還有嗎?其它的種子,有沒有?」
「沒有了。」
「真的一種都沒?」
聽尉遲寶琪這樣說,哈勒蘇趕忙回答道:「小人,在西域三十六國、突厥等地方,只見過這一種稀罕物,其它的大唐都有。」
尉遲寶琪聽完這話,馬上對哈勒蘇說道:「你去過西域三十六國、突厥等地方?和我詳細說說,怎麼去的,沿路經過的地方,有什麼特別之處?」
就這樣,哈勒蘇一直說到夜裡,而尉遲寶琪寫了厚厚的一疊紙。
當哈勒蘇說完,他見尉遲寶琪已經起身,便鼓起勇氣、小心翼翼的朝尉遲寶琪問道:「您的玉液酒,能賣我一些嗎?」
尉遲寶琪不由高看了哈勒蘇一眼,要知道胡商碰到大唐勛貴,那是有多遠躲多遠,談生意一般都是找各家的管家或管事。很少有人直接問勛貴的。
「你和田鳴談吧。能賣你一些。但你要是再去了什麼地方,記得記錄下來,給我送過來。」
「諾。」
尉遲寶琪夜裡坐在書房,仔細觀看哈勒蘇說的內容,然後和都水監拿回來的資料,一一對照。
之後的半個月,尉遲寶琪如同修煉一般,將自己鎖在書房內。
這天,尉遲祿從外敲門進來,站在門口說道:「郎君,家主過些天接裴氏進門,我們要準備什麼,您得拿主意呀。」
「裴氏?」尉遲寶琪先是疑惑,馬上恍然大悟,「我那繼母呀。阿耶準備大辦嗎?」
這裴氏出身,是關中六大姓的裴家。《新唐書,柳沖傳》記載有柳芳的氏族論,「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即關中大族以韋、裴、柳、薛、楊、杜為代表。進入貞觀朝,韋、杜更進一步,其他郡姓只能仰這兩家鼻息。
這件事能成,是尉遲寶琪的叔母裴氏促成的。尉遲敬德,有位親兄弟,尉遲宗(也有書記載為:尉遲敬誠。)他和尉遲敬德都是尉遲伽的兒子。
關於尉遲宗的記載,是因為他有一個出名的兒子,唐朝著名高僧窺基。窺基,被尊稱為「慈恩法師」,是佛教唯識宗創始人。要知道大慈恩寺,可是為了紀念長孫皇后才建造的。尉遲宗,唐左金吾將軍、松州都督,封江油縣開國公,就這,還是沾了兒子的光,才能留名史書。
尉遲宗的正妻,便是裴氏出身。裴氏見自家越發興旺,侄兒寶琳不錯,寶琪更是出類拔萃。今年正月,裴氏回娘家,看著自己寡居的堂姐,便想著親上加親。
裴氏是真正的高門顯宦,裴寂、裴矩,都是做過初唐宰相的人。但隨著李二陛下登基,裴氏落寞下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尉遲氏和裴氏聯姻,尉遲氏依然是高攀了。
「裴氏寡居三年。家主經她同意,也沒打算大辦,想著一家人,和和睦睦比什麼都強。」
「這句話說的在理。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別讓人覺得我們尉遲氏小家子氣,何況聯姻的是裴氏。讓我好好想想,明天給你列個單子。」
此時長安的韋家府邸,韋國洪和韋國清兄弟二人,正在書房說著話。
「大兄,尉遲寶琪因為都水監之事,沒能進入東宮,算是兩敗俱傷。但尉遲敬德迎娶裴氏,讓尉遲家門楣,更進一步,那裴氏真是落寞了呀。」韋國清吊兒郎當的朝韋國洪說到。
韋國洪看著一旁韋國清的姿態,微微發怒,不由喝道:「二郎,你也收收性子,看你現在,像什麼樣子?還有尉遲敬德是我們能稱呼的嗎?那是吳國公、右武侯大將軍。」
韋國清聽了韋國洪的話,端正了姿態,嘴裡嘀咕道:「這不是在自己家嗎?」
「哼」韋國洪先是不滿的看了韋國清一眼,然後才慢慢說道:「裴氏,在武德年間,是何等顯赫,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裴氏也該落寞段時間了。但沒想到,裴氏居然選擇和尉遲家聯姻,不得不說,走了步好棋呀。」
「你收收性子,家族會幫你安排好,你也準備入仕吧。」
韋國清不情願的點頭,回答道:「諾。」
六月中旬的時候,尉遲敬德準備迎娶裴氏入門。唐朝迎娶繼室的婚禮,和娶正妻的流程基本相同,但有些細節有所不同。唐朝娶繼室,也是先納采,之後便是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然後就到了迎親、拜堂等程序。
尉遲敬德迎親的前一天,尉遲宗是緊趕慢趕,終於進入了長安尉遲府。
「二郎,怎麼現在才到?」尉遲敬德領著尉遲寶琳、尉遲寶琪在門口迎接尉遲宗。
「大兄,別提了。剛出松州,就遇到大雨,道路泥濘難行。不說了,終於是趕到了。」
尉遲寶琪見到了原主記憶內,只有一道模糊身影的尉遲宗。尉遲宗,剛滿三十,簡直是和尉遲敬德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連身高都相仿,只不過比尉遲敬德白了一些。
「見過二叔。」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聽完他們兄弟寒暄完,趕忙行了。
尉遲宗笑呵呵的扶起他們兄弟二人,在二人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幾下,「不錯。都是我尉遲家的麒麟兒。尤其是寶琪,身子骨不錯。」
說到這,尉遲宗不由朝尉遲敬德問道:「大兄,寶琪的身子骨挺好。怎麼前幾年,你說他是羸弱不堪呢?」
尉遲寶琪沒等尉遲敬德說話,趕忙回答道:「二叔,前幾年我確實羸弱。這一年多,跟著部曲、護衛鍛鍊,身體才慢慢好了起來。」
「是需要好好操練,這次回來有半個月假期。咱們叔侄好好練練,對了,還有寶琳。」
尉遲寶琪看著一旁的尉遲寶琳,原來還是笑嘻嘻的臉上,馬上露出了苦瓜色。
尉遲宗和裴氏進入尉遲府,兩人略做洗漱,便開始忙活起來。裴氏在內院指揮侍女打掃屋子,看看明天準備的菜品;尉遲宗則和管家,一遍又一遍確認明天娶親路線,然後和尉遲敬德再次確認明天流程。
夜裡,尉遲宗夫婦躺在床上。裴氏不由感嘆,「寶琪出息了很多,今天很多菜品,我都沒有見過。」
「曲轅犁才是大功。我這侄兒,卻是出息不少。」
「郎君,這次回來,能讓大兄幫幫忙,讓我們回長安嗎?」
聽見自己妻子這樣問,尉遲宗嚴肅說道:「大兄,已經為我尉遲家做的夠多了。大兄進入隋末亂世,一去便是五年。武德三年才回長安,去年的玄武門,又是提著腦袋拼殺。我不能再讓他為難了。」
第二天,尉遲敬德迎娶裴氏。尉遲宗在府門外迎客,尉遲寶琳在府內,安排客人入席,幫忙招呼著一幫朝中大臣。
這天,不但之前和尉遲家關係不錯的大臣、勛貴,紛紛過來祝賀;裴氏的姻親故舊,也紛紛進入尉遲府大門。
黃昏時分,李二陛下派張阿難送來賀禮,且封裴氏為一品國公夫人。尉遲敬德和裴氏謝過恩後,尉遲寶琪連忙拉住要回去復旨的張阿難,讓他帶回宮十幾個巨大的食盒。
這天,尉遲寶琳和尉遲寶琪是忙壞了。尉遲寶琳,迎客陪著笑臉、入席讓客人吃好;尉遲寶琪還親自掌勺,給婚宴加了十幾道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