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流言
尉遲寶琪跟隨者張阿難,走在去往太極殿的道路上。
張阿難看著尉遲寶琪這幅尊榮,不由說道:「新豐縣子,整理一下吧。要不就是君前失儀了。」
「張內侍,我就是讓聖人看看,一些官員在官署內作威作福、尸位素餐、濫用職權。都水使者,不用看我,說的就是你。」尉遲寶琪,今天是直接將臉,裝在了兜里,他也不準備往外拿了。
到了太極殿門口,張內侍走進去稟告後,沒一會兒,裡面便傳出,「宣新豐縣子尉遲寶琪、都水使者韋國洪,進殿面聖。」
尉遲寶琪在自己肋下,狠狠捏了一把,搶先進殿,哭著喊道:「臣,尉遲寶琪。彈劾都水使者,濫用職權、毆打朝臣。簡直是,有辱斯文,斯文掃地呀。」
韋國洪進入太極殿,一臉平靜,他首先朝李二陛下行完禮後,才開口說道:「臣,有罪。請聖人責罰。」韋國洪走在路上,仔細回想都水監大堂內發生的事情,知道自己被尉遲寶琪坑了,自己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還不如主動認罪。
韋國洪是個相當有能力的官員,雖然他出身顯赫,但他能在二十多歲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便成為了正五品上的都水使者,主管都水監。沒有能力,李二陛下是絕對不會委以重任的。
李二陛下看著進入殿中的兩人,當看到尉遲寶琪臉上居然有血跡後,眉頭不由一皺。仔細打量尉遲寶琪,發現他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而且尉遲寶琪是武將子弟,前一段時間剛剛參加了府兵的操練,韋國洪呢?是真正的文弱書生,他打了尉遲寶琪?他有那個實力嗎?再看尉遲寶琪,臉色紅潤,體格健壯,舉手投足間有股凌厲之氣。可見尉遲寶琪,這段時間練武,有多麼刻苦。
李二陛下等韋國洪說完,便隱隱猜出其中的隱情,應該是韋國洪仗著自己為官多年,要拿捏一下尉遲寶琪,但尉遲寶琪不遵官場套路,直接將桌子掀了。韋國洪是騎虎難下,但其還是很果決的,見不可為,立即認罪。
李二陛下想明白後,但仍是一臉嚴肅,他首先朝韋國洪問道:「你先說,到底怎麼回事?」
韋國洪詳細說出了今天上午,尉遲寶琪進入都水監的所作所為,他也給自己的行為潤色一二,且一口咬定尉遲寶琪今天第一來都水監,作為新豐縣子,而想借閱書籍,必須按照都水監官署內的規定:需要尚書省批條。
尉遲寶琪聽韋國洪說完後,見李二陛下點頭,臉色也緩和下來了,馬上反駁,「都水使者,我是不是都水監主簿?其它官員借閱書籍,需要尚書省同意,難道自己官署內部官吏,查閱資料,也需要去尚書省徵得同意嗎?都水使者,你每天看資料,難道每看一本書,就要跑一趟尚書省嗎?」
「何況我聽說,都水使者勤勉任事,經常下值後,都不忘心繫大唐水利建造。那麼你是不是將一些書籍帶回家中了?而我原來借閱書籍,你說,需要我徵得尚書省同意,但我後面想在都水監官署內,借閱書籍,你還是說,需要我徵得尚書省同意。今天當著聖人的面,你必須給我個說法。」
「不錯,寶琪作為都水監主簿,居然受此刁難,是需要給個說法。」程咬金首先出列。
緊跟著尉遲敬德也出列,「都水使者,你不但要給寶琪一個說法。還要給我尉遲家一個交代。」
剛剛升任吏部侍郎的韋挺,趕緊出列,「稟聖人,韋國洪這件事確實做的不對,但他多年勤勉任事,做事更是兢兢業業。臣奏請,降官兩級,讓其仍然監管都水監。」
「太輕了,應該貶謫為中縣縣令。」魏徵出列了。
唐朝的縣分為:赤(京)、望(畿)、緊、上、中、中下、下,七級。赤縣,主要是指那些位於京城附近或重要地區的縣,通常是因為其特殊地位而被劃分為赤縣,如長安縣、萬年縣等;望縣,以地力的肥沃和人口的多寡來劃分;緊縣:這些縣在經濟和人口上較為發達,但尚未達到望縣的標準;後面的以此類推。
長孫無忌出列,朝著李二陛下行完禮後,「貶謫為中縣縣令,有些重了。何況都水監現在離不了韋國洪,還是降為六品官員,讓其檢校都水監,戴罪立功吧。」
李二陛下仔細思量片刻,說道:「韋國洪,在官署內失儀,降為六品官員,檢校都水監。尉遲寶琪,有失官體,罰俸半年。」
其實李二陛下也糾結,韋國洪雖然是世家大族出身,但年紀輕輕,能力極強,很多水利工程,離不開他。這樣就只能委屈一下尉遲寶琪了。
唐貞觀年間,李二陛下非常重視水利,推出了《撫恤賑濟困民令》、《竭誠之令》等政策,這些政策有效的應對了當時頻繁發生的水災,保護了民眾的生命和財產;李二陛下還下令,大力修建運河和水利工程。貞觀年間,大型水利工程數量達到了27個,其中,為了解決揚州旱災問題,修建了揚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了八百餘頃農田,從而使揚州連年豐收,就是比較出名的例子。
日中,甘露殿內,李二陛下正和長孫皇后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說著說著,李二陛下就將今天上午都水監發生的鬧劇,笑呵呵的說了出來。
「張阿難,給寶琪送一百匹絹過去。就說,『艾草浴』很不錯,聖人賞賜絹一百匹。」長孫皇后聽完李二陛下的話,便朝著張阿難吩咐道。
「諾。」
下午,尉遲寶琪帶著兩車書和那一百匹絹回到了驪山。
……
此時長安韋家府邸大堂,一位老人身居主位,其目光炯炯,不怒之威,正是李二陛下韋貴妃的父親,賜徐州都督的韋圓成。
大堂主位之下,兩側位置上,坐著韋家鄖公房的韋整。韋整的姐姐武德四年,入秦王府,是李二陛下的嬪妃,現在的位份是正二品的昭容,韋貴妃和韋昭容都是韋家鄖公房出身,是堂姐妹。還有韋家逍遙公房的韋挺、韋家彭城公房的韋慶嗣。還有韋家幾房的一部分人,都坐在大堂內。
看著大堂內的眾人,韋圓成朝站著的韋國洪問道:「今天都水監內,到底怎麼回事?」
韋國洪面色平靜,緩緩將上午發生在都水監內的事情,事無巨細的說了出來。
等韋國洪說完,韋挺發聲,「這次是我韋家,犯錯在先,只能先吃下這個『啞巴虧』了。」
「尉遲家,寒門乍富,居然惹到我們韋家頭上。」還年輕的韋整,開口為韋國洪打抱不平。
「尉遲寶琪,還是武夫那副無賴做派。現在長安各家,都說尉遲家出了個真正的讀書人,就這?尉遲寶琪這幅做派,也配稱呼為讀書人?」
看著大堂開始便的亂糟糟的,坐在主位的韋圓成開口了,「好了,這次是我韋家,有錯在先。國洪以後的發展,就不能按照之前的規劃了。幸好聖人重視水利工程,正是國洪,大展拳腳的機會,之後再外任一州刺史,然後便能回長安擔任一部侍郎了。」
「哎,我們已經準備推國洪去工部,擔任工部侍郎,沒想到壞在了尉遲寶琪手裡。」
「國洪,不要氣餒。就當多歷練幾年。」
……
之後的一段時間,尉遲寶琪每天除了早上練武,便將自己關到了書房內。春桃進來送飯的時候,看著自家郎君,在書桌上對照著都水監的書籍,在紙上寫寫畫畫。
一天傍晚,孫大站在書房門外,「郎君,長安內傳出一道流言,小的不知真假,特向郎君稟告。」
尉遲寶琪那空白紙張,蓋住自己慢慢繪製的唐北部地圖,然後說道:「進來說。」
「郎君,流言已經擴散幾天了。流言聲稱:您因為大鬧都水監,聖人將本來是您的太子左副率,賜給了長孫家。」
尉遲寶琪一愣,「好,我知道了。還有事嗎?」
「還有就是,您又被人說是『尉遲家的傻兒子』了。」
「還有其他消息嗎?」
「沒有了。」看著臉色變落寞的尉遲寶琪,孫大慢慢退出了書房。
尉遲寶琪為何會露出落寞之色?還不是他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強,自己的命運還是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什麼太子左副率,狗都不當。尉遲寶琪絕對不允許自己,摻和奪嫡這麼危險的事情。
「叼天之幸呀。」尉遲寶琪喃喃自語道:「沒想到這次大鬧都水監,居然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看來房家管家,說可惜了,應該也是這件事,我還是歷練的不夠呀,怎麼會將東宮給忘了呢?」
尉遲寶琪前一段時間,在隔壁皇莊,是見過李承乾一次。
李承乾不知是自己好奇,還是有人慫恿,居然找太上皇李淵要虎鞭酒。而碰巧在皇莊的尉遲寶琪,說了句:「殿下,年紀還小,不宜飲此酒。」
出來皇莊後,尉遲寶琪朝李承乾行禮,李承乾跟沒看見一樣,拂袖而去。尉遲寶琪看著已經騎馬走遠的李承乾,不禁無語,這就是得到陸德明、孔穎達、于志寧、杜正倫悉心教導的太子殿下?他們是怎麼有臉說出,太子殿下聰明仁愛的?
不是尉遲寶琪苛責已經快10歲的李承乾。李二陛下16歲,就首倡晉陽起兵,之後禮賢下士,征戰沙場。現在的李承乾,將李二陛下的威嚴、姿態學了個十成十,但李二陛下虛心納諫、禮賢下士、重視功臣的行為,尉遲寶琪在李承乾身上,哪怕是一星半點,都沒有看到。
「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但在李承乾身上,尉遲寶琪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尉遲家,世家出身。但在隋末,尉遲家已經落魄成寒門,是尉遲敬德跪在尉遲家那時已經破落的祠堂里,整整一夜,黎明時分,尉遲敬德嘶啞的朝祠堂說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尉遲恭,去了。」說完,尉遲敬德背負著振興家族的重任,率領尉遲家部曲,毅然決然的投身隋末亂世。
之後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詳。尉遲敬德勇冠三軍,憑一己之力,光大尉遲家門庭。尉遲敬德也因此,在尉遲氏內,族譜單開一頁。
族譜單開,通常意味著該成員擁有非凡的成就、或特殊的地位,值得在族譜中單獨記錄。是每一個家族成員的夢想。尉遲寶琪,現在就為此而奮鬥著。
尉遲家族能重新崛起,且門庭顯赫。尉遲敬德的貢獻,故然不可磨滅,但尉遲寶琪不能忘記給尉遲敬德提供平台之人。沒錯,就是李二陛下。所以尉遲寶琪一直遵守尉遲家的立場,但也僅限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兩人。李二陛下的親屬,如太上皇李淵、太子李承乾等等都不在其中。
「時勢造英雄」,重要的是「時勢」。劉邦,四十七歲看狗打架,五十四歲定鼎天下。沒有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亂,劉邦能脫穎而出嗎?
還有,不得不說,李二陛下是個明君,能容人、虛心納諫、不怕朝堂將領功勞大,能給尉遲寶琪提供一個巨大的平台。要是這個時候,是其他人當皇帝,尉遲寶琪絕對會像個鵪鶉一樣,躲在沒人注意的角落。畢竟說一千、道一萬,首先要保證自己小命的安全。
如果上戰場,情況又有所不同。「文死諫、武死戰」,是刻在歷朝歷代人們骨子裡的浪漫,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以身殉國同樣令人敬佩。例如:明朝崇禎皇帝,說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後,在煤山自縊身亡,成了明朝最後的風骨。很難想像,如果崇禎皇帝向李自成投降,他會被人唾棄成什麼樣子。
這也是尉遲寶琪一直給李二陛下、長孫皇后送東西的主要原因。李二陛下活的越長,尉遲家的門庭就會越發顯赫。等尉遲寶琪羽翼豐滿,任何人想動尉遲家,就必須要仔細掂量一二了。而李二陛下晚年,有些飄了,所以尉遲寶琪現在,也給唯一任何時候都能勸住李二陛下的長孫皇后,送好東西。
尉遲寶琪見過李承乾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今天的消息,卻讓自己不得不將這件事情想起。
張阿難看著尉遲寶琪這幅尊榮,不由說道:「新豐縣子,整理一下吧。要不就是君前失儀了。」
「張內侍,我就是讓聖人看看,一些官員在官署內作威作福、尸位素餐、濫用職權。都水使者,不用看我,說的就是你。」尉遲寶琪,今天是直接將臉,裝在了兜里,他也不準備往外拿了。
到了太極殿門口,張內侍走進去稟告後,沒一會兒,裡面便傳出,「宣新豐縣子尉遲寶琪、都水使者韋國洪,進殿面聖。」
尉遲寶琪在自己肋下,狠狠捏了一把,搶先進殿,哭著喊道:「臣,尉遲寶琪。彈劾都水使者,濫用職權、毆打朝臣。簡直是,有辱斯文,斯文掃地呀。」
韋國洪進入太極殿,一臉平靜,他首先朝李二陛下行完禮後,才開口說道:「臣,有罪。請聖人責罰。」韋國洪走在路上,仔細回想都水監大堂內發生的事情,知道自己被尉遲寶琪坑了,自己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還不如主動認罪。
韋國洪是個相當有能力的官員,雖然他出身顯赫,但他能在二十多歲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便成為了正五品上的都水使者,主管都水監。沒有能力,李二陛下是絕對不會委以重任的。
李二陛下看著進入殿中的兩人,當看到尉遲寶琪臉上居然有血跡後,眉頭不由一皺。仔細打量尉遲寶琪,發現他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而且尉遲寶琪是武將子弟,前一段時間剛剛參加了府兵的操練,韋國洪呢?是真正的文弱書生,他打了尉遲寶琪?他有那個實力嗎?再看尉遲寶琪,臉色紅潤,體格健壯,舉手投足間有股凌厲之氣。可見尉遲寶琪,這段時間練武,有多麼刻苦。
李二陛下等韋國洪說完,便隱隱猜出其中的隱情,應該是韋國洪仗著自己為官多年,要拿捏一下尉遲寶琪,但尉遲寶琪不遵官場套路,直接將桌子掀了。韋國洪是騎虎難下,但其還是很果決的,見不可為,立即認罪。
李二陛下想明白後,但仍是一臉嚴肅,他首先朝韋國洪問道:「你先說,到底怎麼回事?」
韋國洪詳細說出了今天上午,尉遲寶琪進入都水監的所作所為,他也給自己的行為潤色一二,且一口咬定尉遲寶琪今天第一來都水監,作為新豐縣子,而想借閱書籍,必須按照都水監官署內的規定:需要尚書省批條。
尉遲寶琪聽韋國洪說完後,見李二陛下點頭,臉色也緩和下來了,馬上反駁,「都水使者,我是不是都水監主簿?其它官員借閱書籍,需要尚書省同意,難道自己官署內部官吏,查閱資料,也需要去尚書省徵得同意嗎?都水使者,你每天看資料,難道每看一本書,就要跑一趟尚書省嗎?」
「何況我聽說,都水使者勤勉任事,經常下值後,都不忘心繫大唐水利建造。那麼你是不是將一些書籍帶回家中了?而我原來借閱書籍,你說,需要我徵得尚書省同意,但我後面想在都水監官署內,借閱書籍,你還是說,需要我徵得尚書省同意。今天當著聖人的面,你必須給我個說法。」
「不錯,寶琪作為都水監主簿,居然受此刁難,是需要給個說法。」程咬金首先出列。
緊跟著尉遲敬德也出列,「都水使者,你不但要給寶琪一個說法。還要給我尉遲家一個交代。」
剛剛升任吏部侍郎的韋挺,趕緊出列,「稟聖人,韋國洪這件事確實做的不對,但他多年勤勉任事,做事更是兢兢業業。臣奏請,降官兩級,讓其仍然監管都水監。」
「太輕了,應該貶謫為中縣縣令。」魏徵出列了。
唐朝的縣分為:赤(京)、望(畿)、緊、上、中、中下、下,七級。赤縣,主要是指那些位於京城附近或重要地區的縣,通常是因為其特殊地位而被劃分為赤縣,如長安縣、萬年縣等;望縣,以地力的肥沃和人口的多寡來劃分;緊縣:這些縣在經濟和人口上較為發達,但尚未達到望縣的標準;後面的以此類推。
長孫無忌出列,朝著李二陛下行完禮後,「貶謫為中縣縣令,有些重了。何況都水監現在離不了韋國洪,還是降為六品官員,讓其檢校都水監,戴罪立功吧。」
李二陛下仔細思量片刻,說道:「韋國洪,在官署內失儀,降為六品官員,檢校都水監。尉遲寶琪,有失官體,罰俸半年。」
其實李二陛下也糾結,韋國洪雖然是世家大族出身,但年紀輕輕,能力極強,很多水利工程,離不開他。這樣就只能委屈一下尉遲寶琪了。
唐貞觀年間,李二陛下非常重視水利,推出了《撫恤賑濟困民令》、《竭誠之令》等政策,這些政策有效的應對了當時頻繁發生的水災,保護了民眾的生命和財產;李二陛下還下令,大力修建運河和水利工程。貞觀年間,大型水利工程數量達到了27個,其中,為了解決揚州旱災問題,修建了揚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了八百餘頃農田,從而使揚州連年豐收,就是比較出名的例子。
日中,甘露殿內,李二陛下正和長孫皇后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說著說著,李二陛下就將今天上午都水監發生的鬧劇,笑呵呵的說了出來。
「張阿難,給寶琪送一百匹絹過去。就說,『艾草浴』很不錯,聖人賞賜絹一百匹。」長孫皇后聽完李二陛下的話,便朝著張阿難吩咐道。
「諾。」
下午,尉遲寶琪帶著兩車書和那一百匹絹回到了驪山。
……
此時長安韋家府邸大堂,一位老人身居主位,其目光炯炯,不怒之威,正是李二陛下韋貴妃的父親,賜徐州都督的韋圓成。
大堂主位之下,兩側位置上,坐著韋家鄖公房的韋整。韋整的姐姐武德四年,入秦王府,是李二陛下的嬪妃,現在的位份是正二品的昭容,韋貴妃和韋昭容都是韋家鄖公房出身,是堂姐妹。還有韋家逍遙公房的韋挺、韋家彭城公房的韋慶嗣。還有韋家幾房的一部分人,都坐在大堂內。
看著大堂內的眾人,韋圓成朝站著的韋國洪問道:「今天都水監內,到底怎麼回事?」
韋國洪面色平靜,緩緩將上午發生在都水監內的事情,事無巨細的說了出來。
等韋國洪說完,韋挺發聲,「這次是我韋家,犯錯在先,只能先吃下這個『啞巴虧』了。」
「尉遲家,寒門乍富,居然惹到我們韋家頭上。」還年輕的韋整,開口為韋國洪打抱不平。
「尉遲寶琪,還是武夫那副無賴做派。現在長安各家,都說尉遲家出了個真正的讀書人,就這?尉遲寶琪這幅做派,也配稱呼為讀書人?」
看著大堂開始便的亂糟糟的,坐在主位的韋圓成開口了,「好了,這次是我韋家,有錯在先。國洪以後的發展,就不能按照之前的規劃了。幸好聖人重視水利工程,正是國洪,大展拳腳的機會,之後再外任一州刺史,然後便能回長安擔任一部侍郎了。」
「哎,我們已經準備推國洪去工部,擔任工部侍郎,沒想到壞在了尉遲寶琪手裡。」
「國洪,不要氣餒。就當多歷練幾年。」
……
之後的一段時間,尉遲寶琪每天除了早上練武,便將自己關到了書房內。春桃進來送飯的時候,看著自家郎君,在書桌上對照著都水監的書籍,在紙上寫寫畫畫。
一天傍晚,孫大站在書房門外,「郎君,長安內傳出一道流言,小的不知真假,特向郎君稟告。」
尉遲寶琪那空白紙張,蓋住自己慢慢繪製的唐北部地圖,然後說道:「進來說。」
「郎君,流言已經擴散幾天了。流言聲稱:您因為大鬧都水監,聖人將本來是您的太子左副率,賜給了長孫家。」
尉遲寶琪一愣,「好,我知道了。還有事嗎?」
「還有就是,您又被人說是『尉遲家的傻兒子』了。」
「還有其他消息嗎?」
「沒有了。」看著臉色變落寞的尉遲寶琪,孫大慢慢退出了書房。
尉遲寶琪為何會露出落寞之色?還不是他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強,自己的命運還是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什麼太子左副率,狗都不當。尉遲寶琪絕對不允許自己,摻和奪嫡這麼危險的事情。
「叼天之幸呀。」尉遲寶琪喃喃自語道:「沒想到這次大鬧都水監,居然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看來房家管家,說可惜了,應該也是這件事,我還是歷練的不夠呀,怎麼會將東宮給忘了呢?」
尉遲寶琪前一段時間,在隔壁皇莊,是見過李承乾一次。
李承乾不知是自己好奇,還是有人慫恿,居然找太上皇李淵要虎鞭酒。而碰巧在皇莊的尉遲寶琪,說了句:「殿下,年紀還小,不宜飲此酒。」
出來皇莊後,尉遲寶琪朝李承乾行禮,李承乾跟沒看見一樣,拂袖而去。尉遲寶琪看著已經騎馬走遠的李承乾,不禁無語,這就是得到陸德明、孔穎達、于志寧、杜正倫悉心教導的太子殿下?他們是怎麼有臉說出,太子殿下聰明仁愛的?
不是尉遲寶琪苛責已經快10歲的李承乾。李二陛下16歲,就首倡晉陽起兵,之後禮賢下士,征戰沙場。現在的李承乾,將李二陛下的威嚴、姿態學了個十成十,但李二陛下虛心納諫、禮賢下士、重視功臣的行為,尉遲寶琪在李承乾身上,哪怕是一星半點,都沒有看到。
「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但在李承乾身上,尉遲寶琪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尉遲家,世家出身。但在隋末,尉遲家已經落魄成寒門,是尉遲敬德跪在尉遲家那時已經破落的祠堂里,整整一夜,黎明時分,尉遲敬德嘶啞的朝祠堂說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尉遲恭,去了。」說完,尉遲敬德背負著振興家族的重任,率領尉遲家部曲,毅然決然的投身隋末亂世。
之後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詳。尉遲敬德勇冠三軍,憑一己之力,光大尉遲家門庭。尉遲敬德也因此,在尉遲氏內,族譜單開一頁。
族譜單開,通常意味著該成員擁有非凡的成就、或特殊的地位,值得在族譜中單獨記錄。是每一個家族成員的夢想。尉遲寶琪,現在就為此而奮鬥著。
尉遲家族能重新崛起,且門庭顯赫。尉遲敬德的貢獻,故然不可磨滅,但尉遲寶琪不能忘記給尉遲敬德提供平台之人。沒錯,就是李二陛下。所以尉遲寶琪一直遵守尉遲家的立場,但也僅限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兩人。李二陛下的親屬,如太上皇李淵、太子李承乾等等都不在其中。
「時勢造英雄」,重要的是「時勢」。劉邦,四十七歲看狗打架,五十四歲定鼎天下。沒有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亂,劉邦能脫穎而出嗎?
還有,不得不說,李二陛下是個明君,能容人、虛心納諫、不怕朝堂將領功勞大,能給尉遲寶琪提供一個巨大的平台。要是這個時候,是其他人當皇帝,尉遲寶琪絕對會像個鵪鶉一樣,躲在沒人注意的角落。畢竟說一千、道一萬,首先要保證自己小命的安全。
如果上戰場,情況又有所不同。「文死諫、武死戰」,是刻在歷朝歷代人們骨子裡的浪漫,我們不以成敗論英雄,以身殉國同樣令人敬佩。例如:明朝崇禎皇帝,說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後,在煤山自縊身亡,成了明朝最後的風骨。很難想像,如果崇禎皇帝向李自成投降,他會被人唾棄成什麼樣子。
這也是尉遲寶琪一直給李二陛下、長孫皇后送東西的主要原因。李二陛下活的越長,尉遲家的門庭就會越發顯赫。等尉遲寶琪羽翼豐滿,任何人想動尉遲家,就必須要仔細掂量一二了。而李二陛下晚年,有些飄了,所以尉遲寶琪現在,也給唯一任何時候都能勸住李二陛下的長孫皇后,送好東西。
尉遲寶琪見過李承乾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今天的消息,卻讓自己不得不將這件事情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