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佛跳牆」
羅藝起兵造反,二萬人被一千多人,沖崩潰了,這不是兒戲嗎?不,是玩鬧,不是兒戲。因為和武德九年廬江王李瑗相比,他還是強了不少的。
李瑗的造反,是真的像兒戲一樣。廬江王李瑗是李淵堂兄之子,正兒八經的李唐宗室之子。李建成謀害李二陛下的時候,曾暗中與李瑗交結。當李二陛下成功發動了「玄武門事變」後,派通事舍人崔敦禮乘驛馬至幽州,召李瑗回長安。李瑗此時為幽州大都督,坐鎮幽州城。
李瑗性格懦弱,非將帥之才。李淵便令王君廓輔佐他。而王君廓呢?他早先原為強盜,悍勇而險詐,是唐朝開國最腹黑的將軍。呂布經《三國演義》的塑造,已經夠反覆無常了,但他碰上王君廓,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隨著天使崔敦禮的到來,王君廓準備兵行險著,他要以李瑗為犧牲品而邀功。結果呢?還真讓王君廓辦成了。他先是慫恿李瑗劫持崔敦禮,以問京師情況,崔廓禮不說,便被囚於獄中。隨後李瑗調集兵馬,召燕州刺史王詵赴幽州城,共議舉兵大事。然後王君廓斬殺王詵,並率領麾下千餘人,釋放崔敦禮後,與李瑗的百餘護衛對峙。他朝著李瑗左右的護衛喊道:「李瑗為逆,你等為什麼要隨他自取滅亡呢?」然後等護衛,皆棄兵甲而潰散後,絞殺李瑗。李瑗在死前,大罵王君廓,「小人賣我,禍將自及矣!」。
廬江王李瑗造反的消息,都沒有傳到長安,便被平定。真是,視造反為兒戲呀。事後,王君廓以平叛英雄,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左光祿大夫。貞觀元年,王君廓入朝,因在職驕縱越法,心中不安,便在渭南殺死驛吏,準備叛逃突厥,途中被野人(鄉民)所殺,封邑也被削除。
尉遲寶琪進入東市內的酒樓後,在酒樓掌柜錢順的指引下,從上到下轉了一遍。然後他朝著錢順問道:「消息都散出去了嗎?」
「稟爵爺,散出去了。長安城很多人知道酒樓,今天開業。」
尉遲寶琪點了點頭,思考片刻後,對著錢順吩咐道:「這樣,二樓最大的包廂,從今以後,不對外開放。你讓人日中時分,去國子監門口,喊『飲宴不用錢,有才放馬來。天然居請有才之士,免費品嘗尉遲家宴。』快去。」
「這……爵爺,真免費嗎?」一聽這話,錢順的臉色馬上變成苦瓜色。這錢順是皇家的人,他做一切事,首先以皇家利益為先。一聽要免費,這怎麼得了?但他過來的時候,長孫皇后又吩咐過,一切聽尉遲寶琪的。
「費什麼話。真免費。你再去找幾塊鮮艷的紅布,裁剪好,我要來個以文會友,和國子監學子,對楹聯。」
一聽這話,錢順放心了。
這時候的尉遲寶琪,還不知道自己在長安城內,文名有多大。他和王仁佑正月初四在國子監討論《三國志》的話語,已經被很多書店,編寫成書,正在售賣。但因為尉遲寶琪先是那天喝醉了,然後第二天便是君前奏對,第三天他已經搬到驪山去了。朝堂的大臣們,很多人都知道尉遲寶琪在忙著弄酒,而那酒水的利潤九成歸宮裡,會成為新宮的建造款。這些大臣們,囑咐自家孩子,這段時間不要去找尉遲寶琪。所以尉遲寶琪這些天,根本沒和那些勛二代見過面,也就每人告訴他,他現在的名聲到底有大。
錢順見尉遲寶琪吩咐完了,便急匆匆開始忙了。
這時張達也走進了酒樓,「涇陽男,你要的東西,我從尚食局拿過來了。」
「好,好。麻煩張內侍了。酒都拉過來了嗎?」
「拉過來了。但一壇十貫,是不是太貴了?」
尉遲寶琪也是黑了心了,十貫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萬塊。雖然歷史上一貫錢的購買力,也是受通貨膨脹等影響,但他現在處的時期,可是貞觀元年,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且尉遲寶琪讓張達弄的酒罈,是只能裝三斤酒的小罈子,不是那什麼動輒裝幾十斤酒的大罈子。
「你知道什麼?今天你就是個看錢的。要是少了錢,自己找皇后領罪。」
尉遲寶琪說完,便領著拿著食材的內侍,進入了酒樓後廚。
日中剛過,國子監門口便有聲音傳來,「飲宴不用錢,有才放馬來。涇陽縣男在天然居以文會友。請有才之士,免費品嘗尉遲家宴。」
眾學子一聽這話,議論紛紛,「涇陽縣男,以文會友?」
「免費品嘗尉遲家宴?等今天課業結束,我一定去湊湊熱鬧。」
……
這些官宦子弟,哪裡知道尉遲寶琪的險惡用心。我們今天都知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而這些生長在溫室的小白兔,今天就會知道,什麼叫騷操作?他們到底有多無知?
下午酉時一過,衙門放衙了,學子們也結束了一天的課業。他們一群人,烏泱泱匯集著,朝著東市而去。
國子監處於務本坊,往東便是平康坊,再往東過了平康坊,就到了東市。學子的這一舉動,嚇壞了萬年縣衙,萬年縣縣尉馬上組織人手,探查原因。萬年縣衙處於宣陽坊,就在平康坊的正南方,且緊挨著平康坊。當縣衙的捕快,回來匯報,說學子們要和涇陽縣男以文會友後,縣尉鬆了一口氣,但馬上命令,捕快、不良人全體出動,去現場維持秩序。
此時百騎李君羨也得到了消息,他急匆匆朝著東宮而去。今天下午,李二陛下去東宮,檢查太子李承乾課業去了。
等學子們齊聚天然居門外,嚇壞了錢順。錢順朝著人群望去,發現匯集在酒樓門口的學子,絕對超過了千人。而一些正在東市逛街的顯貴們,看著這邊有熱鬧,也匯集過來了。
「爵爺,外面來了很多人,絕對在千人以上,咱們怎麼辦呀?」
尉遲寶琪無語的看著錢順,然後很鐵不成鋼的大聲說道:「怎麼辦,開門迎客呀。」
「對了,將我寫的楹聯上聯打開,跟他們說,誰能對的上,我在二樓最大的包廂等著他。」
聽完尉遲寶琪的吩咐後,錢順急匆匆的出去了。
尉遲寶琪看著火上的五個罐子,微微一笑,「來了就好,來了就好。美好的時光,馬上就要降臨了。」
兩刻鐘後,尉遲寶琪慢慢走出後廚,朝著前方大廳而去。
到了大廳,便看見50張桌子,學子都坐滿了,大堂內還有因為沒有地方坐了,而站著的學子。
尉遲寶琪在學子們亂糟糟的聲音中,走到大堂中央。
「涇陽縣男,你的上聯太簡單了,我對,人來國子監。」
「就是,涇陽縣男。太簡單了,你覺得,人到平康坊。怎麼樣?哈哈哈哈。」
……
看著興高采烈的學子們,尉遲寶琪高聲喊道,「大家靜一靜。大家靜一靜。」等到酒樓安靜下來後,尉遲寶琪接著高聲說道:「這是我到天然居,飲過玉液酒後,想到的上聯。它應該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誰能對上下聯,我在二層最大的包廂,等著他。」
說完,尉遲寶琪便朝二樓而去。
其實尉遲寶琪將真正的上聯說出來後,一眾學子便懵了。很多反應快的學子,這時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迴文聯」。
等尉遲寶琪走進二樓包廂後,便對著身旁的錢順問道,「多少人點了菜?多少人點了酒?」
「他們全點了菜和酒。他們以為自己對上了。」錢順忐忑的望著尉遲寶琪,然後問道:「爵爺,他們對上了嗎?」
「給他們一個月,他們都不一定能對上。你說,他們對上了嗎?」
一聽尉遲寶琪這話,錢順馬上喜笑顏開。
「對了,將我在後廚看著的那幾個罐子,送上來。放到這邊的小火爐上,然後來一隊人。我有用。」
「諾。」
等了一會兒,五個封著口的罐子,便送了上來。等護衛將罐子放到火爐上後,尉遲寶琪讓他們將火爐放到窗邊,然後打開包廂的所有窗戶。
「你們將罐子的口揭開。」
當護衛將罐子口打開後,一股濃郁的香氣,便四散開來。
「好香呀。這是什麼東西,這麼香?」一層的學子不禁問道。
「好香呀。哪裡傳過來的香味?」東市,和周圍幾個坊內,走在大道上的人也聞見了這股異香。
這是尉遲寶琪畫了5個多小時,做的五罐「佛跳牆」。你要問尉遲寶琪從哪弄的海鮮?這個你就要問水軍都督張亮,回長安參加大朝會,為什麼會給宮裡,帶這麼多海鮮了?
尉遲寶琪曾經想做的是「福壽全」,也就是「佛跳牆」的前身。「福壽全」是用雞、鴨、羊肘、豬蹄、排骨、鴿蛋等以慢火煨製成的。雖然它也是一道名菜,但當尉遲寶琪在宮內發現海鮮後,便決定做「佛跳牆」。因為「福壽全」的香味和口感,沒有「佛跳牆」那麼有層次。之後,尉遲寶琪以,為了打開酒樓的知名度為原因,讓張達跟長孫皇后匯報後,才從宮裡拿出了海鮮食材。
這「佛跳牆」果然是天下名吃。其味道濃郁葷香,且味中有味。一經打開,濃郁的葷香便刺激著酒樓的學子們,從思考下聯的思緒中走出,開始乾飯。
而這時,一股南風掛過。尉遲寶琪不由振奮的起身,仰頭大笑道:「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酒樓忙碌起來,錢順反而清閒了。他走進尉遲寶琪包廂內,笑著匯報導:「現在已經賣出去3000多貫酒水和飯菜。爵爺真乃神人也。」
「才3000貫?你跟學子們強調,我是喝了玉液酒才想出的上聯嗎?他們還沒對出來,是不是才思枯竭?我們玉液酒可是能讓人才思泉涌的,你和他們說了嗎?你和酒樓外的學子們說了嗎?」
錢順聽著尉遲寶琪的連珠發問,不由的拿手輕撫額頭上的汗珠。聽著尉遲寶琪問完,才匆匆出了包廂,朝著酒樓內喊道:「眾學子,我們爵爺正是喝了玉液酒,才思泉涌下,才能想到這絕妙上聯。您沒有對出下聯,絕對是沒喝好,才思還比較閉塞……」
錢順的話還沒說完,便聽見二樓普通包廂內,一道道聲音傳來,「再給我來一壇。」
「給我上三壇。」
「給我們兄弟,上五壇。」
……
李孝恭下午和李道宗一起去宗正寺,給剛滿三歲的雪雁,換新的玉蝶。他剛剛和李道宗走進江夏王府,兩人便聞到一股異香飄來。
「老姚。姚文。」
「諾。見過家主,見過河間郡王。」
「這異香從哪飄過來的?還有,什麼東西能有此異香?」
這時一道人影,匆匆從南邊的東市跑出,見到李孝恭和李道宗站在門口,馬上行禮,然後說道:「稟王爺。此異香是天然居內,涇陽縣男做出的一道菜。現在天人居門口,人山人海,人影幢幢,屬下進不去。」
「一道菜?」
「是,一道菜。」那人接著說道:「涇陽縣男,還出了一個上聯,說誰能對上下聯,便免費在天然居飲宴,現在很多人朝天然居去了。」
「道宗呀,我們也去湊個熱鬧,反正也不遠。」
李孝恭和李道宗的郡王府,處於皇城和興慶宮中央的崇仁坊和勝業坊內。崇仁坊南邊的坊平康坊,勝業坊正南便是東市。而天然居又處在東市的西北角,這不尉遲寶琪剛讓護衛打開「佛跳牆」的蓋子,兩位郡王就聞到了。
兩位郡王,走過五十尺寬的街道後,便進入了東市。他們進入坊門後,西行一會兒,便到了天然居門口。看著從二樓飄下的將近一米寬的紅布上,寫著,「客上天然居」五個大字。李道宗朝剛才的護衛問道:「這就是上聯?」
「是。」
李孝恭和李道宗在護衛的幫助下,走進了天然居。
「老奴錢順,見過兩位郡王。」錢順畢竟是李唐皇族的人,其察言觀色的本事,堪稱一流。尤其是認人,更是錢順的看家本事。
這是長孫皇后,見尉遲寶琪操持酒樓,專門為尉遲寶琪挑選的人才。雖然唐朝規定官員不能經商,但「你有規定,我有辦法。」。唐朝官員很多人,將買賣掛在自己親屬、侍從的身上。而尉遲寶琪是為了皇家賺錢,很多大臣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長孫皇后認為尉遲寶琪操持酒樓,免不了迎來送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招呼,便將錢順派了過來。她沒想到,尉遲寶琪就只出一個上聯和做一道菜,便躲進包廂內,不露面了。事情全是錢順在跑,尉遲寶琪像個「大爺」一樣,在包廂內正用著飯呢。
李瑗的造反,是真的像兒戲一樣。廬江王李瑗是李淵堂兄之子,正兒八經的李唐宗室之子。李建成謀害李二陛下的時候,曾暗中與李瑗交結。當李二陛下成功發動了「玄武門事變」後,派通事舍人崔敦禮乘驛馬至幽州,召李瑗回長安。李瑗此時為幽州大都督,坐鎮幽州城。
李瑗性格懦弱,非將帥之才。李淵便令王君廓輔佐他。而王君廓呢?他早先原為強盜,悍勇而險詐,是唐朝開國最腹黑的將軍。呂布經《三國演義》的塑造,已經夠反覆無常了,但他碰上王君廓,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隨著天使崔敦禮的到來,王君廓準備兵行險著,他要以李瑗為犧牲品而邀功。結果呢?還真讓王君廓辦成了。他先是慫恿李瑗劫持崔敦禮,以問京師情況,崔廓禮不說,便被囚於獄中。隨後李瑗調集兵馬,召燕州刺史王詵赴幽州城,共議舉兵大事。然後王君廓斬殺王詵,並率領麾下千餘人,釋放崔敦禮後,與李瑗的百餘護衛對峙。他朝著李瑗左右的護衛喊道:「李瑗為逆,你等為什麼要隨他自取滅亡呢?」然後等護衛,皆棄兵甲而潰散後,絞殺李瑗。李瑗在死前,大罵王君廓,「小人賣我,禍將自及矣!」。
廬江王李瑗造反的消息,都沒有傳到長安,便被平定。真是,視造反為兒戲呀。事後,王君廓以平叛英雄,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左光祿大夫。貞觀元年,王君廓入朝,因在職驕縱越法,心中不安,便在渭南殺死驛吏,準備叛逃突厥,途中被野人(鄉民)所殺,封邑也被削除。
尉遲寶琪進入東市內的酒樓後,在酒樓掌柜錢順的指引下,從上到下轉了一遍。然後他朝著錢順問道:「消息都散出去了嗎?」
「稟爵爺,散出去了。長安城很多人知道酒樓,今天開業。」
尉遲寶琪點了點頭,思考片刻後,對著錢順吩咐道:「這樣,二樓最大的包廂,從今以後,不對外開放。你讓人日中時分,去國子監門口,喊『飲宴不用錢,有才放馬來。天然居請有才之士,免費品嘗尉遲家宴。』快去。」
「這……爵爺,真免費嗎?」一聽這話,錢順的臉色馬上變成苦瓜色。這錢順是皇家的人,他做一切事,首先以皇家利益為先。一聽要免費,這怎麼得了?但他過來的時候,長孫皇后又吩咐過,一切聽尉遲寶琪的。
「費什麼話。真免費。你再去找幾塊鮮艷的紅布,裁剪好,我要來個以文會友,和國子監學子,對楹聯。」
一聽這話,錢順放心了。
這時候的尉遲寶琪,還不知道自己在長安城內,文名有多大。他和王仁佑正月初四在國子監討論《三國志》的話語,已經被很多書店,編寫成書,正在售賣。但因為尉遲寶琪先是那天喝醉了,然後第二天便是君前奏對,第三天他已經搬到驪山去了。朝堂的大臣們,很多人都知道尉遲寶琪在忙著弄酒,而那酒水的利潤九成歸宮裡,會成為新宮的建造款。這些大臣們,囑咐自家孩子,這段時間不要去找尉遲寶琪。所以尉遲寶琪這些天,根本沒和那些勛二代見過面,也就每人告訴他,他現在的名聲到底有大。
錢順見尉遲寶琪吩咐完了,便急匆匆開始忙了。
這時張達也走進了酒樓,「涇陽男,你要的東西,我從尚食局拿過來了。」
「好,好。麻煩張內侍了。酒都拉過來了嗎?」
「拉過來了。但一壇十貫,是不是太貴了?」
尉遲寶琪也是黑了心了,十貫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萬塊。雖然歷史上一貫錢的購買力,也是受通貨膨脹等影響,但他現在處的時期,可是貞觀元年,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且尉遲寶琪讓張達弄的酒罈,是只能裝三斤酒的小罈子,不是那什麼動輒裝幾十斤酒的大罈子。
「你知道什麼?今天你就是個看錢的。要是少了錢,自己找皇后領罪。」
尉遲寶琪說完,便領著拿著食材的內侍,進入了酒樓後廚。
日中剛過,國子監門口便有聲音傳來,「飲宴不用錢,有才放馬來。涇陽縣男在天然居以文會友。請有才之士,免費品嘗尉遲家宴。」
眾學子一聽這話,議論紛紛,「涇陽縣男,以文會友?」
「免費品嘗尉遲家宴?等今天課業結束,我一定去湊湊熱鬧。」
……
這些官宦子弟,哪裡知道尉遲寶琪的險惡用心。我們今天都知道:免費的,才是最貴的。而這些生長在溫室的小白兔,今天就會知道,什麼叫騷操作?他們到底有多無知?
下午酉時一過,衙門放衙了,學子們也結束了一天的課業。他們一群人,烏泱泱匯集著,朝著東市而去。
國子監處於務本坊,往東便是平康坊,再往東過了平康坊,就到了東市。學子的這一舉動,嚇壞了萬年縣衙,萬年縣縣尉馬上組織人手,探查原因。萬年縣衙處於宣陽坊,就在平康坊的正南方,且緊挨著平康坊。當縣衙的捕快,回來匯報,說學子們要和涇陽縣男以文會友後,縣尉鬆了一口氣,但馬上命令,捕快、不良人全體出動,去現場維持秩序。
此時百騎李君羨也得到了消息,他急匆匆朝著東宮而去。今天下午,李二陛下去東宮,檢查太子李承乾課業去了。
等學子們齊聚天然居門外,嚇壞了錢順。錢順朝著人群望去,發現匯集在酒樓門口的學子,絕對超過了千人。而一些正在東市逛街的顯貴們,看著這邊有熱鬧,也匯集過來了。
「爵爺,外面來了很多人,絕對在千人以上,咱們怎麼辦呀?」
尉遲寶琪無語的看著錢順,然後很鐵不成鋼的大聲說道:「怎麼辦,開門迎客呀。」
「對了,將我寫的楹聯上聯打開,跟他們說,誰能對的上,我在二樓最大的包廂等著他。」
聽完尉遲寶琪的吩咐後,錢順急匆匆的出去了。
尉遲寶琪看著火上的五個罐子,微微一笑,「來了就好,來了就好。美好的時光,馬上就要降臨了。」
兩刻鐘後,尉遲寶琪慢慢走出後廚,朝著前方大廳而去。
到了大廳,便看見50張桌子,學子都坐滿了,大堂內還有因為沒有地方坐了,而站著的學子。
尉遲寶琪在學子們亂糟糟的聲音中,走到大堂中央。
「涇陽縣男,你的上聯太簡單了,我對,人來國子監。」
「就是,涇陽縣男。太簡單了,你覺得,人到平康坊。怎麼樣?哈哈哈哈。」
……
看著興高采烈的學子們,尉遲寶琪高聲喊道,「大家靜一靜。大家靜一靜。」等到酒樓安靜下來後,尉遲寶琪接著高聲說道:「這是我到天然居,飲過玉液酒後,想到的上聯。它應該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誰能對上下聯,我在二層最大的包廂,等著他。」
說完,尉遲寶琪便朝二樓而去。
其實尉遲寶琪將真正的上聯說出來後,一眾學子便懵了。很多反應快的學子,這時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迴文聯」。
等尉遲寶琪走進二樓包廂後,便對著身旁的錢順問道,「多少人點了菜?多少人點了酒?」
「他們全點了菜和酒。他們以為自己對上了。」錢順忐忑的望著尉遲寶琪,然後問道:「爵爺,他們對上了嗎?」
「給他們一個月,他們都不一定能對上。你說,他們對上了嗎?」
一聽尉遲寶琪這話,錢順馬上喜笑顏開。
「對了,將我在後廚看著的那幾個罐子,送上來。放到這邊的小火爐上,然後來一隊人。我有用。」
「諾。」
等了一會兒,五個封著口的罐子,便送了上來。等護衛將罐子放到火爐上後,尉遲寶琪讓他們將火爐放到窗邊,然後打開包廂的所有窗戶。
「你們將罐子的口揭開。」
當護衛將罐子口打開後,一股濃郁的香氣,便四散開來。
「好香呀。這是什麼東西,這麼香?」一層的學子不禁問道。
「好香呀。哪裡傳過來的香味?」東市,和周圍幾個坊內,走在大道上的人也聞見了這股異香。
這是尉遲寶琪畫了5個多小時,做的五罐「佛跳牆」。你要問尉遲寶琪從哪弄的海鮮?這個你就要問水軍都督張亮,回長安參加大朝會,為什麼會給宮裡,帶這麼多海鮮了?
尉遲寶琪曾經想做的是「福壽全」,也就是「佛跳牆」的前身。「福壽全」是用雞、鴨、羊肘、豬蹄、排骨、鴿蛋等以慢火煨製成的。雖然它也是一道名菜,但當尉遲寶琪在宮內發現海鮮後,便決定做「佛跳牆」。因為「福壽全」的香味和口感,沒有「佛跳牆」那麼有層次。之後,尉遲寶琪以,為了打開酒樓的知名度為原因,讓張達跟長孫皇后匯報後,才從宮裡拿出了海鮮食材。
這「佛跳牆」果然是天下名吃。其味道濃郁葷香,且味中有味。一經打開,濃郁的葷香便刺激著酒樓的學子們,從思考下聯的思緒中走出,開始乾飯。
而這時,一股南風掛過。尉遲寶琪不由振奮的起身,仰頭大笑道:「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酒樓忙碌起來,錢順反而清閒了。他走進尉遲寶琪包廂內,笑著匯報導:「現在已經賣出去3000多貫酒水和飯菜。爵爺真乃神人也。」
「才3000貫?你跟學子們強調,我是喝了玉液酒才想出的上聯嗎?他們還沒對出來,是不是才思枯竭?我們玉液酒可是能讓人才思泉涌的,你和他們說了嗎?你和酒樓外的學子們說了嗎?」
錢順聽著尉遲寶琪的連珠發問,不由的拿手輕撫額頭上的汗珠。聽著尉遲寶琪問完,才匆匆出了包廂,朝著酒樓內喊道:「眾學子,我們爵爺正是喝了玉液酒,才思泉涌下,才能想到這絕妙上聯。您沒有對出下聯,絕對是沒喝好,才思還比較閉塞……」
錢順的話還沒說完,便聽見二樓普通包廂內,一道道聲音傳來,「再給我來一壇。」
「給我上三壇。」
「給我們兄弟,上五壇。」
……
李孝恭下午和李道宗一起去宗正寺,給剛滿三歲的雪雁,換新的玉蝶。他剛剛和李道宗走進江夏王府,兩人便聞到一股異香飄來。
「老姚。姚文。」
「諾。見過家主,見過河間郡王。」
「這異香從哪飄過來的?還有,什麼東西能有此異香?」
這時一道人影,匆匆從南邊的東市跑出,見到李孝恭和李道宗站在門口,馬上行禮,然後說道:「稟王爺。此異香是天然居內,涇陽縣男做出的一道菜。現在天人居門口,人山人海,人影幢幢,屬下進不去。」
「一道菜?」
「是,一道菜。」那人接著說道:「涇陽縣男,還出了一個上聯,說誰能對上下聯,便免費在天然居飲宴,現在很多人朝天然居去了。」
「道宗呀,我們也去湊個熱鬧,反正也不遠。」
李孝恭和李道宗的郡王府,處於皇城和興慶宮中央的崇仁坊和勝業坊內。崇仁坊南邊的坊平康坊,勝業坊正南便是東市。而天然居又處在東市的西北角,這不尉遲寶琪剛讓護衛打開「佛跳牆」的蓋子,兩位郡王就聞到了。
兩位郡王,走過五十尺寬的街道後,便進入了東市。他們進入坊門後,西行一會兒,便到了天然居門口。看著從二樓飄下的將近一米寬的紅布上,寫著,「客上天然居」五個大字。李道宗朝剛才的護衛問道:「這就是上聯?」
「是。」
李孝恭和李道宗在護衛的幫助下,走進了天然居。
「老奴錢順,見過兩位郡王。」錢順畢竟是李唐皇族的人,其察言觀色的本事,堪稱一流。尤其是認人,更是錢順的看家本事。
這是長孫皇后,見尉遲寶琪操持酒樓,專門為尉遲寶琪挑選的人才。雖然唐朝規定官員不能經商,但「你有規定,我有辦法。」。唐朝官員很多人,將買賣掛在自己親屬、侍從的身上。而尉遲寶琪是為了皇家賺錢,很多大臣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長孫皇后認為尉遲寶琪操持酒樓,免不了迎來送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招呼,便將錢順派了過來。她沒想到,尉遲寶琪就只出一個上聯和做一道菜,便躲進包廂內,不露面了。事情全是錢順在跑,尉遲寶琪像個「大爺」一樣,在包廂內正用著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