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理想》的故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子從溫州回到家裡,立馬就著手要將原本封存很好的《放縱情感》重新抄寫修改一遍,並改名叫《為了理想》。

  來子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的中央書店,買過一套《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分上下兩冊,每冊七百多頁,總共介紹了一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來子看完這套《諾貝爾文學獎全集》,並未受到明顯的影響,更不太記得裡面的內容,也確實沒看進去。這不能怪他,沒有帶著崇敬的心情把《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看進去,看不進去就是看不進去,不受影響就是不受影響,不記得就是不記得,他越來越不太受到什麼書的影響,越來越不會刻意要追求受到什麼書的影響,不會毫無主見、盲目崇敬一些所謂的名著,看不慣有人總喜歡動不動就說起受到什麼名著的影響,動不動就說起受到哪位名家的影響。他在現實中都波瀾不驚,更何況看書。

  來子看完《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唯一記得清楚,唯一受到一點點影響的是,原來諾貝爾文學獎的核心評選標準,就是要創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優秀作品,什麼是理想主義傾向,書中無從得知,好像沒有哪位單純是因為創作出一部有理想主義傾向的優秀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很像是終身成就獎。

  在文學創作方面,來子對於什麼是理想主義傾向,可以理解為如果你對現實不滿,覺得現實很不理想,你就批評現實,如果你對現實很滿意,覺得現實已經很理想啦,你就讚美現實,你要批評現實,要讚美現實,無需說出你的理想來作參照,你只要完完全全把現實說清楚了,你的什麼理想,什麼理想主義傾向,自然會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如果你能形象化地把現實說清楚,那是你的本事。

  其實要將現實說清楚並不容易,如果要從最大的方面來講,從古到今直到永遠現實都是一樣的。凡可知事之性也,凡可以知事之理也。而且具體到個人,要說清楚哪方面的的現實則大不一樣。難怪有幾位歷史學家也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連吉爾寫《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如今所謂的文學創作,是越來越沒什麼理想可言。

  並不是因為如今的現實,比起以前的現實要單調平泛,並不是因為如今的攝像錄音,已無孔不入,好像還用文字來說清楚現實已經落伍了,相反如今這個歷史時期的現實,好多唯有用文字才能說得清楚,以前沒有哪個歷史時期的現實比如今這個歷史時期的現實,更加紛繁複雜,如今這個歷史時期的現實要用文字說清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人類發明文字原本就是為了把現實說清楚。難道不是這樣嗎?

  來子改書名叫《為了理想》,旨意不是要強調他的理想是什麼,他又是怎麼實現他的理想的,好像通篇都在講「看我的,我行你也行。」他最忌諱,有人一看到《為了理想》這個書名,就以為這是一部勵志書,如果真是那樣,他會覺得改名叫《為了理想》就好像是改名叫《追求夢想》,那麼俗不可耐,不排除有那些十七八歲的姑娘,特別追捧那些類似叫《追求夢想》之類時髦暢銷書。

  來子以前也想過,如果改名叫什麼什麼理想,會怎麼樣,總覺得,現實中理想這個詞太生硬,太擺架子,太有野心了,怕有欺世盜名的嫌疑,不排除有些名叫什麼什麼理想的書,通篇都是教人如何如何急功近利,如何如何取得成功,毫無理想可言,他越來越反感那些教人如何如何急功近利,如何如何取得成功的所謂勵志書,文學創作的理想,絕不同於世俗中的理想。

  來子是看完《諾貝爾文學獎全集》,才有這種靈感,乾脆直接了斷改名叫《為了理想》,身正不怕影子斜,就不怕有欺世盜名的嫌疑,就不怕有人一看書名就以為這是一部勵志書,捫心自問,他完全是動真格的,完全是要原原本本地把現實說清楚,而且覺得能夠直接了斷地把現實說清楚,幹嘛還要形象化來反映出現實。不排除有人選擇要用文字形象化來反映出現實,完全是一種嬌情,是在藏拙,因為他們沒有本事,用文字直接了斷把現實說清楚。

  來子就不謙虛了,覺得如果連他的這部書都沒有資格改名叫《為了理想》那還有哪部書有資格改名叫《為了理想》,再沒有哪部書比他這部書更加是要把現實說清楚,甚至連他最喜歡的歷史演義類書,都不能與之相比。

  來子甚至狂傲以為,改書名叫《為了理想》,更加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相信沒有人看到《為了理想》這個書名,還會以為這是一部拐彎抹角、添油加醋說東道西談古論今,雜七雜八的新八股文書,希望有人看到《為了理想》這個書名就會相信這是一部純文學的書,相信裡面的內容純屬真實,無論誰的作品,只要是動真格的,是要原原本本地把現實說清楚,都有資格取名叫《為了理想》,都不妨取名叫《為了理想》,真希望還有更多更多同樣取名叫《為了理想》的作品問世,有話大家說,大家一起來把現實說清楚。


  來子在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之前,首先要給《為了理想》寫一個《引子》,這也是他早就想好了的,十分重視,寫好這個《引子》。《引子》也就是《放縱情感》的故事加《活路》的故事,加《一個人的世界》的故事。

  其實來子在威海的時候,得知他的《一個人的世界》被像扔垃圾一樣扔掉子後,就在巨大的刺激之下,大概寫成了《引子》的底稿。

  來子在哈爾濱又將大概寫成了《引子》的底稿寫了一遍,並當作新聞報料,送往新晚報,過一星期後,來子又從新晚報,拿回《引子》的底稿,並寄往《打工》雜誌,結果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

  任何有生命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寫出來的,來子更加不會無緣無故寫出一些東西來。

  來子用了四天時間,終於在底稿的基礎上,順利地寫成了《引子》,也就是《放縱情感》《活路》《一個人的世界》的故事,對《引子》感到出乎意料的滿意,《引子》完全可以算是單獨創作出的一個作品,這是他差不多用三年時間,創作出《放縱情感》,事隔三年後,他人生中第二次創作,他是三年不創作,創作又三年,可見他創作出《引子》是多麼地來之不易。

  《引子》雖然只有一萬八千多個字,然而創作思路與《放縱情感》的創作思路有明顯不同,不得不老實承認,他有些淡忘了,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也只有淡忘了,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才有可能事隔三年後,重整思路,創作出《引子》,都是那麼自然而然,簡直是一種天意。

  來子也想過,要用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將《引子》里的故事創作成一個長篇,起碼也有十幾二十萬字。

  來子創作成《引子》,才發現他不可能做到用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將《引子》里的故事創作成一個長篇,就是硬逼著要他對《引子》進行擴寫,他也擴寫不出什麼名堂來。

  《引子》里的故事比起《放縱情感》里的故事,也不算少了,《引子》只寫了一萬八千多字,而《放縱情感》卻寫了四十萬字左右,天了,如果要他再創作出一部有四十萬字左右的作品,那得要有多少故事寫才行呀。這讓他更加敬佩自己竟能把《放縱情感》寫成四十萬字左右,關鍵是故事結構立得太細太細了。他不可能做到也把《引子》里的故事結構立得那麼細,如果《放縱情感》以及底稿天書都弄丟了得話他不可能重新把《放縱情感》里的故事結構立得那麼細。

  來子寫好了《引子》,使得他對於要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更加充滿信心,覺得只有漸漸淡忘了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創作思路,才會相應增加一些新的創作思路,說得神秘些,就是說,才會有一些新的靈感冒出來,那樣才有可能在抄寫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做一些修改。

  來子以前將《放縱情感》抄寫成《活路》,抄寫成《一個人的世界》一點都沒有做修改,也確實沒有想過要作一些修改,那時還完全被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捉攝住了,可見他是多麼地尊重推崇,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拋棄當年創作《放縱情感》的那種創作思路,用一種全新的創作思路,將《放縱情感》里的故事完全創作成另一部作品。

  來子要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並沒有刻意追求要修改到什麼程度,修改同創作一樣,同樣是一種偶然,可遇不可求,能修改到什麼程度,就修改到什麼程度,還是以抄寫為主。

  來子通過三個多月的努力,終於順順利利趕在過年之前,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這種速度,比將《放縱情感》抄寫成《活路》抄寫成《一個人的世界》慢不了多少,可見《為了理想》主要還是由《放縱情感》抄寫成的,但修改的程度確實已經相當可以啦,也確實來之不易,不能說,將《放縱情感》抄寫成《活路》,抄寫成《一個人的世界》,對於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就沒有起到一點作用,不能說,這三年的經歷與感受,對於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就沒有起到一點作用,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是一種天意。

  如果《為了理想》又弄丟了的話,來子肯定無法再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為了理想》與《放縱情感》不能算是同一個作品。

  來子試圖要用一個比喻來表明《放縱情感》、《活路》、《一個人的世界》、《為了理想》之間的傳承關係,比如比喻為一個人生活中的四個不同階段,比如比喻為一組接力跑比賽的四名選手,但都很武斷,好像《為了理想》一寫出來,就承載了很多使命,不同尋常。


  來子有了《為了理想》,又可以將《放縱情感》好好地封存起來,只要《為了理想》沒有弄丟,就捨不得將《放縱情感》拆封,這也是將《放縱情感》抄寫修改成《為了理想》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最保守的目標,是希望《放縱情感》與《為了理想》能永遠地流傳下去,在幾乎沒有印刷的古代,好多文學作品不都是靠轉抄流傳下來的,甚至感到他還擁有《活路》與《一個人的世界》,幻想著《活路》與《一個人的世界》借用傳奇的力量,流傳下去,以至不朽。

  來子感到《為了理想》再也很難挑出什麼毛病來,一點都不去想,他以後還會不會又將《為了理想》抄寫修改一遍,也捨不得再拿《為了理想》去冒有可能弄丟的風險,覺得如果不是運氣特別壞得話,《為了理想》應該可以完成《活路》、《一個人的世界》沒有完成的遺願,對《為了理想》的命運充滿信心。

  來子好奇《為了理想》到底會有怎樣的際遇,真恨不能一下子就讓《為了理想》有可能碰到的際遇全都顯示出來,《為了理想》給他帶來了無限想像的可能。可以肯定,《為了理想》在現實中能夠引領他到意想不到的彼岸,按他的說法真的又有好戲看了,他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起點。

  來子比任何人都清楚,要有行動才有結果,他是個急性子,真恨不能一下子就採取許多許多行動,一種結果出來了不要緊,兩種結果出來了也不要緊,很多很多種結果出來了還是不要緊,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只要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突破,一切皆有可能。

  2007年正月初九,來子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杭州打工。

  正月十一也就是2月28號,來子到達杭州,當天就在下沙幸福路某噴塑廠里,找到了活干。

  3月1號來子就正式上班幹活。

  4月8號,來子在噴塑廠里結了工資,並立即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天津打工,

  4月9號來子到達天津。

  4月10號早上,來子在銀錨門業找到活干。

  4月11號來子就正式上班幹活。

  4月11號下午,來子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南京打工。

  4月12號來子到達南京。

  4月13號早上,來子在江寧某木工廠找到活干,並馬上就正式上班幹活。

  6月20號,來子在木工廠里結了工資並馬上動身回家。

  6月23號,來子回到家裡。

  6月24號,來子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成都打工。

  6月26號來子到達成都。

  6月28號上午,來子在金花普眾自行車廠找到活干,下午就正式上班幹活。

  8月22號,來子隨普眾自行車廠搬廠,搬到九江千子門村的新廠幹活。

  10月28號上午,來子被普眾自行車廠辭退,並結了工資。

  下午,來子在金花鎮南帝鞋材廠里重新找到活干。

  10月30號,來子就正式在南帝鞋材廠上班幹活。

  12月10號,來子從南帝鞋材廠辭工,並結了工資。

  下午,來子就在九江的名揚家俱廠里找到活干。

  12月11號上午,來子搬進名揚家俱廠,下午就正式上班幹活。

  年底來子就回家過年。

  2008年正月初十,來子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合肥打工。

  正月十一來子到達合肥。

  正月十二來子在龍崗美盛服裝廠里,找到活干。

  正月十三,來子就在美盛服裝廠里正式上班幹活。

  5月3號,來子在美盛服裝廠里結了工資,並馬上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太原打工。

  5月4號來子到達太原,下午在北張的國際大都會工地找到活干。

  5月5號,來子就在國際大都會工地正式上班幹活。

  7月14號旁晚,來子在工地上結了工資並馬上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武漢打工。

  7月16號,來子到達武漢,下午在武昌的坐標城工地找到活干。

  7月17號,來子就在坐標城工地正式上班幹活。

  9月22號,來子在坐標城工地結了工資,並馬上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去南寧打工。


  9月23號來子到達南寧。

  9月24號,來子在白沙大道普羅旺斯工地找到活干。

  9月28號,來子才正式在普羅旺斯工地上班幹活。

  11月1號晚上,來子在普羅旺斯工地結了工資。

  11月2號清早,來子就帶著《為了理想》動身回家去。

  來子這樣子打工,創造了一項記錄,幾乎可以不用參照任何資料,做一個中國城市排行榜,保准比起它什麼城市排行榜客觀公正得多,要不仿效余秋雨寫《文化苦旅》那樣,也來寫一本《打工苦旅》。

  來子帶著《為了理想》,找過浙江文藝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希望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廣西民族出版社。幾乎可以不用參照任何資料做一個中國出版社排行榜,比起資深業內人士做的中國出版社排行榜,更具有實際指導作用。

  來子帶著《為了理想》找過錢江晚報、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合肥晚報、新安晚報、山西晚報、太原晚報、楚天都市報、南寧晚報,錢江晚報有個小報導,他自吹是打工走遍中國第一人,是中國特立獨行第一人,是中國文學創作最高峰,是中國時代特色唯一典型,是多項記錄的創造者,難道這還不夠新聞,除了他誰還敢這樣吹牛,除了他誰還會想到這樣吹牛,如果硬是要將他創作的作品,稱之為打工文學來加以藐視得話,那他創作的作品,怎麼著也算是打工文學開山之作,那他怎麼著也能穩坐打工文學開山鼻祖這把交椅,有必要的話,他還可以把牛皮吹大,真是怎麼吹牛都可以,對於媒體,他就像是一座礦山。

  來子還帶著《為了理想》找過《打工》雜誌,找到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文學院有個網名墨非的寫有相關博客。

  當然來子還做過其它一些努力,不值一提。其實他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別人看來還是很值得一提,他越來越懶得提起一些事情,越來越懶得用文字把現實說清楚,但他越來越喜歡用實際行動去弄清楚現實,去揭開謎團,去滿足他的好奇心,真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