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故事
來子從南寧回到家裡,又立馬將《為了理想》重新抄寫修改一遍,並改名叫《真情》。通過三個多月的努力,趕在過年之前,終於將《為了理想》抄寫修改成《真情》,如果不去試一試得話,他都不敢相信,還有可能將《為了理想》修改得更好,而實際上《真情》確確實實要比《為了理想》修改得更好,所謂的修改主要是增加故事的深度,而很少做刪減,寫東西本來就是寫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很難改寫成另一種樣子。可以理解為什麼托爾斯泰創作《復活》,原本是打算創作成一個短篇,但經過六次修改後,結果創作成了一個長篇,曹雪芹創作《紅樓夢》,自稱是「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想必每次都是增得多,刪得少,以至於最後有那麼多字數,如果他以後,還會將《真情》抄寫修改一遍得話,那將肯定會是越修改字數越多。
《真情》比起《為了理想》的修改程度,當然不能與《為了理想》比起《放縱情感》的修改程度相提並論,但給來子帶來的驚喜與自信,卻是差不多的,關鍵因為,要在有毛病的基礎上修改成沒什麼毛病,要比在沒什麼毛病的基礎上修改得更好,要容易得多。
來子帶著《為了理想》,找過那麼多出版社,找過那麼多報社,還做過其它努力,卻始終被像捂蓋子一樣捂住了,不讓顯山露水,不讓出頭,感到黔驢技窮,再怎麼帶著《為了理想》弄下去,也很難有突破,整個大環境,他全憑一人之力,怎麼也改變不了,但他可以從自身找原因,可以還把《為了理想》修改得更好,所以真的又將《為了理想》又抄寫修改成《真情》。
來子有了《真情》,又可以將《為了理想》封存起來,好像《為了理想》已經功成身退,輪到《真情》衝鋒上陣了。也確實心疼《為了理想》有些被弄破損了,捨不得更加被弄破損。
2009年正月初十,來子帶著《真情》去BJ打工,這是他事隔五年後,第二次去BJ打工,BJ的變化肯定怎麼著也趕不上,他個人打工經歷的變化,他再次選擇去BJ打工,等於是不想讓他的打工經歷,再發生多麼大的變化,平常得很。
正月十一半夜來子到達北京西站。
正月十二上午來子到達皮村。
正月十三來子在凱撒家具廠木工車間找到活干。
來子在凱撒家俱廠,換過幾樣工作。
大概幹了半年多後,突然被辭退,來子又在潤豐集團生產加工基地潤豐鋁業找到活干。
來子在潤豐鋁業幹了二十天後,又突然被辭退,又在意風家具沙發廠包制車間,找到打包的活干。
來子在意風家具干到年底,也就辭工結清工資回家去。
2010月2月9號晚上,來子回到家裡。
嗎來子以前只知道,BJ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沒想到,BJ也還有這麼多工廠。
來子帶著《真情》來BJ打工,當然不是衝著BJ的工廠來的,他一年之內在BJ換過三個工廠,而且都是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工廠,可見他在BJ打工的經歷相當突出,他甚至還去過一次亦莊找活干,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值一提,更不能與他以前經常在一年之內就換三四個城市打工相提並論。
來子帶著《真情》來BJ打工,主要是衝著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來的,他早就想好,只要等過了2008,等BJ辦完奧運會,就再次來BJ試試,不然他早就會再次來BJ試試。
來子以前帶著《為了理想》,每到一個城市打工,只能採取一點行動,又要換一個城市打工,幾乎換到沒城市換了。而他帶著《真情》來BJ打工,就可以採取很多很多行動,真是想怎麼採取行動就怎麼採取行動,更何況《真情》比《為了理想》還要寫得好,也就相信會比《為了理想》的際遇有重大突破。
由於來子打工的地方都在離皮村很近的那一塊,離市區很遠,他又不會上網,又不喜歡打電話,所以他採取行動的效率很低,但總體確實採取了不少行動。要說清他到底採取了哪些行動,有什麼效果,確實是件很費勁的事,甚至是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完全可以單獨寫成一篇小說,小說名稱嘛,就叫《手稿流浪記》,好像他要全憑一人之力,來成全BJ做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地位,他很想看看,BJ憑什麼夠得上全國的文化中心的地位,喜歡拿BJ的情況與各省城市上的情況作比較。
來子找過很多次人民文學出版社,找過三次讀書生活知識三聯出版社,找過一次作家出版社,找過一次中國青年出版社,找過一次北京大學出版社,找過一次BJ出版社,找過三次北京大學,找過兩次魯迅文學院,甚至還找過一次搜狐。還將《真情》抄寫過兩份,大概有兩萬多字的樣品,分別送往京華時報、北京晚報。還在小小鳥打工互助熱線的介紹下,於10月10號晚上11點到12點,在北廣傳媒新聞廣播做過一次談話節目。後來還找過法制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新京報。
來子一年之內採取這麼多行動,幾乎沒有一點真正的效果,這就是BJ,這就是人們心目中全國的文化中心。
《真情》唯有一次,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放置了四個多月,那編輯還跟來子談了幾句,想必那編輯沒怎麼看一看《真情》,等於是《真情》白白放置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四個多月,比起那麼一點點效果,還不如損失大,如果勉強要把那麼一點點效果誇大的話,那麼只好說成是,就好像隨便拿一樣物品,放置在有名的寺廟裡,放置久了,自然而然、多多少少沾了一點佛光,可以說成是被有名的寺廟高僧,開過靈光,做過法術,成了一樣法器,但他並不稀罕,《真情》已經寫這麼好了,哪還需要沾什麼佛光,做什麼法術,《真情》一出世,就身世顯赫,淵源流長。
有必要再次特別強調,因為來子不會上網,使得他採取行動,都是硬橋硬馬,很不靈活。好像《真情》到底寫得怎麼樣,與他實際採取的行動,完全脫節,完全是兩碼事,明明覺得《真情》已經寫得很好很好,牛氣沖天,然而實際採取行動,卻故作卑微,好像對《真情》沒什麼信心可言,好像是一個小學生,拿自己寫的作文給老師看,生怕別人只挑毛病不看價值。
來子因為不會上網帶來的損失,足以抵得過一個隨隨便便寫點什麼東西,發表到網上的人,慢慢有些名氣,甚至成為作家。
來子2004年帶著《活路》來BJ,那時作家出版社十分爽快就接稿,而來子帶著《真情》去找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公開說明,不接手稿,如果要投稿,只有在網上先投一萬字左右的樣品,然後再根據反映,看是否繼續在網上投稿,出版社越來越按自己的選題來出版,出版社出的書越來越多是編輯鼓搗出來的,是編輯在其位,謀其職,腦力勞動的成果。好像不用接任何稿,都忙得不得了,還在年頭就確定工作量已排到了半年以後,哪還能接搞,哪還有心看手稿。
而讀書生活知識三聯出版社裡,有人還不無認真挖苦說,來子的《真情》應該放進博物館。好像來子的作品越來越修改得很好很好,還比不上,時代變化的越來越快,來子的《真情》還出世不久,就好像成了老古董,就算來子還要在《真情》的基礎上,修改得再好,又有何用,誰叫來子不會上網。好像光是因為來子不會上網,還用手寫,就能斷定,他用手寫出來的沒有一點先進性,思想肯定落伍,還是古時候愚公移山,鐵棒磨成針那樣的傳統思想,好像光看來子還帶著《真情》親自找來,就認定是個土包子。
來子帶著《真情》,去找北京大學出版社,結果門口裡的保安,毫不留情把來子擋住了,根本不讓來子見一見編輯,並傲慢告訴來子,人家編輯都弄得是文學。好像來子這種土包子寫出來的《真情》,還不如保安自己隨便寫出來的東西,更加象是文學,好像斷定來子這種土包子,寫出來的《真情》,無非就是講他以前如何在火車站睡了一夜,如何吃了一碗二塊五毛錢的拉麵,這種打工故事,稀鬆平常。那是什麼文學,登不了大雅之堂。
就好像一個賣魚的,就是寫出一籮擔詩歌,還是只配回去賣魚,而北大教授,只發表過一篇鮮為人知的詩歌,就成了當代詩人,就可以上百家講壇開講,大講特講文人搞創作需要找到感覺。
類似的情況,還在讀書生活知識三聯出版社碰到過,還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碰到過,還在魯迅文學院碰到過。
來子有一次帶著《真情》去找北京大學文學系,有一位文學系老師表示他們從來不接手稿。
來子有一次帶著《真情》去北京大學,乾脆將《真情》全都攤開在百年講堂前面的廣場上,然後迅速離開,並去某食堂里吃午飯。
來子吃過午飯,返回到百年講堂前面的廣場上,卻發現《真情》不見了。
來子不怎麼擔心,在北京大學這種地方,還有人會將《真情》當垃圾一樣撿掉,結果得知,原來是校衛隊撿掉了,並好不容易,才從校衛隊辦公室,領回了《真情》,又一次讓他的期望落空了,原還以為那樣做,會引起不同的凡響。北京大學也不是一個可以自由暢想的地方,都是些智商很高的凡夫俗子,很多方面,比菜市場還要世俗,比股票交易所還要功利,難怪他的那位最了不起的老鄉,在北大圖書館當了半年圖書管理員,就看出那些文化階層的人沒什麼了不起的。
有意思的是,來子有一次帶著《真情》去找BJ出版社,左等右等,等到下午上班時間過了很久,才在BJ出版社的前台給一位編輯打通了電話,希望能跟那編輯見個面,讓那編輯看看《真情》,由於他很少打電話,電話中不太會說話,這次更是因為等了很久,十分著急,在電話中確實一開頭就對那編輯有點冒犯,好像有點說成是編輯讓他等了這麼久,應該負點責任。竟惹得那編輯發無名火,說是憑什麼要讓他看來子的手稿,都聽不懂來子跟他說了半天都說了些什麼,浪費掉他這麼多時間,等來子急忙道了歉,那編輯才平息了火氣,但還是明顯對來子有偏見,並直接了斷問來子有問題沒有,如果問題大的話根本沒必要看一看來子的《真情》。
來子當然清楚,那編輯問有問題沒有指的是什麼,他怎麼可以謊稱一點問題也沒有,所有關節打通了,只等著排版印刷發行,好像他帶著《真情》找來只是要一起合作作一筆出版生意,但又不同於一錘子買賣,具體情況具體商量,不能怪他猜測得太武斷,實在是出版社的作為,太令他失望了,然而普通大眾,總是毫無緣由對出版社的作為,推崇得不得了,編輯更是牛得不得了。
來子碰到好多好多人,都明確表示如果來子的作品能夠出版,肯定會認真拜讀,但來子找了這麼多出版社都不能出版,肯定水平不怎麼樣,甚至很可能連報社的人,也都這麼認為。
來子碰到過一位《財富》雜誌的編輯,那編輯勸慰來子應該體諒編輯的難處,其實編輯的工作量特別重,還著重建議來子應該趕快學用電腦打字,其實用電腦打字簡單得很,一學就會,來子學會用電腦打字,學會上網,就會少走許多彎路。
來子碰到過一位在讀書破萬卷文化公司上班的唐小姐,還是湖南老鄉,好像是做圖書推廣的。她自稱書市上銷售的書其實都是垃圾,她自己很少再買書看。
就不必更多具體說明,來子採取的一些行動,來子總算領會到,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是怎麼一回事。還是那句話,BJ是一個實用主義最盛行的地方,BJ能夠提供的生存條件已完全利用盡了,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這一重大優越條件,確實養活了不少人。可分為很多行當。
來子雖然在BJ能夠利用的生存條件極為有限,但從他在BJ採取的行動看來,完全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完全是用行動製造出文化,整個BJ就是他演出的舞台,真是想到什麼辦法,就按什麼辦法去做,好奇心永遠得不到滿足,越來越感到無論他是怎樣打工的,他都越來越像一個文人,而那些利用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這一重大優越條件,養尊處優的人,一點浪漫主義的做法都沒有,真是太平庸了,不要以為那些人看上去了不起就真的很了不起,再怎麼道貌岸然也與文人相差甚遠。都只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領一份工資罷了,頂多還額外搞些創收,很難從中產生出文人。
來子可以理解為什麼托爾斯泰都八十多歲了,還突然拋棄一切,離家出走,真正的文人就應該有浪漫主義做法,按照溫家寶總理的說法,就是一個民族,不但要有人盯著前面要走的路,還要有仰望星辰的人,這個民族才會有希望。
《真情》比起《為了理想》的修改程度,當然不能與《為了理想》比起《放縱情感》的修改程度相提並論,但給來子帶來的驚喜與自信,卻是差不多的,關鍵因為,要在有毛病的基礎上修改成沒什麼毛病,要比在沒什麼毛病的基礎上修改得更好,要容易得多。
來子帶著《為了理想》,找過那麼多出版社,找過那麼多報社,還做過其它努力,卻始終被像捂蓋子一樣捂住了,不讓顯山露水,不讓出頭,感到黔驢技窮,再怎麼帶著《為了理想》弄下去,也很難有突破,整個大環境,他全憑一人之力,怎麼也改變不了,但他可以從自身找原因,可以還把《為了理想》修改得更好,所以真的又將《為了理想》又抄寫修改成《真情》。
來子有了《真情》,又可以將《為了理想》封存起來,好像《為了理想》已經功成身退,輪到《真情》衝鋒上陣了。也確實心疼《為了理想》有些被弄破損了,捨不得更加被弄破損。
2009年正月初十,來子帶著《真情》去BJ打工,這是他事隔五年後,第二次去BJ打工,BJ的變化肯定怎麼著也趕不上,他個人打工經歷的變化,他再次選擇去BJ打工,等於是不想讓他的打工經歷,再發生多麼大的變化,平常得很。
正月十一半夜來子到達北京西站。
正月十二上午來子到達皮村。
正月十三來子在凱撒家具廠木工車間找到活干。
來子在凱撒家俱廠,換過幾樣工作。
大概幹了半年多後,突然被辭退,來子又在潤豐集團生產加工基地潤豐鋁業找到活干。
來子在潤豐鋁業幹了二十天後,又突然被辭退,又在意風家具沙發廠包制車間,找到打包的活干。
來子在意風家具干到年底,也就辭工結清工資回家去。
2010月2月9號晚上,來子回到家裡。
嗎來子以前只知道,BJ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沒想到,BJ也還有這麼多工廠。
來子帶著《真情》來BJ打工,當然不是衝著BJ的工廠來的,他一年之內在BJ換過三個工廠,而且都是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工廠,可見他在BJ打工的經歷相當突出,他甚至還去過一次亦莊找活干,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值一提,更不能與他以前經常在一年之內就換三四個城市打工相提並論。
來子帶著《真情》來BJ打工,主要是衝著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來的,他早就想好,只要等過了2008,等BJ辦完奧運會,就再次來BJ試試,不然他早就會再次來BJ試試。
來子以前帶著《為了理想》,每到一個城市打工,只能採取一點行動,又要換一個城市打工,幾乎換到沒城市換了。而他帶著《真情》來BJ打工,就可以採取很多很多行動,真是想怎麼採取行動就怎麼採取行動,更何況《真情》比《為了理想》還要寫得好,也就相信會比《為了理想》的際遇有重大突破。
由於來子打工的地方都在離皮村很近的那一塊,離市區很遠,他又不會上網,又不喜歡打電話,所以他採取行動的效率很低,但總體確實採取了不少行動。要說清他到底採取了哪些行動,有什麼效果,確實是件很費勁的事,甚至是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完全可以單獨寫成一篇小說,小說名稱嘛,就叫《手稿流浪記》,好像他要全憑一人之力,來成全BJ做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地位,他很想看看,BJ憑什麼夠得上全國的文化中心的地位,喜歡拿BJ的情況與各省城市上的情況作比較。
來子找過很多次人民文學出版社,找過三次讀書生活知識三聯出版社,找過一次作家出版社,找過一次中國青年出版社,找過一次北京大學出版社,找過一次BJ出版社,找過三次北京大學,找過兩次魯迅文學院,甚至還找過一次搜狐。還將《真情》抄寫過兩份,大概有兩萬多字的樣品,分別送往京華時報、北京晚報。還在小小鳥打工互助熱線的介紹下,於10月10號晚上11點到12點,在北廣傳媒新聞廣播做過一次談話節目。後來還找過法制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新京報。
來子一年之內採取這麼多行動,幾乎沒有一點真正的效果,這就是BJ,這就是人們心目中全國的文化中心。
《真情》唯有一次,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放置了四個多月,那編輯還跟來子談了幾句,想必那編輯沒怎麼看一看《真情》,等於是《真情》白白放置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四個多月,比起那麼一點點效果,還不如損失大,如果勉強要把那麼一點點效果誇大的話,那麼只好說成是,就好像隨便拿一樣物品,放置在有名的寺廟裡,放置久了,自然而然、多多少少沾了一點佛光,可以說成是被有名的寺廟高僧,開過靈光,做過法術,成了一樣法器,但他並不稀罕,《真情》已經寫這麼好了,哪還需要沾什麼佛光,做什麼法術,《真情》一出世,就身世顯赫,淵源流長。
有必要再次特別強調,因為來子不會上網,使得他採取行動,都是硬橋硬馬,很不靈活。好像《真情》到底寫得怎麼樣,與他實際採取的行動,完全脫節,完全是兩碼事,明明覺得《真情》已經寫得很好很好,牛氣沖天,然而實際採取行動,卻故作卑微,好像對《真情》沒什麼信心可言,好像是一個小學生,拿自己寫的作文給老師看,生怕別人只挑毛病不看價值。
來子因為不會上網帶來的損失,足以抵得過一個隨隨便便寫點什麼東西,發表到網上的人,慢慢有些名氣,甚至成為作家。
來子2004年帶著《活路》來BJ,那時作家出版社十分爽快就接稿,而來子帶著《真情》去找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公開說明,不接手稿,如果要投稿,只有在網上先投一萬字左右的樣品,然後再根據反映,看是否繼續在網上投稿,出版社越來越按自己的選題來出版,出版社出的書越來越多是編輯鼓搗出來的,是編輯在其位,謀其職,腦力勞動的成果。好像不用接任何稿,都忙得不得了,還在年頭就確定工作量已排到了半年以後,哪還能接搞,哪還有心看手稿。
而讀書生活知識三聯出版社裡,有人還不無認真挖苦說,來子的《真情》應該放進博物館。好像來子的作品越來越修改得很好很好,還比不上,時代變化的越來越快,來子的《真情》還出世不久,就好像成了老古董,就算來子還要在《真情》的基礎上,修改得再好,又有何用,誰叫來子不會上網。好像光是因為來子不會上網,還用手寫,就能斷定,他用手寫出來的沒有一點先進性,思想肯定落伍,還是古時候愚公移山,鐵棒磨成針那樣的傳統思想,好像光看來子還帶著《真情》親自找來,就認定是個土包子。
來子帶著《真情》,去找北京大學出版社,結果門口裡的保安,毫不留情把來子擋住了,根本不讓來子見一見編輯,並傲慢告訴來子,人家編輯都弄得是文學。好像來子這種土包子寫出來的《真情》,還不如保安自己隨便寫出來的東西,更加象是文學,好像斷定來子這種土包子,寫出來的《真情》,無非就是講他以前如何在火車站睡了一夜,如何吃了一碗二塊五毛錢的拉麵,這種打工故事,稀鬆平常。那是什麼文學,登不了大雅之堂。
就好像一個賣魚的,就是寫出一籮擔詩歌,還是只配回去賣魚,而北大教授,只發表過一篇鮮為人知的詩歌,就成了當代詩人,就可以上百家講壇開講,大講特講文人搞創作需要找到感覺。
類似的情況,還在讀書生活知識三聯出版社碰到過,還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碰到過,還在魯迅文學院碰到過。
來子有一次帶著《真情》去找北京大學文學系,有一位文學系老師表示他們從來不接手稿。
來子有一次帶著《真情》去北京大學,乾脆將《真情》全都攤開在百年講堂前面的廣場上,然後迅速離開,並去某食堂里吃午飯。
來子吃過午飯,返回到百年講堂前面的廣場上,卻發現《真情》不見了。
來子不怎麼擔心,在北京大學這種地方,還有人會將《真情》當垃圾一樣撿掉,結果得知,原來是校衛隊撿掉了,並好不容易,才從校衛隊辦公室,領回了《真情》,又一次讓他的期望落空了,原還以為那樣做,會引起不同的凡響。北京大學也不是一個可以自由暢想的地方,都是些智商很高的凡夫俗子,很多方面,比菜市場還要世俗,比股票交易所還要功利,難怪他的那位最了不起的老鄉,在北大圖書館當了半年圖書管理員,就看出那些文化階層的人沒什麼了不起的。
有意思的是,來子有一次帶著《真情》去找BJ出版社,左等右等,等到下午上班時間過了很久,才在BJ出版社的前台給一位編輯打通了電話,希望能跟那編輯見個面,讓那編輯看看《真情》,由於他很少打電話,電話中不太會說話,這次更是因為等了很久,十分著急,在電話中確實一開頭就對那編輯有點冒犯,好像有點說成是編輯讓他等了這麼久,應該負點責任。竟惹得那編輯發無名火,說是憑什麼要讓他看來子的手稿,都聽不懂來子跟他說了半天都說了些什麼,浪費掉他這麼多時間,等來子急忙道了歉,那編輯才平息了火氣,但還是明顯對來子有偏見,並直接了斷問來子有問題沒有,如果問題大的話根本沒必要看一看來子的《真情》。
來子當然清楚,那編輯問有問題沒有指的是什麼,他怎麼可以謊稱一點問題也沒有,所有關節打通了,只等著排版印刷發行,好像他帶著《真情》找來只是要一起合作作一筆出版生意,但又不同於一錘子買賣,具體情況具體商量,不能怪他猜測得太武斷,實在是出版社的作為,太令他失望了,然而普通大眾,總是毫無緣由對出版社的作為,推崇得不得了,編輯更是牛得不得了。
來子碰到好多好多人,都明確表示如果來子的作品能夠出版,肯定會認真拜讀,但來子找了這麼多出版社都不能出版,肯定水平不怎麼樣,甚至很可能連報社的人,也都這麼認為。
來子碰到過一位《財富》雜誌的編輯,那編輯勸慰來子應該體諒編輯的難處,其實編輯的工作量特別重,還著重建議來子應該趕快學用電腦打字,其實用電腦打字簡單得很,一學就會,來子學會用電腦打字,學會上網,就會少走許多彎路。
來子碰到過一位在讀書破萬卷文化公司上班的唐小姐,還是湖南老鄉,好像是做圖書推廣的。她自稱書市上銷售的書其實都是垃圾,她自己很少再買書看。
就不必更多具體說明,來子採取的一些行動,來子總算領會到,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是怎麼一回事。還是那句話,BJ是一個實用主義最盛行的地方,BJ能夠提供的生存條件已完全利用盡了,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這一重大優越條件,確實養活了不少人。可分為很多行當。
來子雖然在BJ能夠利用的生存條件極為有限,但從他在BJ採取的行動看來,完全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完全是用行動製造出文化,整個BJ就是他演出的舞台,真是想到什麼辦法,就按什麼辦法去做,好奇心永遠得不到滿足,越來越感到無論他是怎樣打工的,他都越來越像一個文人,而那些利用BJ做為全國的文化中心這一重大優越條件,養尊處優的人,一點浪漫主義的做法都沒有,真是太平庸了,不要以為那些人看上去了不起就真的很了不起,再怎麼道貌岸然也與文人相差甚遠。都只不過是在其位,謀其職領一份工資罷了,頂多還額外搞些創收,很難從中產生出文人。
來子可以理解為什麼托爾斯泰都八十多歲了,還突然拋棄一切,離家出走,真正的文人就應該有浪漫主義做法,按照溫家寶總理的說法,就是一個民族,不但要有人盯著前面要走的路,還要有仰望星辰的人,這個民族才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