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夜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是一年春節。

  和妻子早早商量好了,因為雙方父母各隔著九百多公里,今年我們在重慶陪岳父岳母過年。

  重慶的年味很重很濃,雖然城裡已經不允許放鞭炮了,但是在鄉鎮的村里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的點燃鞭炮,此起彼伏的聲音,就像是一場冷槍冷炮運動。

  重慶的農村並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恰恰相反,雖然沒有天府之國的大片平坦,但卻在山坡之間滿是水田和魚塘,重慶人民愛l吃魚的習慣,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原來視若珍寶的大片良田,已經長滿了雜草,

  往往一個村里人最多的時候是年前,在外的人們拖家帶口的回來上墳,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會在老家的老房子,就著柴火灶煮一頓飯吃。

  飯桌上的菜好似八仙過海,但是絕對不會缺兩個重量級角色,酥肉和魚。

  現炸的酥肉和太安魚。

  酥肉外酥里嫩,在爽脆的外殼下,鹹甜的肉汁在口腔里爆開,和我老家的以臘肉炸的酥肉截然不同,而太安魚乃是本地最出名的魚,以地為名,肉嫩爽滑,湯稠香辣。

  本著愛吃就學的態度,我向岳父和爺爺學了幾次,依然沒有完全掌握到酥肉和太安魚的精髓,只覺得任重而道遠,還得認真練。

  觀摩必不可少,在川渝地區當男人們披上戰袍之時,那麼必然是勝券在握,畢竟廚房就是我們的戰場。

  酥肉必須得選背柳嫩肉,切條鹽巴雞精醃製,醃製的過程中,大粒花椒必不可少,選上好紅薯粉——這是關鍵,必須是紅薯粉,而不是土豆澱粉,玉米粉或者麵粉,家裡做法尤為特色,如非必要絕對不放蔥姜水、雞蛋,然後兩次煎炸,第一次斷生炸熟,漏勺舀起來,稍微晾一晾,然後再下鍋復炸,以確保外皮香脆。

  酥肉出鍋油不收,加一勺豬油,待到油冒青煙,取早已放血刮黑膜沖洗乾淨,砍塊醃製掛漿的花鰱魚,猛火下鍋定型撈出,再燒鍋,下蒜粒,切好的泡椒泡姜泡蘿蔔炒掉水汽,下豆瓣醬炒出紅油,放干海椒炒變色再放乾花椒,加剛好能淹沒魚塊的水,放鹽煮開,下魚塊放蔥段小火煨十五分鐘,放生蒜末、芹菜段,起鍋甩蔥花,巴適得板。

  村里忙完,歸家便是年夜飯的重磅任務,煎炸燉煮其樂無窮,一通忙碌之後,家人齊聚觥籌交錯,滿座歡聲笑語無盡祝福。

  早早就給遠在涼山的父母打了電話,今年雖然不能回去,但是祝福和牽掛從未減少,哥哥今天也是到岳父家去過年,堂弟早早就上來把父母接到家中,大家早早就開始用餐,聽到電話里父母兄弟熟悉的鄉音和絮絮叨叨,我不禁沉浸入回憶之中。

  在資源匱乏的兒時,火把節、彝族年和春節過年可是一年來最重要的三個節日。

  長期吃臘肉的我們,終於能改善一下口味。

  清燉的排骨,這是殺過年豬的時候留下來的半新鮮肋排,用鹽醃製過,但是洗盡鉛華仍然有新鮮肉的口感,排骨必須要用霜打之後的白蘿蔔來燉,極為鮮甜,曾經冬天物資匱乏,這大白蘿蔔我們當水果吃,但是有時候會燒心,讓人清口水長流。

  也是炸酥肉,不過是半新鮮的醃肉做的,提前幾天便泡水洗去鹽味。用小麥粉和土雞蛋調漿,炸的金黃,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來煮豌豆尖尖。

  豆瓣魚,整條魚不管是草魚鯉魚,全須全尾的炸,炸好之後,在碗裡用蔥姜香菜鹽巴雞精白糖豆瓣醬澱粉和水調好汁水,切忌加醬油影響色澤,燒好油下汁水爆炒收汁,然後澆在魚身上,只見金黃的魚身浸泡在紅潤的醬汁里,下飯硬菜。

  醃製的豬頭,早早的就要用稻草燒去殘存的毛樁,把火鉗燒紅,燙好耳朵和鼻孔,在細細的刮去焦黑的外皮,同樣是浸水去鹽,最後煮成一鍋,切肉涼拌或者蒜葉回鍋,切豬頭的時候我是最開心的,母親一邊吹著熱氣悄悄給我塞塊肉,一面把剔出的骨頭丟給賽虎,賽虎尾巴猛搖,把豬骨頭咬得咔咔作響。

  然後是燉雞,從小喜歡的燉雞,須得選養了幾年的大白公雞,在祭過祖後宰殺,剁塊清水放薑片直接燉煮,自此不再加任何香料,純粹的雞肉香味撲鼻,雞肉煮好後或者放入海帶,或者放入粉條同煮,藉以充分吸收雞肉的鮮味。在正式吃飯之前,必然是一碗米飯,上面放上雞頭,雞肉,燒紙焚香禱告,在神龕上獻祭祖先,感恩過去一年祖先的庇佑,同時也祝福祖先春節快樂。

  最後一道菜是長菜,選整根菜葉清水煮熟,中間絕對不能切斷,討一個「長長久久」的彩頭,因為高原之上晝夜溫差大,打過霜後的菜葉極為清甜,在外地難以吃到。


  這就是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了,在我的童年裡,每一年的年夜飯是我和哥哥最為期盼的,終於可以大口吃肉了。

  拜祭過祖先,餵了狗兒,在灶門、豬圈和堂屋燒過紙錢後,父親點燃一掛鞭炮,預示著年夜飯正式開始。

  村裡的人住的較為分散,往往這家鞭炮一響,其他家的就相互應和,這是個比較獨特的習俗,似是為了向全村提醒,我們家開始過年了,大家也跟上啊,聽父母說,以前講究的老輩人坐著開始吃飯就是守夜,這一頓飯要吃到第二天早上太陽出來才算是正式結束。

  從這個時候開始,整個村里再難看到路上走過的行人,家家戶戶都圍著飯桌一家團聚。

  舉杯聊聊今年收成,說一說來年的耕作,祝老人身體健康,祝孩子學習進步,祝兄弟姐妹生活和睦。

  天黑夜深,大家相聊正酣,春晚開始了,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跑出屋外開始放鞭炮煙花。

  這是我記憶中的年夜飯,當孩子的時候是最快樂的,因為我們不需要去想大人的顧慮,只管吃自己想吃的,玩自己想玩的。

  現在條件越來愈好,反而年味越來越淡了,童年所全年期盼的,現在卻是輕易就能滿足的,長輩們漸漸被時光佝僂了身體,唯獨不變的,卻是團圓和對團圓的期盼。

  春節,春節!

  我們思念的不止是年味,而是在懷念兒時的記憶。

  我們期盼的也不止是鞭炮的炸響,而是闔家團圓,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