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嘉靖改革太成功,楊廷和破防欲死!
安福抬起了頭,很是驚訝地看向楊廷和:「這事,老爺是怎麼發現的?」
楊廷和則在庭院裡走動起來。
而沒走幾步,楊廷和就開口說:「你表現的過於恭順,卻又從不仗我的勢欺人,很難讓人不生疑啊!」
安福這裡聽後微微一愣。
接著,安福就叩首而道:「小的對不起老爺,替陛下監視老爺,小的甘願受誅!」
「我說過了,你就算承認,我也不會把你怎麼樣。」
「畢竟你已經是陛下的人。」
楊廷和笑著說了起來。
隨後,楊廷和就讓安福先起來。
安福也就站起了身。
楊廷和則在這時看向安福,很鄭重地說道:「我只求你一件事。」
安福忙又跪了下來:「老爺千萬不要說求小的這事,小的已經對不住老爺,哪裡耽得了這個字?」
「這件事的決定之權在你的手裡,我不能強逼,自然只能用求字。」
「何況,你已是陛下的人,見官大三級,在我楊家,你就已是最有權勢的人,我只要知道了你的真實身份,不求你,難道還能繼續命令你嗎?」
楊廷和笑問著後,就說了起來。
安福則在這時沉默了下來。
楊廷和這時則繼續說道:「我只求你,不要告訴陛下,我知道你是他的人這事。」
安福依舊沉默著。
「我已經決定不留在這個人世啦!」
「所以,你就算替我瞞一下,也壞不了天子的事。」
「難道,我們主僕一場幾十年的情份,就連我這個請求,你也不能答應我嗎?」
楊廷和問道。
安福依舊沒有回答。
楊廷和則道:「你就當可憐可憐我這麼一個失去一切的老人吧!」
「再說,你就算告訴了陛下,除了只會讓陛下知道你沒有隱藏好,知道我楊廷和早就洞穿了他的心思讓他氣惱外,對陛下也沒有半點好處,你就算為了陛下的龍體,也可以瞞一下的。」
「老爺為何不想活了?」
安福這時突然問道。
楊廷和聽後訕笑了一下:「你都這麼問了,我也不瞞你。」
「你現在應該也看出來了,陛下做的許多事,已經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老爺我昔日的主張是錯誤的了。」
「老爺我也因為陛下的謀略而漸漸體面無存。」
「東萊的金礦,石見的銀山,這些都在說明,朝廷可以不用讓天子為代價,也不用犧牲國家武功的方式來改良天下,進而實現真正的中興!而天子也不用繼續維持一個表面中興實際隱患叢生的假盛世。」
「這樣一來,你老爺我這個所謂的定策國老,還配稱作除弊良臣嗎?」
「張、桂這些都比老爺我有資格!」
「更重要的是,昔日為定大禮時,先揚言不支持認孝廟為皇考大禮的是我,又改任大禮當認本生為皇考的也是我,後世人怎麼看都會覺得我比張、桂等人道貌岸然!」
「我原以為,陛下遲早會因為對外取財的機會遲早竭盡,而重新走老爺我主張的老路,做一個效法孝廟的天子!」
「那時,我自然可以不用擔心顏面無存!」
「可事實卻是,陛下以朝廷力量出海,的確比沿海縉紳這種分散的地方勢力更能攫取外利,更能促進民生,使得如今宗室的問題得以解決,軍戶的問題得以解決,主上威權也更加重,而更能讓天下令行禁止!」
「天子獨治的確比君臣共治更好!」
楊廷和說到這裡,就看向安福:「大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你覺得我除了去死還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嗎?總不能真去做對不起陛下的事,真讓陛下和他的忠臣們越來越懷疑,反對他們的幕後之人是我吧?」
安福聽後啜泣起來。
過了一會兒後,安福就道:「小的答應老爺,不告訴皇爺。」
「好!」
「安福,你受我一拜!」
楊廷和則在這時向安福俯首作揖起來。
安福受寵若驚地再次叩首:「小的受不起,老爺不要這樣!」
而在接下來,楊廷和就真的日漸衰弱了下來,到後面竟漸漸的口不能張,手不能抬。
過了十來日後,安福就看見,楊廷和三子楊恆在試了其父的鼻息後,就哭吼了起來,而因此知道楊廷和已經去世。
安福自己也因此落下淚來。
但他還是向朱厚熜去了密奏,奏明楊廷和已經去世。
同時,安福倒也依舊遵守了他對楊廷和的承諾,而沒有告訴朱厚熜,他的真實身份已經被楊廷和識破。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過,安福不知道的是,在楊廷和下葬後的當晚深夜,在楊恆與其弟楊枕的幫助下,楊廷和的墳墓就被挖開,他本人也被自己兩兒子從棺材扶了起來。
這時,楊廷和已因為提前被剃了發,整個人狀若老僧。
而很快,楊恆也將一套僧衣拿了過來,伺候楊廷和換上了一套僧衣。
與此同時,楊枕也將一個裝有許多銀元的褡褳遞給了楊廷和。
「父親!安福服毒自殺了。」
而當楊廷和換上僧衣,接過褡褳後,楊恆就說起安福的情況來。
楊廷和則突然冷目對向自己兒子:「不要這樣喊!你們的太傅父親已經去世了!」
「是!」
兩人忙一臉恭肅地回了一聲。
楊廷和則又冷笑著說:「至於安福,這樣的迂腐之徒,死就死了!沒什麼可惜的,但只是表面工作要做,以府里忠奴的名義將他厚葬!」
兩人再次稱是。
接下來,楊廷和就朝前方走了去,漸漸就消失於夜幕中。
而楊恆和楊枕則親自重新蓋了棺,填了土。
……
……
朱厚熜是在嘉靖七年的七月初六日收到楊廷和死訊的。
這讓他頗為驚訝。
因為他作為來自後世的人,又研究過正德嘉靖朝這段歷史,所以他清楚記得,楊廷和是在嘉靖八年去世的。
但如今,楊廷和卻在嘉靖七年就離開了人世。
這也就讓朱厚熜感到非常意外。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的一系列的事,讓這一世的楊廷和更失望心理更加壓抑的緣故,還是楊廷和的死另有隱情。
本著掌權需謹慎的原則,朱厚熜也就對司禮監的秦文吩咐說:「給陸炳去道密旨,讓他秘密去一趟四川,調查一下楊廷和的死是不是有什麼隱情。」
秦文雖然頗為驚訝皇帝在收到楊廷和去世的消息後竟是想著派人去調查,但他還是拱手稱是,向陸炳傳去了密旨。
朱厚熜雖然讓陸炳去調查楊廷和的去世有沒有什麼隱情,但在明面上也還是做出了相信楊廷和已經去世的樣子,也就下旨輟朝三日,還讓禮部議追諡之事。
而楊廷和在數月後,也在去湖廣的途中,從《邸報》上看見了朱厚熜為他輟朝三日的聖諭。
楊廷和對此淡淡一笑,而喃喃自語說:「陛下啊陛下,您到死只怕都不知道我楊廷和這時還沒有去世!」(本章完)
楊廷和則在庭院裡走動起來。
而沒走幾步,楊廷和就開口說:「你表現的過於恭順,卻又從不仗我的勢欺人,很難讓人不生疑啊!」
安福這裡聽後微微一愣。
接著,安福就叩首而道:「小的對不起老爺,替陛下監視老爺,小的甘願受誅!」
「我說過了,你就算承認,我也不會把你怎麼樣。」
「畢竟你已經是陛下的人。」
楊廷和笑著說了起來。
隨後,楊廷和就讓安福先起來。
安福也就站起了身。
楊廷和則在這時看向安福,很鄭重地說道:「我只求你一件事。」
安福忙又跪了下來:「老爺千萬不要說求小的這事,小的已經對不住老爺,哪裡耽得了這個字?」
「這件事的決定之權在你的手裡,我不能強逼,自然只能用求字。」
「何況,你已是陛下的人,見官大三級,在我楊家,你就已是最有權勢的人,我只要知道了你的真實身份,不求你,難道還能繼續命令你嗎?」
楊廷和笑問著後,就說了起來。
安福則在這時沉默了下來。
楊廷和這時則繼續說道:「我只求你,不要告訴陛下,我知道你是他的人這事。」
安福依舊沉默著。
「我已經決定不留在這個人世啦!」
「所以,你就算替我瞞一下,也壞不了天子的事。」
「難道,我們主僕一場幾十年的情份,就連我這個請求,你也不能答應我嗎?」
楊廷和問道。
安福依舊沒有回答。
楊廷和則道:「你就當可憐可憐我這麼一個失去一切的老人吧!」
「再說,你就算告訴了陛下,除了只會讓陛下知道你沒有隱藏好,知道我楊廷和早就洞穿了他的心思讓他氣惱外,對陛下也沒有半點好處,你就算為了陛下的龍體,也可以瞞一下的。」
「老爺為何不想活了?」
安福這時突然問道。
楊廷和聽後訕笑了一下:「你都這麼問了,我也不瞞你。」
「你現在應該也看出來了,陛下做的許多事,已經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老爺我昔日的主張是錯誤的了。」
「老爺我也因為陛下的謀略而漸漸體面無存。」
「東萊的金礦,石見的銀山,這些都在說明,朝廷可以不用讓天子為代價,也不用犧牲國家武功的方式來改良天下,進而實現真正的中興!而天子也不用繼續維持一個表面中興實際隱患叢生的假盛世。」
「這樣一來,你老爺我這個所謂的定策國老,還配稱作除弊良臣嗎?」
「張、桂這些都比老爺我有資格!」
「更重要的是,昔日為定大禮時,先揚言不支持認孝廟為皇考大禮的是我,又改任大禮當認本生為皇考的也是我,後世人怎麼看都會覺得我比張、桂等人道貌岸然!」
「我原以為,陛下遲早會因為對外取財的機會遲早竭盡,而重新走老爺我主張的老路,做一個效法孝廟的天子!」
「那時,我自然可以不用擔心顏面無存!」
「可事實卻是,陛下以朝廷力量出海,的確比沿海縉紳這種分散的地方勢力更能攫取外利,更能促進民生,使得如今宗室的問題得以解決,軍戶的問題得以解決,主上威權也更加重,而更能讓天下令行禁止!」
「天子獨治的確比君臣共治更好!」
楊廷和說到這裡,就看向安福:「大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你覺得我除了去死還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嗎?總不能真去做對不起陛下的事,真讓陛下和他的忠臣們越來越懷疑,反對他們的幕後之人是我吧?」
安福聽後啜泣起來。
過了一會兒後,安福就道:「小的答應老爺,不告訴皇爺。」
「好!」
「安福,你受我一拜!」
楊廷和則在這時向安福俯首作揖起來。
安福受寵若驚地再次叩首:「小的受不起,老爺不要這樣!」
而在接下來,楊廷和就真的日漸衰弱了下來,到後面竟漸漸的口不能張,手不能抬。
過了十來日後,安福就看見,楊廷和三子楊恆在試了其父的鼻息後,就哭吼了起來,而因此知道楊廷和已經去世。
安福自己也因此落下淚來。
但他還是向朱厚熜去了密奏,奏明楊廷和已經去世。
同時,安福倒也依舊遵守了他對楊廷和的承諾,而沒有告訴朱厚熜,他的真實身份已經被楊廷和識破。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過,安福不知道的是,在楊廷和下葬後的當晚深夜,在楊恆與其弟楊枕的幫助下,楊廷和的墳墓就被挖開,他本人也被自己兩兒子從棺材扶了起來。
這時,楊廷和已因為提前被剃了發,整個人狀若老僧。
而很快,楊恆也將一套僧衣拿了過來,伺候楊廷和換上了一套僧衣。
與此同時,楊枕也將一個裝有許多銀元的褡褳遞給了楊廷和。
「父親!安福服毒自殺了。」
而當楊廷和換上僧衣,接過褡褳後,楊恆就說起安福的情況來。
楊廷和則突然冷目對向自己兒子:「不要這樣喊!你們的太傅父親已經去世了!」
「是!」
兩人忙一臉恭肅地回了一聲。
楊廷和則又冷笑著說:「至於安福,這樣的迂腐之徒,死就死了!沒什麼可惜的,但只是表面工作要做,以府里忠奴的名義將他厚葬!」
兩人再次稱是。
接下來,楊廷和就朝前方走了去,漸漸就消失於夜幕中。
而楊恆和楊枕則親自重新蓋了棺,填了土。
……
……
朱厚熜是在嘉靖七年的七月初六日收到楊廷和死訊的。
這讓他頗為驚訝。
因為他作為來自後世的人,又研究過正德嘉靖朝這段歷史,所以他清楚記得,楊廷和是在嘉靖八年去世的。
但如今,楊廷和卻在嘉靖七年就離開了人世。
這也就讓朱厚熜感到非常意外。
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的一系列的事,讓這一世的楊廷和更失望心理更加壓抑的緣故,還是楊廷和的死另有隱情。
本著掌權需謹慎的原則,朱厚熜也就對司禮監的秦文吩咐說:「給陸炳去道密旨,讓他秘密去一趟四川,調查一下楊廷和的死是不是有什麼隱情。」
秦文雖然頗為驚訝皇帝在收到楊廷和去世的消息後竟是想著派人去調查,但他還是拱手稱是,向陸炳傳去了密旨。
朱厚熜雖然讓陸炳去調查楊廷和的去世有沒有什麼隱情,但在明面上也還是做出了相信楊廷和已經去世的樣子,也就下旨輟朝三日,還讓禮部議追諡之事。
而楊廷和在數月後,也在去湖廣的途中,從《邸報》上看見了朱厚熜為他輟朝三日的聖諭。
楊廷和對此淡淡一笑,而喃喃自語說:「陛下啊陛下,您到死只怕都不知道我楊廷和這時還沒有去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