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士人代表不了天下人,楊廷和攤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陽明沒有說錯,這種涉及謀逆的大案,只要上奏,朝廷就必須得派人調查,讓王陽明暫停行權。

  即便是天子也不能因為主觀上信任王陽明,就壞了這個規矩。

  畢竟,這是要防範將來的地方統兵大員,在有不臣之心時,也鑽這樣的漏洞。

  但只要,江西巡按御史程啟充把這個舉報拖個幾個月,就不會影響朝廷叛亂大計。

  可程啟充偏偏沒有這樣做。

  如此,這種事往小了說,就是程啟充不夠靈活、死腦筋,往大了說,就是程啟充有幫助叛賊的心思。

  但除非程啟充親口承認,他是想幫叛軍,不然,朝廷還真不好就此便說程啟充有助賊之心。

  而程啟充實際上的確是有這樣的心思。

  因為他本也是護禮派的一員,是楊廷和昔日的重要黨羽。

  只是因為楊廷和失勢,他現在才只是一個正七品的巡按御史。

  甚至這還是因為他夙來比較善於淡化自己身上的「楊廷和黨羽」標籤,而一心在地方知縣等任上做些善政,才能成為一省巡按的。

  所以,程啟充才故意裝傻,在收到這樣的舉報狀子後,就立即急遞奏於天子知道。

  而當程啟充知道朝廷下旨讓王陽明暫時停職,且派人來調查時,就為此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方子寧,我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

  「老爺,費閣老請您去一趟。」

  但就在程啟充自言自語時,告老還鄉的費宏突然派了人來請程啟充過府一敘。

  程啟充不好怠慢,只得來了鉛山。

  而程啟充一見到費宏,費宏就問著他:「你為何不把那份舉報狀子多壓幾天,你非得讓叛亂地區多死幾個無辜百姓才肯罷休嗎?」

  「閣老這麼說,晚輩著實不明白。」

  程啟充裝起傻來。

  費宏則呵呵冷笑說:「在我面前,有必要如此遮掩嗎?」

  程啟充沒有回答。

  「我知道,你肯定是想利用王陽明和張孚敬、桂萼這些人走得近,而楊一清有意排除異己的機會,通過這事讓王陽明不能平叛。」

  「可你更應該明白,這種不得人心的叛亂,就算沒有王陽明,也一樣能平定!」

  費宏這時則主動又說了起來。

  程啟充突然忍不住反問道:「怎麼就不得人心,難道如今朝中阿諛喜事之輩就得人心嗎?」

  「他們當然得人心!」

  費宏回道。

  程啟充呵呵冷笑:「晚輩看不出來。」

  「你看不出來是因為你一葉障目,對天下局勢有偏見,執意堅持士人之心才是天下人心,可事實上,天下士人從來就沒有齊心過,也代表不了天下人心!」

  「天下人心,無論貴賤,皆喜太平不喜戰亂!」

  費宏突然也對程啟充嚴正說了起來。

  程啟充則依舊不服氣地說道:「就算閣老您說的對,那昔日太宗靖難,為何就能成,天下人不是不喜戰亂嗎?」

  「那是因為建文帝先違背了天下人不喜戰亂的心思,削藩太急太苛刻!未考慮過因此導致的叛亂會不會影響天下人。」

  「而當今陛下是一直都將天下大多數人的訴求先考慮起來的,因為知道賤民對朝廷不滿,所以永廢了賤籍,因為知道大多數匠戶對現狀不滿,所以改革了匠戶制度,因為大多數宗室對現狀不滿,所以改革了宗室,因為知道軍戶對現狀不滿,所以改革了軍戶。」

  「你覺得這樣的陛下,是建文能比的嗎?」

  費宏說著就問起程啟充來。

  程啟充則在這時反而問起費宏來:「閣老也真心希望陛下做一位真正的中興聖主嗎?」

  費宏笑了笑。

  接著。

  費宏就對程啟充說道:「我說真心希望,你自然不信。」

  「但你應該知道,陛下已經用漕運的利,讓老夫寧賠上一兒子的性命也要為天子的中興大業盡全力。」

  「所以,這已經不是我希望不希望的事,而是我只能答應不能拒絕的事。」

  費宏說完後,程啟充沉下了臉,咬緊了牙。


  隨後,程啟充就道:「我會向朝廷主動請罪,為王陽明說情,反正這官做的也沒意思了。」

  費宏知道,程啟充是厭倦了如今為官必須迎合聖意、為民做實事才能升官的官場環境,才會說做官沒意思的話。

  但費宏沒有訓誡程啟充,只問道:「你這樣做,有沒有受楊廷和的指使?」

  程啟充一愣,隨即忙否決道:「絕對沒有!」

  「可你是楊廷和的門生,你說沒有,不代表陛下這麼想!」

  費宏說道。

  程啟充聽後不由得面色蒼白,且後退了幾步。

  ……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

  御書房。

  朱厚熜也因為程啟充彈劾王陽明這事而問著楊一清等御書房大臣:「你們說,這件事會不會跟楊廷和有關?」

  「陛下,臣認為楊廷和倒不至於做這樣的事。」

  楊一清回道。

  而張璁則道:「臣認為倒是有可能,因為這件事即便做了,朝廷除了責怪程啟充這個巡按御史輕信狀詞、處事毛躁外,真不好處置一個盡職盡責,把重要情報及時上奏的巡按御史,但帶來的好處卻是讓朝廷不得不停王陽明的職,讓叛軍多一口喘息的機會。」

  朱厚熜聽後點了點頭。

  接著。

  朱厚熜則突然笑了笑說:「罷了!無論有沒有,都不重要。」

  且說,楊廷和這裡還不知道朱厚熜開始懷疑是他在暗中幫助叛軍。

  此時的楊廷和,只在這一天,將自己素來信任有加的僕人安福,叫到了自己的後院庭園裡。

  然後,楊廷和就問著安福:「安福,你兒子今年好像也中舉了是吧?」

  「托老爺的恩德,放他出府讀書,如今他拔貢後,不久前就中了順天府的鄉試第一百零九名孝廉。」

  安福回道。

  楊廷和聽後笑道:「好啊,你們家從令郎開始就不用再當家生奴,而也要開始成為士族了。」

  安福則忙跪下叩首說:「這都是老爺的恩德!老爺因見犬子從小就愛讀書,才給了他這個機會,不然就他那點造化,哪裡能走到這一步。」

  「你既然一直知道是我給你安家的恩德,那你為何還背叛我,一直替陛下盯著我這個老頭子?」

  楊廷和卻在這時突然很嚴肅地問起安福來。

  安福微微一怔,訕笑起來:「老爺,您在說什麼?」

  「這裡沒有別人,你就不要掩飾了!」

  「我也不會把你怎麼樣,我只要你說實話!好讓我在斷氣之前,知道一個真相!」

  楊廷和則說著就突然咳嗽起來。

  安福沒有回答。

  楊廷和則繼續追問道:「難道老夫對你幾十年的照顧,以及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都比不上陛下給你的那點承諾嗎?」

  「安福啊,我不瞞你!我已經自覺時日不多了,所以,我就想在臨終前聽你一句真話!」

  「你不要讓我帶著遺憾走啊!」

  「我也不會把你怎樣,何況,你是陛下的人,我又能把你怎麼樣?」(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