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
春冬寒氣襲人,起床要勇氣,早起更是勇氣。青雲制定的晨跑計劃未曾改變。張艷約有五六天沒有出現在跑道上,青雲充滿期待。
一周後張艷身影再次出現,給了青雲很大的勇氣,同行的力量。晨跑需要勇氣,在這肅殺的冬日。張艷說:「差點想放棄了,想著你一個人跑步,又來了!」青云:「你不來我也要跑的,只是沒感覺呀!總要有個同行的人嘛!我每天遇到的都是老人家呢!」晨跑者大多是年邁之人,讓青雲反而有一種未老先衰的感覺,他迎面跑過常視而不見。
這段時間張艷沒有回覆信息,青雲感到疑惑,定是家裡有事。果不其然,晨跑結束時,張艷說:「哪天聚聚?」青雲說:「今天是周三,就下午吧!兩點左右!」下午接近兩點青雲給張艷發信息,問她在哪裡等。張艷回復「都行!」青雲找了家看上去清雅的酒店,把位置了發給張艷。張艷一身紫色冬裙,耀眼幽深,耀眼迷人。小別重逢,張艷把這一周家裡的事與青雲一一說盡。她嘆了口氣,轉而說道:「我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去束縛誰,也不要誰來束縛!」說完喝一杯水,寬衣解帶。
張艷不再參與晨跑,不回信息,青雲心知肚明,他又開始閉關修煉了,不再打擾。但他清楚,她需要傾訴,傾訴婚姻的煩悶,生活的瑣碎。她想說的時候自會出現,接近寒假青雲開始計劃出行。
雲南有無限風光,而且風格各異,總也游不盡。香格里拉「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這裡像是進入雪區。在松贊林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博大,人稱「小布達拉宮」,他沒去過布達拉宮,他覺得這已經夠大夠震撼心靈。在進入松贊林寺的檢票口,他親眼看到瘦小的夫妻倆被高大魁梧的男子一家大打出手,瘦男人鼻子流血,高男子父親還在慫恿兒子、家人繼續毆打。現場保安不得已出面制止,一片慌亂,讓人心痛。在這虔誠拜佛的地方,為排隊買票,俗世凡人可以兩句話不順耳,出手傷人。青雲帶著倆孩子,不敢上前阻止,他一邊安撫孩子,一邊往前移動腳步:高大男子因為瘦男子過檢票口時說了一句難聽的話,就瞬間爆發,父親看到兒子打人,還火上澆油,他們來這裡幹嘛?據理力爭,顯示自家的威風,還是證明我來過松贊林寺,佛祖有靈對眼前的眾生相情何以堪?
他在香格里拉吃到了氂牛肉,喝到了臧家奶茶和酸奶。奶香撲鼻,牛肉粗野有嚼頭。雖然普達措國家公園只能坐車參觀,但一路上高原的原始蔥綠和深不可測,還是讓他無法忘懷。作為雲南人,他居然無法預測暑假的香格里拉依然可以冷得發抖,剛進入普達措時看到外地人租棉衣,他還在心裡笑話呢。但整個參觀過程,在湖邊行走時,他被冒雨夾雜的冷氣弄得很不自在。那時,他才明了,出行要多帶衣物,了解當地氣候。雲南可以十里不同天,何況這裡相距家鄉已近千里。他在冷雨中走完的碧塔海湖,讓他心異常清新。雲南沒有海,因此把很多湖泊都叫海。香格里拉必去的有一地方是納帕海,就是一個高原湖泊。還有如打理的草海,也是湖泊;昆明附近的陽宗海。不過,瀘沽湖、撫仙湖是名副其實的湖泊。他到納帕海後,沿公路行車,每看到水淺草豐處便停車涉足,孩子玩水他張望這高原的天。
羅平是個異樣的地方,有人認為菜花太普通,羅平卻把菜花開得燦爛無比。大概是小時候菜地里都見過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因此雲南人對羅平的菜花並不像保山的大滾鍋和銀杏村那般嚮往。青雲一個人駕車前往,他回程時就決心:一定要帶孩子和喜歡的人再來!正二月間,一近羅平縣城映入眼底的就是金燦燦的菜花,漫山遍野,金黃一色「滿城盡帶黃金甲」!盛景螺絲田和金雞峰叢更是把菜花開遍天地間。燦爛、絢麗、耀眼而親切。下半身綠油油的油菜,頂部一律金黃,黃綠相間,只見金燦燦鋪天蓋地,眼花繚亂,卻觸手可及。羅平得天獨厚,菜花賞盡,附近是九龍瀑布,順流而下又可到布依族的聚集地多依河,吃彩色米飯。
青雲的寒假出行計劃就是羅平,這裡的冬日不冷。西雙版納最溫暖,但消費不起,老師是「錢少話多」,是指每天上課講到嗓子受不了,領著微薄的工資。青雲不覺得工資低,只是相對於長長的假期,時間寬裕但手頭並不寬餘。西雙版納名氣太大,熱度太高,消費自然飄升。據說,冬天的酒店房價是平日的四五倍,一個普通的房間每日2000元,還到處標出「房間已滿」。紅河的建水和彌勒已經去了兩次,最適宜的無疑是羅平。羅平縣城不大,但整個就是為遊客而服務,這一點青雲第一次去就留下印記。羅平人好像就是等著你來看開得旺的菜花,交通便利,乾淨整潔,最重要的是住宿便宜,一個房間不足百元。他知道孩子最喜歡的是遊樂園,對於名勝古蹟不感興趣。對一個地方有興趣是因為你了解他的韻味,就像他給家長推薦余秋雨《文化苦旅》一樣。他說:「帶孩子出去玩,要了解點文化古蹟,不然只能看到表面,不知道它的底蘊!」他確信:到處看看風景是必要的,大自然有無形的力量,你只需要走進去就好。就像法國幼兒園老師一樣,只把孩子帶到羅浮宮里去玩耍,什麼世界名畫孩子視而不見,但這就是薰陶、感染。他因此把余秋雨的《歷史的暗角》讀了兩遍,認為這裡中國最好的歷史散文,在一次相遇張艷時他把《歷史的暗角》送給她,這是一本全新的。張艷不太喜歡工作之餘閱讀,不過他在青雲的感染下會把他推薦的書看完。他們與書會友,多了話題,用書來反觀自己的現狀。青雲看書有個嗜好,只看嶄新的書,不看別人看過的。自己看過的書覺得好想贈與別人,通常是重買一本新的贈人,自己看過的留著。拿到一本書總要從頭到尾全部看完,不會瀏覽也捨不得丟棄一兩章。估計是年青時對書籍過於珍視,如今做不到瀏覽書籍了!
他在一步步堅信自己的四件事:閱讀,音樂,運動,旅行。其實,於他而言,最有價值的事應是六件:追尋真愛和反思教育。他在浮躁喧囂中找尋片刻的真愛,在內卷的教育中堅定自己的教風。
年後不足一個月,寒假結束。琪琪告訴青雲再前又出門了,和之前一樣出遠門。琪琪對再前在外打工的工地生活一無所知,只曉的就是浙江或上海,工地建房或是修路。她不想多問,他也不想多說。就像再前不想知道琪琪民政所的事情一樣,他也不知道青雲是誰。他們沒有早沒了猜疑,對猜測不感興趣。琪琪早知再前一個男人常年在外定會不守本分,但她毫不在乎,她們在一起就是履行放不下的夫妻關係。她在乎的是自己的每一天如何去張羅,在乎青雲一切安好。青雲每次相聚都會對學校的老師大發議論,他阻止不了他們的過激和急功近利,但又無能為力。琪琪感同身受,除了慰藉就是擔憂。她希望青雲走自己的教學路,不要杞人憂天。她會不自覺地撫平他腦門心的皺紋,說:「大師傅,不要皺眉頭!」
青雲是在開學兩周後來見琪琪的。
一周後張艷身影再次出現,給了青雲很大的勇氣,同行的力量。晨跑需要勇氣,在這肅殺的冬日。張艷說:「差點想放棄了,想著你一個人跑步,又來了!」青云:「你不來我也要跑的,只是沒感覺呀!總要有個同行的人嘛!我每天遇到的都是老人家呢!」晨跑者大多是年邁之人,讓青雲反而有一種未老先衰的感覺,他迎面跑過常視而不見。
這段時間張艷沒有回覆信息,青雲感到疑惑,定是家裡有事。果不其然,晨跑結束時,張艷說:「哪天聚聚?」青雲說:「今天是周三,就下午吧!兩點左右!」下午接近兩點青雲給張艷發信息,問她在哪裡等。張艷回復「都行!」青雲找了家看上去清雅的酒店,把位置了發給張艷。張艷一身紫色冬裙,耀眼幽深,耀眼迷人。小別重逢,張艷把這一周家裡的事與青雲一一說盡。她嘆了口氣,轉而說道:「我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去束縛誰,也不要誰來束縛!」說完喝一杯水,寬衣解帶。
張艷不再參與晨跑,不回信息,青雲心知肚明,他又開始閉關修煉了,不再打擾。但他清楚,她需要傾訴,傾訴婚姻的煩悶,生活的瑣碎。她想說的時候自會出現,接近寒假青雲開始計劃出行。
雲南有無限風光,而且風格各異,總也游不盡。香格里拉「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這裡像是進入雪區。在松贊林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博大,人稱「小布達拉宮」,他沒去過布達拉宮,他覺得這已經夠大夠震撼心靈。在進入松贊林寺的檢票口,他親眼看到瘦小的夫妻倆被高大魁梧的男子一家大打出手,瘦男人鼻子流血,高男子父親還在慫恿兒子、家人繼續毆打。現場保安不得已出面制止,一片慌亂,讓人心痛。在這虔誠拜佛的地方,為排隊買票,俗世凡人可以兩句話不順耳,出手傷人。青雲帶著倆孩子,不敢上前阻止,他一邊安撫孩子,一邊往前移動腳步:高大男子因為瘦男子過檢票口時說了一句難聽的話,就瞬間爆發,父親看到兒子打人,還火上澆油,他們來這裡幹嘛?據理力爭,顯示自家的威風,還是證明我來過松贊林寺,佛祖有靈對眼前的眾生相情何以堪?
他在香格里拉吃到了氂牛肉,喝到了臧家奶茶和酸奶。奶香撲鼻,牛肉粗野有嚼頭。雖然普達措國家公園只能坐車參觀,但一路上高原的原始蔥綠和深不可測,還是讓他無法忘懷。作為雲南人,他居然無法預測暑假的香格里拉依然可以冷得發抖,剛進入普達措時看到外地人租棉衣,他還在心裡笑話呢。但整個參觀過程,在湖邊行走時,他被冒雨夾雜的冷氣弄得很不自在。那時,他才明了,出行要多帶衣物,了解當地氣候。雲南可以十里不同天,何況這裡相距家鄉已近千里。他在冷雨中走完的碧塔海湖,讓他心異常清新。雲南沒有海,因此把很多湖泊都叫海。香格里拉必去的有一地方是納帕海,就是一個高原湖泊。還有如打理的草海,也是湖泊;昆明附近的陽宗海。不過,瀘沽湖、撫仙湖是名副其實的湖泊。他到納帕海後,沿公路行車,每看到水淺草豐處便停車涉足,孩子玩水他張望這高原的天。
羅平是個異樣的地方,有人認為菜花太普通,羅平卻把菜花開得燦爛無比。大概是小時候菜地里都見過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因此雲南人對羅平的菜花並不像保山的大滾鍋和銀杏村那般嚮往。青雲一個人駕車前往,他回程時就決心:一定要帶孩子和喜歡的人再來!正二月間,一近羅平縣城映入眼底的就是金燦燦的菜花,漫山遍野,金黃一色「滿城盡帶黃金甲」!盛景螺絲田和金雞峰叢更是把菜花開遍天地間。燦爛、絢麗、耀眼而親切。下半身綠油油的油菜,頂部一律金黃,黃綠相間,只見金燦燦鋪天蓋地,眼花繚亂,卻觸手可及。羅平得天獨厚,菜花賞盡,附近是九龍瀑布,順流而下又可到布依族的聚集地多依河,吃彩色米飯。
青雲的寒假出行計劃就是羅平,這裡的冬日不冷。西雙版納最溫暖,但消費不起,老師是「錢少話多」,是指每天上課講到嗓子受不了,領著微薄的工資。青雲不覺得工資低,只是相對於長長的假期,時間寬裕但手頭並不寬餘。西雙版納名氣太大,熱度太高,消費自然飄升。據說,冬天的酒店房價是平日的四五倍,一個普通的房間每日2000元,還到處標出「房間已滿」。紅河的建水和彌勒已經去了兩次,最適宜的無疑是羅平。羅平縣城不大,但整個就是為遊客而服務,這一點青雲第一次去就留下印記。羅平人好像就是等著你來看開得旺的菜花,交通便利,乾淨整潔,最重要的是住宿便宜,一個房間不足百元。他知道孩子最喜歡的是遊樂園,對於名勝古蹟不感興趣。對一個地方有興趣是因為你了解他的韻味,就像他給家長推薦余秋雨《文化苦旅》一樣。他說:「帶孩子出去玩,要了解點文化古蹟,不然只能看到表面,不知道它的底蘊!」他確信:到處看看風景是必要的,大自然有無形的力量,你只需要走進去就好。就像法國幼兒園老師一樣,只把孩子帶到羅浮宮里去玩耍,什麼世界名畫孩子視而不見,但這就是薰陶、感染。他因此把余秋雨的《歷史的暗角》讀了兩遍,認為這裡中國最好的歷史散文,在一次相遇張艷時他把《歷史的暗角》送給她,這是一本全新的。張艷不太喜歡工作之餘閱讀,不過他在青雲的感染下會把他推薦的書看完。他們與書會友,多了話題,用書來反觀自己的現狀。青雲看書有個嗜好,只看嶄新的書,不看別人看過的。自己看過的書覺得好想贈與別人,通常是重買一本新的贈人,自己看過的留著。拿到一本書總要從頭到尾全部看完,不會瀏覽也捨不得丟棄一兩章。估計是年青時對書籍過於珍視,如今做不到瀏覽書籍了!
他在一步步堅信自己的四件事:閱讀,音樂,運動,旅行。其實,於他而言,最有價值的事應是六件:追尋真愛和反思教育。他在浮躁喧囂中找尋片刻的真愛,在內卷的教育中堅定自己的教風。
年後不足一個月,寒假結束。琪琪告訴青雲再前又出門了,和之前一樣出遠門。琪琪對再前在外打工的工地生活一無所知,只曉的就是浙江或上海,工地建房或是修路。她不想多問,他也不想多說。就像再前不想知道琪琪民政所的事情一樣,他也不知道青雲是誰。他們沒有早沒了猜疑,對猜測不感興趣。琪琪早知再前一個男人常年在外定會不守本分,但她毫不在乎,她們在一起就是履行放不下的夫妻關係。她在乎的是自己的每一天如何去張羅,在乎青雲一切安好。青雲每次相聚都會對學校的老師大發議論,他阻止不了他們的過激和急功近利,但又無能為力。琪琪感同身受,除了慰藉就是擔憂。她希望青雲走自己的教學路,不要杞人憂天。她會不自覺地撫平他腦門心的皺紋,說:「大師傅,不要皺眉頭!」
青雲是在開學兩周後來見琪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