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美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雲一直在尋找目標,他有了新的目標。他把人生左右價值的事定義為:閱讀,音樂,運動和旅行。並立即付諸行動。他把課餘的時間都用來閱讀,搜尋中外名著好書。重點是文學名著。文學是進入文字世界最生動有趣的讀本。他每讀到一本好書就歡欣鼓舞,手舞足蹈地給辦公室的同事講述,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大家都很忙,教學成績是生命線呀,誰都傷不起。他如今是教導主任,不宣揚教學技巧與研究,在這裡宣揚閱讀,有些不務正業。他把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借給幾個老師閱讀,極力推崇蘇東坡的豁達、有趣、可愛的人生態度。他說:「蘇東坡也許沒有李白的才氣,杜甫的憂國憂民,但是最可愛。大家都喜歡他。他上至皇上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村野漁夫都能交友聊天,他愛美食,在哪裡都可以悠然自得。窮困時不放棄,得以時與人分享,簡直就是最有趣的靈魂!」同事們被他的演說感動了片刻,紛紛讀起了《蘇東坡》!他讀到余華的《活著》,便認為余華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文章也許沒什麼技巧,或是技巧就藏在了無痕跡之中,最好的技窮便是不露痕跡地講述一個讓人無法忘懷、揮之不去的故事。有的人是天的故事家,不如余華。陸老師說最近有什麼書可推薦嗎?他說:「《活著》全是苦難,你要看嗎?」陸老師忙說:「這種書我不喜歡。」但還是忍不住拿去讀了起來。他讀到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又大發言論:「這是個最會講故事的女作家,以前怎麼沒發現呢!」「這是一個民族的牧歌,是絕唱。明知道做薩滿自己的孩子會死去,她還是選擇去做,這是高尚還是信仰?搞不懂!」他在辦公室自說自話。

  青雲把七八年前買的惠威音箱搬到了辦公室,家裡人不太喜歡它。只要是自己的閱讀時間,他都把音箱插上,播放輕音樂。她想:音樂有助於沉下心來,還可以隔絕這世界的喧囂。別人看我在聽音樂,就不忍心打擾我。實際上,大家下課來到辦公室本想大聲喊叫說說學生的怪現狀,吐吐心中的不悅,一看他手捧著一本書輕音樂相伴便不好意思高聲說話了,要和他說的話也噎了回去。他因此愛上音樂,享受著課餘的屬於自己的奢侈時光。學生們可管不了這些,有事沒事照樣跑到辦公室門口大喊「報告」。大多數時間他是回復的「進來」,一兩個學生便氣喘吁吁走過來說:他們不分我籃球玩好,只一個人玩。誰和誰吵架啦,誰哭起來啦。他得輕輕放下書,跟學生走出辦公室,來到屋外操場幫他們調解。直到上課鈴聲響起,他恰好有沒課,這是個絕佳的好時間。看著別人上課的好處,就是沒人打擾,可以在封閉而開放的辦公室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他閱讀了一本叫《認知覺醒》的書,更堅信了自己的四件事。一切改變的都很簡單,就是立馬做起來。不去擔心失敗,不去找理由,不推脫不瞻前顧後,先做起來。他把鬧鐘從之前的六點半,調到每天早上5:30起床。他每天賺了一個小時,25分鐘晨跑,35分鐘閱讀。省耕公園是這裡最大最美的公園,他的目標就是每天清晨慢跑一周,風雨無阻。小於無妨,大雨天他轉到地下車庫。省耕公園占地很大,在開發商看來可以修建十個高檔小區,但政府果斷決策,把這黃金的地段用來建一個偌大的休閒地方。凡是都是兩邊的,政府把這麼多好地段用來修建公園,公園附近的土地也立即升值幾倍,周邊商業配套也全都帶動起來,這裡很快成了昭通的新地標新區域。

  省耕公園是在之前用於灌溉農田的省耕塘改擴建的。那時的省耕塘就是郊外的一池塘,幾十年前蓄水,枯水季節灌溉下游的田地。十多年前城郊土地一步步被徵用來建房,城郊的田地種植面積大量縮減,灌溉的功能也萎縮了。青雲剛從師範畢業時,來過兩次省耕塘。荒郊野外,遊人極少。高位土地中間建有一大壩,蓄水半塘,池塘後面是大片的荒地雜草、空地平緩舒展、窪地積水。整個省耕塘邊沿種植幾十棵垂楊柳,陽光下隨風擺動,自然隨性、粗野放肆,像家鄉河邊的柳枝一樣熟悉。那時大概遊人來釣魚,有一家茶吧經營。他們男女四人圍坐一桌子打了整個下午的撲克牌,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為討兩女同學歡心!二十年一轉眼,人是物飛。

  如今的省耕公園,人流如織,宛如仙境。清澈的湖水蕩漾在公園居中,沙鷗點點,點水翱翔。一條紅色的人行道像一條閉環的帶子,鑲嵌在湖邊。綠植錯落,國學石刻雕塑穿插其間,草坪茵茵大樹挺拔,沙灘潔白。昭通書院的古式建築坐落湖邊,給它增添了文化氛圍與書香的韻味。晚間,湖中噴泉音樂響起,公園的步行道上散步、遛娃、戀愛、交友、晚跑、健步走,無所不有!

  青雲每天清晨跑在這最美最大的公園跑道上,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住在這裡不遠的小區,離這裡也不遠的學校上課。他享受到了這裡最好的環境,見證了公園的巨變和新建。晨跑能增加一天的信心與活力,更在於他在享受,他在前行,他在期盼好事的發生。晨跑的人不多,偌大的省耕公園有時能遇上三五人,或許是大多數晨跑者都是六七點吧,他比別人早了些。一天他照例5:30起床晨跑,居然看到一和他年齡相仿的女性,大多時候他遇到了都是六七十歲的老者,他們跑的很慢,多是圍著湖邊慢走。今早不同這女士身材高挑,氣質不凡,青雲未免把持不住,享受著晨跑的饋贈。帶著期盼又遇見那女士,青雲依然早起晨跑。再次遇見,他們擦肩而過,各自慢跑。第三天,青雲想:我得反方向跑步,才能更好看看何許人也。他反方向跑過,晨光中依稀可見晨跑女,她一頭長噶紮起,穿著一身緊身運動服,活力迷人。就在剛要錯過的一瞬間,他不由自主像對方招了招手,輕聲道:「hi,早呀!」晨跑女瞬間回到:「早!」

  遇見成了他晨跑多出來的理由。他們每日清晨可見,便一同慢跑。青雲得知他居然是一醫生,漂亮的女護士多見,女醫生少見。她叫張艷,一個及其可見的名字,能與他相遇實屬罕見。教師與醫生本來就應該相聚相知,他們一個醫治身體疾病,一個塑造思想和靈魂。兩人可可改造完美的人生。張艷參加工作十五年,晚青雲三年。孩子和青雲的一般大小。他們找到了共同的話癆,青雲憤世嫉俗抨擊教育的弊端和內卷,張艷看透世俗,調侃醫院的不足。

  青雲在下午時分,閱讀之際給張艷發了一條信息。「此時沒課,在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就是寫《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張艷十多分鐘後回覆:就診呢,我讀過《百年孤獨》,不太懂。「我也不太懂,但孤獨確實是人生的常態哈。小時我們害怕孤獨依賴父母親人的陪伴;長大了我們自我孤獨,不想與人傾訴;附近我們愈加孤獨,花時間去陪伴孩子和家人,以為可以消除孤獨。」張艷下班時緊急回覆:你說的真好!我下班了,買菜回家做飯。周三下午張艷發來信息:你不是今下午沒課嗎,要不去哪裡坐坐?青雲確實沒課,正打算把《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完呢!他如約而至,一起來到了一家咖啡廳。張艷對這裡很熟悉,點了一本卡諾奇給自己,青雲要了少糖的拿鐵。張艷說:「醫院的在申報三甲,估計這半年是不得安生了!」「是檢查,還是材料?」都有吧,反正就是一天沒自己的時間了!」青雲說:「醫院升級後,你們不就更高級啦!慢慢熬吧,再說你不是有我陪著?」張艷宛然一笑:「難過呀,壓力大,頭昏腦漲。」「晨跑吧,可以排解一切不適!奔跑多好,我就奇怪了你身材夠好了,還跑步幹嘛?」「跑步就為了身材?你看你!」青雲說道:「也是,我晨跑絕不是為了身材。跑步總是覺得生命不息,有活力吧!迎接人生的下半場,每天要有點儀式感,跑步就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