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與昨日作別
看著承天殿前的濤濤血水,即使是下令執行這一切的朱慈烺也只無奈搖頭。
「過了今天,大抵全天下的人,都會覺得我朱慈烺是個暴君吧,不過一個暴虐的君主也好過當一個被臣子賣掉的君主。」
如果有得選他不想這麼做,但他要是不這麼做,就等於把尖刀遞給對方,讓對方決定自己的生死,這種把主動權遞交給他人的行為無比愚蠢,而他肩上扛著的是萬千黎民,所以朱慈烺必須冷酷無情,即便沒有這封書信,或者這封書信所寫的不是他想要的句子,他也一樣會讓秦良和高公公清理掉這些大臣。
殿下一身穿紅袍大臣起身,目光也不躲閃,只一臉鐵青的看著朱慈烺,不是別人,正是南京總兵史可法。
想必他的心情也是萬分複雜,如果他沒有將城防工作全權交給季長春,或許就能避免這場悲劇。
看著史可法頗具道德譴責的目光,朱慈烺的良心也是隱隱作痛。
任何辯解在殿前的一眾屍體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朱慈烺也只能無奈說道:「孤知曉,史愛卿理解不了這般做法,但事已至此,想要再彌補也已經晚了,還請史愛卿以大局為重。」
說著,朱慈烺以劍指了指殿中屍體,人都死了還能怎麼辦?
道歉、認罪他們也活不過來,你史可法是接受現實,想辦法一起抵禦李自成、張獻忠還是繼續無結果的爭辯。
這個殘酷世界的規則就是如此,先動手的人才有資格樹立規則,先洗劫世界的人才有實力征服世界。
前世位於歐羅巴大陸的日不落帝國如此,位於東亞的一個島國亦是如此,即便你殺了數以萬計的人,即便你搶了不計其數的資源。在失敗後只需要鞠一個躬,再靠著搶來的資源建立出龐大的工業體系認個好爹,就能無事發生。那些被他們殘忍殺害的人,就遺落在坑中無人在意,甚至得不到一個公開的認罪道歉。
史可法是個聰明人,也理解了朱慈烺這種強盜邏輯,但他心裡憋屈。最終只揮袍扭身,獨自一人離開了承天殿。
清理結束,兩側人馬合刀歸鞘,朱慈烺擦了擦玄袍上染到的鮮血,坐回座位,繼續這場大典。
殘存的百官和儀仗在血腥的氣味中又拜了兩次,才算是結束。
朱慈烺鄭重宣布了改元承天,明年為承天一年。
而後,就是重整班底,一場大劫之後,不只是臣子會對自己不滿意,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也是歷代士族敢與皇帝爭鬥的原因,就是他們是讀書人。
在大明這個教育資源被士紳壟斷,國民識字率不足5%的國家,能夠有資質成為官員的人只有士紳,而想要確保整個官僚體系不出問題,就只能向士紳妥協。
不誇張的說他今天殺了二分之一的核心官員,剩下的二分之一官員中還有一半會因為他的屠殺辭官的辭官,怠慢的怠慢。
整個明帝國的官僚系統,往樂觀了想還能保住約一半關鍵地區的官僚運轉,往壞了想,三分之二的領土會處於荒廢狀態,土匪橫行,無人收稅,官僚不尊詔令,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行為。
最起碼雲南貴州,甚至於廣州都會處於一種半獨立狀態。
但這是必要的犧牲,依靠這些蛀蟲一般的士紳官僚,即便苟延殘喘活過了當下,也改變不了明朝一路走向死亡的命運。
不破不立,這些事早晚要做,殺了他們的陣痛可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恢復,但只有這樣帝國才能得到千年的延續,帝國中的人民才能自由的活著。
本應在大典就選出的內閣,暫且推遲。
至於六部尚書,在明廷原來擁有的龐大體系下,是個能容納龐大官僚的好體系。
但是對眼下極度縮水的明廷而言,可能他朱慈烺用剩下的北方臣子做填空題都填不滿六部空缺的職位。
大手一揮,原六部改制,官職尚書改稱部長。
掌管官員任命權的吏部和負責禮儀的禮部合併為人事部任命了北方臣子推舉出的大臣擔任人事部長。
負責督管財政的戶部和負責督管建築的工部合併,改稱財政部由馬士英人擔任財政部長。
負責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的刑部與東廠合併,改成司法部,由掌印太監高公公兼任部長。
朱慈烺命眾大臣以上述為原型,進行對六部的整改,並不只是換了一個名稱,六部人員的官職會直接砍掉一半,一個原六部官員現在最少要干原先1.5倍的工作。
上述這些改動只能說是小打小鬧,兵部的改革才是真正的關鍵。
朱慈烺神色嚴肅下令,廢除兵部,改組一個獨立於六部的組織,明屬總參謀部。
整個總參謀部只對皇帝負責,在戰爭的一線戰場,他們能得到不必請示可以直接下令的戰時指揮權。
整個參謀部下設四個處。
第一戰略處;負責戰爭策略的分析,先決定出一場戰役的策略,並以此策略延申寫下;如果戰役贏了後續如何擴大戰果,如果小敗應該如何反攻,大敗如何挽回局面。可以說這個組織是一群沉浸在空想中的人,或者說他們是一群戰略家;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根據得到的情報,分析戰場的下一步,其中提出了優秀建議的官員會得到提拔,被派往一線親自指揮軍隊。
戰略處中另外還應配備數以百計的騎兵與斥候,在現在這個沒有飛機雷達無線電和鐵路運輸的時代。戰略處的人想得到儘可能真實的情報以做出正確分析,就需要大量的傳令兵還有分布在各處的細作斥候。不僅如此,戰爭期間他們必須到一線設置指揮所,儘可能的貼近戰場以做出正確分析。
第二後勤處;後勤處從原戶部接過了對軍隊後勤的管制,軍隊的糧草徵調,由他們直接負責,處長可以直接和財政部部長對接。戰爭期間,其應設立隨軍醫所,保證士兵的生活環境和瘟疫治理。
第三軍備處;軍用武器的治煉、弩箭弓箭神機大袍等器械的統計分配,包括一支軍隊的人員編制統計,改組都由他們負責。
第四軍事內務處;他們負責考察眾軍隊的士氣,戰鬥素養,武器糧草等物資的配置情況。並負責調節軍隊中的人事關係,比如像高傑和白光恩這種有仇的軍官被分配到一起的情況,有了他們就能很好的杜絕,並且軍中若出現了違規舉動,他們有權越過軍隊指揮處罰相關人員。
「過了今天,大抵全天下的人,都會覺得我朱慈烺是個暴君吧,不過一個暴虐的君主也好過當一個被臣子賣掉的君主。」
如果有得選他不想這麼做,但他要是不這麼做,就等於把尖刀遞給對方,讓對方決定自己的生死,這種把主動權遞交給他人的行為無比愚蠢,而他肩上扛著的是萬千黎民,所以朱慈烺必須冷酷無情,即便沒有這封書信,或者這封書信所寫的不是他想要的句子,他也一樣會讓秦良和高公公清理掉這些大臣。
殿下一身穿紅袍大臣起身,目光也不躲閃,只一臉鐵青的看著朱慈烺,不是別人,正是南京總兵史可法。
想必他的心情也是萬分複雜,如果他沒有將城防工作全權交給季長春,或許就能避免這場悲劇。
看著史可法頗具道德譴責的目光,朱慈烺的良心也是隱隱作痛。
任何辯解在殿前的一眾屍體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朱慈烺也只能無奈說道:「孤知曉,史愛卿理解不了這般做法,但事已至此,想要再彌補也已經晚了,還請史愛卿以大局為重。」
說著,朱慈烺以劍指了指殿中屍體,人都死了還能怎麼辦?
道歉、認罪他們也活不過來,你史可法是接受現實,想辦法一起抵禦李自成、張獻忠還是繼續無結果的爭辯。
這個殘酷世界的規則就是如此,先動手的人才有資格樹立規則,先洗劫世界的人才有實力征服世界。
前世位於歐羅巴大陸的日不落帝國如此,位於東亞的一個島國亦是如此,即便你殺了數以萬計的人,即便你搶了不計其數的資源。在失敗後只需要鞠一個躬,再靠著搶來的資源建立出龐大的工業體系認個好爹,就能無事發生。那些被他們殘忍殺害的人,就遺落在坑中無人在意,甚至得不到一個公開的認罪道歉。
史可法是個聰明人,也理解了朱慈烺這種強盜邏輯,但他心裡憋屈。最終只揮袍扭身,獨自一人離開了承天殿。
清理結束,兩側人馬合刀歸鞘,朱慈烺擦了擦玄袍上染到的鮮血,坐回座位,繼續這場大典。
殘存的百官和儀仗在血腥的氣味中又拜了兩次,才算是結束。
朱慈烺鄭重宣布了改元承天,明年為承天一年。
而後,就是重整班底,一場大劫之後,不只是臣子會對自己不滿意,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也是歷代士族敢與皇帝爭鬥的原因,就是他們是讀書人。
在大明這個教育資源被士紳壟斷,國民識字率不足5%的國家,能夠有資質成為官員的人只有士紳,而想要確保整個官僚體系不出問題,就只能向士紳妥協。
不誇張的說他今天殺了二分之一的核心官員,剩下的二分之一官員中還有一半會因為他的屠殺辭官的辭官,怠慢的怠慢。
整個明帝國的官僚系統,往樂觀了想還能保住約一半關鍵地區的官僚運轉,往壞了想,三分之二的領土會處於荒廢狀態,土匪橫行,無人收稅,官僚不尊詔令,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行為。
最起碼雲南貴州,甚至於廣州都會處於一種半獨立狀態。
但這是必要的犧牲,依靠這些蛀蟲一般的士紳官僚,即便苟延殘喘活過了當下,也改變不了明朝一路走向死亡的命運。
不破不立,這些事早晚要做,殺了他們的陣痛可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恢復,但只有這樣帝國才能得到千年的延續,帝國中的人民才能自由的活著。
本應在大典就選出的內閣,暫且推遲。
至於六部尚書,在明廷原來擁有的龐大體系下,是個能容納龐大官僚的好體系。
但是對眼下極度縮水的明廷而言,可能他朱慈烺用剩下的北方臣子做填空題都填不滿六部空缺的職位。
大手一揮,原六部改制,官職尚書改稱部長。
掌管官員任命權的吏部和負責禮儀的禮部合併為人事部任命了北方臣子推舉出的大臣擔任人事部長。
負責督管財政的戶部和負責督管建築的工部合併,改稱財政部由馬士英人擔任財政部長。
負責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的刑部與東廠合併,改成司法部,由掌印太監高公公兼任部長。
朱慈烺命眾大臣以上述為原型,進行對六部的整改,並不只是換了一個名稱,六部人員的官職會直接砍掉一半,一個原六部官員現在最少要干原先1.5倍的工作。
上述這些改動只能說是小打小鬧,兵部的改革才是真正的關鍵。
朱慈烺神色嚴肅下令,廢除兵部,改組一個獨立於六部的組織,明屬總參謀部。
整個總參謀部只對皇帝負責,在戰爭的一線戰場,他們能得到不必請示可以直接下令的戰時指揮權。
整個參謀部下設四個處。
第一戰略處;負責戰爭策略的分析,先決定出一場戰役的策略,並以此策略延申寫下;如果戰役贏了後續如何擴大戰果,如果小敗應該如何反攻,大敗如何挽回局面。可以說這個組織是一群沉浸在空想中的人,或者說他們是一群戰略家;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根據得到的情報,分析戰場的下一步,其中提出了優秀建議的官員會得到提拔,被派往一線親自指揮軍隊。
戰略處中另外還應配備數以百計的騎兵與斥候,在現在這個沒有飛機雷達無線電和鐵路運輸的時代。戰略處的人想得到儘可能真實的情報以做出正確分析,就需要大量的傳令兵還有分布在各處的細作斥候。不僅如此,戰爭期間他們必須到一線設置指揮所,儘可能的貼近戰場以做出正確分析。
第二後勤處;後勤處從原戶部接過了對軍隊後勤的管制,軍隊的糧草徵調,由他們直接負責,處長可以直接和財政部部長對接。戰爭期間,其應設立隨軍醫所,保證士兵的生活環境和瘟疫治理。
第三軍備處;軍用武器的治煉、弩箭弓箭神機大袍等器械的統計分配,包括一支軍隊的人員編制統計,改組都由他們負責。
第四軍事內務處;他們負責考察眾軍隊的士氣,戰鬥素養,武器糧草等物資的配置情況。並負責調節軍隊中的人事關係,比如像高傑和白光恩這種有仇的軍官被分配到一起的情況,有了他們就能很好的杜絕,並且軍中若出現了違規舉動,他們有權越過軍隊指揮處罰相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