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衝冠一怒為紅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月二十一日,紫禁城中武英殿。

  朱慈烺端坐在王位,一旁站著小太監方四平和喚來的統領季長春。

  季長春行禮匯報導:「殿下,新來的官員已安置妥當,另按您的要求,劉澤清,黃得功,高傑等受殿下邀請,參與登基大典的總兵,已帶少量人馬駐紮在應天城外……

  只是中原所有總兵都被調來了應天城,若是那李賊領兵南下……」

  「無礙,李賊當下在處理吳三桂,不會輕易南征。」

  擺擺手回應完,朱慈烺卻是語氣一轉說道:「季統領,我若是任命你總管北方將士,你可敢接過。」

  語不驚人死不休,

  北方共有五六位總兵,他們各自傭兵自重,已經有了小型軍閥的態勢。

  想任命總管,將他們整合到一起……只怕是痴人說夢。

  無論這個統帥是誰,都要忍受他們的怒火。

  可男兒從軍,為的不就是統領一方軍隊封侯拜相?

  季長春吸了口氣,一字一句回道:「若殿下敢封,那微臣便敢當。」

  「好,有統領這句話足矣!」

  言罷,朱慈烺便讓季長春離了紫禁城,去往營中督管城防。

  這是朱慈烺最後會見的一位親信。

  在此之前,他已經會見了秦良和高公公,那兩人自北京便一直在自己手下,可謂忠心耿耿。

  與他們交談不必隱瞞過多,很容易布置命令。

  季長春……,他是經過自己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統領。

  草根出身,沒有牽連什麼士族,家裡只有一位老人,已經喜喪在了北方老家。

  他在軍中素有聲望,為人闊達,也同樣持有忠心。

  但明天要做的事,卻不是有忠心就足夠的,所以朱慈烺把季長春喚來,打了一劑預防針。

  「布局至今,明日這一切皆要終了,只可惜變數頗多,未能全解。那左良玉得了明日消息,也不知會如何抉擇。

  不知他是會像吳三桂一樣投降,還是……」

  「罷,多思多想也是無用。人事已盡,剩下的便要看這天命了。」

  出了武英殿,朱慈烺望向北方,口中自語道:「想那闖王也該到了山海關前,我倒真希望吳三桂不像歷史所說一般,獻關投了順軍。」

  哪怕闖王收了山海關,於北京稱帝,在朱慈烺心裡也好過讓關外蠻人入了中原。

  同日,山海關前。

  順軍八萬人馬立營於石河西岸。

  領頭的大王李自晟遠眺雄關,不禁皺起了眉頭。

  山海雄關主要抵禦關外敵人,在他的設想里,對內絕對算不上難攻,但真見到這雄關才知沒那麼容易。

  山海關內側,抵禦關外騎兵的雄偉牆壁沒了作用,可用於駐紮士兵休整的西羅城、東羅城和北翼城,卻形成了犄角之勢。

  三城原本只是供士兵休息的地方,城牆等一眾器械都是近日才加固並不牢靠。

  可城中將士多是經歷數戰的老兵,加之占據地勢,想要攻下,絕對會付出不小損失。

  更何況城中士兵本就應該是自己的,這樣互相內耗,饒是闖王也捨不得。

  李自晟手扶刀柄,眉目緊鎖,喚一斥候前來傳令。

  「去吳三桂軍中傳我口諭,十萬大軍已至,軍中攜著他吳三桂的老爹吳鑲,若是現在投降還可留一條性命。」

  那斥候領了命令,便直往吳三桂軍中而去。

  吳三桂軍中,聽這斥候之言,眾將皆有投降之心。

  但看統領青著一張臉,手中緊握著劍柄,仿佛在告訴眾人誰敢說投降,他就砍死誰。

  眾將士只得低著頭顱,無一人敢出言投降。

  「可留一條性命?我堂堂明朝平西伯,擁兩萬精兵鎮守山海雄關,到你李自成手裡就只值保得一條性命?」

  饒是吳三桂從李自成抄了他家,搶了愛妾陳圓圓時就絕了降順之心,也被闖王饒一條性命的招降氣的半死。

  吳三桂握著劍柄的手不覺又緊了幾分,他數日之前就聯繫過清軍攝政王多爾袞,想邀那塞外鐵騎入關。


  聯合關寧與清兩軍一同南下討逆,待討了逆賊李自成,他攜帶關寧軍回明朝,清軍則占據北方河山。

  借著同討李賊之事,明清兩國依黃河分治,結兄弟之交。

  可這多爾袞也看得出他的窘境,不僅不同意,還說要與李賊結好,共討明廷。

  可笑,任誰都看得出清朝想要入關奪取中原的野心。

  和占據中原的李賊結好?那他搶誰的?

  這一舉不過是為了給他吳三桂施壓,讓他放棄擁戴明朝,帶著兩萬關寧軍徹底投降清軍。

  吳三桂對這舉動也是氣的想罵娘,你多爾袞想的倒好,自己帶著關寧軍獻關投降。

  可他有沒有想過,這兩萬關寧軍皆是和清軍數次死戰的老兵。

  要是他們聽到統領想投降清軍,怕不是直接把自己綁了給死在這裡的兄弟們祭旗。

  投降順軍?偏偏那闖王不做人事,自己領著兩萬精兵守著重要雄關,他都敢奪了自己的愛妾還抄了吳家,要是投降之後沒了這精兵,天知道自己的命能不能保得住。

  那多爾袞也是傻子,不給自己一點談判空間,真不怕自己領著軍隊投降了順軍。

  他吳三桂就夾在李自成和多爾袞兩個傻子中間,一條路都沒得選。

  「老子祖上世代忠臣,鎮守邊關,不曾想到了我這一代,卻要投降這蠻人。」

  吳三桂緊咬著牙根,雙目通紅。

  李賊八萬大軍壓境他沒得選,只能投降清軍。

  不過要做,就要做絕。

  既然決意要投降清軍,那就先獻上一份功績。

  邊關作戰數年,他比誰都知曉清軍鐵蹄的厲害。

  在他書信求援下,清軍已到了山海關十五里外,只要他激那賊軍攻城,再派人去引那關外清軍參戰。

  一群沉陷在攻城中無暇排陣的軍隊對上清軍的騎兵,這只會是一邊倒的屠殺。

  思罷,吳三桂自腰間拔劍,一劍斬下了闖王斥候的腦袋。

  闖王營中

  李自晟左等右等沒等到去吳營的斥候回來,卻是另一位斥候穿過軍中道道人牆,來到闖王馬前言道。

  「稟大王,那吳賊殺了您派去招降的斥候,還將他的腦袋掛在了營前。」

  「這賊人,待我奪下了關口,定要先斬了他。」

  李自晟怒喝一聲,從腰間拔出寶刀指揮道:「唐通、白光恩,領兩萬人馬從一片石出關立營,截他吳三桂後路,以免賊人突圍出關去投降清人,剩下六萬人馬,隨我攻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