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締造大魏的男人 人妻愛好者(三)
初平元年正月,即公元190年。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同時起兵,各擁兵數萬,推舉袁紹當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
袁術和袁紹兄弟二人都出身於汝南袁氏。袁紹身世存疑,有說法稱他是袁逢妾室所生,後過繼給伯父袁成。也有說法稱袁紹便是袁成的兒子,少有清名。袁紹是袁逢的嫡次子。二人有一個哥哥,即袁逢的嫡長子,袁基。因袁紹、袁術起兵反董,與袁家男女二十餘人(一作五十餘人)一同被收捕下獄處死。
《英雄記》記載:韓馥字文節,是潁川人。擔任御史中丞,董卓推舉他為冀州牧。當時冀州人口眾多,經濟繁榮,軍隊和糧食都很充足。袁紹在渤海時,韓馥擔心他起兵,便派遣了幾個部從事去監視他,不讓他有所行動。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京城三公給各州郡的書信,陳述董卓的罪惡,說自己受到逼迫,無法自救,期望各地義兵能夠解救國家的危難。韓馥收到這封信後,召集各位從事詢問道:「如今應當幫助袁家呢,還是幫助董卓呢?」治中從事劉子惠說:「如今起兵是為了國家,哪裡談得上袁家、董卓!」韓馥自知理虧,面有慚色。劉子惠又說:「戰爭是兇險的事情,不可帶頭;如今應該先觀望其他州郡,有起兵的,然後再響應。冀州與其他州相比並不弱,他人的功績也不會超過冀州。」韓馥認為他說得對。於是韓馥寫信給袁紹,陳述董卓的惡行,聽任他起兵。
《英雄記》記載:孔伷,字公緒,是陳留人。張璠的《漢紀》記載鄭泰對董卓說:「孔公緒能高談闊論,能把死人說活,把活人說死。」
劉岱是劉繇的兄長。平生虛己愛物,得到士人的依附。支持袁紹,於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因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戰死兗州。
《英雄記》記載:王匡,字公節,是泰山人。輕視錢財,喜好施捨,以俠義聞名。被大將軍何進徵召入府,何進給他符節讓他作為使者,王匡在徐州徵發五百強弩手向西前往京城。恰逢何進失敗,匡回到家鄉。後被起用,擔任河內太守。謝承的《後漢書》記載:匡年輕時與蔡邕交好。這一年被董卓的軍隊打敗,逃回到泰山,收集了數千名勇士,打算與張邈聯合。王匡先殺了自己的妹夫執金吾胡母班。胡母班的親屬非常憤怒,與曹操聯合起來,一起殺了王匡。
張邈以徵辟入仕,授騎都尉,後出任陳留太守,參與討伐董卓。汴水之戰後歸附曹操。張邈與袁紹有隙,袁紹曾讓曹操殺張邈,但曹操都未聽從,跟張邈更為親近。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帶兵討伐陶謙時,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迎呂布為兗州牧。後呂布被曹操擊敗東奔劉備,張邈跟隨呂布。張邈的弟弟弟張超與其三族被曹操殺於雍丘。張邈在向袁術求救的路上被部下所殺。
《英雄記》記載:橋瑁字元偉,是橋玄同族的子弟。先前擔任兗州刺史,很有威望和惠政。
袁遺,字伯業,是袁紹的堂兄。擔任長安令。河間的張超曾經向太尉朱儁推薦過袁遺,稱讚袁遺「有舉世無雙的美德,有匡時濟世的才能。他忠誠、公允、誠信、正直,本就是上天所賦予的;如果說到博覽典籍,綜合百家學說,登高能夠賦詩,看到事物就能說出其名稱,在當今之世尋找這樣的人,是很少能與之匹敵的」。此事記載在張超的文集中。《英雄記》記載:袁紹後來任用遺為揚州刺史,被袁術打敗。太祖說:「年長而又能勤奮學習的,只有我和袁伯業罷了。」這話記載在魏文帝的《典論》中。
鮑信的事跡主要見於《子勛傳》。他東漢末年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鮑信受何進徵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陽時適逢董卓進京,鮑信勸袁紹除掉董卓,袁紹不同意。後袁紹、曹操等人起兵對抗董卓,鮑信也起兵響應。後聯盟破裂,鮑信勸誡曹操靜觀其變。青州黃巾軍進攻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所勸貿然出戰,兵敗戰死。鮑信便把曹操迎立為兗州牧。在與黃巾軍交戰期間,鮑信為救曹操不幸戰死,時年四十一歲。曹操後來追記功績,賜封其子。
二月,董卓聽到袁紹等人舉兵起事,就強迫天子遷都長安。他自己統兵留守洛陽,竟縱火焚燒了宮殿。這時袁紹駐紮在河南郡,張邈、劉岱、橋瑁、袁遺駐紮在酸棗縣,袁術駐紮在南陽,孔伷駐紮在潁川,韓馥駐紮在鄴城。董卓兵力強大,袁紹等人不敢率先進兵。曹操說:「我們發動義兵來討伐暴亂,現在大軍已經聚合,諸位還遲疑什麼?假若董卓聽到崤山以東的義兵起事,倚仗朝廷的威望,據守洛陽和長安兩處險要之地,向東出兵來控制天下;雖然他的行為違背道義,但還是足以造成禍害。現在焚燒宮室,劫持天子遷都,四海之內無不震動,人們不知歸附誰,這是上天要滅亡他的時機。只要打一仗就可以安定天下,不可失掉良機啊。」於是率兵西征,準備占據成皋。張邈派遣部將衛茲分兵跟隨曹操。曹操抵達滎陽的汴水,遇到了董卓的部將徐榮,交戰失利,士兵死傷很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騎的馬受了傷,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太祖,太祖才得以趁著夜色逃脫。徐榮發現太祖所帶領的兵不多,奮力戰鬥了一整天,認為酸棗縣不容易攻下,也就領兵撤回。
徐榮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鮑信、曹操、衛茲等人的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初平三年(192年),在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胡軫率軍迎戰李傕、郭汜,於新豐之戰被擊敗,戰死亂軍之中。
曹操到了酸棗縣,各路大軍有十多萬,諸將每天擺酒設宴,不考慮進兵攻取。曹操責備他們,為他們出謀劃策說:「請各位聽從我的計策,讓勃海太守袁紹帶領河內大軍進逼孟津,酸棗的各位將領防守成皋,占據敖倉,封鎖轅和太谷關口,全面控制險要之地;讓袁術將軍率領南陽的大軍進駐丹水和析縣,開進武關,以震動三輔地區。各軍都高築壁壘,深挖壕溝,不要與敵軍交戰,多布疑兵,顯示天下的強大形勢,以正義去討伐叛逆,可以很快平定逆賊。現在我們的軍隊為了正義而行動,卻抱著猶疑的態度而不敢前進,使天下的人失望,我真為你們感到羞恥!」張邈等人不肯採納他的建議。
曹操兵力甚少,就與夏侯惇等人到揚州招募士兵,揚州刺史陳溫,丹楊太守周昕撥給太祖士兵四千多人。回到龍亢縣,士兵圖謀叛亂,夜裡焚燒太祖的營帳,太祖手持寶劍斬殺了幾十人,其餘的人紛紛潰散,太祖才得以逃出營帳,那些沒有參與叛亂的士兵只有五百多人。到了絰縣、建平縣,又聚集了一千多人,進駐河內郡。
後來,劉岱與橋瑁互相仇視,有說法是劉岱向橋瑁借糧,而橋瑁沒有答應,劉岱就殺了橋瑁。史書上無確切的記載。讓王肱兼任東郡太守。
袁紹與韓馥謀劃擁立幽州牧劉虞當皇帝,曹操拒絕這樣做。他認為:「董卓的罪行,天下皆知,我們聚集大軍、發動義兵,遠近各地無不響應,這是因為我們以正義之舉行動的緣故。如今年幼的皇帝勢單力薄,受奸臣控制,但還沒有像昌邑王那樣導致亡國的跡象,要是倉促間更換皇帝,天下人怎會安心?你們尊奉袁紹,我依舊往西(指尊奉漢獻帝)。」袁紹又曾得到一方玉印,當曹操在座時袁紹向他舉起手臂上的玉印,曹操為此感到可笑和厭惡他。《魏書》記載:曹操大笑說:「我不會聽你的。」袁紹又派人遊說太祖:「如今袁公勢力強盛、兵力雄厚,他的兩個兒子已經長大,天下英雄,誰能超過他?」曹操沒有回應。但從此後,曹操越發覺得袁紹品行不端,謀劃著名要消滅他。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人,東海恭王劉彊(漢光武帝長子,本為太子,後自請廢黜)之後,祖父為光祿勛劉嘉,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東漢後期大臣。劉虞舉孝廉出身,曾為東海郡吏,累遷幽州刺史,政績卓著,頗有名望,後坐事免官。黃巾起義爆發後,起為甘陵國相、宗正等職,安撫百姓。中平五年(188年),再次出任幽州牧。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累授大司馬,封襄賁侯。董卓之亂時,拒絕袁紹的擁戴。初平四年(193年)冬,因與公孫瓚關係衝突,率兵攻打,結果兵敗被俘,慘遭殺害。
袁術和袁紹兄弟二人都出身於汝南袁氏。袁紹身世存疑,有說法稱他是袁逢妾室所生,後過繼給伯父袁成。也有說法稱袁紹便是袁成的兒子,少有清名。袁紹是袁逢的嫡次子。二人有一個哥哥,即袁逢的嫡長子,袁基。因袁紹、袁術起兵反董,與袁家男女二十餘人(一作五十餘人)一同被收捕下獄處死。
《英雄記》記載:韓馥字文節,是潁川人。擔任御史中丞,董卓推舉他為冀州牧。當時冀州人口眾多,經濟繁榮,軍隊和糧食都很充足。袁紹在渤海時,韓馥擔心他起兵,便派遣了幾個部從事去監視他,不讓他有所行動。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京城三公給各州郡的書信,陳述董卓的罪惡,說自己受到逼迫,無法自救,期望各地義兵能夠解救國家的危難。韓馥收到這封信後,召集各位從事詢問道:「如今應當幫助袁家呢,還是幫助董卓呢?」治中從事劉子惠說:「如今起兵是為了國家,哪裡談得上袁家、董卓!」韓馥自知理虧,面有慚色。劉子惠又說:「戰爭是兇險的事情,不可帶頭;如今應該先觀望其他州郡,有起兵的,然後再響應。冀州與其他州相比並不弱,他人的功績也不會超過冀州。」韓馥認為他說得對。於是韓馥寫信給袁紹,陳述董卓的惡行,聽任他起兵。
《英雄記》記載:孔伷,字公緒,是陳留人。張璠的《漢紀》記載鄭泰對董卓說:「孔公緒能高談闊論,能把死人說活,把活人說死。」
劉岱是劉繇的兄長。平生虛己愛物,得到士人的依附。支持袁紹,於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因青州黃巾軍攻打兗州,戰死兗州。
《英雄記》記載:王匡,字公節,是泰山人。輕視錢財,喜好施捨,以俠義聞名。被大將軍何進徵召入府,何進給他符節讓他作為使者,王匡在徐州徵發五百強弩手向西前往京城。恰逢何進失敗,匡回到家鄉。後被起用,擔任河內太守。謝承的《後漢書》記載:匡年輕時與蔡邕交好。這一年被董卓的軍隊打敗,逃回到泰山,收集了數千名勇士,打算與張邈聯合。王匡先殺了自己的妹夫執金吾胡母班。胡母班的親屬非常憤怒,與曹操聯合起來,一起殺了王匡。
張邈以徵辟入仕,授騎都尉,後出任陳留太守,參與討伐董卓。汴水之戰後歸附曹操。張邈與袁紹有隙,袁紹曾讓曹操殺張邈,但曹操都未聽從,跟張邈更為親近。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帶兵討伐陶謙時,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迎呂布為兗州牧。後呂布被曹操擊敗東奔劉備,張邈跟隨呂布。張邈的弟弟弟張超與其三族被曹操殺於雍丘。張邈在向袁術求救的路上被部下所殺。
《英雄記》記載:橋瑁字元偉,是橋玄同族的子弟。先前擔任兗州刺史,很有威望和惠政。
袁遺,字伯業,是袁紹的堂兄。擔任長安令。河間的張超曾經向太尉朱儁推薦過袁遺,稱讚袁遺「有舉世無雙的美德,有匡時濟世的才能。他忠誠、公允、誠信、正直,本就是上天所賦予的;如果說到博覽典籍,綜合百家學說,登高能夠賦詩,看到事物就能說出其名稱,在當今之世尋找這樣的人,是很少能與之匹敵的」。此事記載在張超的文集中。《英雄記》記載:袁紹後來任用遺為揚州刺史,被袁術打敗。太祖說:「年長而又能勤奮學習的,只有我和袁伯業罷了。」這話記載在魏文帝的《典論》中。
鮑信的事跡主要見於《子勛傳》。他東漢末年討伐董卓的諸路人馬之一。鮑信受何進徵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陽時適逢董卓進京,鮑信勸袁紹除掉董卓,袁紹不同意。後袁紹、曹操等人起兵對抗董卓,鮑信也起兵響應。後聯盟破裂,鮑信勸誡曹操靜觀其變。青州黃巾軍進攻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所勸貿然出戰,兵敗戰死。鮑信便把曹操迎立為兗州牧。在與黃巾軍交戰期間,鮑信為救曹操不幸戰死,時年四十一歲。曹操後來追記功績,賜封其子。
二月,董卓聽到袁紹等人舉兵起事,就強迫天子遷都長安。他自己統兵留守洛陽,竟縱火焚燒了宮殿。這時袁紹駐紮在河南郡,張邈、劉岱、橋瑁、袁遺駐紮在酸棗縣,袁術駐紮在南陽,孔伷駐紮在潁川,韓馥駐紮在鄴城。董卓兵力強大,袁紹等人不敢率先進兵。曹操說:「我們發動義兵來討伐暴亂,現在大軍已經聚合,諸位還遲疑什麼?假若董卓聽到崤山以東的義兵起事,倚仗朝廷的威望,據守洛陽和長安兩處險要之地,向東出兵來控制天下;雖然他的行為違背道義,但還是足以造成禍害。現在焚燒宮室,劫持天子遷都,四海之內無不震動,人們不知歸附誰,這是上天要滅亡他的時機。只要打一仗就可以安定天下,不可失掉良機啊。」於是率兵西征,準備占據成皋。張邈派遣部將衛茲分兵跟隨曹操。曹操抵達滎陽的汴水,遇到了董卓的部將徐榮,交戰失利,士兵死傷很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騎的馬受了傷,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太祖,太祖才得以趁著夜色逃脫。徐榮發現太祖所帶領的兵不多,奮力戰鬥了一整天,認為酸棗縣不容易攻下,也就領兵撤回。
徐榮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鮑信、曹操、衛茲等人的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初平三年(192年),在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胡軫率軍迎戰李傕、郭汜,於新豐之戰被擊敗,戰死亂軍之中。
曹操到了酸棗縣,各路大軍有十多萬,諸將每天擺酒設宴,不考慮進兵攻取。曹操責備他們,為他們出謀劃策說:「請各位聽從我的計策,讓勃海太守袁紹帶領河內大軍進逼孟津,酸棗的各位將領防守成皋,占據敖倉,封鎖轅和太谷關口,全面控制險要之地;讓袁術將軍率領南陽的大軍進駐丹水和析縣,開進武關,以震動三輔地區。各軍都高築壁壘,深挖壕溝,不要與敵軍交戰,多布疑兵,顯示天下的強大形勢,以正義去討伐叛逆,可以很快平定逆賊。現在我們的軍隊為了正義而行動,卻抱著猶疑的態度而不敢前進,使天下的人失望,我真為你們感到羞恥!」張邈等人不肯採納他的建議。
曹操兵力甚少,就與夏侯惇等人到揚州招募士兵,揚州刺史陳溫,丹楊太守周昕撥給太祖士兵四千多人。回到龍亢縣,士兵圖謀叛亂,夜裡焚燒太祖的營帳,太祖手持寶劍斬殺了幾十人,其餘的人紛紛潰散,太祖才得以逃出營帳,那些沒有參與叛亂的士兵只有五百多人。到了絰縣、建平縣,又聚集了一千多人,進駐河內郡。
後來,劉岱與橋瑁互相仇視,有說法是劉岱向橋瑁借糧,而橋瑁沒有答應,劉岱就殺了橋瑁。史書上無確切的記載。讓王肱兼任東郡太守。
袁紹與韓馥謀劃擁立幽州牧劉虞當皇帝,曹操拒絕這樣做。他認為:「董卓的罪行,天下皆知,我們聚集大軍、發動義兵,遠近各地無不響應,這是因為我們以正義之舉行動的緣故。如今年幼的皇帝勢單力薄,受奸臣控制,但還沒有像昌邑王那樣導致亡國的跡象,要是倉促間更換皇帝,天下人怎會安心?你們尊奉袁紹,我依舊往西(指尊奉漢獻帝)。」袁紹又曾得到一方玉印,當曹操在座時袁紹向他舉起手臂上的玉印,曹操為此感到可笑和厭惡他。《魏書》記載:曹操大笑說:「我不會聽你的。」袁紹又派人遊說太祖:「如今袁公勢力強盛、兵力雄厚,他的兩個兒子已經長大,天下英雄,誰能超過他?」曹操沒有回應。但從此後,曹操越發覺得袁紹品行不端,謀劃著名要消滅他。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人,東海恭王劉彊(漢光武帝長子,本為太子,後自請廢黜)之後,祖父為光祿勛劉嘉,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東漢後期大臣。劉虞舉孝廉出身,曾為東海郡吏,累遷幽州刺史,政績卓著,頗有名望,後坐事免官。黃巾起義爆發後,起為甘陵國相、宗正等職,安撫百姓。中平五年(188年),再次出任幽州牧。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累授大司馬,封襄賁侯。董卓之亂時,拒絕袁紹的擁戴。初平四年(193年)冬,因與公孫瓚關係衝突,率兵攻打,結果兵敗被俘,慘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