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避禍
從桃源縣向南行進,映入眼帘的是四周連綿起伏的山脈,宛如大地隆起的脊樑,橫亘在天地之間。
然而,這曾經應是鬱鬱蔥蔥、充滿生機的山脈,如今卻呈現出一片衰敗雜亂之景。
那本該翠綠的植被,經過災難的洗禮,黃的、綠的交織在一起,毫無章法,顯得亂七八糟。
橫七豎八的殘枝斷木,或躺於山坡,或掛在樹杈,它們雜亂地堆積在山上,訴說著那場災難的兇猛。
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未能倖免,山上滑落殘枝斷木,橫亘其中。還有被雨水沖刷下來的石塊和泥土。這些障礙物阻斷了原本順暢的道路,使得前行變得艱難無比。
流民隊伍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繞過,或是眾人合力將較大的障礙物搬開,每前進一步都充滿了艱辛。
此次,眾人所奔赴的懷攏縣,距離桃源縣約莫四五百里路。若放在平常,這路程說遠不遠,若快馬加鞭的話,不消幾日便能抵達;可說近也不近,對於徒步而行的人來說,著實需要些時日。若是一切順遂,半月左右便能到達。然而,現實卻遠比想像中殘酷。
懷攏縣地勢偏高,一路皆是爬坡,這使得行程難度大增。更何況,這群難民各個狀況不佳。飢餓如影隨形,腹中的空虛讓他們腳步虛浮,體力漸漸不支。路況也十分糟糕,成為前行的巨大阻礙,他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費力地清理。
那些被冰雹砸出的較大坑洞,此時也如「攔路虎」一般,稍不留意,板車就會陷入其中,眾人又不得不花費大量力氣將其弄出。
最要命的是,那如注的大雨一刻不得停歇,冰冷的雨水無情地打在身上,濕透了衣衫,寒意直往骨頭裡鑽,讓人愈發疲憊不堪。
起初,隊伍還算緊湊,大家都懷揣著求生的信念,相互扶持著前行。
但隨著行程的推進,惡劣的條件逐漸消磨著眾人的意志與體力。漸漸地,隊伍開始脫節,間距越拉越大,到最後也變成了各走各的。
這條本就不寬敞的道路,此時顯得愈發擁擠和混亂。前面的人,實在走不動了,想停下歇歇腳;後面的人,卻滿心焦急,渴望儘快趕路。
於是,口角之聲此起彼伏,充斥在隊伍之中。所幸,大家都已被飢餓榨乾了多餘的氣力,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滿與憤怒,也只能通過言語發泄,不然早就大打出手了。
「歇息一下吧,累死了。」
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喘著粗氣,招呼著身旁的同伴。兩人費力地將滿載家當的板車拖到路邊,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此時,說話的大漢不經意間注意到了形單影隻的小叫花子。
小叫花子被寬大的蓑衣緊緊包裹著,整個人縮在蓑衣里,只露出一雙髒兮兮的腳和一小截細細的小腿。
他瘦小的身子在蓑衣的襯托下,顯得愈發單薄,走路時一搖一晃,樣子著實可笑。但仔細看去,那瘦弱的身形、襤褸的衣衫,以及那在風雨中瑟瑟發抖的模樣,又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嘿,小孩兒。這邊,這邊!」
大漢費力地朝不遠處四周張望的小叫花子擺了擺手,那乾裂的嘴唇一張一合,示意小叫花子過來。聽到大漢呼喊,小叫花子先是一愣,隨即緩緩走近。
「一個人?」
大漢看著眼前孤苦伶仃的孩子,心中泛起一絲憐憫。見小孩默默點頭,大漢又道:「你且到車上去,我倆拉你一程。」
此話一出,男人的同伴頓時一臉詫異,隨即面露不滿,暗自腹誹:「是不是傻?咱自己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管這小叫花子作甚?」
他正欲開口反駁,大漢似看出他心中所想,搶先說道:「就這小孩兒,能有多重?聽我的,回頭多分你半塊餅。」
聽到有半塊餅的好處,那人雖滿心不情願,卻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表情還略帶埋怨,嘟囔著轉過身去整理車上雜物。
小叫花子脆生生地說道:「不用了,我還能走,多謝大叔。」
他瘦小的身子挺得筆直,眼神中透著倔強與堅定。他不願成為別人的累贅,畢竟在這惡難之中,每個人活下去都艱難萬分。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使兩人產生隔閡,鬧出矛盾就是自己的不是了。
而且,這一路摸爬滾打,他早已堅信,哪怕只是他自己,也定能頑強地活著。說罷,小叫花子轉過身去,邁著堅定的步伐,漸漸遠去,蓑衣在風中獵獵作響,好似訴說著他的倔強。
看著緩緩離去的小小蓑衣客,大漢心裡五味雜陳。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了家中差不多大的兒子天真無邪的笑臉,還有妻子溫柔善良的臉龐,曾經溫馨的畫面一一浮現眼前。
然而如今,卻只得孤身一人,顛沛流離。想到這些,他不禁悲從中來,不知不覺間,淚水奪眶而出,順著滿是胡茬的臉頰緩緩滾落。
過了許久,大漢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情緒。他抬頭望向遠方,將心中的痛苦一一宣洩。隨即俯下身,捧起路邊的渾水,潑在臉上,洗去滿臉的蕭瑟與疲憊。隨後又挺直腰板,招呼同伴:「走,趕路!」
自桃源縣啟程,已然過去了三天三夜。前方的隊伍早已順利路過烏陀渡,而後面的人也陸陸續續抵達此處。
大雨依舊如注般傾盆而下,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長時間的降雨,使得烏陀湖水位急劇上升,早已漫過了水則不知多少。
眾人望著那搖搖欲墜的河堤,仿佛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在狂風暴雨中勉強支撐,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就在眾人憂心忡忡之時,變故陡生。只聽得「咔嚓」兩聲,河堤處兩節斷木橫飛出去,緊接著,整個河堤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吱」聲。
剎那間,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如同驚雷在耳邊炸開,整個堤壩終究是不堪重負,被洶湧的大水徹底貫穿。一時間,滔天巨浪如猛獸出籠般翻滾而出,那氣勢,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吞噬殆盡。
走在後面且離河岸較近的幾人,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瞬間被這洶湧的巨浪無情地吞沒。僅僅在眨眼之間,他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屍骨都被水流沖得不見蹤影。
其餘的人見狀,驚恐萬分,求生的本能驅使他們使出全身的力氣,拼了命地往地勢高的地方奔逃。慌亂之中,有的人甚至連車子都顧不上了,任由其被洪水沖毀。
僅僅眨眼的功夫,整個烏陀湖的水面便急劇下降數丈之多。
然而,下遊河道根本無法容納這洶湧的洪水,瘋狂地向兩側漫延開來。放眼望去,剛剛眾人所經過的地方,儼然變成了一片汪洋水澤,道路、樹木,皆被洪水淹沒,只留下一片茫茫的水面,在暴雨的擊打下,泛起層層漣漪。
小叫花子身形單薄,連日來的奔波早已讓他體力不支,腳步愈發沉重,不知不覺就被落在了隊伍後面。
好在一路走來,他少有休息,在洪水決堤之前,便已身處堤壩之上。
看著身後洪水呼嘯而過,小叫花子心頭一緊,嚇得雙腿一軟,癱倒在地。此時的他,驚魂未定,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堤壩之下,洪水肆意咆哮,若是自己晚了一刻鐘,便也屍骨無存了。
劫後餘生,一切猶如噩夢般在腦海中不斷回放,讓他心有餘悸。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若不能跟上隊伍,等待他的或許只有死亡。想到這裡,小叫花子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眼神重新變得堅定。他毅然轉頭,不顧身體的疲憊,邁著堅定的步伐,追趕而去。
日子在風雨兼程中艱難流逝,轉眼又過去了四五日。
小叫花子孤身一人,在道路上走走停停。雨,在不知不覺間漸漸小了下來,從最初的傾盆之勢,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輕柔地灑落在蓑衣上。
一路的艱難跋涉,小叫花子早已被遠遠甩在了後頭,極目遠眺,前方不見半個人影,只有蜿蜒曲折的道路在雨幕中若隱若現。
沿途,隨處可見橫陳的屍體與破敗的板車,在風雨的侵蝕下,散發著一股令人心悸的死亡氣息。
小叫花子能活到今天,著實是個奇蹟。一路上,若不是靠著從這些遺留的屍體上、板車中尋得些吃食,恐怕他早就被飢餓徹底擊垮,餓死在這漫漫逃亡之路上了。
雖然每一次找到食物,他心中都五味雜陳,但生存的渴望讓他顧不上太多,只能將這份複雜的情緒深埋心底。
小叫花子抬起雙手,只見雙手因長時間浸泡在雨水中,已然變得發白,肌膚褶皺,如同乾涸的老樹皮。
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透露著堅強,他緊緊地握緊拳頭,誓要與這無情的老天奮抗到底。
說來也怪,小叫花子一路走來,竟連一隻野獸的影子都未曾瞧見。
往日裡,他和二娃哥若是靠近山林邊緣,都會小心翼翼,絕不敢草率進山。山林之中,不知潛藏著多少兇猛的野獸,時常聽聞有人在山中遭遇不測,死於野獸之口。
按照往常的經驗,像路邊這些無人掩埋的屍體,早就該被野獸拖進樹林裡,吃得精光。可如今,這些屍體就這麼橫陳在路邊,無人問津,場景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
小叫花子不禁猜測,許是山中的野獸也遭了和自己一樣的難吧。想到這兒,小叫花子心中對那些平日裡令他恐懼的兇猛野獸,生出了一絲同病相憐的感慨。
路邊一輛破舊板車,搖搖欲墜。小叫花子此刻正翻找著,試圖尋得些果腹之物。
車軲轆旁,一具青年屍體靜靜靠著,皮膚泛白,雙眼空洞,嘴唇烏紫,四肢僵硬,仿佛被死神瞬間定格。他生前或許也是個懷揣夢想的青年。可如今,卻被命運狠狠擊倒,一車一屍,在昏黃暮色下,瀰漫著無盡的悲涼。
破舊的箱子裡,小叫花子發現幾塊用油紙包裹著的饢餅。湊近一瞧,油紙有些潮乎乎的,好在饢餅大體還保存完好。
再往裡翻,竟還有一條同樣用油紙包著的臘肉。只是這臘肉,被泡得有些發白。
除了這些,箱子裡還有好些生的土豆和芋頭。雜物之下還堆滿了大量的銀錢,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
小叫花子迅速包好饢餅和臘肉,猶豫了一下,又往布包里丟了幾個土豆。這些生的食物沉甸甸的,他不敢多裝,畢竟自己身板小,拖不起太多重量。
但轉念一想,有了這些,至少能在這饑寒交迫的時刻,就地飽餐一頓。
小叫花子盤算著,當務之急得趕緊生火。他二話不說,在箱子裡翻得更加起勁了。
果然,一陣翻找,角落裡,他摸到了用油紙包裹著的打火石。手指剛觸碰到火石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裡樂開了花:「還真有!可算找到了!」
正當滿心歡喜之時,一旁黃褐皮的酒葫蘆映入眼帘,那葫蘆的顏色在昏暗光線中透著古樸的氣息。他順手拿起,輕輕晃了晃,「咕嚕咕嚕」,清脆的聲響傳來,喲!裡面還有酒嘞!他的視線順著酒葫蘆微微偏移,竟發現兩罈子酒,封得嚴嚴實實。
小叫花子忍不住轉頭看向那具青年屍體,眼神里滿是好奇,小聲嘀咕著:「還是個酒鬼嘞。」
抱著疑慮,他用力扳了扳酒罈,酒罈紋絲未動。他實在想不明白,大人們為啥對酒如此痴迷?興許他的同伴也是好酒之人,不然這種時候,怎會同意帶上這兩大壇「累贅」。
小叫花子疑惑的同時,還覺得有些荒誕,他小腦袋思來轉去,越發勾起了心中的好奇。
不再多想,他便從箱子裡掏出一堆土豆和芋頭,隨後像只靈活的小老鼠,麻溜地鑽到了車底。
一陣忙活,小叫花子找來些柴火。雖說火石用油紙包著並未打濕。可這地面濕漉漉的,柴火也好不到那裡去,想成功生起火來,著實困難。
但這可難不倒小叫花子,只見他眉頭微皺,眼神專注,一次次地嘗試著用手裡的火石打出火星。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後,柴火終於冒出了一絲青煙,緊接著,小小的火苗躥了出來。這都得歸功於平日裡四處流浪討生活,對於生火早已熟能生巧。
不大一會兒,車底便飄出了誘人的香氣。小叫花子眼巴巴地盯著火堆里的土豆,終於忍不住,躡手躡腳地伸出手,快速拿起一個土豆。
由於太燙,他雙手迅速交替,左右手分工明確,熟練地切換著,兩三下就穩穩地將土豆拿捏住。
隨意地在土豆表面拍了拍,便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土豆在嘴裡打著轉,他被燙得連忙吞咽下去,一股熱流順著喉嚨直滑到肚臍,燙得他「哈哈」直叫。還好平日裡在這艱苦的流浪生活中,練就了一張「鐵嘴」,這才迅速緩過勁來。
不過瞬息之間,一個土豆就被小叫花子消磨殆盡。吃完後,他拿起酒葫蘆,眼睛滴溜溜一轉,模仿起大人喝酒的模樣,小心翼翼地抿了兩口。烈酒入喉瞬間,小叫花子就後悔了。
「咳,咳……咳!」
只見他劇烈地咳嗽起來,那辛辣的感覺仿佛一把火,從喉嚨一路燒到了鼻腔,嗆得他眼淚都快出來了,難受得五官都皺在了一起。
然而,沒過一會兒,一股熱流從胃裡升騰起來,迅速蔓延至全身。他只覺得身子漸漸暖和起來,腦袋卻開始有些腫脹,像是被一團棉花塞住,整個人飄飄然的,仿佛踩在雲朵上,所有的疲憊和煩惱都被這奇妙的感覺驅散。
緩過神來,飢餓感再次襲來,他一鼓作氣,又接連吃了幾個土豆和芋頭。熱騰騰的食物下肚,熨帖著他的五臟六腑。這是自災禍降臨以來,他吃的第一頓熱乎飯,也是最滿足的一頓,這讓他暫時忘卻了流浪的艱辛與恐懼。
酒意逐漸上頭,小叫花子的腦袋昏昏沉沉,眼皮也開始打架。他看了看四周,在這板車底下找了個還算舒服的角落,就著一件破舊的蓑衣,蜷縮起身子,沉沉睡去了。
再次醒來時,天剛蒙蒙亮,微弱的光線透過車底的縫隙灑在他臉上。看來這一覺睡得著實不短,小叫花子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只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
趁著精力充沛,小叫花子熟練地再次生火,又烤起了土豆。吃飽喝足後,他鑽出車底,雨小了不少,陽光灑在身上,讓他感到一陣溫暖。
他走到車輪旁,看著那具青年的屍體,神情變得莊重起來。他對著屍體深深鞠躬,表達著內心的感激。
一飯之恩深似海,感君一顧難以報……
隨後,小叫花子找來一塊木板,在附近的空地上挖了個土坑,將青年小心翼翼地埋了進去。理應如此,希望能給這位陌生的「恩人」一個安息之所吧。
然而,這曾經應是鬱鬱蔥蔥、充滿生機的山脈,如今卻呈現出一片衰敗雜亂之景。
那本該翠綠的植被,經過災難的洗禮,黃的、綠的交織在一起,毫無章法,顯得亂七八糟。
橫七豎八的殘枝斷木,或躺於山坡,或掛在樹杈,它們雜亂地堆積在山上,訴說著那場災難的兇猛。
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未能倖免,山上滑落殘枝斷木,橫亘其中。還有被雨水沖刷下來的石塊和泥土。這些障礙物阻斷了原本順暢的道路,使得前行變得艱難無比。
流民隊伍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繞過,或是眾人合力將較大的障礙物搬開,每前進一步都充滿了艱辛。
此次,眾人所奔赴的懷攏縣,距離桃源縣約莫四五百里路。若放在平常,這路程說遠不遠,若快馬加鞭的話,不消幾日便能抵達;可說近也不近,對於徒步而行的人來說,著實需要些時日。若是一切順遂,半月左右便能到達。然而,現實卻遠比想像中殘酷。
懷攏縣地勢偏高,一路皆是爬坡,這使得行程難度大增。更何況,這群難民各個狀況不佳。飢餓如影隨形,腹中的空虛讓他們腳步虛浮,體力漸漸不支。路況也十分糟糕,成為前行的巨大阻礙,他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費力地清理。
那些被冰雹砸出的較大坑洞,此時也如「攔路虎」一般,稍不留意,板車就會陷入其中,眾人又不得不花費大量力氣將其弄出。
最要命的是,那如注的大雨一刻不得停歇,冰冷的雨水無情地打在身上,濕透了衣衫,寒意直往骨頭裡鑽,讓人愈發疲憊不堪。
起初,隊伍還算緊湊,大家都懷揣著求生的信念,相互扶持著前行。
但隨著行程的推進,惡劣的條件逐漸消磨著眾人的意志與體力。漸漸地,隊伍開始脫節,間距越拉越大,到最後也變成了各走各的。
這條本就不寬敞的道路,此時顯得愈發擁擠和混亂。前面的人,實在走不動了,想停下歇歇腳;後面的人,卻滿心焦急,渴望儘快趕路。
於是,口角之聲此起彼伏,充斥在隊伍之中。所幸,大家都已被飢餓榨乾了多餘的氣力,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滿與憤怒,也只能通過言語發泄,不然早就大打出手了。
「歇息一下吧,累死了。」
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喘著粗氣,招呼著身旁的同伴。兩人費力地將滿載家當的板車拖到路邊,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此時,說話的大漢不經意間注意到了形單影隻的小叫花子。
小叫花子被寬大的蓑衣緊緊包裹著,整個人縮在蓑衣里,只露出一雙髒兮兮的腳和一小截細細的小腿。
他瘦小的身子在蓑衣的襯托下,顯得愈發單薄,走路時一搖一晃,樣子著實可笑。但仔細看去,那瘦弱的身形、襤褸的衣衫,以及那在風雨中瑟瑟發抖的模樣,又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嘿,小孩兒。這邊,這邊!」
大漢費力地朝不遠處四周張望的小叫花子擺了擺手,那乾裂的嘴唇一張一合,示意小叫花子過來。聽到大漢呼喊,小叫花子先是一愣,隨即緩緩走近。
「一個人?」
大漢看著眼前孤苦伶仃的孩子,心中泛起一絲憐憫。見小孩默默點頭,大漢又道:「你且到車上去,我倆拉你一程。」
此話一出,男人的同伴頓時一臉詫異,隨即面露不滿,暗自腹誹:「是不是傻?咱自己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管這小叫花子作甚?」
他正欲開口反駁,大漢似看出他心中所想,搶先說道:「就這小孩兒,能有多重?聽我的,回頭多分你半塊餅。」
聽到有半塊餅的好處,那人雖滿心不情願,卻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表情還略帶埋怨,嘟囔著轉過身去整理車上雜物。
小叫花子脆生生地說道:「不用了,我還能走,多謝大叔。」
他瘦小的身子挺得筆直,眼神中透著倔強與堅定。他不願成為別人的累贅,畢竟在這惡難之中,每個人活下去都艱難萬分。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使兩人產生隔閡,鬧出矛盾就是自己的不是了。
而且,這一路摸爬滾打,他早已堅信,哪怕只是他自己,也定能頑強地活著。說罷,小叫花子轉過身去,邁著堅定的步伐,漸漸遠去,蓑衣在風中獵獵作響,好似訴說著他的倔強。
看著緩緩離去的小小蓑衣客,大漢心裡五味雜陳。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了家中差不多大的兒子天真無邪的笑臉,還有妻子溫柔善良的臉龐,曾經溫馨的畫面一一浮現眼前。
然而如今,卻只得孤身一人,顛沛流離。想到這些,他不禁悲從中來,不知不覺間,淚水奪眶而出,順著滿是胡茬的臉頰緩緩滾落。
過了許久,大漢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情緒。他抬頭望向遠方,將心中的痛苦一一宣洩。隨即俯下身,捧起路邊的渾水,潑在臉上,洗去滿臉的蕭瑟與疲憊。隨後又挺直腰板,招呼同伴:「走,趕路!」
自桃源縣啟程,已然過去了三天三夜。前方的隊伍早已順利路過烏陀渡,而後面的人也陸陸續續抵達此處。
大雨依舊如注般傾盆而下,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長時間的降雨,使得烏陀湖水位急劇上升,早已漫過了水則不知多少。
眾人望著那搖搖欲墜的河堤,仿佛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在狂風暴雨中勉強支撐,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就在眾人憂心忡忡之時,變故陡生。只聽得「咔嚓」兩聲,河堤處兩節斷木橫飛出去,緊接著,整個河堤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吱」聲。
剎那間,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如同驚雷在耳邊炸開,整個堤壩終究是不堪重負,被洶湧的大水徹底貫穿。一時間,滔天巨浪如猛獸出籠般翻滾而出,那氣勢,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吞噬殆盡。
走在後面且離河岸較近的幾人,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瞬間被這洶湧的巨浪無情地吞沒。僅僅在眨眼之間,他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屍骨都被水流沖得不見蹤影。
其餘的人見狀,驚恐萬分,求生的本能驅使他們使出全身的力氣,拼了命地往地勢高的地方奔逃。慌亂之中,有的人甚至連車子都顧不上了,任由其被洪水沖毀。
僅僅眨眼的功夫,整個烏陀湖的水面便急劇下降數丈之多。
然而,下遊河道根本無法容納這洶湧的洪水,瘋狂地向兩側漫延開來。放眼望去,剛剛眾人所經過的地方,儼然變成了一片汪洋水澤,道路、樹木,皆被洪水淹沒,只留下一片茫茫的水面,在暴雨的擊打下,泛起層層漣漪。
小叫花子身形單薄,連日來的奔波早已讓他體力不支,腳步愈發沉重,不知不覺就被落在了隊伍後面。
好在一路走來,他少有休息,在洪水決堤之前,便已身處堤壩之上。
看著身後洪水呼嘯而過,小叫花子心頭一緊,嚇得雙腿一軟,癱倒在地。此時的他,驚魂未定,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堤壩之下,洪水肆意咆哮,若是自己晚了一刻鐘,便也屍骨無存了。
劫後餘生,一切猶如噩夢般在腦海中不斷回放,讓他心有餘悸。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若不能跟上隊伍,等待他的或許只有死亡。想到這裡,小叫花子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眼神重新變得堅定。他毅然轉頭,不顧身體的疲憊,邁著堅定的步伐,追趕而去。
日子在風雨兼程中艱難流逝,轉眼又過去了四五日。
小叫花子孤身一人,在道路上走走停停。雨,在不知不覺間漸漸小了下來,從最初的傾盆之勢,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輕柔地灑落在蓑衣上。
一路的艱難跋涉,小叫花子早已被遠遠甩在了後頭,極目遠眺,前方不見半個人影,只有蜿蜒曲折的道路在雨幕中若隱若現。
沿途,隨處可見橫陳的屍體與破敗的板車,在風雨的侵蝕下,散發著一股令人心悸的死亡氣息。
小叫花子能活到今天,著實是個奇蹟。一路上,若不是靠著從這些遺留的屍體上、板車中尋得些吃食,恐怕他早就被飢餓徹底擊垮,餓死在這漫漫逃亡之路上了。
雖然每一次找到食物,他心中都五味雜陳,但生存的渴望讓他顧不上太多,只能將這份複雜的情緒深埋心底。
小叫花子抬起雙手,只見雙手因長時間浸泡在雨水中,已然變得發白,肌膚褶皺,如同乾涸的老樹皮。
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透露著堅強,他緊緊地握緊拳頭,誓要與這無情的老天奮抗到底。
說來也怪,小叫花子一路走來,竟連一隻野獸的影子都未曾瞧見。
往日裡,他和二娃哥若是靠近山林邊緣,都會小心翼翼,絕不敢草率進山。山林之中,不知潛藏著多少兇猛的野獸,時常聽聞有人在山中遭遇不測,死於野獸之口。
按照往常的經驗,像路邊這些無人掩埋的屍體,早就該被野獸拖進樹林裡,吃得精光。可如今,這些屍體就這麼橫陳在路邊,無人問津,場景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
小叫花子不禁猜測,許是山中的野獸也遭了和自己一樣的難吧。想到這兒,小叫花子心中對那些平日裡令他恐懼的兇猛野獸,生出了一絲同病相憐的感慨。
路邊一輛破舊板車,搖搖欲墜。小叫花子此刻正翻找著,試圖尋得些果腹之物。
車軲轆旁,一具青年屍體靜靜靠著,皮膚泛白,雙眼空洞,嘴唇烏紫,四肢僵硬,仿佛被死神瞬間定格。他生前或許也是個懷揣夢想的青年。可如今,卻被命運狠狠擊倒,一車一屍,在昏黃暮色下,瀰漫著無盡的悲涼。
破舊的箱子裡,小叫花子發現幾塊用油紙包裹著的饢餅。湊近一瞧,油紙有些潮乎乎的,好在饢餅大體還保存完好。
再往裡翻,竟還有一條同樣用油紙包著的臘肉。只是這臘肉,被泡得有些發白。
除了這些,箱子裡還有好些生的土豆和芋頭。雜物之下還堆滿了大量的銀錢,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
小叫花子迅速包好饢餅和臘肉,猶豫了一下,又往布包里丟了幾個土豆。這些生的食物沉甸甸的,他不敢多裝,畢竟自己身板小,拖不起太多重量。
但轉念一想,有了這些,至少能在這饑寒交迫的時刻,就地飽餐一頓。
小叫花子盤算著,當務之急得趕緊生火。他二話不說,在箱子裡翻得更加起勁了。
果然,一陣翻找,角落裡,他摸到了用油紙包裹著的打火石。手指剛觸碰到火石的那一刻,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心裡樂開了花:「還真有!可算找到了!」
正當滿心歡喜之時,一旁黃褐皮的酒葫蘆映入眼帘,那葫蘆的顏色在昏暗光線中透著古樸的氣息。他順手拿起,輕輕晃了晃,「咕嚕咕嚕」,清脆的聲響傳來,喲!裡面還有酒嘞!他的視線順著酒葫蘆微微偏移,竟發現兩罈子酒,封得嚴嚴實實。
小叫花子忍不住轉頭看向那具青年屍體,眼神里滿是好奇,小聲嘀咕著:「還是個酒鬼嘞。」
抱著疑慮,他用力扳了扳酒罈,酒罈紋絲未動。他實在想不明白,大人們為啥對酒如此痴迷?興許他的同伴也是好酒之人,不然這種時候,怎會同意帶上這兩大壇「累贅」。
小叫花子疑惑的同時,還覺得有些荒誕,他小腦袋思來轉去,越發勾起了心中的好奇。
不再多想,他便從箱子裡掏出一堆土豆和芋頭,隨後像只靈活的小老鼠,麻溜地鑽到了車底。
一陣忙活,小叫花子找來些柴火。雖說火石用油紙包著並未打濕。可這地面濕漉漉的,柴火也好不到那裡去,想成功生起火來,著實困難。
但這可難不倒小叫花子,只見他眉頭微皺,眼神專注,一次次地嘗試著用手裡的火石打出火星。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後,柴火終於冒出了一絲青煙,緊接著,小小的火苗躥了出來。這都得歸功於平日裡四處流浪討生活,對於生火早已熟能生巧。
不大一會兒,車底便飄出了誘人的香氣。小叫花子眼巴巴地盯著火堆里的土豆,終於忍不住,躡手躡腳地伸出手,快速拿起一個土豆。
由於太燙,他雙手迅速交替,左右手分工明確,熟練地切換著,兩三下就穩穩地將土豆拿捏住。
隨意地在土豆表面拍了拍,便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土豆在嘴裡打著轉,他被燙得連忙吞咽下去,一股熱流順著喉嚨直滑到肚臍,燙得他「哈哈」直叫。還好平日裡在這艱苦的流浪生活中,練就了一張「鐵嘴」,這才迅速緩過勁來。
不過瞬息之間,一個土豆就被小叫花子消磨殆盡。吃完後,他拿起酒葫蘆,眼睛滴溜溜一轉,模仿起大人喝酒的模樣,小心翼翼地抿了兩口。烈酒入喉瞬間,小叫花子就後悔了。
「咳,咳……咳!」
只見他劇烈地咳嗽起來,那辛辣的感覺仿佛一把火,從喉嚨一路燒到了鼻腔,嗆得他眼淚都快出來了,難受得五官都皺在了一起。
然而,沒過一會兒,一股熱流從胃裡升騰起來,迅速蔓延至全身。他只覺得身子漸漸暖和起來,腦袋卻開始有些腫脹,像是被一團棉花塞住,整個人飄飄然的,仿佛踩在雲朵上,所有的疲憊和煩惱都被這奇妙的感覺驅散。
緩過神來,飢餓感再次襲來,他一鼓作氣,又接連吃了幾個土豆和芋頭。熱騰騰的食物下肚,熨帖著他的五臟六腑。這是自災禍降臨以來,他吃的第一頓熱乎飯,也是最滿足的一頓,這讓他暫時忘卻了流浪的艱辛與恐懼。
酒意逐漸上頭,小叫花子的腦袋昏昏沉沉,眼皮也開始打架。他看了看四周,在這板車底下找了個還算舒服的角落,就著一件破舊的蓑衣,蜷縮起身子,沉沉睡去了。
再次醒來時,天剛蒙蒙亮,微弱的光線透過車底的縫隙灑在他臉上。看來這一覺睡得著實不短,小叫花子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只覺得渾身充滿了力氣。
趁著精力充沛,小叫花子熟練地再次生火,又烤起了土豆。吃飽喝足後,他鑽出車底,雨小了不少,陽光灑在身上,讓他感到一陣溫暖。
他走到車輪旁,看著那具青年的屍體,神情變得莊重起來。他對著屍體深深鞠躬,表達著內心的感激。
一飯之恩深似海,感君一顧難以報……
隨後,小叫花子找來一塊木板,在附近的空地上挖了個土坑,將青年小心翼翼地埋了進去。理應如此,希望能給這位陌生的「恩人」一個安息之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