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常校長以身殉職 凹里村悲情動天
鄭夏妮在家焦急地等了好一會,也沒見常敬賢父子倆回來,鄭夏妮就有點心發慌的感覺。她去大門外朝學校方向看了一會,也不見人影,她又回家等了好一會,還不見常敬賢和父親回來,她心裡更不安了,該不會有什麼事吧?她在院子轉來轉去,轉了一會,手腳有點冷,乾脆又坐炕上慢慢等著。坐在炕上心裡越想越不對勁,這時間也太長了,想到這裡,她「騰」的跳下炕,想到學校看個究竟。這時,只聽一個人進到院子喊:「夏妮在家嗎?」鄭夏妮一聽是媽媽,就急忙迎出去說:「媽媽,你來了。」媽媽說:「你爸叫你不要等他們了,他們有事,你先吃飯,他們一會就回來。」鄭夏妮說:「這麼晚了還有啥事?有事不會明天再處理嗎?是不是敬賢有啥事?我去看看。」鄭夏妮已看出媽媽的神色有點不對,她要去學校看看。媽媽忙說:「敬賢摔了一跤,你爸他們幾個人把敬賢送鎮醫院去了。」鄭夏妮一聽這話,慌忙說:「你說啥?咋摔的?嚴重不?我要去鎮上看看。」說著就急忙往門外跑去。媽媽忙拉住說:「這黑燈瞎火的,你咋去?聽說傷的不重,只是皮外傷,沒啥事,你不要著急,你先吃飯,我吃過飯了。」鄭夏妮那還有心思吃飯,就失聲哭了起來。媽媽就不停地勸夏妮,讓鄭夏妮放心。
常老爺子當時到學校一看,學校空無一人,他還叫了幾聲常敬賢的名字,但是沒有任何回聲。他查看了一下老師的辦公室和每個教室,門都鎖著,他不知道兒子去哪裡了?是不是他去鄭三民家看望鄭三民的病情去了?聽說鄭三民病了,那也不對,一是他沒有托人給家裡帶話,二是看鄭老師也應該白天去才對。聽說鄭三民老師已病了兩三天了,或著他已從鄭三民老師家回去了?常老爺子這樣想著,就趕忙向家裡走去。他在往回走的時候,心裡也有點發虛,就刻意留意了一下路邊的溝凹處,學校回村裡的路有三處危險段,這三個危險段左邊都是深溝,其它地方沒有多大危險。當他走到第二個危險處就發現溝底有個耀眼的東西泛著微弱的亮光,再仔細一看,他大驚失色,有個人躺在那裡,是兒子,兒子右腿下的那個鋁合金假肢泛著微弱的亮光。常老爺子大聲喊到:「敬賢,敬賢、、、」沒有回音。他就繞道下到溝底,常敬賢昏迷不醒。他推叫了幾聲兒子,沒有反應,查看他還有呼吸,他扶起兒子的頭和肩,想叫醒他,一看兒子頭上流了許多血,他一個人沒有辦法,就用衣服把兒子的傷口包住,這裡離村民住地也有一段路,他再大聲喊也不會有人聽見。他就小心把兒子放好,急忙去村里找人幫忙把兒子弄上溝,快送醫院搶救。
常老爺子氣喘噓噓地先跑到李有田家,對李有田說了常敬賢掉到溝里去了,要找幾個人把他抬上來,送到鎮醫院,現在人都昏迷不醒,很危險的。李有田馬上讓自己的兒子快去多找幾個人,他和常老爺子先去急救。常老爺子說找點布條包傷口,再找塊門板和繩子。他倆拿著這些東西剛走出門,副村長喬平安和鄭夏妮父親等五六個人也匆忙趕來了,大家趕快下到溝底,到了常校長身邊,先給常校長大概包紮了身上的傷口,就用門板把常校長抬上溝。天已很黑了,這裡也沒有什麼車,大家就抬著常校長火速趕往鎮醫院。
天已很晚了,鄭夏妮一直心神不定,她說冬天天黑的早,為啥不早點放學回家,一會又埋怨常敬賢不顧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當成了正常人,自己身體都那樣了還呈啥能,早就不該當校長了、、、媽媽和鄭夏妮一樣,心裡很慌慌,常敬賢的右腿畢竟是假腿,溝溝坎坎的,摔一下可不得了,所以她心裡一直在為常敬賢祈禱平安。
一晚上鄭夏妮和媽媽基本上就沒有睡覺,一直到天亮。媽媽把夏妮昨天晚上的飯熱了,鄭夏妮只吃了幾口就說她要去鎮上,媽媽不讓她去,說那麼多人都在醫院,讓女兒就在家等著,說不定敬賢他們一會就回來。母女倆就急燥不安地在家等著。
一直到半下午的時候,一輛客車和一輛救護車緩緩開進凹里村,停在常校長家門前。鄭夏妮和媽媽聽到車響早已站在門外的路上,看到車停後,鄭夏妮馬上撲過去喊到:「敬賢回來了。」但被她父親鄭秀才和幾個人攔住拉回家裡去了。鄭夏妮感覺不對勁,哭著喊著叫常敬賢的名字。有兩個人也把常老爺子扶進家裡去休息,他又勞累又傷心,身體承受不住這麼重的打擊。其他人把常敬賢的遺體抬回家裡去了。鄭三民老師和村長等好幾個人商量著常校長的後事,按排定製棺材、為常敬賢選墓地、給親朋報喪等事宜。
鄭三民知道常校長掉到溝里很震驚,聽說是他在回家的路上掉下溝的。他很想不通難道沒人和常校長一起回家?為什麼那麼長時間沒有人知道?自己病的這幾天,不是還有李有田他們和常校長一起放學回家嗎?他就去找李有田老師想問個明白。找到李有田後,李有田老師說:「自從常校長裝了假肢後,咱們幾個去學校和放學回家都和常校長在一起,再說常校長現在行走也很老練了,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出事的那天下午上了兩節課後,他說你病了好幾天,他提前回去看看你,還有學校的幾件事要和你商量,所以他就一個人先回去了,那時還是半下午,誰能想到會發生這事。」說完他用手抹了一下臉上的淚水。鄭三民安慰到:「唉,他現在的身體不如以前,腿腳也不方便,還來回的跑山路,能有多麼大的急事嘛。」說著淚水模糊了雙眼。停了一會他又說:「也許是我病了幾天,給他增添了不少的工作,這幾天他可能太累了,他是累倒的,我有罪責呀。」聽鄭三民這樣說,李有田也傷心的說:「我當時也沒多想,是我太大意了,對不起常校長。」他倆都在埋怨自己。
人們從常校長的衣服口袋發現了他寫的三份報告。一份是「關於將凹里村小學的通村道路拓寬和水泥硬化的報告。」這是想要向上級財政支持一點費用,因為村里窮,他想正好現在正修通鎮公路,有設備有材料,只要審批了,通往學校的路很快就會修好。一份是「本人申請辭去凹里村小學校長」的報告,他可能感覺自己腿腳不方便,年齡也大了,要辭去校長。一份是「關於推薦張志宏擔任凹里村小學校長」的推薦信。他帶著這三份報告可能找鄭三民老師商量,徵求他的意見。人們看到這三份報告,個個發出痛苦的嘆息,這麼好的人,這麼好的校長,老天爺怎麼能讓他這麼年輕就離開人世呢?
這幾天鄭夏妮哭的死去活來,飯也沒吃多少,覺也基本沒睡,頭髮散亂,臉色變的鐵青,眼淚都流幹了,嗓子也哭啞了,這會她躺在炕上,不知是睡著了還是醒著。兒子和女兒也回來了,兩人的眼睛也哭的紅腫。常思恩這時默默地守在父親靈前,有親朋來弔唁父親時,他就要答謝親朋,陪親朋悼念父親。常思晴陪在媽媽身邊,開導媽媽,勸慰媽媽,但她有時控制不住自己,比媽媽還哭的厲害。
常老爺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心裡的痛是其他人體會不到的痛。雖然常敬賢是他後來收養的,但他是當親兒子養的。最近這兩年他感覺敬賢比親兒子老大還孝順他,對他更親更好,爺子倆也很和得來,所以他更喜歡常敬賢,喜歡住在常敬賢這裡。常敬賢這一走,他感覺自己垂暮之年少了大半個靠山。所以這兩天他精神萎靡,轉來轉去,就是啥都不干,要麼就找個地方睡覺去了。當村長和鄭秀才找他商量怎麼安葬常敬賢和墓地選址時,常老爺子說他兒子是凹里村人,他這一生是為凹里村而來的,為凹里村小學而來的,就把他安葬在村小學附近的山坡上,讓他時時能看見他日夜牽掛的學校和學生。大家遵從常老爺子的意思,就在離學校不遠處的山坡上為常老師修墓地。
鄭三民老師的病情還沒好,這一驚一急一傷心,病又重了,但他還不時去常家幫忙干點活,或著就去那裡看看轉轉。
這個猝不及防的變故,所有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大小凹里村的人和全校師生聽聞這個噩耗後,都陷入在悲痛和惋惜之中。一個多麼有才華的人、一個多麼高尚的人、一個多麼受人尊敬的人、一個為了凹里村孩子付出太多的人,那麼年輕就突然走了,大家都很悲傷。
出殯那天,先由鄭三民老師主持給常校長開了個追悼會,李有田老師致悼詞。他回顧了常校長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純樸而高尚的一生!他為凹里村小學貢獻了一切,包括他的生命。凹里村人都參加了追悼會。在向常校長遺體告別儀式時,哭聲一片,場面令人動容,好多人流下了悲痛的淚水。鄭夏妮由幾個女鄰居攙扶著和她的兒女悲痛欲絕,他們的眼淚早都哭幹了,那沙啞的哭聲和眾人的哭聲合在一起,振動伏龍山,在山谷和凹里村來回振盪。
遺體告別儀式後,大家就要把常校長送往墓地,鄭夏妮也要把常校長送到墓地去,但她好幾天沒有好好吃飯,沒有好好睡覺,躺在炕上基本沒下炕,看起來一下老多了,臉色特別是眼圈發黑,路也走不穩,大家看她精神和體質太弱,都不讓她去墓地,但她硬要去,她媽和幾個人硬是把她勸住沒有讓她去,她現在路都走不穩,怕她傷心過度,身體受不了,她媽和幾個人在家陪著她。
在送葬的隊伍里,緊跟在常敬賢親屬後面的是學校的部分師生,還有歷界畢業的部分學生。在外工作的鄭歡喜、王栓住、黃冬生、鄭水芹、牛二虎、喬永安等人都回來參加常老師的葬禮,當然還有喬毛豆。司運來做為常校長的乾兒子,為常校長,也就是為他乾爸,和常思恩、常思晴一樣披孝扶棺送行。
常老爺子支撐著虛弱的身體,送走常敬賢就病倒了,他大兒子把他接走了。
鄭夏妮躺在家裡,常思恩和常思晴雙眼紅腫,悲痛萬分,還要照顧媽媽。村里和學校不斷有人來幫忙照看鄭夏妮一家人,鄭秀才和他的老伴也有人去照看。
悲哀的氣氛籠罩在大小凹里村,籠罩在凹里村小學,籠罩在伏龍山區,久久不能散去。
常老爺子當時到學校一看,學校空無一人,他還叫了幾聲常敬賢的名字,但是沒有任何回聲。他查看了一下老師的辦公室和每個教室,門都鎖著,他不知道兒子去哪裡了?是不是他去鄭三民家看望鄭三民的病情去了?聽說鄭三民病了,那也不對,一是他沒有托人給家裡帶話,二是看鄭老師也應該白天去才對。聽說鄭三民老師已病了兩三天了,或著他已從鄭三民老師家回去了?常老爺子這樣想著,就趕忙向家裡走去。他在往回走的時候,心裡也有點發虛,就刻意留意了一下路邊的溝凹處,學校回村裡的路有三處危險段,這三個危險段左邊都是深溝,其它地方沒有多大危險。當他走到第二個危險處就發現溝底有個耀眼的東西泛著微弱的亮光,再仔細一看,他大驚失色,有個人躺在那裡,是兒子,兒子右腿下的那個鋁合金假肢泛著微弱的亮光。常老爺子大聲喊到:「敬賢,敬賢、、、」沒有回音。他就繞道下到溝底,常敬賢昏迷不醒。他推叫了幾聲兒子,沒有反應,查看他還有呼吸,他扶起兒子的頭和肩,想叫醒他,一看兒子頭上流了許多血,他一個人沒有辦法,就用衣服把兒子的傷口包住,這裡離村民住地也有一段路,他再大聲喊也不會有人聽見。他就小心把兒子放好,急忙去村里找人幫忙把兒子弄上溝,快送醫院搶救。
常老爺子氣喘噓噓地先跑到李有田家,對李有田說了常敬賢掉到溝里去了,要找幾個人把他抬上來,送到鎮醫院,現在人都昏迷不醒,很危險的。李有田馬上讓自己的兒子快去多找幾個人,他和常老爺子先去急救。常老爺子說找點布條包傷口,再找塊門板和繩子。他倆拿著這些東西剛走出門,副村長喬平安和鄭夏妮父親等五六個人也匆忙趕來了,大家趕快下到溝底,到了常校長身邊,先給常校長大概包紮了身上的傷口,就用門板把常校長抬上溝。天已很黑了,這裡也沒有什麼車,大家就抬著常校長火速趕往鎮醫院。
天已很晚了,鄭夏妮一直心神不定,她說冬天天黑的早,為啥不早點放學回家,一會又埋怨常敬賢不顧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當成了正常人,自己身體都那樣了還呈啥能,早就不該當校長了、、、媽媽和鄭夏妮一樣,心裡很慌慌,常敬賢的右腿畢竟是假腿,溝溝坎坎的,摔一下可不得了,所以她心裡一直在為常敬賢祈禱平安。
一晚上鄭夏妮和媽媽基本上就沒有睡覺,一直到天亮。媽媽把夏妮昨天晚上的飯熱了,鄭夏妮只吃了幾口就說她要去鎮上,媽媽不讓她去,說那麼多人都在醫院,讓女兒就在家等著,說不定敬賢他們一會就回來。母女倆就急燥不安地在家等著。
一直到半下午的時候,一輛客車和一輛救護車緩緩開進凹里村,停在常校長家門前。鄭夏妮和媽媽聽到車響早已站在門外的路上,看到車停後,鄭夏妮馬上撲過去喊到:「敬賢回來了。」但被她父親鄭秀才和幾個人攔住拉回家裡去了。鄭夏妮感覺不對勁,哭著喊著叫常敬賢的名字。有兩個人也把常老爺子扶進家裡去休息,他又勞累又傷心,身體承受不住這麼重的打擊。其他人把常敬賢的遺體抬回家裡去了。鄭三民老師和村長等好幾個人商量著常校長的後事,按排定製棺材、為常敬賢選墓地、給親朋報喪等事宜。
鄭三民知道常校長掉到溝里很震驚,聽說是他在回家的路上掉下溝的。他很想不通難道沒人和常校長一起回家?為什麼那麼長時間沒有人知道?自己病的這幾天,不是還有李有田他們和常校長一起放學回家嗎?他就去找李有田老師想問個明白。找到李有田後,李有田老師說:「自從常校長裝了假肢後,咱們幾個去學校和放學回家都和常校長在一起,再說常校長現在行走也很老練了,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出事的那天下午上了兩節課後,他說你病了好幾天,他提前回去看看你,還有學校的幾件事要和你商量,所以他就一個人先回去了,那時還是半下午,誰能想到會發生這事。」說完他用手抹了一下臉上的淚水。鄭三民安慰到:「唉,他現在的身體不如以前,腿腳也不方便,還來回的跑山路,能有多麼大的急事嘛。」說著淚水模糊了雙眼。停了一會他又說:「也許是我病了幾天,給他增添了不少的工作,這幾天他可能太累了,他是累倒的,我有罪責呀。」聽鄭三民這樣說,李有田也傷心的說:「我當時也沒多想,是我太大意了,對不起常校長。」他倆都在埋怨自己。
人們從常校長的衣服口袋發現了他寫的三份報告。一份是「關於將凹里村小學的通村道路拓寬和水泥硬化的報告。」這是想要向上級財政支持一點費用,因為村里窮,他想正好現在正修通鎮公路,有設備有材料,只要審批了,通往學校的路很快就會修好。一份是「本人申請辭去凹里村小學校長」的報告,他可能感覺自己腿腳不方便,年齡也大了,要辭去校長。一份是「關於推薦張志宏擔任凹里村小學校長」的推薦信。他帶著這三份報告可能找鄭三民老師商量,徵求他的意見。人們看到這三份報告,個個發出痛苦的嘆息,這麼好的人,這麼好的校長,老天爺怎麼能讓他這麼年輕就離開人世呢?
這幾天鄭夏妮哭的死去活來,飯也沒吃多少,覺也基本沒睡,頭髮散亂,臉色變的鐵青,眼淚都流幹了,嗓子也哭啞了,這會她躺在炕上,不知是睡著了還是醒著。兒子和女兒也回來了,兩人的眼睛也哭的紅腫。常思恩這時默默地守在父親靈前,有親朋來弔唁父親時,他就要答謝親朋,陪親朋悼念父親。常思晴陪在媽媽身邊,開導媽媽,勸慰媽媽,但她有時控制不住自己,比媽媽還哭的厲害。
常老爺子白髮人送黑髮人,心裡的痛是其他人體會不到的痛。雖然常敬賢是他後來收養的,但他是當親兒子養的。最近這兩年他感覺敬賢比親兒子老大還孝順他,對他更親更好,爺子倆也很和得來,所以他更喜歡常敬賢,喜歡住在常敬賢這裡。常敬賢這一走,他感覺自己垂暮之年少了大半個靠山。所以這兩天他精神萎靡,轉來轉去,就是啥都不干,要麼就找個地方睡覺去了。當村長和鄭秀才找他商量怎麼安葬常敬賢和墓地選址時,常老爺子說他兒子是凹里村人,他這一生是為凹里村而來的,為凹里村小學而來的,就把他安葬在村小學附近的山坡上,讓他時時能看見他日夜牽掛的學校和學生。大家遵從常老爺子的意思,就在離學校不遠處的山坡上為常老師修墓地。
鄭三民老師的病情還沒好,這一驚一急一傷心,病又重了,但他還不時去常家幫忙干點活,或著就去那裡看看轉轉。
這個猝不及防的變故,所有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大小凹里村的人和全校師生聽聞這個噩耗後,都陷入在悲痛和惋惜之中。一個多麼有才華的人、一個多麼高尚的人、一個多麼受人尊敬的人、一個為了凹里村孩子付出太多的人,那麼年輕就突然走了,大家都很悲傷。
出殯那天,先由鄭三民老師主持給常校長開了個追悼會,李有田老師致悼詞。他回顧了常校長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純樸而高尚的一生!他為凹里村小學貢獻了一切,包括他的生命。凹里村人都參加了追悼會。在向常校長遺體告別儀式時,哭聲一片,場面令人動容,好多人流下了悲痛的淚水。鄭夏妮由幾個女鄰居攙扶著和她的兒女悲痛欲絕,他們的眼淚早都哭幹了,那沙啞的哭聲和眾人的哭聲合在一起,振動伏龍山,在山谷和凹里村來回振盪。
遺體告別儀式後,大家就要把常校長送往墓地,鄭夏妮也要把常校長送到墓地去,但她好幾天沒有好好吃飯,沒有好好睡覺,躺在炕上基本沒下炕,看起來一下老多了,臉色特別是眼圈發黑,路也走不穩,大家看她精神和體質太弱,都不讓她去墓地,但她硬要去,她媽和幾個人硬是把她勸住沒有讓她去,她現在路都走不穩,怕她傷心過度,身體受不了,她媽和幾個人在家陪著她。
在送葬的隊伍里,緊跟在常敬賢親屬後面的是學校的部分師生,還有歷界畢業的部分學生。在外工作的鄭歡喜、王栓住、黃冬生、鄭水芹、牛二虎、喬永安等人都回來參加常老師的葬禮,當然還有喬毛豆。司運來做為常校長的乾兒子,為常校長,也就是為他乾爸,和常思恩、常思晴一樣披孝扶棺送行。
常老爺子支撐著虛弱的身體,送走常敬賢就病倒了,他大兒子把他接走了。
鄭夏妮躺在家裡,常思恩和常思晴雙眼紅腫,悲痛萬分,還要照顧媽媽。村里和學校不斷有人來幫忙照看鄭夏妮一家人,鄭秀才和他的老伴也有人去照看。
悲哀的氣氛籠罩在大小凹里村,籠罩在凹里村小學,籠罩在伏龍山區,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