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德隆品高師楷模 無限哀思難寄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常校長以身殉職,鄭三民老師以學校副校長的身份,向上級寫報告,希望把常敬賢校長追認為烈士,他認為常校長之前在修路和工地為了搶救別人的生命,使他身上多處負傷,右腿進行截肢身體殘疾,後來,他為了工作,不顧身體殘疾辛勞奔波,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為了工作而付出他寶貴的生命。同時把自己剛寫的一篇「德隆博學,師之楷模」的文章連同那份報告一同遞交上級部門。那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常校長從大學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自願紮根山區三十年,在閉塞、貧窮、條件艱苦的山區甘當小學老師,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到舍已救人和最後以身殉職的事跡,希望上級能追認常校長為烈士。很快,新聞媒體發表了鄭三民老師那篇「德隆博學,師之楷模」的長文,號召全社會向常敬賢校長學習。

  送走常敬賢后,鄭夏妮身體和心情一直很不好,常思恩和常思晴沒有去單位,媽媽還得他倆照顧。逝去的親人永遠逝去了,再怎麼悲傷也沒有什麼用了,鄭夏妮在一雙兒女的照料下,身體調養了一段時間,精神和體力也慢慢恢復了。她看到一雙兒女懂事孝順,工作也很好,多少給了她點安慰。現在丈夫已過了三期,她想自己一直處於悲痛中於事無補,必須堅強起來,生活還得過下去,也讓一雙兒女放心去工作,不要再為自己操心。這樣想著,她就強打起精神,把家裡的東西重新歸整收拾一下,特別是敬賢的一些東西還是他去世前那樣放著。這天她要去整理常敬賢的遺物,常思恩看媽媽要整理爸爸的東西,就對媽媽說他自己來,並讓妹妹陪媽媽在外面走走,散散心。他怕媽媽收拾爸爸的遺物時會再傷心,也想讓媽媽活動活動身子骨,常思晴很懂哥哥的意思,就挽著媽媽的胳膊去村子周圍轉轉。

  常思恩看到爸爸在家經常學習工作的桌子,上面放著他正在教學用的課本,還有一沓沒有批改完的六年級的作文。桌子靠牆那一面整齊地放著一排小說雜誌和一些資料,還有好多本筆記本。常思恩看著這張桌子,看著桌子上的這些東西,思緒回到了小時候,那時,這裡是他和妹妹最愛逗留和煩爸爸的地方,不是把爸爸的書本翻亂,就是給爸爸的書或本子上亂寫亂畫,或讓爸爸給他們講故事,或讓爸爸教他們認字、、、爸爸有時拿他們沒辦法,就讓媽媽或爺爺把他們帶走。有時也給爸爸帶來快樂和高興,有一次,妹妹拿著一本書,大聲給爸爸讀她能認識的字,妹妹把「歸還」讀成「舊還」,把「中午」讀成「中牛」等等認錯字的時候,爸爸就開心的笑了、、、小時候的情景就像放電影一樣,帶他回到了童年。他倆上學到五六年級的時候,就基本不再來爸爸這裡倒亂了,也不緾著爸爸了,只對爸爸的一些課外書籍感興趣,想看哪本就直接拿去看了。上到中學後,他們就對爸爸的書桌沒有興趣了,他們認為那裡沒有他們要學的知識了。他撫摸著爸爸的書桌,看著書桌上的擺設,恨老天太殘酷無情,恨時光不能倒流。

  他大概瀏覽了爸爸書桌上靠牆放著的那些筆記本,上面記錄的是爸爸曾帶過的班級里要特別關照的學生的情況,裡面記有學生姓名、家庭情況、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等等。最後對每個學生進行分析,再提出對每個學生如何教育和引導,這就是爸爸對不同學生的因人施教。他又在一個資料袋裡看到爸爸寫的一篇教學心得,上面有幾句話是這樣寫的:「教書育人是老師的本職工作,好學生學習好不是老師的功勞,而是那些學生天賦好,勤學好問的結果。如何能把成績很差的學生教好,才算老師的教學有點成績。對於成績好的學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啟發和鼓勵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學生學習成績好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學生做一個品行好、有家國情懷,對社會有用的人。而這些品行要從小培養,使他們養成習慣,養成根深蒂固的心性。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一身的壞習性,長大就很難改正了。老人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看到這裡,他似乎明白了爸爸這一生的追求,作為一名大學生,他來到山區教小學生,爸爸不是迫不得已,也不是命運的安排,也不是爸爸傻,這就是爸爸的心性。他被爸爸的胸懷和精神感動的熱淚盈眶,爸爸真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

  常思恩還大概翻看了爸爸好多本個人日記本,大都是一些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個人情感等方面的看法和感想,也有對現實中遇到的非常棘手問題的左右為難和最終痛苦決擇,也記錄了一些他小時候的苦難經歷,記錄了他和程叔叔剛來這裡遇到的生活上的苦難經歷等等。當然也少不了特別私密的個人情感流露和表白,他沒有再看下去,他把那些日記本都整理好,和其它書籍一起分類放在書桌一側,他想暫時先這樣放著,爸爸最近可能要經常回來,也要看看他這些東西。然後他把書桌上方懸掛的爸爸的遺像取下來,用布擦拭兩遍,再掛上去,把爸爸的書桌也擦拭乾淨,他肅然站在爸爸的遺像前,深深地對爸爸遺像三鞠躬,流著淚說到:「爸爸,您的書籍資料都在這裡,想看就回來看看吧。」過了一會,他去整理爸爸的衣服。

  爸爸沒有多少衣服,經常穿的、愛穿的幾件衣服隨爸爸帶走了,還有一些書籍、課本和爸爸用的鋼筆等也隨爸爸帶走了,只有兩件上衣,爸爸沒有穿幾次,他準備自己穿,所以,就給自己留了下來。忙完這些,他就去忙著做飯去了。

  雖然凹里村的人還都沉浸在思念常校長的悲痛之中,但生活還得繼續。凹里村小學依舊有序進行教學工作,只是沒有了常校長的身影,校園比以前少了許多熱鬧和歡笑。老師和學生還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向學校左邊的山坡上看上幾眼,以懷念他們的好校長。司運來同學每天早上來的較早,他來學校後,先站在學校的小操場上,面向常校長的墓地方向,深深地三鞠躬後,才走進教室,開始他一天的學習。

  通往鎮上的公路修到了關鍵地段,這次要把兩個急轉彎改的平緩點,所以得把山體突出的部分炸掉一些,使公路安全又快捷。這天,施工隊正要炸部分山體時,卻被一些村民攔住,不讓施工,雙方僵持在那裡,工程無法進行。

  那些阻攔施工的人群帶頭者是鄭秀才,這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原來鄭秀才是個虔誠的有神論者,這是他媽媽從小對他的影響,他媽媽就是虔誠的佛信徒。

  鄭秀才他們說伏龍山是神山,是神龍化身,施工隊要炸的那部分的山體是山神的一隻大腳,如果真炸了,會傷到伏龍山神,山神會發怒的,是會降災禍給人們的。正是由於上次人們修路時炸了部分山體,山神才降災難給凹里村人的,不幸的是災難落在了他的女婿身上。如果再要炸伏龍山,繼續傷害神龍,那凹里村人會有更大的災難。他就這樣說服聯絡了一部分村民,阻擋修路施工隊的工作。有些人說按理鄭秀才算是有點文化的人,怎麼還有那些迷信思想?他們想不明白,也許他看那些老舊書籍中毒太深,那些老舊書籍里的迷信思想蒙蔽了他,沒人說得清楚。也有一些人心想自己的祖祖輩輩住在這裡平安無事,怎麼一炸山就出了人命,還是最優秀、最能幹、對凹里村貢獻最大的常校長。如果這次再炸神山,恐怕山神要對凹里村人降下更大的災難,所以他們就和鄭秀才一起全力阻擋施工隊,不讓施工隊再炸山。

  由於鄭秀才這些人的阻撓,施工隊已經停工一天了。昨天下午,施工隊找來一位上級領導,對鄭秀才他們進行長時間和多方面的解釋,但鄭秀才他們就是不讓施工,他們說要用身體保護伏龍山神不要被再次受到傷害。如果繼續這樣僵持下去,工程隊怕誤了工期。於是他們決定明天起個大早,組織一些人在村口把鄭秀才他們攔住,其他人員提前進入施工現場,快速在山體上打好的孔里裝上炸藥,在那些阻攔的人還沒有趕到這裡之前,就進行點火炸山,只要炮響了,那時鄭秀才他們也就沒有辦法了。

  今天早上凌晨,施工隊兵分兩路,一路人是現場施工人員,很早就來到現場,急忙展開施工,在山體打孔裝填炸藥。另一路人去村口阻攔鄭秀才他們。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這時,天也基本亮了,鄭秀才他們才都來到村口集結,準備去施工現場,當他們看到施工隊的人手拉手,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雙方就發生爭執,你推我擋,各不相讓。後來還是有兩個人硬是沖開了施工隊的防線,跑到了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正在進行裝填炸藥,施工隊怕引起不可控事件,只好停了下來。不久鄭秀才他們的後續人員也來到了現場,雙方又僵持在那裡。看來今天又開不了工,有的人就要回去干其它事,大部分人在等待觀望,看事態如何進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