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存款一千元,三年翻一番
班冠男吃著活人的飯,掙著死人的錢。
他腰間外掛的那隻油膩膩的硬殼牛皮錢包。裡面一直沒斷過醃帶著肉香,面味,汗鹹的鈔票。
家裡的小錢匣,也象爐灶上按耐不住的小蒸鍋。
銀行里的存款數字更是在「亞州雄風」里高歌猛進地刷新著記錄。
班冠男僵硬緊繃的面肌漸漸地松活了,慢慢地浮出了久違的笑顏。
又是一個星期天的清晨,班冠男正盤算各項用渡。
中國的喪葬習俗上午是不送人的,一日之計反而成了班冠男最閒暇的時候。
他也巧妙的抓住這段閒暇,日清月結過往的帳目,籌備補貼各項必需品。
小帳還行,大帳他越算越糊塗了,
自己100元買了50斤乾麵條,三天售罄,毛利200元。昨天一大早自己跑到糧油店,想再進點麵條。實在是沒想到。50斤乾麵條,價格居然直飆240元。
身為老主顧的班冠男聽不得任何解釋,拂袖換了家糧油店,沒想到這一換價格已經漲到了245。
自己憤憤不平的把50斤麵條運回來,聽說已經漲到260元了。
這個生意該怎麼幹?班冠男困惑了:
是應該向往常一樣該怎麼賣怎麼賣,有買有賣,掙點明白錢呢?
還是乾脆進點貨囤著,還不是一樣長錢嗎?班冠男趕緊把手裡的錢全部進了貨,阿哈!自己的家裡簡直就是糧油店的倉庫。
班冠男正坐在攤位前的竹製躺椅里盤手裡握著一些零零碎碎的角票,突然發現一個人,左手提著一鐵桶白色的塗料,右手用大麻刷子,在火葬場的大門東側刷下一行斗大的標語:「存款1000元三年翻一番」。新白的字在污損的牆面和這樣的環境裡顯得特別的顯眼兒。
班冠男心裡一下子了迷惑,手裡慢慢地整理著零零碎碎的角票。
自己是不是不該進那麼多貨?直接把錢存進銀行讓錢生錢,躺賺!豈不是更乾脆了?
忽然一陣不間斷的自行車鈴聲,由遠而近,鈴聲越來越吵,直至車停鈴未停,班冠男以為吃霸王餐的火葬場駐地的村幹部又來了,裝著聽不見:「難道說,我的小吃攤礙你的路了!」
鈴聲停了,「見錢眼開的傢伙!」騎車人終於繃不住了。
班冠男一掀眼皮,只見趙來光坐在一輛嶄新的腳蹬三輪上,正笑眯眯的望著自己。
班冠男一邊忙著,一邊酸溜溜的挖苦道:「怎麼,拉客的業務擴展到這裡來啦。」
「班、大、俠!」聲音一字一句,一句一頓。
「我這樣的販夫走卒,沒辦法和你們這些坐攤的老闆比,也就指望在你這棵大樹底下撮點露水珠子喝。」
班冠男這才注意到,趙來光的三輪車上放著三紮啤酒。
「留點啤酒吧?賤賣不舍,現錢現貨。」
「錢?還現錢!什麼錢?先把麵條錢給我。」
趙來光沒理他,直接把三紮啤酒卸下來,放在班冠男腳前的空地上:「三十!我連跑腿的錢都不掙你的。」
「30分?」
「不是我,這價格你做夢去吧。你喝這麼便宜的啤酒嗎?」
「喝過,跟著曹光明在啤酒廠的罐儲車間裡喝的。」
班冠男一邊說著一邊把三張大團結遞過去:「情是情份是份,親兄弟明算帳。」
趙來光接過錢:「我得趕緊進貨去,別再漲了錢。真漲了錢,就我這點小本買賣,本兒都不夠了。還有幾家小飯店,我得趕緊給人家送去。中午就不在你這裡吃飯了。」
「慌什麼,中午大門裡邊有燒烤。」
趙來光沒理他,急急地奔著自己的財路去了。
班冠男的注意力剛回到手裡的錢上。又是一陣鈴聲,由遠而近,和著拉了長音的招呼:「班大俠!」,邱波來了!班冠男一怔:這才想起來今天是星期天!班冠男有點傷感:久違了星期天,爺的不分黑白的世界裡再也沒有星期天啦。
「你也來推銷啤酒?」
「無他!」邱波一邊引用了古文作答,一邊把後貨架上的啤酒卸下:「朕!找你來喝一杯。」
「真什麼真,就你這個臉堂子,連鬍子都沒有,我怎麼越看越像太監?穩當的當奴材吧,多有前途。」邱波也毫不示弱:「也就你了,眷戀那個1900年成立的閹黨組織。」
兩個人正擠兌著。
火葬場中間的煙囪就像大便秘結一樣,慢、慢、慢擠出一股濃厚的黑煙,黑煙出了煙筒就像一時找不到方向,極不情願的下沉、在煙筒口的周圍慢慢地打轉、凝結成又濃又重的一縷,用飛機航拍的烽火台上的狼煙就是這種效果,堪比動畫片裡做法的妖風,裹挾的油灰就像一隻只倒懸的小小的黑蝌蚪,捲曲著,緩慢的壓了過來,嚇得邱波就像躲避被精準打擊的恐怖分子一樣趕緊跑開了。
班冠男比起邱波來,要穩當多了。
邱波返回的時候,班冠男正拿著一條雪白的毛巾。逐一地擦拭菜盆的邊緣,碗筷又重新投進了漂著一層灰的油膩膩的麵湯一樣的水盆里。
」那場面讓邱波徹底打消了喝一杯的念頭。
「你盆里的香油該換一換了。」隨著碗筷盆「叮叮噹噹」的撞擊聲,邱波濾掉盆里的髒水。提起桶「嘩啦」一聲,把剩水倒進盆里。提著空桶向對面的院裡走去。
班冠男上上下下的忙活,手腳十分的麻利。等到邱波提著一桶清清的自來水從大門裡返回來的時候。班冠男已經徹底的清除了肉眼可見的灰跡。
邱波拎著水桶就像掛鐘的鐘擺左左右甩動著,一步一紮的返回來。
「咣當」一聲原地放下水桶,班冠男也如如釋重任的坐回了他的躺椅,竹製的躺椅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哎!給你的!」邱波微嘆一口氣,遞過來一本嶄新的《菜譜》:「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話說的班冠男一愣,「我也有這個打算,真要邁出這一步,還很困難。」隨著竹製躺椅發出的吱吱嘎嘎的雜音,班冠男扭轉過身子:「這裡的環境是真不行,剛乾的時候是真掙錢。堪比大飯店,咱們這裡都是流客,沒有賒帳的。眼下的生意,真是!不比從前。」
班冠男說著雙眼離開了手裡攤開的《菜譜》,示意邱往火葬場裡一邊看:「新建的餐飲服務一體化的殯葬中心。」邱波抬起頭來,這才注意到院牆內里新立的一座正方體的大傢伙。
「火葬場現在也搞第二產業。還不是的賣藥老闆開棺材鋪子,通吃。」
「現在都興什麼第二職業,第二職業好!往湯碗裡加肉,好事兒!也不想想我們這些連第一職業都沒有的人,連口湯都沒得喝的人。」
「那你就應該早做打算。聯合趙來光一塊開個飯店吧。」
「他的生意更糟糕。賒出去的啤酒連瓶都沒了,有的老闆都不見了,再干兩天,他的小媳婦都得賠進去。」
「灶王河小區有處門頭,一直閒著,兩間門帘上下兩層,他左邊是小區的入口,右邊新開了家大商場。」邱波若有所思的一愣:「我看不孬。」邱波看了班冠男一眼:「就在咱們同學吳瓊家很附近!」
邱波每次出入灶王河小區都要多看兩眼,這兩間門帘。
這裡曾經屬於邱波家。
這事還得從邱庭在世說起。邱庭對自己的後事,最用心的安排。
他在省城濟南成功切除食道腫瘤手術後,知道自己來日無多,
他在滕縣首批,公開發售商品房的灶王河小區,支付了兩萬元現金的巨款,訂購了供他們居住的一套住房和將來餬口的兩間門頭。又託孤般的把一切的一切交給了自己最為信賴的三弟,可是房子讓三弟,給他賣了,這個一向溫順善良的人,變得暴跳如雷,拍著桌子,用嘶啞的聲音和老三理論,結果是他直接躺進了醫院,再也沒有起來。
誰也沒想到,房子剛出手,就趕上了物價飛漲。
那是一個國人難以忘記的1988年。
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第十個年頭。
是實現「多勞多得」的第十個年頭。
俗話說:「人隨王法草隨風。」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經歷了大鳴、大放、大辯論、大紙報的老百姓眼裡是:是挑著銀亮亮的、伸縮天線嗤嗤拉拉的小小黑白電視裡,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時而變形的一個大人物的台上講話;和被電視信號改成嗤嗤啦啦里夾雜了台下一群小人物的掌聲;
「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人民公社幹部的手裡是一本的厚達五百多頁的紅皮黑字的文字材料。
「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了農村,成了撕成一綹一綹不斷增產的地,成了村幹部嘴裡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失去特權後的嘖嘆。
78年,邱波還處在對政治生活模糊的年齡里,在奶奶二郎擔山的土坯門樓下,用小小的收音機,用一貫淡漠的態度收聽的形式一片大好的消息、然而淡漠後的清晰,又因一貫的淡漠而愈加清晰,愈加熠熠生輝!因為有了「包產到戶」這個詞,在隊長吆喝下嘻嘻哈哈列隊似的勞動、列隊休息的場面不見,取而代之是各家各戶,不舍晝夜的單幹,干自己的。
讓邱波的親戚、朋友、鄰居一下子吃上了飽飯,而且有的還吃得很不錯。三八大槓自行車,縫紉機,小鬧鐘,各式各樣收音機,普及般的進入千家萬戶。廣大人民的生活一下子進入了「三轉一響」的時代。
在歷史的長河裡,十年短的幾乎是被忽略。可,這是改革開放的十年,是公平的多勞多得的十年。是思想解放,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突破禁錮,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艱難蛻變的十年。
物價的漲跌本來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了。
但是被計劃經濟體制禁錮了幾十年的人們,窮怕了的人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表現出來的恐慌,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羊肉湯從「兩毛」、「兩毛五分」漲到「三毛」,「三毛」漲到「五毛」,「五毛」漲到「兩塊」,「兩塊」漲到「五塊」,「五塊」漲到「二十」。一天三漲的物價,著實讓徘徊在溫飽邊緣上的人們恐慌起來,眼看賣牛的錢,轉眼只能買羊,遲遲慢慢也就買只雞。緊俏的18英寸彩色電視機,從1300元的價格,漫無目的飆升著,越過有價無市的3000元大關,賣掉的房產,更像孫悟空翻跟頭騰空而起。
邱柱心裡非常的後悔,但醉死不認酒錢的嘴,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用說提起這件事,想起來都鬧心,就莫名其妙地發火,每次發火邱波幾乎都能恰到好處地趕上,或者說邱波成了他想起這件事的重要誘因。
一個星期天,邱波陪著三叔來到擇鄰縣百貨大樓,大樓里到處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們,櫃檯前的長隊一直排到門外,很多人根本就是盲無目地加入搶購,等靠近商品一看,是什麼就買什麼,電視機有影,就讓人抱走了,風扇轉圈就有人要,滿地都是包裝箱、包裝袋、爛紙屑。有錢的搶購大宗商品,大屁股彩電、冰箱、鴨蛋青色的小鴨聖奇奧滾筒洗衣機,錢少的買小件商品,那勁頭似乎要把家變成百貨公司的倉庫。窮怕了的老百姓,每一分錢都是汗滴掉到地上摔八瓣得血汗錢,誰都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錢縮水。
邱波三叔家裡添了一台鴨蛋青色的小鴨聖奇奧滾筒洗衣機,加上洗衣粉,通上水管子,程序的設定也很簡單,洗衣的過程就是進屋喝茶看電視的過程。
方便倒是方便,但是洗衣時間確是具有考驗耐性的長,半個小時是玩的,他二樓的樓梯口堵了一台日立的彩電,整整二年沒有開箱。
馬季趙岩合說的相聲,家裡的花椒買了八抽屜,浴缸裝醬油,水缸盛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瞎掰。銀行門口同樣也排起了取款的長隊,很快城鄉的大街小巷,公路視野內的牆面,刷出了白底紅字的固定標語「存款一千元,三年翻一番」,然而一本雜誌卻用讚許的口吻爆料了世人皆恐我獨穩的消息,某某身殘志堅康華的基金會主席,沐著晨輝喝著咖啡,接打個電話壟斷銷售了某某國企的鋼材,像打哈欠一樣,就為康華募集了大量的資金。
然而88年的這次物價上漲之後,人們迎來了彩電,冰箱,洗衣機,新三大件進入家庭的時代。和隨之而來的商品房的時代!
而被賣掉的房產比他搶購的任何商品增值都快,其實起邱柱一想這事就悔煩交加地想找人發火。
「三叔!」「嗯」「我爸爸在滕縣灶王河小區買的住宅和門面房就不該賣!」「怎麼不該賣,就我們家,這條件,投這麼多錢,如果若干年後再發揮作用,有何意義,為嘛不賣?!我們處處都得用錢。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邱柱意味深長地說:「不說別的,就你爸爸看病花掉的錢,摞起來比你都高。」「嗯,哪!」邱波嘴裡說著,心裡還是不服氣,那是老爸在離開人世之前留給自己妻子兒女的歸宿,再說老爸的醫藥費,單位都給解決了啊。「唉,沒辦法」邱柱嘴裡雖然嘴硬,但是心裡也是說不出的後悔:「當年三千元的住宅,退掉就漲到七千,現在應該貼近一萬了吧!」
邱波還沒有考慮到住房對自己家庭的影響,和對自己的未來生活的重要性,他只是知道自己的女同學吳瓊的家就住在那個小區,房子不賣,老媽至少不會為昂貴的房租發愁,更不會為了房租和自己的爺爺奶奶鬧到大街上,讓那麼多同學都看見了,想想這事邱波真是有點無地自容,如果房子不賣,老媽依靠做裁縫的手藝,開上一個小小的「連家裁縫鋪」,再加上老爸單位的遺屬的補助,自己的工資雖然微薄,應該還是好過多了,至少不會搬到跟前來,沒黑沒白地折磨自己。倆個妹妹應該還在滕縣上學吧,自己時不時地回去,說不定哪會兒還能看到自己同學吳瓊,前不久,家居灶王河的同桌,申作文神神秘秘的「你知道嗎,咱同學吳瓊,穿上軍裝了。」「額,是嗎?」其實邱波早就知道了,只不過想從這位初戀近鄰的嘴裡了解更多的東西。「還有呢?」「沒有了,我只是見她穿著軍裝進進出出。」「你們兩家很進嗎?」「不遠,她媽和俺媽兩個人,經常一塊遛彎,對了,他媽媽是我們的呂老師。」「呂老師?叫什麼來?」「叫什麼,叫,叫」申作文擰了擰鏡架後的眉頭呂了半天:「呂什麼來,想不起來了。」呂老師叫什麼?邱波當然知道,這位細心的母親處於對女兒的關心,經常向邱波投來「關注」的目光,一度把邱波關注得很不自在。「喔,孫眼鏡,又是老師又是鄰居的,怎麼給忘了,」「住幾號樓?」「吳瓊的爸爸是體育局的,不是四號,就應該是五號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來的這麼多應該,」孫眼鏡竟然只帶給他這麼幾句話,邱波他需要知道的要比這還要多得多!費勁周折打聽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有點懊惱,兩個人小貓小狗的瞎稱呼,本來想怒斥他哪來這麼多廢話,可又覺得有點過,於是改口說。
「唉!沒辦法,現在自家在那裡的房子,也讓三叔賣了。緣份!人和人之間就是緣分,哪來的什麼喜歡不喜歡,真的和你喜歡不喜歡沒有半毛的關係。」從此以後,無論是抽新芽的日子,還是掃落葉的季節里,無論是頂著烈日、還是冒著寒風,無論是在晨輝里,還是在夕陽下,灶王河小區四號、五號樓的前後左右,經常出現邱波徘徊的身影和車轍。
那處賤賣的房產不但令邱柱惱悔交加,留給邱波的更多的是遺憾。
這一天,邱波一邊給班管來分析形式,和班冠男的現狀。口吐蓮花般的稱讚那兩間門有利的有利地勢。一邊聲情並茂的給班冠男畫大餅。表面上為班冠男謀劃未來,實則上是項莊舞劍。意在這他有著魔力班的灶王河小區。
直到滿天星斗,兩隻小焦爐火力全開,小小的鼓風機呼呼作響,班冠男左手的顛瓢,右手的鏟勺好像身上長出來的,連上了知覺,一邊「叮叮噹噹」唱歌,一邊跳舞。班冠男就像登台的雜技演員,鍋碗瓢盆兒刀舞個不停。
在爐火的映襯下,時而能看到邱波的腦門上的汗珠。
班冠男的生意的確就像他的小焦爐里的爐火一樣紅火。
趙來光的生意和他比起來卻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徹底的涼涼了。
他腰間外掛的那隻油膩膩的硬殼牛皮錢包。裡面一直沒斷過醃帶著肉香,面味,汗鹹的鈔票。
家裡的小錢匣,也象爐灶上按耐不住的小蒸鍋。
銀行里的存款數字更是在「亞州雄風」里高歌猛進地刷新著記錄。
班冠男僵硬緊繃的面肌漸漸地松活了,慢慢地浮出了久違的笑顏。
又是一個星期天的清晨,班冠男正盤算各項用渡。
中國的喪葬習俗上午是不送人的,一日之計反而成了班冠男最閒暇的時候。
他也巧妙的抓住這段閒暇,日清月結過往的帳目,籌備補貼各項必需品。
小帳還行,大帳他越算越糊塗了,
自己100元買了50斤乾麵條,三天售罄,毛利200元。昨天一大早自己跑到糧油店,想再進點麵條。實在是沒想到。50斤乾麵條,價格居然直飆240元。
身為老主顧的班冠男聽不得任何解釋,拂袖換了家糧油店,沒想到這一換價格已經漲到了245。
自己憤憤不平的把50斤麵條運回來,聽說已經漲到260元了。
這個生意該怎麼幹?班冠男困惑了:
是應該向往常一樣該怎麼賣怎麼賣,有買有賣,掙點明白錢呢?
還是乾脆進點貨囤著,還不是一樣長錢嗎?班冠男趕緊把手裡的錢全部進了貨,阿哈!自己的家裡簡直就是糧油店的倉庫。
班冠男正坐在攤位前的竹製躺椅里盤手裡握著一些零零碎碎的角票,突然發現一個人,左手提著一鐵桶白色的塗料,右手用大麻刷子,在火葬場的大門東側刷下一行斗大的標語:「存款1000元三年翻一番」。新白的字在污損的牆面和這樣的環境裡顯得特別的顯眼兒。
班冠男心裡一下子了迷惑,手裡慢慢地整理著零零碎碎的角票。
自己是不是不該進那麼多貨?直接把錢存進銀行讓錢生錢,躺賺!豈不是更乾脆了?
忽然一陣不間斷的自行車鈴聲,由遠而近,鈴聲越來越吵,直至車停鈴未停,班冠男以為吃霸王餐的火葬場駐地的村幹部又來了,裝著聽不見:「難道說,我的小吃攤礙你的路了!」
鈴聲停了,「見錢眼開的傢伙!」騎車人終於繃不住了。
班冠男一掀眼皮,只見趙來光坐在一輛嶄新的腳蹬三輪上,正笑眯眯的望著自己。
班冠男一邊忙著,一邊酸溜溜的挖苦道:「怎麼,拉客的業務擴展到這裡來啦。」
「班、大、俠!」聲音一字一句,一句一頓。
「我這樣的販夫走卒,沒辦法和你們這些坐攤的老闆比,也就指望在你這棵大樹底下撮點露水珠子喝。」
班冠男這才注意到,趙來光的三輪車上放著三紮啤酒。
「留點啤酒吧?賤賣不舍,現錢現貨。」
「錢?還現錢!什麼錢?先把麵條錢給我。」
趙來光沒理他,直接把三紮啤酒卸下來,放在班冠男腳前的空地上:「三十!我連跑腿的錢都不掙你的。」
「30分?」
「不是我,這價格你做夢去吧。你喝這麼便宜的啤酒嗎?」
「喝過,跟著曹光明在啤酒廠的罐儲車間裡喝的。」
班冠男一邊說著一邊把三張大團結遞過去:「情是情份是份,親兄弟明算帳。」
趙來光接過錢:「我得趕緊進貨去,別再漲了錢。真漲了錢,就我這點小本買賣,本兒都不夠了。還有幾家小飯店,我得趕緊給人家送去。中午就不在你這裡吃飯了。」
「慌什麼,中午大門裡邊有燒烤。」
趙來光沒理他,急急地奔著自己的財路去了。
班冠男的注意力剛回到手裡的錢上。又是一陣鈴聲,由遠而近,和著拉了長音的招呼:「班大俠!」,邱波來了!班冠男一怔:這才想起來今天是星期天!班冠男有點傷感:久違了星期天,爺的不分黑白的世界裡再也沒有星期天啦。
「你也來推銷啤酒?」
「無他!」邱波一邊引用了古文作答,一邊把後貨架上的啤酒卸下:「朕!找你來喝一杯。」
「真什麼真,就你這個臉堂子,連鬍子都沒有,我怎麼越看越像太監?穩當的當奴材吧,多有前途。」邱波也毫不示弱:「也就你了,眷戀那個1900年成立的閹黨組織。」
兩個人正擠兌著。
火葬場中間的煙囪就像大便秘結一樣,慢、慢、慢擠出一股濃厚的黑煙,黑煙出了煙筒就像一時找不到方向,極不情願的下沉、在煙筒口的周圍慢慢地打轉、凝結成又濃又重的一縷,用飛機航拍的烽火台上的狼煙就是這種效果,堪比動畫片裡做法的妖風,裹挾的油灰就像一隻只倒懸的小小的黑蝌蚪,捲曲著,緩慢的壓了過來,嚇得邱波就像躲避被精準打擊的恐怖分子一樣趕緊跑開了。
班冠男比起邱波來,要穩當多了。
邱波返回的時候,班冠男正拿著一條雪白的毛巾。逐一地擦拭菜盆的邊緣,碗筷又重新投進了漂著一層灰的油膩膩的麵湯一樣的水盆里。
」那場面讓邱波徹底打消了喝一杯的念頭。
「你盆里的香油該換一換了。」隨著碗筷盆「叮叮噹噹」的撞擊聲,邱波濾掉盆里的髒水。提起桶「嘩啦」一聲,把剩水倒進盆里。提著空桶向對面的院裡走去。
班冠男上上下下的忙活,手腳十分的麻利。等到邱波提著一桶清清的自來水從大門裡返回來的時候。班冠男已經徹底的清除了肉眼可見的灰跡。
邱波拎著水桶就像掛鐘的鐘擺左左右甩動著,一步一紮的返回來。
「咣當」一聲原地放下水桶,班冠男也如如釋重任的坐回了他的躺椅,竹製的躺椅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哎!給你的!」邱波微嘆一口氣,遞過來一本嶄新的《菜譜》:「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話說的班冠男一愣,「我也有這個打算,真要邁出這一步,還很困難。」隨著竹製躺椅發出的吱吱嘎嘎的雜音,班冠男扭轉過身子:「這裡的環境是真不行,剛乾的時候是真掙錢。堪比大飯店,咱們這裡都是流客,沒有賒帳的。眼下的生意,真是!不比從前。」
班冠男說著雙眼離開了手裡攤開的《菜譜》,示意邱往火葬場裡一邊看:「新建的餐飲服務一體化的殯葬中心。」邱波抬起頭來,這才注意到院牆內里新立的一座正方體的大傢伙。
「火葬場現在也搞第二產業。還不是的賣藥老闆開棺材鋪子,通吃。」
「現在都興什麼第二職業,第二職業好!往湯碗裡加肉,好事兒!也不想想我們這些連第一職業都沒有的人,連口湯都沒得喝的人。」
「那你就應該早做打算。聯合趙來光一塊開個飯店吧。」
「他的生意更糟糕。賒出去的啤酒連瓶都沒了,有的老闆都不見了,再干兩天,他的小媳婦都得賠進去。」
「灶王河小區有處門頭,一直閒著,兩間門帘上下兩層,他左邊是小區的入口,右邊新開了家大商場。」邱波若有所思的一愣:「我看不孬。」邱波看了班冠男一眼:「就在咱們同學吳瓊家很附近!」
邱波每次出入灶王河小區都要多看兩眼,這兩間門帘。
這裡曾經屬於邱波家。
這事還得從邱庭在世說起。邱庭對自己的後事,最用心的安排。
他在省城濟南成功切除食道腫瘤手術後,知道自己來日無多,
他在滕縣首批,公開發售商品房的灶王河小區,支付了兩萬元現金的巨款,訂購了供他們居住的一套住房和將來餬口的兩間門頭。又託孤般的把一切的一切交給了自己最為信賴的三弟,可是房子讓三弟,給他賣了,這個一向溫順善良的人,變得暴跳如雷,拍著桌子,用嘶啞的聲音和老三理論,結果是他直接躺進了醫院,再也沒有起來。
誰也沒想到,房子剛出手,就趕上了物價飛漲。
那是一個國人難以忘記的1988年。
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第十個年頭。
是實現「多勞多得」的第十個年頭。
俗話說:「人隨王法草隨風。」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經歷了大鳴、大放、大辯論、大紙報的老百姓眼裡是:是挑著銀亮亮的、伸縮天線嗤嗤拉拉的小小黑白電視裡,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時而變形的一個大人物的台上講話;和被電視信號改成嗤嗤啦啦里夾雜了台下一群小人物的掌聲;
「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人民公社幹部的手裡是一本的厚達五百多頁的紅皮黑字的文字材料。
「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了農村,成了撕成一綹一綹不斷增產的地,成了村幹部嘴裡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失去特權後的嘖嘆。
78年,邱波還處在對政治生活模糊的年齡里,在奶奶二郎擔山的土坯門樓下,用小小的收音機,用一貫淡漠的態度收聽的形式一片大好的消息、然而淡漠後的清晰,又因一貫的淡漠而愈加清晰,愈加熠熠生輝!因為有了「包產到戶」這個詞,在隊長吆喝下嘻嘻哈哈列隊似的勞動、列隊休息的場面不見,取而代之是各家各戶,不舍晝夜的單幹,干自己的。
讓邱波的親戚、朋友、鄰居一下子吃上了飽飯,而且有的還吃得很不錯。三八大槓自行車,縫紉機,小鬧鐘,各式各樣收音機,普及般的進入千家萬戶。廣大人民的生活一下子進入了「三轉一響」的時代。
在歷史的長河裡,十年短的幾乎是被忽略。可,這是改革開放的十年,是公平的多勞多得的十年。是思想解放,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突破禁錮,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艱難蛻變的十年。
物價的漲跌本來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了。
但是被計劃經濟體制禁錮了幾十年的人們,窮怕了的人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表現出來的恐慌,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羊肉湯從「兩毛」、「兩毛五分」漲到「三毛」,「三毛」漲到「五毛」,「五毛」漲到「兩塊」,「兩塊」漲到「五塊」,「五塊」漲到「二十」。一天三漲的物價,著實讓徘徊在溫飽邊緣上的人們恐慌起來,眼看賣牛的錢,轉眼只能買羊,遲遲慢慢也就買只雞。緊俏的18英寸彩色電視機,從1300元的價格,漫無目的飆升著,越過有價無市的3000元大關,賣掉的房產,更像孫悟空翻跟頭騰空而起。
邱柱心裡非常的後悔,但醉死不認酒錢的嘴,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用說提起這件事,想起來都鬧心,就莫名其妙地發火,每次發火邱波幾乎都能恰到好處地趕上,或者說邱波成了他想起這件事的重要誘因。
一個星期天,邱波陪著三叔來到擇鄰縣百貨大樓,大樓里到處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們,櫃檯前的長隊一直排到門外,很多人根本就是盲無目地加入搶購,等靠近商品一看,是什麼就買什麼,電視機有影,就讓人抱走了,風扇轉圈就有人要,滿地都是包裝箱、包裝袋、爛紙屑。有錢的搶購大宗商品,大屁股彩電、冰箱、鴨蛋青色的小鴨聖奇奧滾筒洗衣機,錢少的買小件商品,那勁頭似乎要把家變成百貨公司的倉庫。窮怕了的老百姓,每一分錢都是汗滴掉到地上摔八瓣得血汗錢,誰都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錢縮水。
邱波三叔家裡添了一台鴨蛋青色的小鴨聖奇奧滾筒洗衣機,加上洗衣粉,通上水管子,程序的設定也很簡單,洗衣的過程就是進屋喝茶看電視的過程。
方便倒是方便,但是洗衣時間確是具有考驗耐性的長,半個小時是玩的,他二樓的樓梯口堵了一台日立的彩電,整整二年沒有開箱。
馬季趙岩合說的相聲,家裡的花椒買了八抽屜,浴缸裝醬油,水缸盛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瞎掰。銀行門口同樣也排起了取款的長隊,很快城鄉的大街小巷,公路視野內的牆面,刷出了白底紅字的固定標語「存款一千元,三年翻一番」,然而一本雜誌卻用讚許的口吻爆料了世人皆恐我獨穩的消息,某某身殘志堅康華的基金會主席,沐著晨輝喝著咖啡,接打個電話壟斷銷售了某某國企的鋼材,像打哈欠一樣,就為康華募集了大量的資金。
然而88年的這次物價上漲之後,人們迎來了彩電,冰箱,洗衣機,新三大件進入家庭的時代。和隨之而來的商品房的時代!
而被賣掉的房產比他搶購的任何商品增值都快,其實起邱柱一想這事就悔煩交加地想找人發火。
「三叔!」「嗯」「我爸爸在滕縣灶王河小區買的住宅和門面房就不該賣!」「怎麼不該賣,就我們家,這條件,投這麼多錢,如果若干年後再發揮作用,有何意義,為嘛不賣?!我們處處都得用錢。你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邱柱意味深長地說:「不說別的,就你爸爸看病花掉的錢,摞起來比你都高。」「嗯,哪!」邱波嘴裡說著,心裡還是不服氣,那是老爸在離開人世之前留給自己妻子兒女的歸宿,再說老爸的醫藥費,單位都給解決了啊。「唉,沒辦法」邱柱嘴裡雖然嘴硬,但是心裡也是說不出的後悔:「當年三千元的住宅,退掉就漲到七千,現在應該貼近一萬了吧!」
邱波還沒有考慮到住房對自己家庭的影響,和對自己的未來生活的重要性,他只是知道自己的女同學吳瓊的家就住在那個小區,房子不賣,老媽至少不會為昂貴的房租發愁,更不會為了房租和自己的爺爺奶奶鬧到大街上,讓那麼多同學都看見了,想想這事邱波真是有點無地自容,如果房子不賣,老媽依靠做裁縫的手藝,開上一個小小的「連家裁縫鋪」,再加上老爸單位的遺屬的補助,自己的工資雖然微薄,應該還是好過多了,至少不會搬到跟前來,沒黑沒白地折磨自己。倆個妹妹應該還在滕縣上學吧,自己時不時地回去,說不定哪會兒還能看到自己同學吳瓊,前不久,家居灶王河的同桌,申作文神神秘秘的「你知道嗎,咱同學吳瓊,穿上軍裝了。」「額,是嗎?」其實邱波早就知道了,只不過想從這位初戀近鄰的嘴裡了解更多的東西。「還有呢?」「沒有了,我只是見她穿著軍裝進進出出。」「你們兩家很進嗎?」「不遠,她媽和俺媽兩個人,經常一塊遛彎,對了,他媽媽是我們的呂老師。」「呂老師?叫什麼來?」「叫什麼,叫,叫」申作文擰了擰鏡架後的眉頭呂了半天:「呂什麼來,想不起來了。」呂老師叫什麼?邱波當然知道,這位細心的母親處於對女兒的關心,經常向邱波投來「關注」的目光,一度把邱波關注得很不自在。「喔,孫眼鏡,又是老師又是鄰居的,怎麼給忘了,」「住幾號樓?」「吳瓊的爸爸是體育局的,不是四號,就應該是五號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來的這麼多應該,」孫眼鏡竟然只帶給他這麼幾句話,邱波他需要知道的要比這還要多得多!費勁周折打聽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有點懊惱,兩個人小貓小狗的瞎稱呼,本來想怒斥他哪來這麼多廢話,可又覺得有點過,於是改口說。
「唉!沒辦法,現在自家在那裡的房子,也讓三叔賣了。緣份!人和人之間就是緣分,哪來的什麼喜歡不喜歡,真的和你喜歡不喜歡沒有半毛的關係。」從此以後,無論是抽新芽的日子,還是掃落葉的季節里,無論是頂著烈日、還是冒著寒風,無論是在晨輝里,還是在夕陽下,灶王河小區四號、五號樓的前後左右,經常出現邱波徘徊的身影和車轍。
那處賤賣的房產不但令邱柱惱悔交加,留給邱波的更多的是遺憾。
這一天,邱波一邊給班管來分析形式,和班冠男的現狀。口吐蓮花般的稱讚那兩間門有利的有利地勢。一邊聲情並茂的給班冠男畫大餅。表面上為班冠男謀劃未來,實則上是項莊舞劍。意在這他有著魔力班的灶王河小區。
直到滿天星斗,兩隻小焦爐火力全開,小小的鼓風機呼呼作響,班冠男左手的顛瓢,右手的鏟勺好像身上長出來的,連上了知覺,一邊「叮叮噹噹」唱歌,一邊跳舞。班冠男就像登台的雜技演員,鍋碗瓢盆兒刀舞個不停。
在爐火的映襯下,時而能看到邱波的腦門上的汗珠。
班冠男的生意的確就像他的小焦爐里的爐火一樣紅火。
趙來光的生意和他比起來卻是一片冰心在玉壺,徹底的涼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