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離別滿心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生聚散總無常。剛剛還高朋滿座,歡歌笑語,轉眼就到了離別之時,只能折柳相贈,期待早日重逢。

  原文

  蝶戀花·河中作[宋]趙鼎

  盡日①東風②吹綠樹。向晚輕寒,數點催花雨。年少淒涼天付與,更堪春思縈離緒③!

  臨水高樓攜酒處。曾倚哀弦④,歌斷黃金縷⑤。樓下水流何處去,憑欄目送蒼煙暮。

  作者

  趙鼎,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趙鼎是宋代中興名臣,在宋室南渡後,因反對秦檜議和而與之進行了激烈較量。宋高宗偏袒秦檜,趙鼎被罷免,貶謫嶺南,最後絕食而死。讓人意外的是,這樣一位凜然耿直的名臣,也創作過如這首《蝶戀花》一樣情思婉轉的作品。

  注釋

  ①盡日:終日。

  ②東風:春風。

  ③離緒:離愁別緒。

  ④哀弦:哀傷的弦音。

  ⑤黃金縷:此處指離別之曲。

  譯文

  春風整日整夜地吹著,吹綠了樹木,喚醒了大地。傍晚有著幾分寒意,一場細雨,仿佛催促花開。年少之人,本就容易心生淒涼,更何況還有這暮春時節的離愁別緒。

  臨水高樓上,人們飲酒作別,伴隨著哀傷的弦樂,唱盡一曲離別。樓下的流水又將去往何處?倚靠欄杆,極目遠望,河水蒼蒼,暮色深沉。

  賞析

  整首詞的淒涼之意十分明顯,雖然詞人寫的是生機盎然的春天,但是其筆下的春天卻多了幾分愁緒和寒涼。

  灞橋折柳

  關於送別,古時候有「灞(bà)橋折柳」一說。灞橋在長安,長安是漢唐時的交通中心,很多人送別的時候都要經過灞橋。灞橋一帶種了很多柳樹,所以人們在送別的時候,會折下一枝柳條送給臨行的人,既有祝福一路平安的意思,也因為「柳」和「留」音近,藉以表達一種依依惜別之情。

  折柳曲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里的「折柳」不是折柳枝的聲音,而是指笛曲《折楊柳》,它是一首抒發離愁別緒的曲子。

  長亭送別

  《西廂記·長亭送別》由元代文人王實甫所寫,作品描述了崔鶯鶯於十里長亭送張生進京趕考的別離場景。

  【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cōng)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速(zhūn)速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迴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鬆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叨叨令】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麼心情花兒、靨(y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備著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後衫兒、袖兒,都搵(wèn)做重重疊疊的淚、兀的不悶殺人也麼哥!兀的不悶殺人也麼哥!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淒悽惶惶的寄。

  該曲描述了崔鶯鶯送別張生時的無可奈何,以及別後的苦悶心情。送別時,車馬行到長亭,雖然依依不捨,但是「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因此人們會在長亭道聲「珍重」,再各自遠去。

  長亭

  秦漢時期,為了讓驛傳、信使在道路上有足夠的補給和休憩場所,人們專門修建了「亭」這種建築,而且基本是十里設一亭,各亭設有亭長。後來,長亭成了人們旅行時休息、告別的場地,並且在文人們的筆下漸漸也有了和「折柳」一樣的送別含義。

  送別歌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