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願神明保佑好光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大事。人們通過祭拜天地,祭拜先祖,表達自己對天地、祖先的崇敬,也祈禱祭拜的對象能保佑自己福澤綿長。

  原文

  社日①[唐]王駕

  鵝湖②山下稻粱③肥,豚柵④雞棲半掩扉⑥。桑柘⑦影斜⑧春社⑨散,家家扶得醉人⑩歸。

  作者

  王駕,字大用,唐代詩人,曾官至禮部員外郎,後棄官歸隱。其絕句構思巧妙,自然流暢。

  注釋

  ①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②鵝湖:在今JX省境內。

  ③稻粱:田裡的莊稼,此處指田裡莊稼豐收。

  ④豚柵:豬圈。

  ⑤雞棲:雞窩。

  ⑥半掩扉:門半開虛掩著。

  ⑦桑柘(zhè):桑樹和柘樹,樹葉可用來養蠶。

  ⑧影斜:樹影傾斜,此處指太陽西斜。

  ⑨春社:春祭的宴會。

  ⑩醉人:喝醉酒的人。

  譯文

  鵝湖山下的莊稼長得很好,豐收在望。豬滿圈,雞歸巢,門半開半掩著。太陽西斜,桑樹、柘樹已經在地上拖著長長的影子,春祭的宴會才結束。每家都有喝醉的人,要人幫著扶回去。

  賞析

  「社日」即古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聚會飲宴,祝願豐收,酬謝土地神。這首詩描繪的就是這一熱鬧場景。

  祭祀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祭祀是十分重要且正式的禮儀,有複雜嚴格的流程,主要是祭拜神靈、祖先,其中神靈包括天神里的日神、月神,地神里的土地神,人神里的聖賢神、祖先神,等等。

  祭品

  祭祀的時候,需要給祭祀對象供奉一些供品,這些供品就被稱為「祭品」,一般為豬、牛、羊、雞、鴨等牲畜。擺放供品主要是為了向神靈乞求好運和幸福。

  懷念亡妻

  《項脊軒志》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作品。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在項脊軒度過的光陰,其中有一段文字描寫了他的妻子死後項脊軒的破敗景象,文字淡然卻透著悲切,令人動容。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妻子去世那一年,作者於庭院中種下了一棵枇杷樹,時光荏苒,枇杷樹已蔚然成蔭。作者睹物思人,沉痛的情感躍然紙上。

  封禪儀式

  封禪儀式就是祭拜天地,其中封的意思是祭拜天,禪的意思是祭拜地。封禪儀式是等級最高的祭拜儀式,在古代都是由皇帝親自帶領群臣前往泰山和梁父山舉行,向天地報告自己的功績。在泰山舉辦過封禪儀式的皇帝中,我們耳熟能詳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等。

  祭祖

  直至現在,我國很多傳統節日中還保留有祭拜先人的風俗,如清明節等。古時候,無論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要祭祖。皇帝祭祖的地方稱為太廟,為了表達對祖宗的尊重,很多大事都要去太廟祭告。老百姓祭祖的地方則被稱為家廟,逢年過節或有大事時,人們也要去各自的家廟祭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