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四蔡中計
第436章 四蔡中計
同時,蔡瑁則傳令黃忠、文聘統領本部,駐守益陽,取消了攻擊望城的任務。
這命令一下,文聘和黃忠頓時怒了。
本來都已經說好了的,怎麼能如此輕易就變卦?
蔡瑁以黃忠、文聘未能堵住益陽兵馬為藉口。
可益陽的兵馬早在他們出發之前就已經跑了,這責任顯然在蔡瑁身上。
若不是他求穩,在巴丘觀望了十餘日,益陽兵馬就是插上翅膀也跑不了,可現在反倒成了他們的過錯了,這讓黃忠和文聘如何能接受。更別說到嘴的肥肉還要吐出來,反交給蔡瓚、蔡琰這兩個廢物去吃了。
於是,黃忠、文聘星夜趕回巴丘,在蔡瑁的大帳中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可蔡瑁最終還是憑藉身份地位壓服了文聘和黃忠,畢竟蔡家可是劉表的外戚,文聘、黃忠只是劉表的部將罷了。
不過蔡瑁也並非只是一意孤行,同時也給與了安撫,許諾來日蒯越抵達巴丘之後,他一定將益陽的功勞如實上報,同時盡力為文聘和黃忠爭取先鋒的位置。
黃忠和文聘又不是傻子,你先前就已經說話不算話了,現在又來許諾,真當他們倆是傻子嗎?
況且現在又玩虛的,兩人心裡恨極,可面上卻還是應付了一下。
比起黃忠的僵硬,文聘的敷衍就顯得有誠意的多,這也讓蔡瑁對黃忠更為不滿。
老兵痞,要不是劉表無人可用,會看上你?
黃忠、文聘做出讓步之後,蔡瓚、蔡琰兩人自然大喜過望,當即就帶著本部兵馬四千人趕往望城。
東漢時代的望城大致就是日後長沙市的望城區,只是略有不同,這個時代的望城並非在湘江以西,而是在湘江以東。
故而從羅縣至望城,都不需要過河,直接走陸路,只需兩三天即可抵達。
蔡瓚、蔡琰只覺得這不過是一場武裝遊行罷了,望城的兵馬都已經悉數撤回,荊南軍顯然已經喪膽。若非如此,他們如何會下這麼大的力氣,硬生生從黃忠和文聘的手裡搶下望城。
果然如他們所料的那般,細作不斷來報,望城城中已經一片空虛,原有兵馬在這幾天內悉數撤離,如今城中只有十幾個大戶人家湊了部曲維持治安。
只要大軍一到,必定開門以迎。
蔡瓚和蔡琰兩個人做夢都想不到,他們剛出了羅縣沒多遠,就已經被孫策的人給盯上了。
孫河一邊監視著蔡瓚軍的動向,一邊不斷的派遣親兵向後方孫策處傳遞情報。
劉封這次給孫策派來了不少人手,其中就包括了孫河、孫皎等孫氏族人。
這些人無疑都是孫策的親信,也願為孫策效力,他們和孫策一樣,都希望以軍功在劉封的手底下站穩腳跟。
哪怕死了大哥的孫皎也是如此。
收到情報之後,孫策大致定下了作戰計劃。
決戰的地點就在望城城外。
此地有天險相助,地形對孫策極為有利。
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是一片平原地帶,卻偏偏夾在山脈和河流中間,而望城,就像是一顆誘人的果實,躲藏在山腳和河流的匯聚點。
以望城為基礎,望城城東是一道名為玉池山的山脈,海拔雖然不高,卻結結實實的封堵住瞭望城西面,整個山體一直延伸到湘水旁才留出一道陸地通道。可這唯一的通道想要過去也不容易,因為這裡必須要經過望城城牆之下,若是城牆上有一隊弓弩手,勢必會給城下軍隊造成很大的傷亡。
最可笑的是,如果蔡家軍當真要從這裡突圍的話,那也只會把全軍給送到臨湘城下,可謂是自投虎穴。
望城以西,則是湘水。
湘水繞過望城城西,轉向城南,然後在城東南和玉池山遙相呼應,夾出一條通路。
孫策所部此時埋伏在玉池山上,同時又悄悄的以一部千人趁著夜色潛入望城,暫躲避於望城大戶人家家中。
這一營千人分為兩部,一部為五百人甲士,其中有兩百鐵甲士,專門用於死守城東門,務必阻擊蔡瓚、蔡琰入城,而另外一部則為五百人弓弩手,到時候控制城西、城南的城牆,阻塞蔡家軍南逃。
孫策的主力,則躲藏在玉池山上,等待蔡家軍進入伏擊圈中,然後從東南往西北抄襲,將蔡家軍驅趕向湘水,最終徹底圍殲對方。
蔡瓚、蔡琰兩人並非草包,他們一路過來時,並沒有因為望城已經空虛而貪功冒進,相反,還不斷的和派出的細作、諜報聯繫,接收情報,同時還將偵騎四散,探查周圍的情況。
可以說,蔡瓚、蔡琰在謹慎上,其實是做到了百分百了。
但問題是,這裡可是荊南,巴丘一戰雖然打的荊南人震動,但對荊北人的反感卻是並未消除。
荊北軍的斥候,細作雖然也能送來情報,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無所不知。
就以望城軍撤退為例,荊北軍的斥候只能遠遠的看見望城軍從南面離城,向臨湘轉進,卻沒法跟上去追蹤對方。
這就是地利的因素。
你混在人群中可以看見望城軍出城,可你一旦追蹤上去了,立刻就能被周圍荊南人發現身份,從而暴露。
除此以外,荊北軍的細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望城上,卻反而疏忽了對玉池山的偵查,以至於孫策所部七千人已經悄悄潛伏在山上了都一無所知。
荊北軍中,蔡琰帶著本部部曲兩千人為前軍,蔡瓚則帶著本部兩千人為後軍。兩部之間保持兩里地的距離,遙相呼應。
羅縣至望城大約為一百里地出頭,蔡瓚自離開羅縣後,每日保持行軍三十里的速度,至第四天上午,抵達瞭望城東北。
蔡琰看著望城大門緊閉的城門,轉頭吩咐道:「去個人,讓他們趕緊開城。」
「是,將軍!」
一都尉應命之後,單人匹馬沖向城門。
「城內的人聽著,荊州軍討逆將軍麾下,中郎將蔡琰蔡將軍已至城外。爾等若是不想滿城俱焚,速速打開城門投降。」
那都尉在城下連喊了三遍,聲音倒是很響,城門內外俱是聽的一清二楚。
片刻之後,城門發出吱呀一聲,緩緩打開。
那都尉臉上一喜,回頭望向身後的大軍。
軍陣之中的蔡琰擺了擺手:「廷圭,你帶本部人馬先行入城。」
「是,將軍!」
蔡琰所喚廷圭之人,乃是他的族弟蔡和,此時在蔡琰麾下任校尉。
接到蔡琰命令後,蔡和一揮手,領了五百人先發,朝著城門走去。他們的任務乃是先行入城,控制城門和城樓,為後續大軍入城打開通道。
屆時論功行賞起來,他們也穩居先發之功,畢竟他們的行動自然也是頗有風險的,一旦城裡若是有埋伏,第一個中招的就是他們這群先發。
不過蔡和的神色倒是很放鬆,畢竟在他的認知里,望城的荊南軍早跑了,城裡的大戶們能有多少部曲,湊個一兩百人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敢和他們四千人的大軍做對。
蔡和自覺得了好彩頭,心裡美滋滋的,算計著入城之後該怎麼搜刮。
蔡琰可是跟他商量好了,搜刮出來的財貨四六分成,蔡琰拿四,他拿六。不過這並非是蔡琰好心,而是蔡和部下的分成就得他自己承擔了,蔡琰是分文不管。
想著望城雖然不大,但也有千餘戶人家,即便每家榨取個三五百錢,那也是三五十萬財貨,更別說城中大戶還得另算了。
就在蔡和想入非非時,城頭突然伏兵四起,一百餘人從城垛里站了起來,手中皆是弓弩,當即朝著蔡和所部傾瀉而來。
只一個照面,蔡和所部就躺倒了數十人,另有數十人身中一兩箭,卻因為不是要害而沒有栽倒。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戰果,完全是因為蔡和太過麻痹大意,正常先發怎麼都不可能不防著城頭的箭矢攻擊。而蔡和所部明明帶了盾牌,卻大意不用,結果死傷慘重。
「起盾、起盾!」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蔡和身上也中了好幾箭,只是因為身著鐵甲,並沒有什麼大礙,最深的一箭也不過才破了鐵甲,被裡面的絲綢給阻了下來,僅僅只是咬破了皮肉。
在蔡和的指揮下,眾人紛紛放下盾牌,抵擋城頭箭矢。
同時,弓箭手也在蔡和的指揮下朝著城頭開始反擊。
遠處的蔡琰一看,也是大驚失色。
「這是怎麼回事情?難道望城守軍不曾撤離?」
蔡琰大聲喝罵,卻無人回答。
於是,他也只能先放下這個問題,指揮弓箭手前壓,接應蔡和退出城頭弓箭的射程範圍。
一番兵荒馬亂之後,蔡和總算是撤了下來,但本部已經傷亡一百餘人,就連一部分傷員都沒能帶回來,還留在城牆下淒聲哀嚎。
蔡琰對著蔡和劈頭蓋臉一通臭罵,這次傷亡最大的原因還是蔡和的麻痹大意。否則就算被望城守軍偷襲,也不至於如此慘重。
蔡和知道自己的錯誤,低著腦袋不吭聲,任憑蔡琰大罵。
好半晌之後,蔡琰也罵的有些累了,停了下來,開始發號施令。
此時,蔡瓚以及其所部也抵達瞭望城城下,看見前軍依舊列陣於野,沒有入城,很是驚訝。
蔡瓚親自帶了人過來尋找蔡琰,得知望城詐降,並重創了蔡和所部後,蔡瓚表現的極為震驚。
「兄長,眼下該如何是好?」
蔡琰本來想進攻,可既然現在兄長來了,他也不能不問問兄長的意見,更何況蔡瓚才是主將。
蔡瓚臉色陰沉,詢問道:「城裡有多少人?」
「不知道。」
蔡琰面如鍋底,搖了搖頭:「不過應該人數不多,剛才城牆上大概百十個人,城門口看不清,但人影稀疏,應該多不到哪裡去。只是這弓弩倒是有上百張,讓人摸不著頭腦。」
蔡瓚麾下的蔡中突然插話道:「如今各地豪強大戶家中大多囤積弓弩,這望城也有不少大戶人家,拿出個百餘張弓矢也屬正常。」
蔡中的話有些道理,其他三蔡也頗為認同。
蔡瓚細思片刻,回頭詢問道:「周圍可有警情?」
探馬首領趕忙回答道:「回稟將軍,不曾有警情。」
荊北軍如今在平原之上,四面八方都是平原,而且一面是湘水,一面是玉池山,想要突襲他們難度還是頗高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孫策才依舊潛伏著,他要等到荊州軍陷入到攻城中後,再開始出動。
這樣一來,蔡瓚哪怕有心逃跑,也來不及收攏部隊了。
蔡瓚聽到平安無事,心中的戒心才稍稍放鬆了一些,隨即下令道:「玉池山方向多派偵騎,尤其是湘水邊的通道,一旦有情況,立刻示警。」
蔡瓚最擔心的還是望城城南的臨水通道,自然要多做準備。
「喏!」
探馬首領當即應命,然後做出調整。
蔡瓚則會同蔡琰等人開始準備攻城。
望城不是大城,甚至都不是縣邑,只是一處鎮城,正對著荊州軍的城東不過一百餘步,四千人都沒法展開。
故此,蔡瓚令蔡琰從城北進攻,而他本人從城東進攻,另外從蔡琰所部抽調蔡和,前往城東南警戒。
分派完畢,各部開始散開,準備發起攻擊。
而望城的城牆上也出現了一百多弓箭手,顯然是打算做防禦。
遠遠的眺望那有些稀疏的防守,蔡瓚心中鬆了口氣,看來城內的確沒有多少人手。
隨即,蔡瓚臉上露出一個猙獰的笑容,區區一個鎮城大戶,也敢反抗方伯大軍,真是不自量力。
「傳令下去,攻破望城之後,一日不封刀。」
蔡瓚的這條命令一下,頓時激起了全軍的喧譁,士氣登時爆棚。
不封刀意味著可以隨意劫掠、搶劫、賤銀、甚至是殺人。
不過大部分情況下,軍隊還是不會亂殺人,因為人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可以販賣為奴。而且胡亂殺人的話,只會引來不必要的抵抗,也會造成財富流失。
總的來說,不封刀就意味著大量的財富和女子,這對於任何時代的士卒(除PLA外),都是無法抵擋的強烈誘惑。
看見士卒們氣勢振天,蔡瓚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大手一揮:「進攻!」
(本章完)
同時,蔡瑁則傳令黃忠、文聘統領本部,駐守益陽,取消了攻擊望城的任務。
這命令一下,文聘和黃忠頓時怒了。
本來都已經說好了的,怎麼能如此輕易就變卦?
蔡瑁以黃忠、文聘未能堵住益陽兵馬為藉口。
可益陽的兵馬早在他們出發之前就已經跑了,這責任顯然在蔡瑁身上。
若不是他求穩,在巴丘觀望了十餘日,益陽兵馬就是插上翅膀也跑不了,可現在反倒成了他們的過錯了,這讓黃忠和文聘如何能接受。更別說到嘴的肥肉還要吐出來,反交給蔡瓚、蔡琰這兩個廢物去吃了。
於是,黃忠、文聘星夜趕回巴丘,在蔡瑁的大帳中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可蔡瑁最終還是憑藉身份地位壓服了文聘和黃忠,畢竟蔡家可是劉表的外戚,文聘、黃忠只是劉表的部將罷了。
不過蔡瑁也並非只是一意孤行,同時也給與了安撫,許諾來日蒯越抵達巴丘之後,他一定將益陽的功勞如實上報,同時盡力為文聘和黃忠爭取先鋒的位置。
黃忠和文聘又不是傻子,你先前就已經說話不算話了,現在又來許諾,真當他們倆是傻子嗎?
況且現在又玩虛的,兩人心裡恨極,可面上卻還是應付了一下。
比起黃忠的僵硬,文聘的敷衍就顯得有誠意的多,這也讓蔡瑁對黃忠更為不滿。
老兵痞,要不是劉表無人可用,會看上你?
黃忠、文聘做出讓步之後,蔡瓚、蔡琰兩人自然大喜過望,當即就帶著本部兵馬四千人趕往望城。
東漢時代的望城大致就是日後長沙市的望城區,只是略有不同,這個時代的望城並非在湘江以西,而是在湘江以東。
故而從羅縣至望城,都不需要過河,直接走陸路,只需兩三天即可抵達。
蔡瓚、蔡琰只覺得這不過是一場武裝遊行罷了,望城的兵馬都已經悉數撤回,荊南軍顯然已經喪膽。若非如此,他們如何會下這麼大的力氣,硬生生從黃忠和文聘的手裡搶下望城。
果然如他們所料的那般,細作不斷來報,望城城中已經一片空虛,原有兵馬在這幾天內悉數撤離,如今城中只有十幾個大戶人家湊了部曲維持治安。
只要大軍一到,必定開門以迎。
蔡瓚和蔡琰兩個人做夢都想不到,他們剛出了羅縣沒多遠,就已經被孫策的人給盯上了。
孫河一邊監視著蔡瓚軍的動向,一邊不斷的派遣親兵向後方孫策處傳遞情報。
劉封這次給孫策派來了不少人手,其中就包括了孫河、孫皎等孫氏族人。
這些人無疑都是孫策的親信,也願為孫策效力,他們和孫策一樣,都希望以軍功在劉封的手底下站穩腳跟。
哪怕死了大哥的孫皎也是如此。
收到情報之後,孫策大致定下了作戰計劃。
決戰的地點就在望城城外。
此地有天險相助,地形對孫策極為有利。
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是一片平原地帶,卻偏偏夾在山脈和河流中間,而望城,就像是一顆誘人的果實,躲藏在山腳和河流的匯聚點。
以望城為基礎,望城城東是一道名為玉池山的山脈,海拔雖然不高,卻結結實實的封堵住瞭望城西面,整個山體一直延伸到湘水旁才留出一道陸地通道。可這唯一的通道想要過去也不容易,因為這裡必須要經過望城城牆之下,若是城牆上有一隊弓弩手,勢必會給城下軍隊造成很大的傷亡。
最可笑的是,如果蔡家軍當真要從這裡突圍的話,那也只會把全軍給送到臨湘城下,可謂是自投虎穴。
望城以西,則是湘水。
湘水繞過望城城西,轉向城南,然後在城東南和玉池山遙相呼應,夾出一條通路。
孫策所部此時埋伏在玉池山上,同時又悄悄的以一部千人趁著夜色潛入望城,暫躲避於望城大戶人家家中。
這一營千人分為兩部,一部為五百人甲士,其中有兩百鐵甲士,專門用於死守城東門,務必阻擊蔡瓚、蔡琰入城,而另外一部則為五百人弓弩手,到時候控制城西、城南的城牆,阻塞蔡家軍南逃。
孫策的主力,則躲藏在玉池山上,等待蔡家軍進入伏擊圈中,然後從東南往西北抄襲,將蔡家軍驅趕向湘水,最終徹底圍殲對方。
蔡瓚、蔡琰兩人並非草包,他們一路過來時,並沒有因為望城已經空虛而貪功冒進,相反,還不斷的和派出的細作、諜報聯繫,接收情報,同時還將偵騎四散,探查周圍的情況。
可以說,蔡瓚、蔡琰在謹慎上,其實是做到了百分百了。
但問題是,這裡可是荊南,巴丘一戰雖然打的荊南人震動,但對荊北人的反感卻是並未消除。
荊北軍的斥候,細作雖然也能送來情報,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無所不知。
就以望城軍撤退為例,荊北軍的斥候只能遠遠的看見望城軍從南面離城,向臨湘轉進,卻沒法跟上去追蹤對方。
這就是地利的因素。
你混在人群中可以看見望城軍出城,可你一旦追蹤上去了,立刻就能被周圍荊南人發現身份,從而暴露。
除此以外,荊北軍的細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望城上,卻反而疏忽了對玉池山的偵查,以至於孫策所部七千人已經悄悄潛伏在山上了都一無所知。
荊北軍中,蔡琰帶著本部部曲兩千人為前軍,蔡瓚則帶著本部兩千人為後軍。兩部之間保持兩里地的距離,遙相呼應。
羅縣至望城大約為一百里地出頭,蔡瓚自離開羅縣後,每日保持行軍三十里的速度,至第四天上午,抵達瞭望城東北。
蔡琰看著望城大門緊閉的城門,轉頭吩咐道:「去個人,讓他們趕緊開城。」
「是,將軍!」
一都尉應命之後,單人匹馬沖向城門。
「城內的人聽著,荊州軍討逆將軍麾下,中郎將蔡琰蔡將軍已至城外。爾等若是不想滿城俱焚,速速打開城門投降。」
那都尉在城下連喊了三遍,聲音倒是很響,城門內外俱是聽的一清二楚。
片刻之後,城門發出吱呀一聲,緩緩打開。
那都尉臉上一喜,回頭望向身後的大軍。
軍陣之中的蔡琰擺了擺手:「廷圭,你帶本部人馬先行入城。」
「是,將軍!」
蔡琰所喚廷圭之人,乃是他的族弟蔡和,此時在蔡琰麾下任校尉。
接到蔡琰命令後,蔡和一揮手,領了五百人先發,朝著城門走去。他們的任務乃是先行入城,控制城門和城樓,為後續大軍入城打開通道。
屆時論功行賞起來,他們也穩居先發之功,畢竟他們的行動自然也是頗有風險的,一旦城裡若是有埋伏,第一個中招的就是他們這群先發。
不過蔡和的神色倒是很放鬆,畢竟在他的認知里,望城的荊南軍早跑了,城裡的大戶們能有多少部曲,湊個一兩百人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裡敢和他們四千人的大軍做對。
蔡和自覺得了好彩頭,心裡美滋滋的,算計著入城之後該怎麼搜刮。
蔡琰可是跟他商量好了,搜刮出來的財貨四六分成,蔡琰拿四,他拿六。不過這並非是蔡琰好心,而是蔡和部下的分成就得他自己承擔了,蔡琰是分文不管。
想著望城雖然不大,但也有千餘戶人家,即便每家榨取個三五百錢,那也是三五十萬財貨,更別說城中大戶還得另算了。
就在蔡和想入非非時,城頭突然伏兵四起,一百餘人從城垛里站了起來,手中皆是弓弩,當即朝著蔡和所部傾瀉而來。
只一個照面,蔡和所部就躺倒了數十人,另有數十人身中一兩箭,卻因為不是要害而沒有栽倒。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戰果,完全是因為蔡和太過麻痹大意,正常先發怎麼都不可能不防著城頭的箭矢攻擊。而蔡和所部明明帶了盾牌,卻大意不用,結果死傷慘重。
「起盾、起盾!」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蔡和身上也中了好幾箭,只是因為身著鐵甲,並沒有什麼大礙,最深的一箭也不過才破了鐵甲,被裡面的絲綢給阻了下來,僅僅只是咬破了皮肉。
在蔡和的指揮下,眾人紛紛放下盾牌,抵擋城頭箭矢。
同時,弓箭手也在蔡和的指揮下朝著城頭開始反擊。
遠處的蔡琰一看,也是大驚失色。
「這是怎麼回事情?難道望城守軍不曾撤離?」
蔡琰大聲喝罵,卻無人回答。
於是,他也只能先放下這個問題,指揮弓箭手前壓,接應蔡和退出城頭弓箭的射程範圍。
一番兵荒馬亂之後,蔡和總算是撤了下來,但本部已經傷亡一百餘人,就連一部分傷員都沒能帶回來,還留在城牆下淒聲哀嚎。
蔡琰對著蔡和劈頭蓋臉一通臭罵,這次傷亡最大的原因還是蔡和的麻痹大意。否則就算被望城守軍偷襲,也不至於如此慘重。
蔡和知道自己的錯誤,低著腦袋不吭聲,任憑蔡琰大罵。
好半晌之後,蔡琰也罵的有些累了,停了下來,開始發號施令。
此時,蔡瓚以及其所部也抵達瞭望城城下,看見前軍依舊列陣於野,沒有入城,很是驚訝。
蔡瓚親自帶了人過來尋找蔡琰,得知望城詐降,並重創了蔡和所部後,蔡瓚表現的極為震驚。
「兄長,眼下該如何是好?」
蔡琰本來想進攻,可既然現在兄長來了,他也不能不問問兄長的意見,更何況蔡瓚才是主將。
蔡瓚臉色陰沉,詢問道:「城裡有多少人?」
「不知道。」
蔡琰面如鍋底,搖了搖頭:「不過應該人數不多,剛才城牆上大概百十個人,城門口看不清,但人影稀疏,應該多不到哪裡去。只是這弓弩倒是有上百張,讓人摸不著頭腦。」
蔡瓚麾下的蔡中突然插話道:「如今各地豪強大戶家中大多囤積弓弩,這望城也有不少大戶人家,拿出個百餘張弓矢也屬正常。」
蔡中的話有些道理,其他三蔡也頗為認同。
蔡瓚細思片刻,回頭詢問道:「周圍可有警情?」
探馬首領趕忙回答道:「回稟將軍,不曾有警情。」
荊北軍如今在平原之上,四面八方都是平原,而且一面是湘水,一面是玉池山,想要突襲他們難度還是頗高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孫策才依舊潛伏著,他要等到荊州軍陷入到攻城中後,再開始出動。
這樣一來,蔡瓚哪怕有心逃跑,也來不及收攏部隊了。
蔡瓚聽到平安無事,心中的戒心才稍稍放鬆了一些,隨即下令道:「玉池山方向多派偵騎,尤其是湘水邊的通道,一旦有情況,立刻示警。」
蔡瓚最擔心的還是望城城南的臨水通道,自然要多做準備。
「喏!」
探馬首領當即應命,然後做出調整。
蔡瓚則會同蔡琰等人開始準備攻城。
望城不是大城,甚至都不是縣邑,只是一處鎮城,正對著荊州軍的城東不過一百餘步,四千人都沒法展開。
故此,蔡瓚令蔡琰從城北進攻,而他本人從城東進攻,另外從蔡琰所部抽調蔡和,前往城東南警戒。
分派完畢,各部開始散開,準備發起攻擊。
而望城的城牆上也出現了一百多弓箭手,顯然是打算做防禦。
遠遠的眺望那有些稀疏的防守,蔡瓚心中鬆了口氣,看來城內的確沒有多少人手。
隨即,蔡瓚臉上露出一個猙獰的笑容,區區一個鎮城大戶,也敢反抗方伯大軍,真是不自量力。
「傳令下去,攻破望城之後,一日不封刀。」
蔡瓚的這條命令一下,頓時激起了全軍的喧譁,士氣登時爆棚。
不封刀意味著可以隨意劫掠、搶劫、賤銀、甚至是殺人。
不過大部分情況下,軍隊還是不會亂殺人,因為人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可以販賣為奴。而且胡亂殺人的話,只會引來不必要的抵抗,也會造成財富流失。
總的來說,不封刀就意味著大量的財富和女子,這對於任何時代的士卒(除PLA外),都是無法抵擋的強烈誘惑。
看見士卒們氣勢振天,蔡瓚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大手一揮:「進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