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招兵
初夏的樹蔭下,李建成高談闊論,闡述著自己對這個時代政治的理解,對李世民的認識。
這一波,不僅是給兩個弟弟傳授心得,也是在為自己整理思路。
隨後,李大把兩個聽不懂但大受震撼的弟弟,留給了同樣大受震撼的張先生。
接下來就是緊鑼密鼓的徵兵了。
從北周到唐初,都是府兵制。
隋文帝一統江山之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府兵們回歸了田園,形成了耕戰合一的新府兵制。
但不知道是因為耕戰合一導致戰力下降,還是單純因為隋煬帝打仗太菜,隋煬帝動員了上百萬府兵,打一個高句麗,徹底把府兵制打崩盤了。
這是從制度到軍心的全面崩盤,所以隋煬帝迫不得已,又在關中搞起了募兵制,這就是驍果軍。
所以現如今的李唐募兵,也是府兵制與募兵制相結合。而要搞募兵,極度依賴群眾基礎,
在這方面,李淵不愧是老練的政治家。
放兵士割麥、放宮女回家,免除本年租賦,這三套組合拳下來,迅速收穫了整個太原郡的人心。
回家割麥的漢子、帶著絹帛回家的宮女,莫不一傳十、十傳百,口耳相傳唐國公的仁德!
自隋煬帝登基以來,太原郡一共來了幾任郡守,他們是禽獸、畜生、王八蛋、寄生蟲!
他們把稅收到五十年以後了,也就是特麼的西曆六六七年,百姓成窮鬼了,沒油水可榨了!
可唐國公不一樣,他是我們的大英雄!
唐公來了,青天就有了!
在這種救世主級別的號召下,太原郡的精壯青年們紛紛前來投奔,每日都有千餘人來應募。
至於軍糧和裝備,別人需要拉攏豪紳、巧立名目,和大家族三七分成,跪著要飯,李淵不需要。
因為皇帝的晉陽宮在他手上!
從北齊到隋朝,幾世幾年的軍資儲備,都歸李淵所有!
晉陽宮監裴寂,主動拿鑰匙開了宮門,把太原城幾代人積攢下來的物資全部奉上。
米九百萬斛!
雜彩五萬段!
鎧甲四十萬首!
九百萬斛軍糧是什麼概念呢?
三國時期,曹魏的鄧艾大搞屯田,他曾經算過一筆帳:三千萬斛糧食,足夠十萬大軍吃五年左右。
現如今,李淵計劃招募五萬兵,三萬分為左右軍南下,兩萬中軍留守。
也就是說,九百萬斛糧食,足夠李淵軍隊整整吃三年!
鎧甲就更不用說了,整整四十萬領!
這是多少代人的積累,即使是隋帝國全盛時期,帝國能供養的常備精銳部隊,也用不了這麼多鎧甲!
太原本就是北方軍事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是高歡經營多年的霸府,更是隋朝是抵抗北狄的重要基地。
隋文帝派兒子漢王楊諒鎮守,太原城的軍備和武器,足夠楊諒發動一場政變,直接打到關中!
現如今,文帝和煬帝兩朝人的軍備積累,全部落到李淵手中!
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跟著老李和裴寂,李建成參觀了這龐大無邊的軍備數量,情不自禁想到一句話: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楊廣:朕的錢!!!!
隨著夏季割麥過去,李淵樹起大旗,大規模地招募兵馬。
李大和李二都進駐兵營,每日與軍士們同吃同住、一同操練。
李建成深知,想要掌握一支軍隊,最關鍵的是要掌握最關鍵的一批軍官,這幫人是軍隊的骨幹。
歷來將軍領兵,都是要靠自己熟識信任的軍官,作為觸手,從而延伸到軍隊的底層,從而做到如臂使指。
掌握了一批高素質核心軍官之後,只要裝備和軍糧跟得上,陸軍完全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迅速膨脹。
從太原起兵到攻克長安,李淵軍隊就從三萬暴增到了二十多萬!
李大和李二,作為左、右領軍大都督,理論上管轄三位統軍,每位統軍之下,又有兩位副統軍。
副統軍之下,是軍頭,再往下是隊主,每隊的編制是五十人。
之所以說是理論上,因為李淵給兒子各自安排了副手。
李大的副手是長史陳演壽、司馬馬元規。
李二身邊,長史為姐夫柴紹,司馬樊方。
除了柴紹之外,其他三人均是李淵故交親信,年紀不小,經驗豐富,和李大李二兩人都是舊相識,配合默契。
值得一提,馬元規、樊方都是湖北安陸人。這是因為李淵的父親曾經擔任安州總管,李淵童年曾經在安陸生活過。
換句話說,安陸人是世代追隨李家的家臣。後來打入關中後,李淵就任命馬元規領兵,獨當一面,去收復安陸。
李建成之下,左三軍的統軍是姜寶誼、王長諧、竇琮,副統軍有李思行、齊士員等人。
李世民右三統軍分別是楊毛、劉弘基、長孫順德,副統軍趙文恪、李高遷等人。
姜寶誼,天水姜氏,自稱姜維的十代孫。王長諧,太原王氏,但本人生長於河東郡。還有楊毛,自稱弘農楊氏出身。
以上三人,均是太原軍府的鷹揚郎將。之前一直在李淵麾下,掌管府兵,深受信任。
竇琮就不用多說了,竇皇后的堂兄,李大和李二的親舅舅。
不過竇琮和李二關係不好,這兩人有宿怨,所以竇琮被劃到李建成麾下。
李建成想破腦袋也想不通,舅舅和外甥能有什麼仇怨,李二到底怎麼得罪他舅舅了。
劉弘基,關中人,之前被楊廣徵發,要去打仗。於是主動殺了頭牛,進了監獄。後來才被撈出來,被李淵引為左右。
長孫順德,出自老牌關隴世家長孫氏,和李家是姻親。
長孫順德的堂兄弟長孫孝政,娶了李淵的女兒(後來長孫孝政死了,李大才把段綸介紹給自己妹妹)。
而且長孫順德和李二郎的妻子長孫娘子,也是遠房親戚,所以他來太原後,和李二關係處得很好。
就此,長孫順德成了李二的鐵桿,一直跟著李二東征西討,可謂忠心耿耿。而且還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也算得力幹將。
可惜他晚景淒涼,晚年親女兒病死了,自己傷心欲絕,大病一場。臨死前唯一的期望,是皇帝能去探望他。
結果李世民「聞而鄙之」,拉著房玄齡笑話他:「順德無慷慨之節,多兒女之情,今有此疾,何足問也!」
不久後,長孫順德病死。
劉弘基也差不多,不僅長期追隨李世民,驍勇善戰、忠心耿耿,兩次被人俘虜,兩次又逃出來,可謂堅貞不屈。
結果李二剛剛登基不久,就在貞觀元年,劉弘基捲入謀反案中,被李二除名,也就是剝奪一切官職爵位,削為平民。
說起來,李世民對劉弘基、長孫順德這兩位,在起兵之初就跟隨自己的老班底,確實是有些刻薄了。
李大觀察了兩人麾下的班底配置,看出了李淵的心思。
六大統軍,一半是鷹揚府的府兵將領,麾下府兵訓練有素,一半是李淵親信,統領的是新兵。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全都不是太原本地人!
兒子女婿統領左右軍、親信將軍掌管三軍,這就是李淵的制度設計。
李淵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弱太原本地人的影響,克服太原本位主義,確保自己能把隊伍帶到關中去。
對比一下一直想去關中,但是麾下人不同意的李密,李淵確實更老辣、更有手段,也更幸運。
為了確保掌控軍隊,李大在人事安排上非常上心。
李建成從河東一路帶過來有十幾人,有貼身侍衛李安儼、楊文干,還有親信家僮、私從門客。
他們都是跟著李建成千里奔波、不離不棄,經受過重大考驗的。
只要是性格沒有大缺陷的,李建成一律予以重用,把他們都安插到了軍隊中,擔任中高層軍官。
而且只要是他們看中、選中的人,也要帶到李大身邊,一一結識。
還有就是陸續來投軍的中小地主、豪族子弟,他們是為了功爵地位、出人頭地,博一把富貴,才來參加義軍的。
他們往往在鄉里中有一定威望和勢力,不僅自己有馬有裝備,而且還能帶來一批扈從輔兵。
在地方上擁有大量土地僕人,武德充沛的地方豪族,歷朝歷代都是絕佳的兵源,被稱作「良家子」。
他們往往有武藝在身,熟練兵器、士氣高昂,而且耐苦戰,甚至大多有一定的文化(起碼識字)。
比如《木蘭辭》里的花木蘭,有資力購買駿馬和馬具,所以從軍也是從軍官做起的。
像當初的高歡,家境貧困,就混得很差。直到嫁給了婁昭君,得了婁家扶持,有了馬,才混上一個隊主(管五十人)。
同時代的,程咬金祖上是北齊官員,作為本土豪強,就聚集了數百人,保衛鄉里本土,以備盜賊。
面對這些良家子們,李建成絲毫沒有懈怠,只要是帶人馬來投奔的,他都一一接待,一同用飯,安排他們大大小小的軍職。
當然,李淵在這方面也非常慷慨,凡是主動來投,還能帶來一批人馬的,一定會給予勛官地位。
在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李建成就在李淵和舅舅竇琮的指導下,堅持不懈地日夜巡查軍營,多次和士卒們同衣同食。
治軍是非常重大,也非常瑣細的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自古以來,掌握軍隊無非就這麼幾個手段,安排軍官人手、強調軍隊紀律、保障飲食後勤,同吃同住、身先士卒。
值得一提,李建成還幹了一件事,那就是找人,把楊廣的故事編成段子,在軍營里日日宣講,這就是做政治工作、宣傳工作。
這對於從小聽評書長大的李建成來說,可太簡單了。
楊廣在評書演義里,可是殺兄害弟、弒父逼母、欺娘戲妹、泯滅人倫的名聲啊。
隋唐演義里,有所謂四絕之說,分別是羅松的槍法、程咬金的斧子、秦瓊的義氣,還有楊廣的昏庸胡搞。
於是,大半個月下來,李大麾下每個士卒都聽過楊廣家幸福快樂一家人的故事。
這就是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形態的高地,你不占領,你的敵人就會占領。
本章參考姜望來:《李淵晉陽起兵左右軍考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三十四輯,2016年11月。
這一波,不僅是給兩個弟弟傳授心得,也是在為自己整理思路。
隨後,李大把兩個聽不懂但大受震撼的弟弟,留給了同樣大受震撼的張先生。
接下來就是緊鑼密鼓的徵兵了。
從北周到唐初,都是府兵制。
隋文帝一統江山之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府兵們回歸了田園,形成了耕戰合一的新府兵制。
但不知道是因為耕戰合一導致戰力下降,還是單純因為隋煬帝打仗太菜,隋煬帝動員了上百萬府兵,打一個高句麗,徹底把府兵制打崩盤了。
這是從制度到軍心的全面崩盤,所以隋煬帝迫不得已,又在關中搞起了募兵制,這就是驍果軍。
所以現如今的李唐募兵,也是府兵制與募兵制相結合。而要搞募兵,極度依賴群眾基礎,
在這方面,李淵不愧是老練的政治家。
放兵士割麥、放宮女回家,免除本年租賦,這三套組合拳下來,迅速收穫了整個太原郡的人心。
回家割麥的漢子、帶著絹帛回家的宮女,莫不一傳十、十傳百,口耳相傳唐國公的仁德!
自隋煬帝登基以來,太原郡一共來了幾任郡守,他們是禽獸、畜生、王八蛋、寄生蟲!
他們把稅收到五十年以後了,也就是特麼的西曆六六七年,百姓成窮鬼了,沒油水可榨了!
可唐國公不一樣,他是我們的大英雄!
唐公來了,青天就有了!
在這種救世主級別的號召下,太原郡的精壯青年們紛紛前來投奔,每日都有千餘人來應募。
至於軍糧和裝備,別人需要拉攏豪紳、巧立名目,和大家族三七分成,跪著要飯,李淵不需要。
因為皇帝的晉陽宮在他手上!
從北齊到隋朝,幾世幾年的軍資儲備,都歸李淵所有!
晉陽宮監裴寂,主動拿鑰匙開了宮門,把太原城幾代人積攢下來的物資全部奉上。
米九百萬斛!
雜彩五萬段!
鎧甲四十萬首!
九百萬斛軍糧是什麼概念呢?
三國時期,曹魏的鄧艾大搞屯田,他曾經算過一筆帳:三千萬斛糧食,足夠十萬大軍吃五年左右。
現如今,李淵計劃招募五萬兵,三萬分為左右軍南下,兩萬中軍留守。
也就是說,九百萬斛糧食,足夠李淵軍隊整整吃三年!
鎧甲就更不用說了,整整四十萬領!
這是多少代人的積累,即使是隋帝國全盛時期,帝國能供養的常備精銳部隊,也用不了這麼多鎧甲!
太原本就是北方軍事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是高歡經營多年的霸府,更是隋朝是抵抗北狄的重要基地。
隋文帝派兒子漢王楊諒鎮守,太原城的軍備和武器,足夠楊諒發動一場政變,直接打到關中!
現如今,文帝和煬帝兩朝人的軍備積累,全部落到李淵手中!
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跟著老李和裴寂,李建成參觀了這龐大無邊的軍備數量,情不自禁想到一句話: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楊廣:朕的錢!!!!
隨著夏季割麥過去,李淵樹起大旗,大規模地招募兵馬。
李大和李二都進駐兵營,每日與軍士們同吃同住、一同操練。
李建成深知,想要掌握一支軍隊,最關鍵的是要掌握最關鍵的一批軍官,這幫人是軍隊的骨幹。
歷來將軍領兵,都是要靠自己熟識信任的軍官,作為觸手,從而延伸到軍隊的底層,從而做到如臂使指。
掌握了一批高素質核心軍官之後,只要裝備和軍糧跟得上,陸軍完全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迅速膨脹。
從太原起兵到攻克長安,李淵軍隊就從三萬暴增到了二十多萬!
李大和李二,作為左、右領軍大都督,理論上管轄三位統軍,每位統軍之下,又有兩位副統軍。
副統軍之下,是軍頭,再往下是隊主,每隊的編制是五十人。
之所以說是理論上,因為李淵給兒子各自安排了副手。
李大的副手是長史陳演壽、司馬馬元規。
李二身邊,長史為姐夫柴紹,司馬樊方。
除了柴紹之外,其他三人均是李淵故交親信,年紀不小,經驗豐富,和李大李二兩人都是舊相識,配合默契。
值得一提,馬元規、樊方都是湖北安陸人。這是因為李淵的父親曾經擔任安州總管,李淵童年曾經在安陸生活過。
換句話說,安陸人是世代追隨李家的家臣。後來打入關中後,李淵就任命馬元規領兵,獨當一面,去收復安陸。
李建成之下,左三軍的統軍是姜寶誼、王長諧、竇琮,副統軍有李思行、齊士員等人。
李世民右三統軍分別是楊毛、劉弘基、長孫順德,副統軍趙文恪、李高遷等人。
姜寶誼,天水姜氏,自稱姜維的十代孫。王長諧,太原王氏,但本人生長於河東郡。還有楊毛,自稱弘農楊氏出身。
以上三人,均是太原軍府的鷹揚郎將。之前一直在李淵麾下,掌管府兵,深受信任。
竇琮就不用多說了,竇皇后的堂兄,李大和李二的親舅舅。
不過竇琮和李二關係不好,這兩人有宿怨,所以竇琮被劃到李建成麾下。
李建成想破腦袋也想不通,舅舅和外甥能有什麼仇怨,李二到底怎麼得罪他舅舅了。
劉弘基,關中人,之前被楊廣徵發,要去打仗。於是主動殺了頭牛,進了監獄。後來才被撈出來,被李淵引為左右。
長孫順德,出自老牌關隴世家長孫氏,和李家是姻親。
長孫順德的堂兄弟長孫孝政,娶了李淵的女兒(後來長孫孝政死了,李大才把段綸介紹給自己妹妹)。
而且長孫順德和李二郎的妻子長孫娘子,也是遠房親戚,所以他來太原後,和李二關係處得很好。
就此,長孫順德成了李二的鐵桿,一直跟著李二東征西討,可謂忠心耿耿。而且還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也算得力幹將。
可惜他晚景淒涼,晚年親女兒病死了,自己傷心欲絕,大病一場。臨死前唯一的期望,是皇帝能去探望他。
結果李世民「聞而鄙之」,拉著房玄齡笑話他:「順德無慷慨之節,多兒女之情,今有此疾,何足問也!」
不久後,長孫順德病死。
劉弘基也差不多,不僅長期追隨李世民,驍勇善戰、忠心耿耿,兩次被人俘虜,兩次又逃出來,可謂堅貞不屈。
結果李二剛剛登基不久,就在貞觀元年,劉弘基捲入謀反案中,被李二除名,也就是剝奪一切官職爵位,削為平民。
說起來,李世民對劉弘基、長孫順德這兩位,在起兵之初就跟隨自己的老班底,確實是有些刻薄了。
李大觀察了兩人麾下的班底配置,看出了李淵的心思。
六大統軍,一半是鷹揚府的府兵將領,麾下府兵訓練有素,一半是李淵親信,統領的是新兵。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全都不是太原本地人!
兒子女婿統領左右軍、親信將軍掌管三軍,這就是李淵的制度設計。
李淵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弱太原本地人的影響,克服太原本位主義,確保自己能把隊伍帶到關中去。
對比一下一直想去關中,但是麾下人不同意的李密,李淵確實更老辣、更有手段,也更幸運。
為了確保掌控軍隊,李大在人事安排上非常上心。
李建成從河東一路帶過來有十幾人,有貼身侍衛李安儼、楊文干,還有親信家僮、私從門客。
他們都是跟著李建成千里奔波、不離不棄,經受過重大考驗的。
只要是性格沒有大缺陷的,李建成一律予以重用,把他們都安插到了軍隊中,擔任中高層軍官。
而且只要是他們看中、選中的人,也要帶到李大身邊,一一結識。
還有就是陸續來投軍的中小地主、豪族子弟,他們是為了功爵地位、出人頭地,博一把富貴,才來參加義軍的。
他們往往在鄉里中有一定威望和勢力,不僅自己有馬有裝備,而且還能帶來一批扈從輔兵。
在地方上擁有大量土地僕人,武德充沛的地方豪族,歷朝歷代都是絕佳的兵源,被稱作「良家子」。
他們往往有武藝在身,熟練兵器、士氣高昂,而且耐苦戰,甚至大多有一定的文化(起碼識字)。
比如《木蘭辭》里的花木蘭,有資力購買駿馬和馬具,所以從軍也是從軍官做起的。
像當初的高歡,家境貧困,就混得很差。直到嫁給了婁昭君,得了婁家扶持,有了馬,才混上一個隊主(管五十人)。
同時代的,程咬金祖上是北齊官員,作為本土豪強,就聚集了數百人,保衛鄉里本土,以備盜賊。
面對這些良家子們,李建成絲毫沒有懈怠,只要是帶人馬來投奔的,他都一一接待,一同用飯,安排他們大大小小的軍職。
當然,李淵在這方面也非常慷慨,凡是主動來投,還能帶來一批人馬的,一定會給予勛官地位。
在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李建成就在李淵和舅舅竇琮的指導下,堅持不懈地日夜巡查軍營,多次和士卒們同衣同食。
治軍是非常重大,也非常瑣細的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自古以來,掌握軍隊無非就這麼幾個手段,安排軍官人手、強調軍隊紀律、保障飲食後勤,同吃同住、身先士卒。
值得一提,李建成還幹了一件事,那就是找人,把楊廣的故事編成段子,在軍營里日日宣講,這就是做政治工作、宣傳工作。
這對於從小聽評書長大的李建成來說,可太簡單了。
楊廣在評書演義里,可是殺兄害弟、弒父逼母、欺娘戲妹、泯滅人倫的名聲啊。
隋唐演義里,有所謂四絕之說,分別是羅松的槍法、程咬金的斧子、秦瓊的義氣,還有楊廣的昏庸胡搞。
於是,大半個月下來,李大麾下每個士卒都聽過楊廣家幸福快樂一家人的故事。
這就是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形態的高地,你不占領,你的敵人就會占領。
本章參考姜望來:《李淵晉陽起兵左右軍考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三十四輯,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