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拜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博士宮。

  燈火通明,奮發向上。

  僕射首要任務就是將消息帶回博士宮。

  陳遠青走到宮殿最前列,說道:「諸公,可否先聽我說呢?」

  爭辯聲逐漸轉為安靜。

  這段時日,很去到扶蘇的宮殿,都在注經,

  叔孫通率先說道:「僕射何事要與我等商議的?」

  方才看到,謁者走進來邀請,往皋門的方向去,那便不是向君上稟報,想來是到丞相府,或御史大夫府。

  商山四皓緩緩放下手中筆。

  淳于越和高堂生大賢名看過來,平日支持陳遠青的、不支持陳遠青的博士,此刻肅之一靜。

  陳遠青說道:「諸公,今日九卿到丞相府,我聽說君上要泰山封禪,需要制定一套封禪禮制。」

  其中一個博士說道:「虔誠是很重要的啊!應該用蒲草包裹車輪,避免傷害泰山上的一草一木。」

  這位是儒家的博士。

  另一個博士說道:「難道禮數就能忽視嗎!應該用帚除掃祭祀的地面,鋪地的蓆子必須用茅草編制。」

  竹簡很少,墨用的很少,衣履也不像其他博士那樣華麗,墨家博士說道:

  「君上何時詔告的?」

  「今日。」

  「制定禮制的期限,又是何時呢?」

  這個丞相府沒有確定。

  當然是越快越好,

  陳遠青說道:「請諸公將封禪的禮制,寫到疏奏中,明日小子呈遞御史大夫府。」

  明日?這是很著急的,

  商山四皓只最醉心於學問,不理會其他事,聽完陳遠青的講述,又低頭默默研究自己的理學。

  坐在近旁的高堂生說道:

  「淳于兄?」

  「想想,可否有用於封禪大典的禮制。」淳于越說道。

  而坐在博士宮另一角,叔孫通也聚集了一群儒家博士。

  一個博士問道:

  「叔孫兄?」

  君上是想通過封禪,彌補沒有將土地分封給子弟的不足,建立天下的威信,然而這樣做是不值得頌揚的,但事情已經成定局,這樣做是不會有錯的。

  叔孫通說道:「我等也想想。」

  走出博士宮。

  來到張蒼的宅落,開門仍是年邁的老嫗,

  陳遠青微微躬身:

  「母好嗎?我來拜訪張蒼!」

  依靠在門樘,露出慈善,老嫗點點頭:「先生請進來吧!」

  陳遠青沿著廊道,走到門庭前那棵桑樹,

  廊前,張蒼坐在廊下,身邊放置一水盂,仔細一看,地上畫的全是圓圈。

  陳遠青說道:「蒼啊,我來拜訪你了!」

  「先生!」

  張蒼有些尷尬和侷促,站起來行禮。

  陳遠青搬開水盂,在地上坐下來,「在做些什麼?」

  「推演圓的積里。」

  沒有精確的工具,根本推演不出來。

  但是,像張蒼這樣對算數的執著超越正常邏輯的人,規勸是沒有用的。

  「家中有周朝和先秦祭祀的經籍嗎?」

  「有!」

  張蒼進裡屋,蹲在一堆竹簡前,不一會兒,拎出一捆系好的竹簡。

  先秦時,謄抄和保存都很困難。

  書籍珍貴。

  掌管四方文書,又在荀子手下讀過很多經書,論經籍藏書,誰比得上張蒼?

  封禪禮制,講究事必師古,離大秦最近一個封禪的是周成王。

  陳遠青打開竹簡。

  竹簡很陳舊,記載著周成王封禪時的禮儀。

  周朝時,周成王舉行封禪,命令祠官首先在泰山頂上建立封禪台,用馬駒、牲牛、羚羊祭祀,獻上酒醴、棗和肉鋪等祭品,周成王宣讀祭文,表達對上天的敬畏和感恩!


  祭天之後禪地,命令祝宰舉行射牛的禮儀,周成王宣讀祭文,表達對地神的尊敬和感激……

  「蒼啊,能把這些經籍借給我嗎。」

  「先生說的這是什麼話呢,您想要就拿去!」

  ………

  天下到處還很混亂,各地有潛藏著的不遵循秦制而想要謀反的六國舊臣,制度和法律等等都很落後。

  陛下不聽他的勸告,對子弟進行分封,一旦出現像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謀殺君主的臣子,靠誰來救援呢?

  王綰想找到治理天下的治式。

  可,能治理天下的治式又在哪裡呢?

  庭院裡,

  門向兩邊打開,

  王綰銀髮一絲不苟,端坐在矮案前,吩咐說道:「去把書房裡的禮制簡牘,全部搬來。」

  僕從施施而行,拖拽來竹簡,

  很快,寬敞的矮案,腳下,身後,很快被竹簡堆滿。

  這些都是王綰要看完的。

  蒙毅繞過廊道,走進後堂,在王綰不遠的地方坐下:「叔父無恙否?」

  「嗯!」

  王綰全神貫注,只是應了一聲。

  《王制》、《周禮》、《尚書》這些書中,沒有周成王封禪的記載。

  看這些書有什麼用呢?

  蒙毅肅著臉,說道:「叔父能將封禪的禮制寫出來?」

  「難!」

  「周禮盡在魯,大世之爭的時候,很多經籍都損壞了。」王綰頭也不抬說道。

  「那您,還翻這些王制和周禮,做什麼?」

  「事必師古啊!」

  「君上已經下令,讓李斯寫封禪的文書!」

  王綰看著矮案上的竹簡,良久無言,翻動簡牘的時候,才說出一句:「李斯,就是太狹隘了!」

  ………

  李斯的宅邸。

  廊道盡頭,這裡有條涓涓細流的水渠,曲水宴,最近在咸陽士大夫中流行的禮儀,小水渠盡頭,是一汪小潭。

  有青石,水已經被墨染得漆黑。

  小篆,天下士人公卿,就數李斯、趙高、胡毋敬寫得最好。

  廊下,

  李斯閉目養神,跽坐了許久,才提起筆,在眼前的大石上寫字。

  仔細看,正堂里、廊下擺滿各種石頭,每塊石頭上寫有不同的字,就好像一本本經籍。

  廷尉史申走進來,靜靜地跽坐在一旁,等到李斯放下筆,他才說道:「廷尉!我聽說,丞相在翻閱周朝的《王制》和《周禮》。」

  「試圖以周成王的周制,來制定封禪的禮制?」

  廷尉史,是廷尉府中的屬官。

  李斯想了想,良久之後才說道:「王綰,太固執了。」

  他曾拜入荀子門下,讀了許多經籍,周成王封禪沒有成套的禮制。

  「換一塊石頭。」

  看著地上滿地的石頭,連廊中,連落腳的地方也沒有,廷尉申詢問道:「廷尉,為什麼要在石頭上練習筆跡?」

  全神貫注,

  這一次,李斯再也沒有回答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