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斯太狹隘了!
李斯走進大殿中,
朝著始皇帝輕輕躬身,站入隊列中。
始皇帝緩緩放下筆,抬起頭,目光看著王綰和史祿等公卿:
「百越屯兵,十萬萌渚嶺,十萬雲開大山,其餘散駐於百越諸郡!」
萌渚嶺是南越五嶺之一,
若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它很短,是座矮山,實則它很長。
和雲開大山把百越隔成東越和西甌,至於位置,大抵是鬱林興安一帶。
君上這是在評估動用多少兵力伐越,
尉繚說道:
「自百越傳回特書,王賁率三十萬大軍,二十萬駐守,十餘萬散於郡縣。
「臣認為,兵力可以在南海郡和閔中郡調用,不必再增兵。」
王綰微微頷首:「越地廣袤,大軍雖占據東越和南越郡縣,雖然村落鄉野,卻仍在越人手中。」
「然而王賁下令,命令士卒分兵駐守已攻占的領地,建立城邑,修城牆外郭,據險防守,一人可以擋十人,十人可以抵百人,
糧食柴草充足,弓弩精良,是可以徵調的。」
尉繚微微點頭。
大軍能在南越勢如破竹,正是得益於王賁命令士卒分兵駐守已攻占的城邑,保證糧道,使軍隊進可攻退可守。
西甌究竟潛藏有多少越人,這是不清楚的。
接下來就是糧草的事了。
王綰說道:「糧食,可以在南郡、長沙郡和九江郡的糧倉運輸。」
秦有戰略性糧倉,
咸陽倉主要供隴西和上郡,敖倉是最大中轉倉,向西運送關中,向北運送邊塞,成都倉供給西南。
此外,郡縣有倉儲,大小規模不同,遍布大秦。
王綰看向尉繚:「尉公,這一戰,要多少軍糧?」
看著眼前三丈地板,計算百越一日消耗,尉繚說道:
「速戰速決則勝,拖延則敗。」
「敵情無法得知,我聽說西甌更換首領,桀駿這個人戰法靈活,擅長使用拖延的戰術。」
「銳不可擋,這是大秦銳士的長處;越人沒有像樣的鎧甲鐵具,怎麼會用自己的短處迎擊大軍的長處呢?」
王綰緩緩點頭。
若兩軍陷入對峙,久攻不下;若以戰養戰,繼續進行戰爭。
尉公這是提前判斷百越的局勢。
就在眾人傾耳注目的時候,尉繚粗略計算:「臣認為,需四十萬石軍糧。」
始皇帝緩緩開口:
「何以調運?」
這是很難的。
南陽、九江、長沙各郡沒有集中倉儲,需從縣鄉調運集中,再運往百越,且南郡糧倉十萬石,九江郡六萬石,長沙郡八萬石。
加起來不足四十萬石。
還需從其他郡縣倉庫調運。
尉繚說道:「臣認為,藉由糧道,徐徐運送,將三郡糧食聚集在長沙郡郡治湘縣,再從湘縣入湘水,借舟船南下。」
「進入湘水,河道寬廣,軍糧運輸就可以預見了。「
史祿說道:「糧草運輸,且由臣去吧!」
舟船運輸,減少糧食損耗,也可以籍此減少押運的車馬。
史祿還有另一個身份,南越的監御史。
將士歸心似箭,越人與秦軍對峙,僵持越久,越不利於征討百越,南方水系發達,糧草運輸,若誤入錯誤的航道,會耽誤討伐的時機。
而史祿對南方的水系,就像自己手掌上的手指一樣熟悉。
李斯想了想,良久之後才說道:
「這次出征,臣推舉辛勝。」
秦猛烈攻擊韓國,韓國派使臣韓非來向秦國求和,
韓非被治罪下獄之後,李斯派人告訴韓非,秦王已經對他完全失去信任,與其在獄中受折磨,受凌辱,不如一死了之,並且給韓非送去了用於自盡的毒藥。
李斯就是太狹隘了。
陳遠青微微抬起頭。
始皇帝說道:「辛勝有什麼致勝的方略!」
李斯緩緩轉身,望向大殿外,辛勝跟隨施施而行的謁者走進來,朝著始皇帝微微抱拳:
「末將認為,將軍開戰方略無可挑剔。」
「然而,末將對兵力的鋪排,稍有不同!」
「大勢之爭時,燕國把兵力聚集在易水,凝聚軍勢,當以重兵痛擊!滅其威風!」
「然而,百越兵力散於山林,怎麼能用合流這樣的計策呢?」
「臣認為,以彼之道攻之彼身,應該分兵,命令有經驗的越人帶領尋找隱藏在山林中的越人,將他們盡數擊殺!」
始皇帝緩緩開口「將這樣的方略,告訴王賁吧!」
蒙毅點點頭,左手扶著袖,緩緩提起筆點墨,把剛才朝議說的內容記錄在竹簡中,這是要送到百越的王書。
李斯只是微微抬頭,並未出言阻止。
臨敵易將,兵家所忌,然事當審其是非,當易不易,亦非也。
陣前換將,固然是兵家大忌,如趙蔥代替李牧,使趙國招致滅國的禍患,然而,有時候也不得不換。
如王剪換李信,使楚國滅亡。
王賁攻伐百越三年,深知越人習性,還不到換將的時候。
「無奏」
「就退下吧!「
退出咸陽殿。
公卿大臣逐漸散去,長長的廊道中,只有陳遠青和史祿二人。
咸陽宮殿群,龐大恢弘,格局整齊,復道曲折迴轉,
史祿說道:「以後不會再回咸陽城了。」
「公可以捎帶幾件衣裳給我阿父嗎?」陳遠青問道。
史祿轉過頭:「自然可以。」
兩人沿著廊道一直走。
接下來就是徵召徭役的事了,秦時規定,處理政事時必須使用文書,不能口頭上傳或下達。
在廊道交匯處,史祿到御史大夫府取文書。
短暫告別之後,陳遠青在廊道盡頭看到一個身影,頗具氣度,身七尺,眼睛顯得細而長,給人一种放盪不羈的感覺。
正是先前見過的幸勝。
陳遠青微微躬身:
「拜見將軍!」
百越糧道運輸距離很長。
疆域廣袤,越人彪悍,聚合不定,若遭受伏擊史祿很難完成這樣的任務。
糧道還沒有護送的將領,辛勝可以在百越的征伐中獲取一份功勞。
這支後援輜重軍,幾萬兵馬,步騎混編,也是不小一股戰力。
「史祿呢?」
「御史大夫府。」
陳遠青微微躬身,就此和辛勝別過。
PS:求月票,推薦票,謝謝大家!
朝著始皇帝輕輕躬身,站入隊列中。
始皇帝緩緩放下筆,抬起頭,目光看著王綰和史祿等公卿:
「百越屯兵,十萬萌渚嶺,十萬雲開大山,其餘散駐於百越諸郡!」
萌渚嶺是南越五嶺之一,
若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它很短,是座矮山,實則它很長。
和雲開大山把百越隔成東越和西甌,至於位置,大抵是鬱林興安一帶。
君上這是在評估動用多少兵力伐越,
尉繚說道:
「自百越傳回特書,王賁率三十萬大軍,二十萬駐守,十餘萬散於郡縣。
「臣認為,兵力可以在南海郡和閔中郡調用,不必再增兵。」
王綰微微頷首:「越地廣袤,大軍雖占據東越和南越郡縣,雖然村落鄉野,卻仍在越人手中。」
「然而王賁下令,命令士卒分兵駐守已攻占的領地,建立城邑,修城牆外郭,據險防守,一人可以擋十人,十人可以抵百人,
糧食柴草充足,弓弩精良,是可以徵調的。」
尉繚微微點頭。
大軍能在南越勢如破竹,正是得益於王賁命令士卒分兵駐守已攻占的城邑,保證糧道,使軍隊進可攻退可守。
西甌究竟潛藏有多少越人,這是不清楚的。
接下來就是糧草的事了。
王綰說道:「糧食,可以在南郡、長沙郡和九江郡的糧倉運輸。」
秦有戰略性糧倉,
咸陽倉主要供隴西和上郡,敖倉是最大中轉倉,向西運送關中,向北運送邊塞,成都倉供給西南。
此外,郡縣有倉儲,大小規模不同,遍布大秦。
王綰看向尉繚:「尉公,這一戰,要多少軍糧?」
看著眼前三丈地板,計算百越一日消耗,尉繚說道:
「速戰速決則勝,拖延則敗。」
「敵情無法得知,我聽說西甌更換首領,桀駿這個人戰法靈活,擅長使用拖延的戰術。」
「銳不可擋,這是大秦銳士的長處;越人沒有像樣的鎧甲鐵具,怎麼會用自己的短處迎擊大軍的長處呢?」
王綰緩緩點頭。
若兩軍陷入對峙,久攻不下;若以戰養戰,繼續進行戰爭。
尉公這是提前判斷百越的局勢。
就在眾人傾耳注目的時候,尉繚粗略計算:「臣認為,需四十萬石軍糧。」
始皇帝緩緩開口:
「何以調運?」
這是很難的。
南陽、九江、長沙各郡沒有集中倉儲,需從縣鄉調運集中,再運往百越,且南郡糧倉十萬石,九江郡六萬石,長沙郡八萬石。
加起來不足四十萬石。
還需從其他郡縣倉庫調運。
尉繚說道:「臣認為,藉由糧道,徐徐運送,將三郡糧食聚集在長沙郡郡治湘縣,再從湘縣入湘水,借舟船南下。」
「進入湘水,河道寬廣,軍糧運輸就可以預見了。「
史祿說道:「糧草運輸,且由臣去吧!」
舟船運輸,減少糧食損耗,也可以籍此減少押運的車馬。
史祿還有另一個身份,南越的監御史。
將士歸心似箭,越人與秦軍對峙,僵持越久,越不利於征討百越,南方水系發達,糧草運輸,若誤入錯誤的航道,會耽誤討伐的時機。
而史祿對南方的水系,就像自己手掌上的手指一樣熟悉。
李斯想了想,良久之後才說道:
「這次出征,臣推舉辛勝。」
秦猛烈攻擊韓國,韓國派使臣韓非來向秦國求和,
韓非被治罪下獄之後,李斯派人告訴韓非,秦王已經對他完全失去信任,與其在獄中受折磨,受凌辱,不如一死了之,並且給韓非送去了用於自盡的毒藥。
李斯就是太狹隘了。
陳遠青微微抬起頭。
始皇帝說道:「辛勝有什麼致勝的方略!」
李斯緩緩轉身,望向大殿外,辛勝跟隨施施而行的謁者走進來,朝著始皇帝微微抱拳:
「末將認為,將軍開戰方略無可挑剔。」
「然而,末將對兵力的鋪排,稍有不同!」
「大勢之爭時,燕國把兵力聚集在易水,凝聚軍勢,當以重兵痛擊!滅其威風!」
「然而,百越兵力散於山林,怎麼能用合流這樣的計策呢?」
「臣認為,以彼之道攻之彼身,應該分兵,命令有經驗的越人帶領尋找隱藏在山林中的越人,將他們盡數擊殺!」
始皇帝緩緩開口「將這樣的方略,告訴王賁吧!」
蒙毅點點頭,左手扶著袖,緩緩提起筆點墨,把剛才朝議說的內容記錄在竹簡中,這是要送到百越的王書。
李斯只是微微抬頭,並未出言阻止。
臨敵易將,兵家所忌,然事當審其是非,當易不易,亦非也。
陣前換將,固然是兵家大忌,如趙蔥代替李牧,使趙國招致滅國的禍患,然而,有時候也不得不換。
如王剪換李信,使楚國滅亡。
王賁攻伐百越三年,深知越人習性,還不到換將的時候。
「無奏」
「就退下吧!「
退出咸陽殿。
公卿大臣逐漸散去,長長的廊道中,只有陳遠青和史祿二人。
咸陽宮殿群,龐大恢弘,格局整齊,復道曲折迴轉,
史祿說道:「以後不會再回咸陽城了。」
「公可以捎帶幾件衣裳給我阿父嗎?」陳遠青問道。
史祿轉過頭:「自然可以。」
兩人沿著廊道一直走。
接下來就是徵召徭役的事了,秦時規定,處理政事時必須使用文書,不能口頭上傳或下達。
在廊道交匯處,史祿到御史大夫府取文書。
短暫告別之後,陳遠青在廊道盡頭看到一個身影,頗具氣度,身七尺,眼睛顯得細而長,給人一种放盪不羈的感覺。
正是先前見過的幸勝。
陳遠青微微躬身:
「拜見將軍!」
百越糧道運輸距離很長。
疆域廣袤,越人彪悍,聚合不定,若遭受伏擊史祿很難完成這樣的任務。
糧道還沒有護送的將領,辛勝可以在百越的征伐中獲取一份功勞。
這支後援輜重軍,幾萬兵馬,步騎混編,也是不小一股戰力。
「史祿呢?」
「御史大夫府。」
陳遠青微微躬身,就此和辛勝別過。
PS:求月票,推薦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