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犒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史祿跪伏在地上。

  歷來治水,在先秦是有很高的功勞的,主要帝王都知道能一水三用,一是行軍,方便大軍行船運送輜重,二是經濟,方便商貨運輸和百姓出行,三是農業,可以方便農業灌溉。

  「朕賜你爵三級,田七頃,加俸六百石。」始皇帝緩緩開口說道。

  史祿一副有苦難言的樣子。

  「怎麼?」

  「臣是楚國的午氏一族,原本是楚國伍氏一支,因為洞庭水的水患頻繁,臣和家人從小居無定所,所以臣幼年時,刻苦學習水勢的道理,入南墨求學,專門專研治水的學問。」

  始皇帝緩緩點頭:「朕聽說,揭陽還卻一個縣令,你去吧。」

  「謝陛下!」

  史祿微微躬身。

  陛下懂了。

  像他這樣只會治水的人,留在朝中是沒有什麼用的,還不如到地方上去。

  王婉很欣賞建立功業的人:「祿啊,你來晚了,建立這樣的功業怎麼能缺席蜡祭宴這樣的盛事呢!」

  「不晚,能和陛下、和王公這樣的人同飲,還有什麼遺憾的!」史祿微微屈身。

  陳遠青坐在遠處。

  看著這一切。

  博士宮的淳于越和幾個熱衷於評論的博士,想起身發言,被叔孫通拉住制止了。

  ………

  青銅馬車發出沉悶的聲音停下來。

  辛勝下了馬車。

  望了一眼眼前的廷尉府,廷尉府固然是指衙門,然而眼前的廷尉府卻是說李斯的家。

  向來人說明身分。

  大步地走進去。

  和秦士人家中栽種桑樹不同,李斯家裡種的是竹子,石碓旁、連廊的拐角、甚至是庭院的水井的邊上,到處都是竹子。

  穿過彎彎繞繞的廊道,來到院後的書房。

  這裡的窗和門,都比其他房舍寬得多、大得多,光線很好。

  李斯正坐在矮案前,先前上面放的書具被撤去,換成兩碗茶。

  「將軍無恙!」

  辛勝走進來。

  李斯抬首看了他一眼,伸手示意矮案對面的位置。

  辛勝坐下來說道:

  「廷尉,我想出征西越!」

  「西甌和雒越,他們的祖先是京蠻族和黎蠻族的先民,東越之地,是禹族先民建立的古國,他們耕種,知道廉恥,所以上將軍當年就攻占了東越,唯獨遺留野蠻無禮的西甌。」

  「東越大敗後,剩餘越人逃遁進入西越的地域,兵馬五萬,擁立譯吁宋為首領。」

  「譯吁宋被斬殺後,立桀駿為首領,桀駿擅長利用地形,日間蟄伏,夜晚偷襲,使大軍進入西甌艱難,將士伏屍流血。」

  「現在大軍駐紮在越城嶺和萌渚嶺,等待進攻的號令。」

  「我出兵一定能擊潰他們!」

  「請廷尉舉薦我!」

  王賁滅了魏國、燕國、趙國和齊國,再平定百越,舉朝上下都沒有人能比得上王賁的功勞。

  「將軍說的事,我聽到了。」

  李斯良久之後才說道:「將軍為何覺得自己能戰勝王賁呢?」

  ……

  咸陽城的旌市。

  攤位前擺放著白花花的蠶繭,再往前走是各種手工製品,銅器、鐵器、瓦器。

  一個甲士手裡緊緊地握著一個竹筒,穿過旌市,對道路已經很熟悉了。

  抄近道,繞過很多街巷,來到一處人煙僻靜的門庭前。

  抬起手。

  篤篤篤敲三下。

  就知道阿父一定會托人來信的!

  陳遠青提起一袋早已準備好的蒸餅,秦律有通錢罪,通一錢者,罰為城旦,給些乾糧和水不算。

  打開門。

  「都尉托小人送回的。」

  「還有其他話,要帶給我嗎?」

  「沒有。」甲士猶豫片刻,說道:「都尉在百越…過得不算好。」


  陳遠青注意到甲士稱謂的變化。

  看來阿父已經升至都尉。

  哪怕在百越過得極苦,也是報喜不報優,有苦也不會輕易說出來。

  像阿父的為人。

  阿父想建立自己的功業,當初讓他出征,就是想蹭一蹭王賁的功勞。

  「這個給你。」遞給他一袋乾糧。

  陳遠青回到庭院,坐在廊下打開竹簡,竹簡上洋洋灑灑近千字寫的全是在百越做的事:

  阿父到了四會縣,代任縣令,讓帶去的諸生教導越人稚童,教他們雅言,教他們識字,教導他們農耕的知識,傳授祭祀的禮儀和禮制。

  越人暗中燒毀學室,破壞律法,殺死帶去越地的諸生。

  陳遠青看看阿父是怎麼做的。

  阿父下令將這些叛亂的越人抓起來,善待願意歸降的越人,現在學室中零零散散有越人的稚童。

  越人搬到城中居住,並不相信朝廷官吏,一直持觀望的態度。

  陳遠青放下竹簡。

  這些就是竹簡的全部內容。

  「平定百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漢人和越人融合,越人一定會抵抗的。」

  接下來嘛。

  最重要的事,就是建立城牆,讓越人和漢人生活在城中,同化語言、同化文字、同化生活習慣,乃至同化禮制信仰。

  但是,

  照目前的形勢來看,阿父恐怕要出征西甌了。

  「把這卷簡牘,送去書房。」

  陳遠青將竹簡撿起來,遞給僕從喜,到裡屋換了一身官服,準備進宮。

  走在咸陽大街上。

  一輛青銅馬車緩緩靠近,車簾撩起來,史祿看著陳遠青說道:

  「我見過你阿父。」

  「聽說你是個有才學的人?」

  估計是趙佗說的,陳遠青緩緩躬身:「您曾經入南墨學習治水,跟您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上車。「

  史祿伸出手,把陳遠青拉上去。

  車廂位置狹小,是真正的促膝而談,等到坐定之後,陳遠青問道:「您和我阿父相識,是在四會嗎?」

  史祿搖了搖頭說道:

  「百越開鑿河渠,有越人射殺力役官吏,阻撓工期,你阿父曾在嚴關處阻擊越人。」

  這個位置陳遠青清楚。

  嚴關是在靈渠中間的一段。

  史祿看起來不像願意攀談的人,看來阿父和他相處不錯,要不然,他也不會停下特意詢問自己,阿父就是善於與人親近。

  攀談幾句。

  馬車行駛到咸陽城,分別之後,陳遠青來到博士宮,還不等他收取今日眾博士呈遞的釋經、禮制和治式等竹簡,就聽謁者進來稟報:

  「請僕射到咸陽宮!」

  估計是要商議大軍出征西越糧草的事。

  陳遠青跟隨謁者來到咸陽殿。

  走進殿門,始皇帝坐在御案前,眼神嚴肅,手執著筆,手中的筆尖像刀鋒一樣輕點在竹簡上,蒙毅在他不遠的地方。

  王綰、尉繚和史祿都來了,

  他們到了之後,靜靜地站在一旁。

  陳遠青環視一圈。

  只有李斯還沒有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