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混亂時期及戰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目前這個時代,留有記錄關於大混亂時期以及戰亂時代的資料紀錄並不多,雖然並不禁止大家去討論,但現存的各方勢力似乎都不太願意提及自己或別人的黑歷史,凡事還是應該要向前看麼……

  其實早在大混亂時期之前,人類的整體文明還是挺繁榮的,那時候大家甚至已經開始著手努力實現著「暢遊星辰大海,移民火星木星」的夢想,天上的各類功能性衛星數量都快能用「多如牛毛」一詞來形容了。

  據說那個時代,什麼生命科學、基因工程、量子物理化學、虛擬實境技術啥的林林總總,科技發展非常迅猛。新型能源技術以及微縮便捷科技已極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的習慣,過去那些曾出現在科幻故事裡的奇蹟,開始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為人類服務。

  假如人類整體當時對自身文明發展前進的方向有個相對正確的自知或者指向就好了,可惜正如某些文獻中提及的觀點——「人總是大膽而瘋狂的」。或許高科技高生產力偏科發展的速度過快,而人類自身道德教育教育又不太跟得上,又或許某些科研的方向必須超越倫理道德束縛才可能產生突破性的進展,在當時世界各國的發展主導思想里確實過多的夾雜了狂和妄的因素,整個人類社會的思潮都顯得有些不太正常。當然絕大多數勢力都認為自己蠻正常的,錯的是別人。

  之所以那段時間被後來的史學家們描述為「大混亂時期」,就是因為當時上述的種種情況。即便往好的方向講,那也只能勉強可以算是極端另類的百家爭鳴,其實直接點說就是群魔亂舞。種種亂象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經濟在不長的時間裡迅速倒退,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開始出現隔膜。互不信任就會產生危機感,在那段生產力足夠充足的時代,消除危機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武裝自己的拳頭以提升自認為的安全感。當時各國內部均陸續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接著某國爆發了革命,起義者先是幹掉了國王,後來又是起義者自己互干。

  偏偏那時有很大一群激進的人認為唯有大力發展科技能挽救這一切,以更偏激的形式狂點科技樹,刻意忽略除科研外的其餘一切。舉個例子,當時生命科學作為發展最迅猛的其中一個受益學科,就是在那個時期取得了極大量的成果,若只看表面,已取得的成果當然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可悲的是這些成果在研發誕生的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那時候地下人口販賣、動物走私等情況盛行,拳頭小一些的人甚至都不太敢單獨出門。在那些自詡科研主導一切的思維偏執狂的理念里,什麼道德仁義廉恥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若非對自己動手可能無法精準把握實驗偏差,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大腦都想解剖切片。

  野蠻無序發展的科技究竟是能讓窮人變得富有,還是會讓強者變得孱弱,區別由人的品性來決定,假如有人認為品性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要因素,那他一定是想錯了方向。而在那大混亂時期,世界各國勢力都想錯了方向。

  各國在攀比科技力量時,更主要的是積極將大量成果應用到提升自身軍備力量當中,務求令自身船堅炮利以獲得更大的區域話語權。至於環境受到污染?不要緊,科技能解決一切,亂象只是陣痛,混亂只是表象,未來就在前方,大家好不算啥,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當無序的發展到達某個臨界點之後,因常年的濫用導致幾乎絕大部分重要資源都陸續出現了嚴重的短缺。雖然各國政府本身此時依舊保持基本的對外轉嫁危機自制力,但是遍布全球的各種集團、組織、機構等等可不是善茬,他們是依附高科技發展的戰車生存成長的,在危機尚未浦頭時都無風還要鬧個三尺浪,當資源危機如此尖銳之時就更不可能安心認命。各種資源的爭奪行為在台面之下非常慘烈,人們的血開始以各種理由——甚至是一些不知所謂的神的名義——染滿大地,無論是出於正義還是單純的殘暴。隨之而來的便是許多地方秩序開始分崩離析,不少城市毀於爭奪的混亂,在大混亂時期因各種原因消失的人難以計數。

  所以說為何現今我們總是要強調思想建設的重要性吶,當時可不是僅僅一家勢力存在內憂外患的各種腐化且混亂的情況,事實上,幾乎各國都差不多,有優秀的群體,也有敗壞的群體,還有大量亂七八糟的群體,虛無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的扭曲的思想像腐敗屍體裡的細菌一般蔓延開來,令全球各國的內耗極其嚴重。兩極分化情況的過於嚴重,令許多持極端思想的人匯聚形成的組織開始湧現,這些組織在某些別有用心的集團、機構的支持下,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到處攪風攪雨,加上那些「畏威而不懷德」又總是不思進取的愚蠢勢力,還有它們那因時刻覬覦鄰居的成就而產生的扭曲思維,都不停的在為當時地球這個大容器里積蓄著無謂的壓力。人類各國短暫的繁榮里,戰爭的陰霾在上層的狂歡之中,正在不斷地醞釀。

  當然,各勢力彼此之間的實力以及暗地裡可能藏著啥東西,大家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數的。海洋的那一邊,一家名為避難所科技公司的大型集團成立之後,以科研為理由在那片大陸上興建了據說有成百上千個名為「避難所」的龐大地下掩體,實際建設的數量至今沒能有個明確數字,而且其中規劃的一部分避難所還帶有著特殊的研究方向,不過很多相關信息應該已經消失在之後長達5年有餘的戰亂當中了。


  在海洋的這一邊,雖然目的並不完全一樣,不過與興建避難所類似的做法就是興建人防工程。為了充分利用已有資源並縮短建設周期,大部分地下城就是建在之前大混亂時期的城市廢墟之中,此舉確實為人類文明保存下了不少種子。

  據說被陸地這邊大興土木的場景所刺激,那個狹長島國上的蠢貨思想開始越來越趨向偏執,雖然當時島國的綜合國力早已經被遠遠甩開了一大截,但其始終不甘心被逐漸擠壓退出舞台的事實,同時也為了轉移島國自身內部的某些不可迴避的矛盾,便刻意縱容屬地內一些極端組織扭曲思維的生長,居心不良的盤算如何阻礙他人發展。尤其是在被另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各種慫恿後,它們,或者說部分人類心中惡魔所攜帶的毀滅天性終於無法遏制,有根邪惡的手指一直打算不顧一切的按下那在重重保護下的按鈕。

  不過它們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它們所期待的輕而易舉的「勝利」,連個影子都沒看到。慶幸無論什麼時代總會有一些英雄在默默守護。陸地的這一邊早就洞悉了鄰居的狼子野心,在很久之前就一直小心謹慎的安排滲透,整體任務的具體經過或許已經無法考究,但仍然必須感謝過去那些英雄的自我犧牲,以各種代價及時破壞了許多發射井,聽說不少武器的原地爆炸還讓那個島國優先自食了部分苦果——可喜可賀,並祝願我們那些做出了刻意隱藏在歷史長河之中事跡的祖國英雄永生……

  徹底的瘋狂還是讓許多攜帶有各種彈頭的飛彈飛了出去,島國上的那群蠢貨甚至沒有想過區分針對的目標應該是誰,直接無腦的AOE。當部分沒有被防禦系統攔截到的飛彈落地之時,各國武器反擊的設置被觸發,自動啟動,射向預先安排的假想目標,擋都擋不住。

  然後大家口中的「戰亂時代」便來到了,各方之間混亂與毀滅的偏執,終於先後被引爆了。一開始各國間的戰鬥是各打各的,打打停停,然後才愈演愈烈。這場世界大戰曠日持久,最凶的那幾年各方勢力在連續不斷的小規模戰鬥中彼此都快打瘋了……

  正如舊時代一個遊戲裡CG說的那句經典話語:「War never changed……」,戰亂時代的那段時間,和平成了遙遠的回憶。

  所幸全球性的戰爭最終並未導致所謂預言中提及的世界末日。科技樹的嚴重偏科至少極大的強化了人類對能量的研究應用能力,攻擊手段是很猛,防禦化解手段也不算差,至少全球亂爆的「蘑菇」並沒有產生太多難以衰變的輻射地域。

  雖然很多地方生態已被不可逆轉的破壞,絕大部分城市已毀於一旦,但由於各勢力在更早之前,緣於各種理由開展的布局及建設,至少還是讓許多人堅持到了交戰各方恢復理智的那一天……

  大戰之後宛如末世的地球表面顯得光怪陸離,在半截掩埋的殘垣斷壁之中,在寂靜冰涼的城市廢墟裡面,人類的理想從「星辰大海」跌至僅剩「活下去」這個目標。倖存人群在求生的壓力下展現出了天生就具有的抱團取暖本能——真正的孤狼在廢土之上是很難生存的。於是乎,除了局面相對穩定的各個地下城之外,廢土各地先後冒出了許多持相對積極理念的新組織,在溝通不暢的情況下努力行使著各勢力中央機構暫時力有不逮的職能。這些組織積極的地方在於,給予了接近絕望的人們以某種程度的希望,讓瀕臨崩潰的地方有了可以再堅持下去的可能,畢竟無論好的秩序還是壞的秩序,總比沒有秩序好。最終各種各樣的聚居點陸續建立了起來,加上遍布各處的人防工程地下城和避難所,人類被逼爆發出了極大的生存韌性,生活總是要繼續的。

  嗯……這裡插個題外話,關於「戰亂時代」硬要說有什麼地方算是有利於整體人類的話,個人更傾向的應該就是那個島國的沉沒這一點吧,作為開啟戰亂禍端的攪屎棍,大家事後對其的覆滅倒是沒啥心理負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