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一)

  寒窗苦練十餘載,勾欄撫箏暗自慨

  伯牙高山尚有識,鬧市食肆無人睬

  自譯:

  她寒窗苦練了十幾年的古箏技術,但現在卻只能在那些娛樂場所彈箏以藝娛人,不禁讓人心生感慨。

  想當年,俞伯牙在山野之處彈琴,尚能遇到鍾子期這樣的知音,如今她在鬧市的飯店門口彈箏卻都無人理睬。

  背景:

  西安一日至一餐廳晚飯,門口有彈古箏之藝人吸客,為一著漢服之少女,背景音樂疑甚為嘈雜,食客亦皆匆忙入內無暇聽曲,數位等位之人或沉迷手機,或匆匆合影即走,無人真心聽曲,因而心生感慨。雖不知彈箏人之事,然感慨學藝娛人之事終略有淒涼,若遇人欣賞實為有幸,然多無人問津,似我所遇彈箏者,無成就之感,無受尊重之感,只掙錢謀生而已。又感世人無心觀察身邊之事,雖我所遇或因食客腹內飢餓,然我以為當今世人或可多留心身邊事,勿使駿馬失伯樂。

  (其二)

  夕陽染黃永寧門,故地重遊。舊事情稠,六載年華似水流。

  東風吹過鐘鼓樓,醒有何愁。醉又何求,獨坐半山憶冕旒。

  自譯:

  夕陽把永寧門的磚石染成金黃,熠熠生輝,我也又來到了當年來過的西安再次遊覽。一件件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懷戀當年的情感也愈發強烈,只感慨離開西安已經過了六年,這時光好像流水一樣飛逝。

  和煦的東風吹過來西安的鐘樓、鼓樓,站在城牆上的我被微風吹得格外清醒,感受著腳下的歷史,這世界還有什麼值得愁的呢?哪怕我醉了也不會有其他所求了吧,我只想一個人坐在山腰,回憶身旁長安城當年的歷代王侯將相。

  背景:

  本詩下闋有重複字,為音韻改數次,詩情亦改,終不為美,本詩再試醜奴兒格律,效果尚可。上闕抒情,故地重遊之感,下闋亦抒情,本欲與上闕同,然多次改後成詠史懷古之情。本有人提議下闋尾句為「獨釣半江瑟瑟愁」,然「愁」字重複。

  (其三)

  夏風渡渭水,微雨滿長安。

  秦磚養古木,漢瓦肥桑田。

  浮雲繞雁塔,落日照金蟬。

  可憐灞橋柳,終歲待君還。

  自譯:

  夏天的風渡過了滔滔渭水,帶來的濛濛細雨籠罩了古色古香的長安城。

  秦漢年代的磚瓦,早就破敗凌亂,有的磚瓦縫隙成了老樹生長的地方,有的則被埋在田裡滋養著老百姓的農作物。

  天空上飄著的雲彩環繞著古城中間的大雁塔,金黃色的夕陽籠罩了面容堅毅的玄奘像,也照在夏天的鳴蟬身上,好像也讓蟬成了金色。

  這古都只有灞橋邊的柳樹最可憐,一直站在橋邊,替他人等著一個又一個寄託了思念的遊子歸來。

  背景:

  本欲寫離別,然未成。首聯仿賈島句「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寫我所見之西安細雨。頷聯半玩笑,磚瓦實難肥田生木,只為寫秦磚漢瓦終成土,滄海桑田之意,亦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意。頸聯寫大雁塔及玄奘像,金蟬指玄奘,亦仿李白句「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微言離別之情。尾聯寫灞橋折柳之典,小抒離情別緒。本詩欲寫離別西安,告別故地,然成文偏詠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