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一)

  青海低雲似浪翻,艷陽夕照不落山。

  黃花滿地香如芷,內海湟魚數不完。

  自譯:

  青海的雲總是很低,在風的吹拂下緩緩飄動似海浪翻湧,熾熱的太陽到了傍晚把夕陽的金黃色灑滿大地,但還不願意落山一直懸在天上。

  這裡的油菜花隨處可見,那一大片金黃色花的香氣十分濃烈,好像最濃的香草一樣讓人忍不住駐足感受,而青海湖裡的湟魚也是密密麻麻,沿著湖邊遊動的都已經數也數不完了。

  背景:

  本組詩均為赴青海之行之所見,疑作於西安歸家途中。雲低日照長實為所見,雲低尚不甚明了,而晝長之事除緯度略低夏日晝長,還因時差之故,青海應晚北京時間一兩時,故顯晝長。油菜花田確實極香,似百合梔子之類淡香,詩中本意用「梔」,後以音韻不和該用「芷」。湟魚之多亦為所見,雖為保護動物然實是多不可數。

  (其二)

  西海赤岩墜草原,羌風南轉越祁連。

  湖浪染藍層層淺,萬丈斷崖歲歲殘。

  自譯:

  西部的青海湖旁,好像有很多紅色的岩層從天而降,落到了這片草原上;羌地寒風向南掉頭,越過了高高的祁連山,吹到了這大湖邊。

  青海湖的浪格外湛藍,好像有人刻意染的顏色,一層一層往岸邊拍來,藍色也漸漸變淡;湖邊高高的斷崖,綿延數里不見盡頭,在湖浪的侵蝕摧殘之下每年都在變得更加破碎不堪。

  背景:

  「羌風」一句實屬玩笑,只為詩句和美。本詩源於青海湖斷崖之景,我所見岩層有大量紅色,層理傾斜偏豎直,大為好奇,又因曾查斷崖成因,故寫湖浪之侵蝕。所寫未能展現所見,有欲觀者可自去體會。

  (其三)

  山下莽原九曲流,三窟鼠兔盡露頭。

  亂石傍路無人懂,獨言千秋萬古愁。

  自譯:

  石山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有一條不斷彎曲轉向的河曲,遠處的地面上,挖了無數個洞的鼠兔都站在洞口好奇地看著我們。

  路邊凌亂地散落著很多碎石頭,但從沒有什麼人關注它們,也沒有人知道它們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長這樣,它們只能孤獨地在荒原上,自言自語地抱怨千百年來受到的風吹雨打、經歷過的喜怒哀愁。

  背景:

  本詩前兩句生於腦中一景象,實為青海所見,寫時一氣呵成,而後兩句拖數日方寫,實難寫應上文之景,只得隨意抒情。河曲實是首見,極為標準,凹岸有小斷崖,凸岸有細沙礫灘。鼠兔為一生物,洞穴實多,幾乎一步一坑,當日見數隻鼠兔,可惜手機無法拍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