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讓閻君煩惱的男子
我們在閻羅王大殿門口的角落站定,靜聽著發生的一切。
一個箍著幞頭的青衣判官和閻羅王正在耳語。
少頃,判官回到書案旁,拿起一本冊子,念道:「劉王氏,鞏縣人,五十七歲,滿壽終。宋歷,皇佑四年夏,勾引過路客商,毒死丈夫劉滿,棄屍荒野,報官失蹤。可有差錯?」
堂下跪著的女人一動不動。
「可有差錯?」
判官看到犯婦沒有回應又問了一遍,片刻後又補充道:「劉滿將你告下了!」
「沒有異議。」地上跪著的女人已經癱軟在地。
判官說道:「讓她畫押!」
一個陰差接過冊子放在女人面前。
女人遲遲不肯伸出手。
「杖責三十!」
聲音來自於書案後的閻君。
兩個差人快步上前,舉起廷杖,正欲動手。
女人顫顫巍巍的伸出右手,在冊子上摁下自己的手印。
判官喊道,記:「犯婦劉王氏,謀殺親夫,與人通姦,押入刀山之獄。
書吏記寫完畢,交給差官。
閻君舉起旁邊的黑色旗子,說道:「叉出去!」
一連好幾個女人被叉出去了。
這時陰差帶進來一個男人。
判官看了看手中的冊子,湊到閻君耳邊低語。
少頃,判官回到位置,再次翻開冊子。念道:「鄭祿彬,原武縣人,四十六歲,滿壽終。宋歷,嘉佑三年,十月,夥同他人盜取陽武縣城南郭三米鋪,得稻穀一百一十六斗。
嘉佑四年,一月,夥同他人再次進入陽武縣,盜取城東鄭順米鋪,得稻穀九十三斗。事主皆報官,無果而終。」
判官說完放下手中的冊子。
片刻後,接著說道:「二人將你告下了,盜竊謀占他人財產,按律當送油鍋之刑,你可有異議?」
人販蓬頭垢面並未抬頭,說道:「罪人,並無異議。」
判官沉思了一下,說道:「讓他畫押!」
陰差接過冊子放在那個男人面前。
人犯緩緩伸出手,正欲畫押。
「抬起頭來!」
閻君的聲音讓時間陷入了沉寂狀態。
人犯將手放下了,卻沒有說一句話,一動不動的跪在那裡。
「難道你不想抬頭看看我嗎?」
沒有任何聲音,死一樣的沉寂。
良久閻君再次開口:「難道你不想為自己辯解一下嗎?」
堂下還是沒有任何聲音。
沉寂了刻鐘有餘。
閻君說道:「押下去,待到下堂。」
待到人犯押出去後,閻君說道:「都累了,今天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差官都一個個離開了,大殿內只剩下我們和閻君與判官。
「都找地方坐吧,也算是熟人了,不用太拘謹了,尤其是趙挺之。」
閻君說完趙挺之說道:「學生在您面前不敢造次。」
閻君面帶微容,道:「這裡比你在陽世怎樣?小河能否放得下你這條大魚?」
趙挺之摸著脖頸低著頭道:「放得下,放得下,如同泥魚兒入大海,大人就不要敲打學生了,再敲就碎了。」
眾人嘿嘿一樂。
閻君看了看判官,敲了兩下書案,又看向我們道:「都忘了正事了,讓你們來是想來隨便坐坐,順便也有點事要像文耶大師請教一下。」
文耶大師直接起身:「大人,您有什麼需要就直接吩咐就好了,請教言過了。」
閻君起身說道:「那我就前邊帶路了,去我那裡坐坐。」
說完閻君奔向後堂,我們也都起身,緊隨其後。
閻君一邊前行,一邊喊了一句:「崔判官也過來。」
出了後堂,閻君並沒有繼續往後走,而是轉向了右邊夾道。
夾道不長,盡頭是山間台階。
台階挺寬,多少級不太清楚,走了半刻鐘的光景,出現一個平台。
緊跟著還是台階,兩側有獸俑,十丈左右,最後是一條百步左右的山路。
「呱呱!呱呱!」
一行人走過,一群翼展足有5尺的黑烏鴉拔地而起,盤旋在半空。
一座兩進的青石院落就在眼前。
閻王爺竟然住這種地方,正常人住在這地方都容易嚇死。
進入院門是一座影壁,長劍男子駕龍從海中躍起,上方華蓋,仙鶴還是白鷺,看顏色更像白鷺。
繞過影壁,是山水小院,跨過垂花門,步入堂屋。
眾人落定,判官上了些茶水。
閒敘了一些家常,片刻後,我們知趣的該看書看書,該看擺件的看擺件。
閻君率先說道:「這兩天讓我好生頭痛啊!」
文耶大師道:「善哉!善哉!大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大師,你也應該看到了,剛才堂上那位男子,關於他的問題我想向大師討教一下。」
文耶大師道:「討教不敢當,您說便是。」
「這樣吧,判官,先把案卷給大師看一下。」
聽到閻君叫自己,判官從袍袖之中拿出來一本冊子。
文耶大師接過冊子翻開看了看。
大師看完冊子後,判官又遞過去另一個冊子,冊子上注釋著五羊城字樣。
文耶大師看到第二個冊子時,眉頭緊鎖,並用手托揉了幾下額頭。
向閻君示意後,大師把冊子遞給旁邊坐著的張明顯。
張明顯反覆看了兩遍,之後遞迴到文耶大師面前。
閻君開口道:「不瞞大師,這個人生前曾與我相識。」
說完這句話以後,閻君明顯臉色有一些微紅。
接著他又說道:「正像冊子上記錄的一樣,孝子,經常幫助村鄰,四舍,盜取米糧不是為了他個人,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文耶大師在認真的聽著,沒有插話。
閻君頓了頓再次說道:「這些都不重要,這些不是能減輕刑獄的理由。」
張明顯搭話道:「學生冒昧的問一下,那大人的意思是?」
「當時八月廣濟河決堤,受災嚴重,嚴冬難熬,他的父親饑寒,無藥可醫而死。這關係到國之本,關係到君王的事,君王的事也就是臣子的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按律處罰,將陷君王於不義,不處罰又置法律威嚴於何地?」
眾人陷入長時間的沉默。
良久,閻君開口道:「於私於公,該如何抉擇?大師是否有兩全其美的好對策?」
文耶大師道:「善哉!善哉!世間事,皆因果,非大人之過,無論怎麼決策,都不必自責。
大人能否考慮待判待罰,佛家有雲,律法的產生是為了秩序,秩序的前提是與人為善,君王亦當如此。」
「大師你的意思是把他留在這裡?」
「出家人,不參與世間糾紛,事態如何走向是大人您自己的決定。」
一個箍著幞頭的青衣判官和閻羅王正在耳語。
少頃,判官回到書案旁,拿起一本冊子,念道:「劉王氏,鞏縣人,五十七歲,滿壽終。宋歷,皇佑四年夏,勾引過路客商,毒死丈夫劉滿,棄屍荒野,報官失蹤。可有差錯?」
堂下跪著的女人一動不動。
「可有差錯?」
判官看到犯婦沒有回應又問了一遍,片刻後又補充道:「劉滿將你告下了!」
「沒有異議。」地上跪著的女人已經癱軟在地。
判官說道:「讓她畫押!」
一個陰差接過冊子放在女人面前。
女人遲遲不肯伸出手。
「杖責三十!」
聲音來自於書案後的閻君。
兩個差人快步上前,舉起廷杖,正欲動手。
女人顫顫巍巍的伸出右手,在冊子上摁下自己的手印。
判官喊道,記:「犯婦劉王氏,謀殺親夫,與人通姦,押入刀山之獄。
書吏記寫完畢,交給差官。
閻君舉起旁邊的黑色旗子,說道:「叉出去!」
一連好幾個女人被叉出去了。
這時陰差帶進來一個男人。
判官看了看手中的冊子,湊到閻君耳邊低語。
少頃,判官回到位置,再次翻開冊子。念道:「鄭祿彬,原武縣人,四十六歲,滿壽終。宋歷,嘉佑三年,十月,夥同他人盜取陽武縣城南郭三米鋪,得稻穀一百一十六斗。
嘉佑四年,一月,夥同他人再次進入陽武縣,盜取城東鄭順米鋪,得稻穀九十三斗。事主皆報官,無果而終。」
判官說完放下手中的冊子。
片刻後,接著說道:「二人將你告下了,盜竊謀占他人財產,按律當送油鍋之刑,你可有異議?」
人販蓬頭垢面並未抬頭,說道:「罪人,並無異議。」
判官沉思了一下,說道:「讓他畫押!」
陰差接過冊子放在那個男人面前。
人犯緩緩伸出手,正欲畫押。
「抬起頭來!」
閻君的聲音讓時間陷入了沉寂狀態。
人犯將手放下了,卻沒有說一句話,一動不動的跪在那裡。
「難道你不想抬頭看看我嗎?」
沒有任何聲音,死一樣的沉寂。
良久閻君再次開口:「難道你不想為自己辯解一下嗎?」
堂下還是沒有任何聲音。
沉寂了刻鐘有餘。
閻君說道:「押下去,待到下堂。」
待到人犯押出去後,閻君說道:「都累了,今天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差官都一個個離開了,大殿內只剩下我們和閻君與判官。
「都找地方坐吧,也算是熟人了,不用太拘謹了,尤其是趙挺之。」
閻君說完趙挺之說道:「學生在您面前不敢造次。」
閻君面帶微容,道:「這裡比你在陽世怎樣?小河能否放得下你這條大魚?」
趙挺之摸著脖頸低著頭道:「放得下,放得下,如同泥魚兒入大海,大人就不要敲打學生了,再敲就碎了。」
眾人嘿嘿一樂。
閻君看了看判官,敲了兩下書案,又看向我們道:「都忘了正事了,讓你們來是想來隨便坐坐,順便也有點事要像文耶大師請教一下。」
文耶大師直接起身:「大人,您有什麼需要就直接吩咐就好了,請教言過了。」
閻君起身說道:「那我就前邊帶路了,去我那裡坐坐。」
說完閻君奔向後堂,我們也都起身,緊隨其後。
閻君一邊前行,一邊喊了一句:「崔判官也過來。」
出了後堂,閻君並沒有繼續往後走,而是轉向了右邊夾道。
夾道不長,盡頭是山間台階。
台階挺寬,多少級不太清楚,走了半刻鐘的光景,出現一個平台。
緊跟著還是台階,兩側有獸俑,十丈左右,最後是一條百步左右的山路。
「呱呱!呱呱!」
一行人走過,一群翼展足有5尺的黑烏鴉拔地而起,盤旋在半空。
一座兩進的青石院落就在眼前。
閻王爺竟然住這種地方,正常人住在這地方都容易嚇死。
進入院門是一座影壁,長劍男子駕龍從海中躍起,上方華蓋,仙鶴還是白鷺,看顏色更像白鷺。
繞過影壁,是山水小院,跨過垂花門,步入堂屋。
眾人落定,判官上了些茶水。
閒敘了一些家常,片刻後,我們知趣的該看書看書,該看擺件的看擺件。
閻君率先說道:「這兩天讓我好生頭痛啊!」
文耶大師道:「善哉!善哉!大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大師,你也應該看到了,剛才堂上那位男子,關於他的問題我想向大師討教一下。」
文耶大師道:「討教不敢當,您說便是。」
「這樣吧,判官,先把案卷給大師看一下。」
聽到閻君叫自己,判官從袍袖之中拿出來一本冊子。
文耶大師接過冊子翻開看了看。
大師看完冊子後,判官又遞過去另一個冊子,冊子上注釋著五羊城字樣。
文耶大師看到第二個冊子時,眉頭緊鎖,並用手托揉了幾下額頭。
向閻君示意後,大師把冊子遞給旁邊坐著的張明顯。
張明顯反覆看了兩遍,之後遞迴到文耶大師面前。
閻君開口道:「不瞞大師,這個人生前曾與我相識。」
說完這句話以後,閻君明顯臉色有一些微紅。
接著他又說道:「正像冊子上記錄的一樣,孝子,經常幫助村鄰,四舍,盜取米糧不是為了他個人,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文耶大師在認真的聽著,沒有插話。
閻君頓了頓再次說道:「這些都不重要,這些不是能減輕刑獄的理由。」
張明顯搭話道:「學生冒昧的問一下,那大人的意思是?」
「當時八月廣濟河決堤,受災嚴重,嚴冬難熬,他的父親饑寒,無藥可醫而死。這關係到國之本,關係到君王的事,君王的事也就是臣子的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按律處罰,將陷君王於不義,不處罰又置法律威嚴於何地?」
眾人陷入長時間的沉默。
良久,閻君開口道:「於私於公,該如何抉擇?大師是否有兩全其美的好對策?」
文耶大師道:「善哉!善哉!世間事,皆因果,非大人之過,無論怎麼決策,都不必自責。
大人能否考慮待判待罰,佛家有雲,律法的產生是為了秩序,秩序的前提是與人為善,君王亦當如此。」
「大師你的意思是把他留在這裡?」
「出家人,不參與世間糾紛,事態如何走向是大人您自己的決定。」